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在了?不在了是什么意思?周桓疑惑起来。
    “搬走了吗?”
    “什么?”
    “我问,你亲戚搬走了吗?”
    结果周桓这一问,房东一阵沉默。
    半天,房东都没回话,周桓甚至怀疑对方是否挂断了,当他准备再问的时候,房东终于轻声回了句:“没没没,身体不好,回老家了。”
    周桓感到奇怪,既然是回老家,那不跟搬走了性质差不多?
    接着,周桓又问几句,发觉房东在回答某些问题时总是支支吾吾,还故意岔开话题,好像在隐瞒什么。
    直到通话结束,周桓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他心里有疙瘩,准备再找附近巷子里的人打听打听。
    首先他想到的,自然是那个卖早点的阿峰。
    周桓立即出门,不出五分钟,就到了阿峰铺子前。
    他见阿峰铺子的生意今天有点冷清,心想正是打听事情的机会。
    周桓照例买了两个包子,又寒暄几句,很快扯到了正题。
    “你是问,那房子,以前住的谁?”阿峰问周桓。
    “对对对。”周桓笑着点点头。
    “哦,应该是小肥家吧?其实我来这也不到一年,每天只顾做生意,有些事也不清楚。”在回答时,阿峰望向旁边一个卖烟的铺子,那坐着个老头,阿峰似乎在求得老头的确认。
    “对,是小肥家。”卖烟的老头点点头,很肯定地说。
    “老周说是,那肯定是了!”阿峰笑说。
    周桓看那老周应该是当地人,肯定清楚这边发生的事,干脆绕过阿峰,直接问老周:“谁啊,是个孩子吗?”
    “你怎么知道?”老周反问。
    周桓是乱猜的,不过他却一下联想到了昨晚身后的人影。
    “我随便猜的,那孩子现在去哪了?”
    “哎……不在了!”
    又是不在了?周桓顿时发现,老周用的形容词和房东一样。
    “不在了是什么意思?”周桓也问了相同的话。
    “几个月前,出事了呀!”老周爽快回答。
    “人去世了?”
    “嗯,你租房的时候,人家没告诉你啊?”
    周桓摇摇头,脸色瞬间沉下来。
    “那就是不地道了,可这种事……人家一般也不好说啊,说了怎么把房子租出去,对不对?”老周望向阿峰,一脸幸灾乐祸的神情。
    周桓终于明白,为什么房东对他支支吾吾,原来是刚死过人的房子,怪不得租金便宜。
    随后,周桓继续向老周了解情况,才知道那房子以前住着一对母子,那孩子就叫小肥,是个先天性的智障儿童,肥肥胖胖的,一脸的麻子,因为这样,再加上妈妈是给人做苦工的,收入微薄,所以母子俩生活很困难。每天一早,那妈妈就蹬着自行车,小肥跨开腿坐在后座,随妈妈一起去做工的地方。巷子里的人,对他们母子印象都挺深刻。
    然而后来,小肥妈妈不幸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断了条腿,从那开始,小肥妈妈便卧床不起,最终因病去世了,小肥也因此变得没人照顾,亲戚一个都不肯收留,结果没几天,小肥居然爬上水坝,选择了投江自尽。
    听完这段故事后,周桓心里有些难受。
    “多久前的事啊?”周桓继续问。
    “那傻孩子自杀在几个月前,我记得是冬天,江边特别的冷,他妈摔断腿么……应该两年前吧。”老周说。
    “这两年,他们怎么过的?”
    “凑乎过呗,有时候,他们家亲戚也会给他们捎点东西,不过很少。”
    “房子总是他们的吧?”
    “对,但他们全死了,房子只能让他们亲戚保管,我听说是那傻孩子的二舅,应该就是跟你接触的房东吧?以后估计房子也要归他了。”
    周桓心想那母子的亲戚在他们生前对他们谈不上多好,最后却能得到一栋房子的好处,世界真是不公平。
    周桓顿时可怜起那对母子。
    “那孩子怎么会自杀啊?不是个智障儿童么?”周桓想再问细一点。
    “过不下去了呗!他妈都死了,也没人养他,还怎么过日子啊。不过么……说起来,那孩子死的时候,倒挺邪门的。”
    “邪门?”
    “嗯,这里人基本都知道的。”
    “听老周说的,有什么邪门的,一群人瞎猜罢了。”阿峰在一旁说道。
    “没事没事,你跟我说说。”周桓很想知道。
    “哦,对,我听说你是记者是吧?懂了懂了,怪不得那样来劲。”老周笑说。
    其实周桓打听这件事,一点没往工作方面考虑,纯粹是好奇心的驱使。
    “这样,你想知道什么,我告诉你,然后你帮我们多在报纸上宣传宣传这块地方,照顾下我们生意呗!”老周笑说。
    周桓先想了想,再回答:“行,小事一桩。”
    当然他只是随口敷衍,根本不可能去做。
    “那天呢,一大清早,小肥就去了江边,巷子里的人都还没起床……”老周开始叙述,“倒是江上一对渔民夫妇,因为睡在船上,又起得早,正巧看到小肥。”
    “然后看着他跳江么?”
    “对,不过跳江没多大稀奇,我印象里,这附近掉江水里死了的人,少说有十几个。所以是另一件事,有点邪门!”
    “快说说。”周桓催问老周,他发现老周这人说话喜欢卖关子。
    老周故意把嗓音压低,轻声说:“那孩子死的时候,身上其他衣服都没穿,就穿了件红肚兜,是他妈妈结婚时候的嫁妆!”
