文学五一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内忧外患啊,即使四阿哥胤禛将来可以撑起来,现在却还没进学。而现在的大清,虽然比当年立太子那时候的情形好了很多,但还是必须以稳为主。
    小太子和阿茹娜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变化,现在就是小太子和阿茹娜他们自己,估计也是都说不准将来的事情。
    康熙皇帝仔细的想了又想,除了他尽量抽时间,多对四阿哥胤禛教养一番,以防万一以外。明面上,还是维持的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
    列祖列宗啊,保佑大清和爱新觉罗家吧。爱新觉罗玄烨诚心的祈求,这位天降的孤魂,对我们大清没有异心。玄烨,实在是舍不得砍他的脑袋啊。
    小太子并不知道他的皇阿玛的思绪翻涌,夜不成寐。他昨儿个和阿茹娜格格聊天,非常投机,一时兴奋就忘记了时间。等到发觉的时候,已经是要撑不住了。
    正巧梁九功来了毓庆宫,说倭黑大人在乾清宫等阿茹娜格格。送走了梁九功大总管和阿茹娜格格,小太子就直接倒在床上了。
    这一睡,一直到今儿个上午才醒来。小太子先把阿茹娜格格给的功法练了几遍,再起床梳洗。
    上辈子太上皇送他的那套功法,将他的精神力从a +升到了s +,这也是小太子这辈子不敢练的原因。他怕精神力再继续升级的话,这具身体就直接被撑爆了。
    第33章 火器13
    听着毓庆宫众人兴高采烈的恭喜声,小太子有点懵,一问,才知道是皇阿玛把门口的侍卫给撤了。
    怔楞了片刻,胤礽什么也没说,先吩咐魏忠把昨天他整理的资料送到造办处,当然,洗护用品,肥皂之类的方子都送到了太医院。接着询问了黄履庄和孙御医那里的情况,有没有留什么话给他。听到两个院子都没有问题,小太子才开始用他的早膳。
    喜梅姑姑和春兰姑姑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手脚利落的伺候小太子收拾妥当,陪着小太子去慈宁宫,慈仁宫,乾清宫磕头请安。
    太皇太后搂着小太子,摩挲着小太子瘦下来的脸颊,很是心疼。
    她人是老了,可是眼睛没花,尤其心里头,亮堂着那。这个宫里头,除了皇帝,只有太子的眼睛里头,是纯粹的真诚,把她和皇太后当家人一样的孝顺。没有胆怯害怕,没有故意的讨好,坦坦荡荡的惹人疼。
    “太子可一定要注意身体,这身体好了,才能做事,才能吃喝玩乐。记住了吗?”
    “谢乌库玛麽关心,胤礽记住了。胤礽一定注意休息,现在那两个院子,都有大哥和三弟帮忙跟进着。”
    “胤礽来慈宁宫之前,把一些有关洗护,头发或者面部的想法或者方子的图稿,都送到太医院了。等太医们过几天弄出来,先送过来给您看看。乌库玛麽,您有什么特别想要的物件儿,就吩咐胤礽一声,胤礽给您弄出来。”
    小太子恭恭敬敬的回答太皇太后。刚刚一路走过来,双颊泛着运动后的红晕,眼睛亮晶晶的,满满的孺慕之情。
    “太子的孝心,乌库玛麽知道,太子记得不要在这方面费神。让太医院和造办处他们自己多用心,多试验几次。不要遇到大小问题就跑毓庆宫劳烦你,知道吗?乌库玛麽用着那个精油就挺好,隔几天按按捶捶,身上轻快多了。”
    “记住了,不费神。都是太医院的太医们的功劳,胤礽就动动嘴巴。乌库玛麽放心。”
    陪着太皇太后又聊了一会儿,让老人家安心,小太子才慢吞吞的来到皇太后的慈仁宫。
    和太皇太后一样,皇太后也是关心他的身体。劝他安心休养,不要多思多想等等。
    胤礽明白皇太后是在真心的劝诫他。这位年少入宫的蒙古太后,经历了太多的忽视和慢待,现在虽说有太皇太后护着,康熙皇帝孝敬着,日子舒坦了。可是对于生活,尤其宫里的生活,却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紧不慢的过着每一天。
    这份不争不抢,不骄不躁,宠辱不惊的性子,让宫里的人都发自内心的敬着她,包括小太子。
    “皇祖母,孙儿让太医院弄了一些洗护头发,或者洗脸用的发膏,乳液。过几天给您送过来,您看看喜欢不。”
    “皇祖母这里都好着,那个精油就够用了,太子可不要劳神弄那些。去和你皇阿玛好好说会话。皇上啊,其实很关心太子。”
    皇太后最近一直担心小太子的处境,现在康熙皇帝终于把小太子放出来了,又怕小太子心里存着疙瘩,就对着小太子谆谆教诲。
    “你昏迷的那三天,你皇阿玛自己没好利索,又要处理国事,却还是一有空就去毓庆宫守着你。太子要好好谢谢你皇阿玛,知道吗?”
