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女儿叫王雪,我叫王奉国。”王奉国依然满脸忧伤。
    “这房子就您跟您女儿两个人住吗?”许纬多问一句。
    “嗯,雪儿的妈妈几年前走了,现在雪儿也走了,我接下来的日子……”王奉国低下头,用手托住前额,眼眶微红。许纬和郭爱英都非常同情王奉国的遭遇,丧失妻女的痛苦,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叔叔,那您想查清楚雪儿的死因吗?”许纬忽然问。
    王奉国抬起头,诧异地问:“死因?我女儿不是自杀的么?”
    “万一不是呢?”
    “怎么不是?哦,对了,你刚说那把红梳子,那把红梳子到底有什么问题?”
    许纬心想:终于聊到关键话题了。
    “叔叔您听好,我们有个朋友,跟雪儿一样半夜跳楼自杀了,死前手里抓着把红梳子,是的,跟雪儿手里那把一样形状的红梳子,您觉得这件事听起来奇怪吗?”许纬发现王奉国神情恍惚,心不在焉的,所以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奇怪,特别奇怪!”
    “王雪那把红梳子是哪来的呢?”郭爱英忍不住问。
    “哦,那个,好像是……快递!快递送来的!”王奉国大声回答。
    “王雪的快递吗?”
    “对对对!雪儿的快递,那天是我接收的,快递盒子都还在!”王奉国忙起身,从摆放于窗台的一堆杂货中找出一只被撕开的快递盒。快递盒的外形非常普通,属于最常见的那类。
    许纬拿来瞧了瞧,发现盒上粘着寄件单,显示寄件人姓名为乔菁,地址为xx市夕阳区胡同路28弄31号,不过没写联系电话。
    “离这里倒不远。”许纬说。
    郭爱英也接过快递盒,端详了片刻。倏地,她心头一凛,不禁睁大眼睛望着许纬。
    “怎么了?”许纬发现郭爱英表情很古怪。
    “我想起件事。”郭爱英紧张地说。
    “哪件事?”
    “快递啊!我姐姐自杀前,在网上买过东西,是我帮她买的,所以她应该也收到过快递!”
    “雪儿的快递也是网上订的。”王奉国插话。
    “你说郭老师也收到了快递,还是你帮她买的?为什么是你帮她买的?那快递呢?”许纬不解地问。
    “哎哟,你可能不清楚,我姐不怎么上网,所以她要什么都是我上网帮她买,她的帐号密码我都知道。大约就在她自杀的前几天吧,她来我家的时候,我帮她买了好多生活用品,有洗发水,浴巾,睡衣,拖鞋之类的,按时间算的话,这些东西应该在她自杀前全收到了。至于那些快递盒,按她的习惯,肯定立马就扔了。”
    “有没有帮她买过梳子?”
    “没有!绝对没有!否则我早想起来了!”
    “那会不会……是你买的其中一件东西,里面偷偷塞了一把红梳子呢?”
    “有可能……不对!”郭爱英又一下想起件事,“我记得当天用手机帮我姐姐买完一堆生活用品后,她坐在我旁边,说想找些有意思的东西,我就找啊找……直到……我们发现一件商品,没有名字,也没有图片,价格比较便宜,描述里好像写着‘有趣的盒子,拍下会有惊喜’。我们一时好奇,我姐姐说索性买来看看是什么,然后我直接拍下了……”
    “这个什么有趣的盒子,你后来见过么?”许纬问。
    郭爱英摇摇头,回道:“没有。”
    “那郭老师提过么?”
    “也没有。”
    许纬停顿一下,问:“你说……会不会……是那把梳子呢?”
    郭爱英僵硬地点点头。
    王奉国大致听懂了两人在讨论什么,说:“可惜你姐把快递盒子扔了,不然瞧瞧地址,就知道跟雪儿买的是不是一个东西了。”
    “不急,我有办法!”
