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弹仓作为一个带有弹巢的转轮,要能绕轴旋转。射击时,每个弹巢依次的与枪-管相吻合。这样就不需要手动拨动转轮。即使出现瞎火,也只需再扣一次扳机,那发“死弹”便会转到一边,立即可以补上一枪。
    把这些天研究的资料都整理整理,装的满满的一个箱子。小太子伸了一个懒腰,打开书房大门。原来天已经黑下来了,小太监魏忠站在书房门的一侧,尽职的做好一个门神的工作。
    这个时辰,皇阿玛应该还没有就寝,“魏忠,找几个宫人,抬着箱子,跟着孤去乾清宫。”
    乾清宫里面灯火通明,康熙皇帝一个人在批阅奏折,梁九功也没在跟前伺候。
    他看到小太子这么晚的过来有点惊讶,又看小太子指挥着宫人把一个想箱子抬进来,接着挥退了殿里的其他人,忍不住问道:“保成这么晚找皇阿玛,可是有什么急事?”
    “皇阿玛,这是儿臣这些天整理的资料。您空闲的时间可以看看。”小太子说着话,弯腰打开箱子,和御案差不多高的他,费力的拿起一叠箱子里的图纸放到御案上。
    康熙皇帝看着儿子那胖胖的小手抓着一大叠子纸朝御案送的笨拙模样,忍不住乐了。“你别动了,皇阿玛自己来。”
    胤礽自觉的站好,等着康熙皇帝把整个箱子都搬到了御案上,开口解释道:“皇阿玛,儿臣的想法是,儿臣只是纸上谈兵,想的再多只是空想。”
    “这些资料您看完以后,觉得可行的话,可以根据儿臣的这些设想,找专门的人,比如戴锌他们,分开研究实验。
    “哦,给皇阿玛说说看。”
    “儿臣设想的是,我们大清独立制造出全新的火器。对比现在的火铳和鸟铳,操作更方便,制造更简单,更快速的连发射击,而且补装弹药可以非常的方便迅速,几乎没有‘瞎火’,就算有也不影响连击,射程可达十丈至五十丈。”
    康熙皇帝被这份设想震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拿起箱子里的一份金属弹壳的说明,手都有点颤抖。
    目前的火铳和鸟铳的缺点太多,用起来不方便,打火不可靠,大多数时候还不如大刀□□方便,所以他才重点研发火炮。
    可是现在他的保成给他设想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皇阿玛,皇阿玛?” 小太子见康熙皇帝不说话只看着他,就唤了两声。
    “保成,你和皇阿玛说,这些资料还有谁看过?”
    “没有其他人,儿臣只在自己书房写写,也没有叫宫人们伺候。” 上辈子的成长有着太多的波折艰辛,对于搞研究,‘保命,保密’这四个字几乎是刻在胤礽的灵魂上。
    “这些设想,同样可以用在火炮上?是吗?” 康熙皇帝送了一口气后又提上了心。
    “是的,皇阿玛,所有火器的原理都是通用的。”
    小太子的想法很简单,大清人才济济,他不需要也不适合做具体的研究实验,只要跟进戴锌他们的实验进度,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点就好。
    戴锌这些可敬可佩的大师们,会根据目前的钢铁水平,制造出最大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皇阿玛知道了火器的未来,就不会继续局限在,仿制外来传教士们带来的,在西方国家已经属于是落后的火器上。就会理解戴锌他们这么一批天天出力不讨好的大师们的重要性。
    这些大师们可以生产出超越西方诸国的火器,可以让大清威震四邻,甚至称霸大海。
    他本人不具体的参与进去,皇阿玛就不用担心他的安危。这些具体的研究实验,有皇阿玛督办,比他自己来操作的话,会更快速更容易。
    而他可以把时间花在目前更需要的火-药碾磨机这些生产机器方面。
    因为火器的研究,大清虽然落后一步,但是基础确实牢的,完全可以自主研发。但是生产这些火器零配件的水平,还处于纯手工状态,实在是跟不上了。
    一举数得,小太子很开心。
    这些年作为大清太子的生活,对于胤礽确实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光是学习的这些四书五经,百家文章,还有经常跟着康熙皇帝同进同出的耳濡目染。
    尤其是这段时间,只要是康熙皇帝不太忙的时候,都会亲自教导小太子批阅奏折,带着小太子旁听他和大臣们的议事等等。
    小太子终于懂得了人情世事的重要性。
    今天沉下心一思索,就明白了这是他必须要正确面对的,不能躲避,也不能视而不见。
    在这里,大清国,没有让他不问世事只想着研究的条件。当然那些弯弯绕绕他不懂,估计下辈子也不会懂。但是他精神力高啊,还有嘟嘟的帮忙,就当是破解研究课题了吧。
    第17章 火器07