    周桓一听果然觉得奇怪,问:“红肚兜?其他衣服都没穿么?包括……裤子?”
    周桓也知道,现今肚兜这种服饰已不大常见,也就乡村地区偶尔会有,不过考虑到是那妈妈结婚时的嫁妆,就还得往前推好多年。
    “是啊!”老周瞪大眼睛回答,“全身……精光,只穿一件肚兜,大冬天哎,零下好几度!”
    “会不会……因为那孩子是智障的……”
    “不会!不可能!”周桓没说完,老周就打断,“那孩子脑子尽管有问题,但不至于傻到那个地步,穿衣服,吃东西方面从来都很正常,而且每年冬天,他妈都给他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还要戴棉帽,照理说肯定习惯了!”
    周桓心想也是,一般智障人士,擅于遵循固定规律,很难改变。从这一点而论,甚至许多正常人都不如他们。
    “后来你们有没有讨论这件事?”周桓再问。
    “有,当然有!你听我说完……”老周越说越起劲,可谓神采飞扬,“记得那天小肥死了,我们巷子里的人就聚到一块,猜这猜那的,后来基本上统一了意见,说是那孩子的妈,见他可怜,没人照顾,索性附了他的身,把他一起带下面去了!”
    “哦?有这说法?”周桓听着心里有些发毛,觉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对啊,就这说法!不然还有什么可能呢,要不你给说说?”老周挑衅般问道。
    “有道理有道理。那关于这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比如平时,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举动?”
    周桓的重心,始终在那名叫小肥的孩子身上,他总觉得,昨晚看到的人影,跟小肥有关。
    “平时嘛……也没什么举动,也就玩玩绳子,下过雨后还喜欢摇晃树,把树上的雨点全抖下来,对了,他嘴巴里老念着个词,叫……叫……呼噜!”
    “呼噜?什么意思?”
    “算是他的口头禅吧,他嘴里经常念着‘呼噜!呼噜!’,其实挺可爱的一个孩子,心地不坏。”阿峰在一旁补充道。
    “哦……”周桓点点头,忽然,他想起了昨晚那个好像有人打呼噜的异响,后背渐渐冒起了寒意。
    呼噜!呼噜!
    他在心里默念这两个字。
    “老周,我记得那时候还有件事挺邪乎的。”停顿片刻,阿峰又开始说。
    “什么?”周桓问。
    “就是下雨,那小肥自杀以后,老周你还记不记得,连续下了好多天的雨,巷子里到处都是水,我们整个就在水里走路了。也就从那时候起,巷子里总会莫名其妙冒出水来,比以前更严重,半夜睡得好好的,发现地板上全是水。还有啊……小肥的尸体,最后好像也没从江里捞上来。”
    “是是是,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确实奇怪,找不到小肥尸体先不说,毕竟可能被大江冲走了,但这破巷子以前排水虽然有问题,也没那么严重,现在倒好,隔三差五听到谁谁谁的家被水给淹了,而且最近马上要涨潮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周桓越听越觉得诡异,甚至产生某种预感,好像等涨潮真正到来之时,会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一样。
    “唉……想想吧,那孩子和他妈也挺可怜的,他爸等他生下来,发现是个傻子就走了,他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他带大,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我们都看在眼里,但话又说回来,这边吧,实在没哪家条件特别好的,都凑乎过日子的那种,所以也帮不上什么忙。结果他妈后来又被人从自行车上给推了下来,断了条腿,确实挺惨的。”
    “推下来的?”周桓忽地听到一处关键地方。
    “对,我刚没说啊?”
    “没说。被谁推的呢?”
    “就巷子另一头的一户人家,那家也有两个孩子,是对兄妹,哥哥叫军军,妹妹叫小梅,年龄比小肥大些。要说我们这片地方唯一一家条件好点的,可能也就他们家了。”
    “小肥的妈妈,是被那两孩子从自行车上推下来的?”
    “嗯,你不知道,那两个孩子跟小肥不一样,特别的顽皮,从小就喜欢欺负小肥,后来大了,索性连小肥他妈也一起欺负了,俩孩子的爸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说白了吧,没把那母子放在眼里。”
    “也就是说,因为那俩孩子调皮捣蛋,所以把小肥他妈从自行车上推了下来,摔断了腿?”
    “差不多吧,那俩孩子老疯疯癫癫,像阵风一样窜来窜去,我是看得挺烦的。”
    周桓理解老周感受,他也不喜欢那类熊孩子。
    随即周恒沉默,整理一下思路,发现这事应该就是从那俩孩子把小肥妈妈推下自行车并摔断腿开始,然后依照小肥妈妈逆来顺受的个性,她选择不张扬,也不去与那家人理论,最后郁郁而终,跟着没几天,小肥投江自尽,死前还身穿妈妈的那件红肚兜。
    周桓发现,如果不是昨晚的诡异经历,这件事本身并无多么特别。
    暂时来说,他不打算声张,免得令巷子里的人更加疑神疑鬼。
    身为记者,他决定亲自把这件事查清楚。
    正当周桓准备离开的时候,听到身后一阵连续不断的自行车铃声,随后,是两孩子嘻嘻哈哈的笑声,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蹬一辆大人骑的自行车,后座坐着一个比男孩稍小一点的女孩,像风一样从他身旁掠过。
    “就那两个,军军和小梅。”老周说。
    周桓应了一声,虽然就看了一眼,但他已经发现这对兄妹不仅顽皮,相貌也挺丑,属于让人见了比较讨厌的那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