    细细的把那三天康熙皇帝对小太子的关心着急说了一遍。皇太后就怕啊小太子和康熙皇帝犯倔强,到时候,吃亏的不还是小太子吗?胳膊啊,拧不过大腿。
    “孙儿记住了。孙儿告退。”
    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的谈话,让胤礽有些心情沉重。
    拒绝被抱着或者做撵,小太子坚持自己走,几步一歇,慢悠悠的晃着,终于到了乾清宫。
    此时已经是午时了,小太子站着御书房前面的庭院里,等着小太监通报康熙皇帝。
    阳光暖暖的照在小太子的身上,似乎是在给他鼓励。小太子站在这好像久违了的乾清宫的阳光下,只觉得眼前好像金星乱冒,一道一道细碎的阳光,好像争抢着要钻进他的脑袋里。
    胤礽虽然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康熙皇帝把看守他的侍卫撤了,但是他站在这里,精神触丝就已经感受到了,康熙皇帝那强烈外露的气息,那是对他的愤怒和不满。
    果然,等了一会儿,梁九功大总管走了出来,带着和往常一样的,和善的笑意,跟小太子说康熙皇帝在接见大臣,可能要等好久。接着传了康熙皇帝的口谕,让小太子不用等他,安心呆在毓庆宫休养,把身体养好了先。
    不想为难梁九功,也不想站在这里枯等,让康熙皇帝为难。
    披着乾清宫这一身暖暖的阳光,小太子机械一样的,麻木的回转他的毓庆宫。
    或许那天晚上不告诉皇阿玛附身的真相,比较好。可是不说,他还是他吗?明明正主儿也在场。所以,如果可以选择,小太子还是会告诉选择告诉康熙皇帝,甚至在他当初刚刚附身,清醒过来的时候。
    脑袋里面乱哄哄的,好像几个小人在里面打架。胤礽只觉得他好累,坚持着跨进毓庆宫的大门拦,走进寝殿,倒在床上,就这么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喜梅姑姑给点了蜡烛。眯了眯眼睛,小太子想着要早日把蒸汽机弄出来,他腾出时间,也好安安心心的早点把电灯给弄出来。
    吩咐一声传膳。小太子细嚼慢咽的享用着着御膳房的手艺。神态平静,完全看不出一点儿白天的影子。喜梅姑姑松了一口气。她就怕小太子被皇上宠惯了,现在呼啦啦的突然被皇上拒绝见面,会受不住。
    这个宫里头,那有荣宠不衰的理儿?谁都要早早晚晚的,经这一遭儿。
    皇上当年不也是被先帝爷忽视吗?小时候出天花,据说都只能靠苏麻喇姑照顾。
    而小太子那,是真的吃嘛嘛香的状态。他觉得,既然是做了自己不会后悔的事情,那就够了。康熙皇帝没有阻止他的各种研究,现在更是让他行动自由,这也就够了。
    本来就不是属于他的亲情,那就不要自寻烦恼。企图强求的话,不过是凭白给其他人添加负担。不管皇阿玛要生气到什么时候,或者这辈子都这么着了,也只是本应如此。
    太子这情商为负值的想法,如果被康熙皇帝知道了,估计会更生气。可惜小太子活了这么久,包括他上辈子那失败的婚姻生活,都没有教会他如何和人正面积极的相处。
    可能上帝在造人的时候,给了你智商,就拿走了你的情商,这个真的是很公平哈哈哈。
    自觉想通了的小太子又开始了他吃了睡,睡饱了写写画画,修炼心法,想办法早日把橡胶和蒸汽机制造出来的生活。
    两三天出去转一圈儿,到慈宁宫,慈仁宫,乾清宫磕头请安。当然,在乾清宫的时候,是直接在御书房门口磕了个头,就回毓庆宫。
    他也就不知道,康熙皇帝这几天在御书房里面,听说小太子干脆利落的磕了头,转身就回毓庆宫的回报,每次都气的暴跳如雷。