    康熙皇帝拿着一卷纸张,不由的全副身心投入进去,聚精会神的翻看起来。小太子揉了揉眼睛,哎,点蜡烛看书真的是伤眼睛,他要注意保护视力,可千万不能得近视眼。
    这里不说没有上辈子的治疗仓,或者治疗系异能者给恢复视力,连百年后人们鼻梁上架着的那对沉重的眼镜也没有。
    “皇阿玛,儿臣觉得我们大清人才济济,能人辈出。加上皇阿玛的支持,一定可以研究出这些的。戴锌大师就很好。” 小太子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参与者必须都是大清人,大清子民独自研发火器。
    以后全世界都叫着中火铳,或者华火铳,清火铳也行。因为他一直对于后来的洋火,洋车,尤其洋枪,这些名字,有着深深的怨念。
    听到儿子说话,康熙皇帝不舍的把视线从那卷图纸上转移,看着小太子满脸的认真,无奈的道:“皇阿玛答应了。”
    “就你喜欢的那位戴锌,明儿皇阿玛就召见他。眼睛不要用手揉,赶紧去暖阁梳洗,记得睡前用热毛巾敷一敷眼睛。”
    小太子确实觉得又累又困,说了句“皇阿玛也早点休息”就转身去了偏殿。康熙皇帝看着他直接离开的背影,愣了一下,笑骂一声:“无礼的臭小子。”
    舍不得放下手里的资料,又思索了一会戴锌这些参与研发试验的人员,包括他们的家人的安排。实在熬不住了,康熙皇帝才去御书房后面暖阁的榻上小睡了一觉。
    第二天去早朝之前,吩咐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把戴锌带进宫,既然要委以重任,有些问题就需要面谈。
    不清楚康熙皇帝和戴锌要秘密见面的小太子,在大学士张英大人的教导下,完成了他今天的儒家课程。又见了前来毓庆宫回复消息的海拉逊大人。
    当场看完海拉逊大人递上来的有关黄履庄的个人情报,在知道黄履庄居然已经设计出,可以自己动起来的两轮车以后,小太子有点激动。
    当下就吩咐去扬州的侍卫们,不光要把黄履庄大师尽快带进京,还要把黄大师制作的所有作品都给带来。
    心想着黄大师已经自行制造出来了两轮车,胤礽心痒难耐,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实物。
    记起来上辈子曾经在飞龙国家博物馆里面,看到过大约公元两千年的古董自行车,也是两个轮着转动,驼着人行走,给当时的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干脆唤醒了休眠状态的嘟嘟,调出了公元两千年自行车的架构图和材料说明,开始一一的查看起来。
    “魏忠,你去翰林院,问问有哪些能产出乳状胶水汁液的树木?什么地方生长?问清楚了去找海拉逊大人,让他把这些树木都给孤弄来几颗看看,尤其是胶水,让他准备的越多越好。”
    经过大灭世的灾难,很多目前有的动植物都灭绝了。嘟嘟的资料里面也只有简单的一句,从橡胶树的汁液中提炼。
    没有具体的提炼方法,只好多花点时间多做实验了。公元两千年的时候,各类可以动的车子上都用这个橡胶轮胎,小太子觉得这个很重要,越早研究出来越好。
    小太监魏忠有幸被太子殿下钦点随身侍奉的时候,以为他的活计就是带小太子殿下玩耍,把太子殿下伺候的不哭不闹,皇帝主子爷就没有理由打他板子。
    可是现在,他每天忙得团团转,各个官衙的跑,跟各位大人挺直腰板说话,整个宫里头,除了梁九功梁爷爷和他的干儿子李德全,就数他魏忠有面子。
    为了太子殿下这份看重,为了保住这份面子,小太监魏忠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天天乐呵呵的走路带风,把太子殿下吩咐的事都给办的利利索索。
    第18章 火器08
    看距离午休时间还有一会儿,胤礽就找来前朝大家徐光启先生翻译的西方著作《几何原本》,仔细的阅读起来。
    “殿下,大阿哥和三阿哥来了,要见您。” 魏忠不在,另一个小太监吴洋正找机会在太子爷面前表现,见两位阿哥到来,赶紧的敲门三下,站在门口静静的等着。
    等听到太子殿下发出回复的声音后,他也不敢进来,弯着腰在门槛外回话。
    “领大哥和三弟去偏殿,好好伺候着,孤稍后就到。”胤礽放下书,自己规整书房里散乱的资料。
    小太子上辈子就习惯自己整理清洁工作的地方。
    这辈子虽然习惯了宫女太监们的存在,可是更多的却是,把他们都当做,类似与上辈子的助手一样的工作人员。因此书房里面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时间允许的话,一般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包括磨墨。
    毓庆宫里的宫女太监们都知道,书房重地,除了每天有魏忠早起固定的除尘以外,其余的人都不得进。