    郭爱英立刻掏出手机,在手机上翻找起来。许纬见了忙凑过去问:“手机上有保存吗?”
    “对,只要是网购的东西,一定有记录的!”
    很快,郭爱英便找到了购买所谓“有趣的盒子”的那条记录,许纬发现,确实如郭爱英所说,这件商品没有具体名字,没有任何一张图片,有的只是一句描述:非常有趣的盒子,拍下会有惊喜哦!
    郭爱英再查商铺资料,地址显示xx市夕阳区胡同路28弄31号,店铺和店主名均为乔菁。果然和王雪购买商品的网店是同一家!
    挖掘出这一关键线索后,郭爱英和许纬都非常震撼,同时,一个答案清晰无比地浮现在她们脑中:这个有趣的盒子,多半就是那把红木梳。郭爱英出于好奇买了它,王雪可能也是相同情况,而它带来的所谓惊喜,却是让郭爱萍和王雪自杀身亡!
    许纬又回想起郭爱萍在电梯内用红木梳梳头的诡异一幕,简直不寒而栗。
    虽然许纬和郭爱英还不明白一把梳子怎么能致人死地,可她们坚信郭爱萍和王雪的死跟红木梳一定脱不了关系。现在一个疑问摆在她们面前,住在夕阳区胡同路28弄31号的网店店主乔菁,究竟是何方神圣?
    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一条新的线索。
    离开王雪家后,两人心情都异常沉重,郭爱英问许纬该怎么办,许纬居然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说了句:“要不找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吧。”
    傍晚时分,许纬,郭爱英,王玲丽,隆哥四人约在一家西餐厅见面。隆哥听许纬说要谈件重要的事,便直接开了包房。
    许纬先向郭爱英介绍隆哥,随后把王雪自杀的事以及她们的新发现告诉隆哥和王玲丽,隆哥和王玲丽听了同样震惊无比,王玲丽更是吓得大热天起一身鸡皮疙瘩。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啊?”王玲丽战战兢兢问。
    “我cao,还用说?按那个地址找过去啊!”隆哥嗓门依旧响亮。
    “说得轻巧,你不怕啊?”
    “说什么呢,你男人我隆哥会怕?”隆哥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喂,你话说说清楚,谁是我男人?”
    “不就是我咯。”
    王玲丽作势要打隆哥,结果被许纬劝住了。许纬暂时没心情看这两人吵闹。
    “对了,隆哥,你朋友胡悦呢?他怎么没来?”许纬问。
    “哦哦,他啊……那小子今天加班,比较忙,回头我打电话给他。”
    “要不现在打吧,我想让他帮忙查点事。”
    “查点事?”
    “嗯,刚我坐着时,脑海里灵光一现,突然想到,除了郭老师和王雪外,会不会还有其他人,在网上买了那把红梳子呢?”
    “哎?什么意思?”
    “不懂吗?那把红梳子,应该不是只有郭老师和王雪买过吧?如果有,那另外买过红梳子的人,他们怎么样了呢?我想让胡悦帮忙查的就是这个。”
    “我懂了我懂了,你说清楚些嘛!我现在打他电话。”隆哥掏出手机。
    郭爱英和王玲丽听了,都觉得许纬的话有道理。
    如果把上网买过那把红梳子的人全过滤一遍,即可排除巧合,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隆哥打通了胡悦电话,三言两语把事情交代清楚,胡悦同意许纬的猜想,说会立即去查,范围定在本市,时间定在最近半年,应该可以很快知道结果。
    仅隔半小时,胡悦便回电了,说近半年时间内,除了郭爱萍和王雪,本市再没有第三起自杀案件,不过一起发生于三个多月前的车祸值得注意。车主是位年轻的白领女性,周末自驾车时遭遇一场严重车祸,在高速状态下撞到路边一堵工业园区的水泥墙,当场死亡。比较奇怪的是,警方完全查不出车祸原因,不知死者为何会撞路边水泥墙,当时车内的副驾驶座上摆放了许多物品,其中就有一把红色的木梳。
    许纬问有没有死者的详细资料,胡悦说手头资料只有这些,想挖掘更多资料只能找负责办案的警察,要走程序,会比较麻烦。
    最后许纬说声谢谢,挂断了电话。
    “又是红梳子……这样看来,买了红梳子的人,不一定自杀,反正肯定会死。”郭爱英说。
    “嗯,不过,现在还不能确定只有三名死者,或许某些死者在死亡时并没查到那把红梳子,警方本身也不会留意那种东西。总之,这三个人都是买了红梳子死的,毫无疑问。”许纬说。
    “另外还有一点……”许纬继续说,“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三名死者全部都是年纪轻轻的女性,这算不算一种规律呢?”