    洗发护发,还有面部保养,肥皂啊这些东西,有了方子,很好弄。剃须刀也难不住造办处的大师们。这些东西都在十来天里,快速的被研究出来。
    实验合格后,先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佟佳贵妃包括小太子的毓庆宫,都送了不同味道的几套。让主子们赏脸用用,看喜欢哪种味道。
    宫里主子们用了都说好,很快的就风靡了整个京城。火柴虽然还不是后世的安全火柴,却还是收获了老百姓们的喜爱。
    而剃须刀则得到了满汉蒙老少爷们的捧场,不用专门找时间找剃头匠人修面刮脸修胡子,每天早上起来,自己拿着剃须刀,对着玻璃镜,打上肥皂,刷刷几下,就成了。
    这些东西,大大的方便了大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就是缝纫机有点难,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消息灵通的京城人们在知道缝纫机的用处后,都在翘首以盼。
    “奴才听说啊,连太皇太后,皇太后她们都派人盯着这个缝纫机,催着造办处那。” 魏忠主管一脸的骄傲,与有荣焉。
    傍边的春兰姑姑,拿着尚衣监新刚刚弄出来的毛线和织针在认真的练习,听到这话,接口道:“奴才也听说了,很多老百姓在家给太子殿下念佛那,说那个肥皂啊,火柴啊,让他们天天做家务活,轻松了好多那”。
    “可不是吗,太子殿下,那个剃须刀,奴才们是用不上,但是宫里头都在说,那些官老爷,兵老爷都说用着好,他们的胡子啊,早上起来自个儿动手刮刮。别提多方便了。
    怕太子殿下天天呆在毓庆宫寂寞,这几个衷心的宫人,经常趁着小太子精神头好的时候,和小太子说一说,他们听到看到的零碎消息。
    说老百姓都在夸太子殿下聪明能干,说老百姓对于小太子想着他们的生活便利,感恩戴德。
    小太子听着老百姓都在夸他,非常开心,“衣食住行,衣服在最前面。既然大家都能接受还挺喜欢,孤就把孤知道的,能想到的都写出来,或者画出来。交给武英殿印刷出版。”
    在嘟嘟的资料库里面,找出来各种好洗耐用的合成面料,材料制法的相关书籍,包括现在的毛衣毛裤,羽绒服,甚至各种羊绒面料等等。
    小太子慢慢的整理了半个月,详细具体,简单易懂的语言,配上惟妙惟肖的西洋画,《衣物面料的延伸》这本书就被送到内务府武英殿,印刷出版。
    又把他抽着空闲时间就写几笔的那本,包括后世各个国家冬装的经典款式,潮流饰品等等的类似服装饰品设计的书,命名为《冬装》,也送到了武英殿,印刷了五百本。
    魏忠小总管亲自请命,带着几队侍卫,抬着书,送到了倭黑大人的府上,当面交给阿茹娜格格。
    “给格格请安,格格,我们太子殿下让我给你传个话,说你要是看着这书好,送送人也行,不够的话让武英殿再印刷。”
    小太子清楚这个时代,不管出来什么新鲜的东西,要给皇家先用过,看过。他想着阿茹娜格格要送很多人,就一下子要武英殿印了五百本。
    “谢谢太子殿下想的周到,正好今年的年礼,就是这个了。”
    第34章 火器14
    《冬装》这本是分为上中下三卷,第一卷是冬款中的童装,即5-15岁的孩子们的款式,从头到脚,帽子,围脖,内衫,毛衣,棉衣或者羽绒服或者羊绒大衣,再到内裤,毛裤毛裤,长裤,皮靴,棉靴,棉毛袜,手套,护耳的耳捂,一应俱全。
    分门别类的,从不同的面料,不同的款式,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细细的解释说明加颜色鲜艳,精美细致的配图。当然,不包括内裤,内裤只有两个男女不同款式的图纸。