    太子殿下在里面的时候,白天还好,有事儿可以敲门,在门口等着回复。晚上的时候却是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的,小太监要禀报什么事情,就静静的等小太子自己从书房出来。
    没有外人在,兄弟三人见面就随意的见了见礼。
    “大哥,三弟,一起来找孤,可是有事?” 落座后,太子殿下首先开口。
    “没事就不能来找我们的大忙人太子殿下?” 大阿哥习惯的开声就呛。
    “太子二哥,昨儿个胤祉给母妃请安,听母妃说今年皇太后的四十大寿要好好办。这不,时间只有半个月了吗?就和大哥一起来找你商量一下,额,寿礼准备的事情。”
    三阿哥有点委屈,他和大哥来找太子二哥,总要有个理由啊。大哥是大哥,可以‘哼’,太子二哥大度也不会计较。但是他是弟弟啊。
    半个月后的皇太后四十大寿,皇阿玛是要办寿宴的。如果是以往也就罢了,手抄佛经就可以。
    但是四十大寿非常重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最近对他们哥俩比以前好,赏赐了不少好东西,因此大阿哥和三阿哥也想有更好的法子,给皇太后尽尽孝心。
    夏天的时候,大阿哥和三阿哥眼见无逸斋的窗户安装上了玻璃,知道是小太子指点内务府造办处制造出来的玻璃后,实在是佩服。
    为了和小太子的赌约,更是被小太子的神来之术激起了心底的冲劲。两位阿哥读书时特别的用功,骑马射箭也是咬牙吃苦的训练。
    被康熙皇帝夸了几次,领了不少奖赏,不光有康熙皇帝给的,还有太皇太后,皇太后也都给了一些好东西。
    兄弟几人的关系因此事变得更好。但是最近因为小太子要折腾火器,所以几个兄弟除了定时的约好一起去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以外,几乎没啥交流。
    大阿哥,三阿哥知道小太子忙的很,虽然不知道在忙什么,但也体贴的没来打扰过。
    可是,就在昨儿个,太子殿下居然带着四弟去了造办处,还带着老四回了乾清宫,在乾清宫午休,和皇阿玛一起用晚膳,最后还一起逛了御花园!
    四弟还是被皇阿玛亲自抱着的! 两位阿哥得到消息的时候,别提多吃惊,心酸,羡慕,委屈了。
    去造办处的时候,他们在跟着师傅们做功课,这个没办法。他们年龄大了,也不能被皇阿玛抱着了,这个也没的说。
    可是,午休,一起用晚膳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们,有点过分了啊太子殿下。因此今儿个哥俩就结伴过来找太子殿下。
    “皇祖母的四十大寿?”小太子记得这事儿。
    康熙皇帝有和他提到过,这次的寿礼让他自己准备。小太子已经吩咐大宫女喜梅,在他的小库房挑几样合乎礼制要求的最贵重的喜庆物件儿。
    未来人均寿命二百多岁,四十岁才刚刚成年。
    他知道现在的蓝星华夏人普遍寿命不到八十岁,害怕自己时间不够,除了日常必做的家庭活动以外,小太子的其余时间都在争分夺秒的看书学习,挤出来的时间当然是折腾自己最爱的研究。
    “皇阿玛有提过这次的给皇太后的大寿,让孤自己准备寿礼以尽孝心。孤已经吩咐喜梅姑姑挑选了几样,最贵重的吉祥喜庆的好物件儿,给皇太后做寿礼。”
    小太子不懂大阿哥和三阿哥的意思。“可是需要孤帮大哥和三弟准备?或者大哥和三弟自己在孤这里挑选?”
    大阿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太子殿下的小库房都满了吧?”
    大阿哥对于皇阿玛以往逢年过节的时候,亲自帮小太子准备好给各宫的各种礼物,很是心酸。心里的小本本又记了一笔皇阿玛的偏心眼的事儿。
    三阿哥有点吃惊,太子二哥不愧是太子二哥。皇阿玛都说了让他自己准备,太子二哥直接就是挑最贵重的物件儿。
    “太子二哥,大哥和我今年想着给皇太后多尽尽孝心,弄点新意特别的寿礼。正是来求太子二哥指点的。”
    胤礽皱了皱眉,前世今生第一次遇到准备寿礼的问题,有点懵。“孤不懂。大哥,三弟的意思是更贵重更稀有的东西?皇阿玛的赏赐不能拿?”
    “是的,更稀有的东西。不能拿皇阿玛给你的赏赐再送给皇太后。”大阿哥胤褆快速接过话。
    拿皇阿玛的赏赐算什么本事?皇太后又不缺好东西,亏得皇太后那么疼你。
    “是啊,太子二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弄点我们没有的好东西?” 三阿哥胤祉一脸的期待,太子二哥那么聪明,一定有好想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