    经许纬提醒,其他人才注意到这个问题,郭爱英忙回应:“应该算。说明男人买下红梳子不会出事,女人才倒霉。”
    “三个人终究还是少了点,可我们目前也只能这样推测了。”许纬说。
    “唉……我实在不理解,一把梳子,怎么能要人命呢?”王玲丽叹道。
    王玲丽的疑惑,同样也是其他人的疑惑。
    许纬心想:说得是啊,一把梳子,却可以要人命,听上去太匪夷所思了。这把血一样的红梳子里,到底藏了什么秘密?我们深入调查下去,会不会有危险?
    许纬不禁担心起来。
    “纬姐,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王玲丽一句话,将许纬拉回到现实。
    “下一步……”其实许纬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有些犹豫。
    “还用问啊?我们不是有那个谁的地址么,找过去啊,看看是哪位大仙,在网上卖杀人的梳子,老子倒想见识见识!”隆哥大声说。
    “是么?纬姐?”王玲丽转向许纬。
    “嗯!”许纬点点头,“要查清楚整件事的话,我们必须得去。胡悦最好能跟我们一起。”
    “没问题的!那小子我来摆平!”隆哥特别兴奋。
    郭爱英问:“既然这样,要不就明天吧?”
    “好,暂定明天,隆哥先得确认一下胡悦有没有空。”许纬说。
    隆哥立马又打了胡悦电话,说清事由后,胡悦表明他也想去,而且明天可以抽出时间。双方一拍即合。
    第二天中午,隆哥开了一辆商务车,携同许纬,王玲丽,郭爱英,胡悦一块往目的地进发。大约一小时左右,他们来到了夕阳区的胡同路上。
    夕阳区地处郊区,较为偏僻,拥有大片农村。胡同路是类似乡镇一样的地方,道路两边挤满了贩卖各种蔬菜水果的农民,特别热闹。
    隆哥停好车,五人开始寻找胡同路28弄31号的地址。由于附近店铺的门牌多数被拆卸,查找非常不便,最后胡悦向人打听,终于找到该地址。
    站在目的地前,他们发现这不过是一栋四层高的破旧小楼,楼内的住户看着寥寥无几,弄堂内的宁静氛围跟胡同路相比也是天壤之别,不禁让人怀疑胡同路上那些究竟是不是活人。
    胡悦踏上台阶,看了眼单元号,随即又在底楼逛了逛,忽然觉得奇怪,问:“这楼的每一层可以住三户人家,不过怎么没门牌号?”
    “是啊……好奇怪。”许纬跟着过去,“那这样快递员要怎么收货送货呢?地址该怎么写呢?”
    正疑虑间,底楼的一扇窗户探出个头来,对方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打量了许纬等人片刻后问:“你们找谁?”
    “大爷,这边有人叫乔菁吗?”许纬凑近窗户。
    “乔……乔什么,乔菁?”老人的表情一下显得很怪异。
    “是啊,应该是个女的,您有印象吗?”对方为女性,是许纬凭“乔菁”两字猜的。
    老人想了想,迅速摇摇头。
    隆哥发现老人有些迟钝,便大声问:“你告诉我,楼上住了几户人家。”
    “就我一户,其他人都搬走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