    小太子采用了目前的西洋画图法,把衣服的各种比例画的分毫不差。看书的人可以直接把尺寸放大几倍,交给裁缝去做衣服。
    第二卷则是青年到中年的冬装款。由于面料的特点和使用说明在上卷已经说了,这卷就主要是从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场合,不同需求(价钱)这几个方面,给出了很多很多可供选择的不同男女款式。
    尤其特别介绍了旗袍和华衣。旗袍本就改良自满洲的袍服。华衣也就是后世的西服,类似中山装,小太子给取名华衣。
    女装方面,在女子的抹胸上特别说明了,可以加一对钢圈。和内裤一样,小太子没敢配图,只是画了一个黑白的图纸以供参考。男装方面,则主要是在制服方面,尤其后世的军装,小太子觉得好,都给画了出来。
    第三卷,正是老人们的冬装款。和童装一样,主要以舒适为主,配上吉祥富贵的的花纹。这方面主要介绍了颜色的搭配和面料的选择。怎么看起来面色更好,年纪轻些。
    阿茹娜格格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小太子简直太贴心了,他实在不习惯这辈子天天要穿的,这个花盆底儿。瞧瞧这女童的皮靴多帅气。这书来的及时啊,马上做一套温馨的冬款家庭装,过年参加各家宴会的时候穿。
    小胖手戳着书中的一个款式简洁又不失童趣的女童手表,小格格满心的可惜,手表还没开始研制,只有等着了。
    倭黑大人和自家钮钴禄福晋看完了这本书,两人都是眉头轻皱,一脸惋惜。“爷,你说莫不是真的是天妒英才?”太子殿下如此才华,却身体那么差,真的是招了天妒了吗?一向爽直泼辣的钮钴禄福晋忍不住嘀咕。
    “听人说太子殿下最近好了一些,起色好了,精神头也好些了,虽然更瘦了额,可这不是长个子抽条吗?”
    倭黑大人家世代忠心皇家,真心的希望将来皇权更替不要有波澜。再想想太子殿下和自家闺女的事情,心情更是复杂。只能天天祈祷太子殿下得祖宗保佑,可以好起来。
    阿茹娜格格拿了一些书送给她认为不错的小姐妹。倭黑大人把书送给了康熙,各位同僚,至交好友,同族兄弟们,钮钴禄福晋拿着书送了宫里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各宫娘娘们,娘家几家,交好的福晋们几家。。。
    一家人真的是把书当今年的年礼来送。
    康熙皇帝拿着书,想着昨晚上佟佳表妹穿着那个胸衣,身着旗袍的样子,忙默念了几句清心咒。再看一眼这本书,忍不住哼了一声。
    这明明是朕的武英殿印刷的书,那个臭小子居然都抬到了倭黑家。倭黑一家子还真拿它当年礼了,真的是够怄,脸皮够厚的。
    康熙皇帝和小太子都还是关心对方,心里把对方当儿子和父亲对待。
    最近两人的表面关系相处也是缓和了很多,皇帝和太子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或者皇太后的慈仁宫偶尔遇到,能像个正常的君臣一样见个礼,打个招呼,问个安。
    当然康熙皇帝对小太子的气还没全消,板着个脸,对着恭恭敬敬给他行礼问安的小太子。
    太皇太后冷眼瞧着,虽然叹息,但也没强求能和以前一样。
    皇太后也看在眼里,抽空啊就劝慰太皇太后:“皇额娘,我们的皇帝和太子都体贴孝顺,有您看着那,还有列祖列宗保佑着,都会好起来的,慢慢的,就会和以前一个样儿。”
    “孝顺是孝顺,这父子俩啊都是倔脾气。哎,又怕劝说多了,皇帝和太子又犯拧巴。只能是我这把老骨头,多看着他们了一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