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眼前除了那两人正稳稳当当坐着喝酒外,两桌上所有菜饭均被一扫而空,吃个精光!为何老胡一眼就知道是吃的呢?因为那些黄鱼、排骨、鸭腿只剔剩了骨头!
    问题是,面前才两人,其他人还没到。就煮碗面的功夫,菜饭居然吃得干干净净,这可能吗?
    “老板,结帐,给我算算多少钱。”先头那人,站起身准备走。
    “另外……十几个人,来了没?”半天,老胡迸出这句话。
    “不都坐着么,你看不到吧?”
    老胡手中端的一碗面摔落地上。他吓坏了,动都不敢动一下。
    “没事,一群饿鬼,让他们吃饱了上路。”
    这是当晚老胡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之后,老胡忙各方打听,才知那两人原来是阴差,正带一批饿鬼赶往阴间,途中吃顿便饭而已。
    本来事情过去了,老胡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可不久后,饭店时常莫名其妙缺菜少饭,房顶的悬梁,还偶尔发出奇奇怪怪的声响。
    好像有个人,偷偷住在筱北铺子似的。
    久而久之,附近就流传这家饭店闹鬼,老胡生意一落千丈。
    过一段时间,店里连厨师和帮忙端菜的丫头也走了,只剩老胡孤零零一个人。他知道饭店肯定不对劲,而且多半和那两名阴差有关。但除了这里,他实在没别的去处,也舍不得。
    浑浑噩噩折腾了几年,老胡倒已渐渐习惯,就是日子比较清苦,想让饭店回复往日繁荣,是不可能了。
    他隐约觉得,当年两名阴差带走那批饿鬼时,应该有只饿鬼偷偷住下了,然后一直赖在店里。他现在心态很平静,某天晚上喝多了,还冲悬梁嚷嚷:“你倒开心,在这白吃白喝,老子自己快成穷光蛋了!”
    悬梁那,立即响起一声叹息。
    之所以老胡那晚穷抱怨,原因是三天前他老婆来了,但并非回心转意,而是想跟老胡办离婚,分家产。还说女儿相中个对象,快结婚了,日后可能要出国,不管怎样老胡都得拿笔钱出来。
    刚开始老胡不肯,他老婆就搬出老胡一窍不通的法律程序来骗他,恐吓老胡保不准会丢了饭店。无奈之下,老胡只好把那点养老本取了出来,又问贾村几个老兄弟借钱,凑足十万,给了他老婆,并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他老婆临走时,老胡最后提了个要求,说想见见女儿,还问女儿结婚能不能去,他老婆只回了两字:“再说。”
    结果,老胡直到踏进棺材,都没有再见女儿一面。
    又隔大约两年,老胡看着却像过了十年,老去太多,已经是个小老头子。
    突然一天,贾村老胡一位朋友前来,说给老胡找到个人,兴许能帮他。
    找的人是名道士,据说有驱鬼的能力,也是正巧途径贾村时,被老胡朋友撞见了。
    老胡朋友一直惦记老胡的事,情知老胡被那饿鬼搅得心累,这次是降伏那饿鬼的好机会。
    老胡一听,觉得主意不错,于是包了个红包,让他朋友给道士送去,不料道士分文不取,直接上门来了。
    老胡把店里情况跟道士完整叙述了一遍,尤其两名阴差领饿鬼吃饭的事,结果道士没等老胡说完,就指向悬梁,很肯定地告诉老胡,当天确实有只饿鬼留下了。
    道士问老胡,是要把那饿鬼赶走,还是彻底制服。
    老胡心想,这饿鬼虽然影响他饭店生意,不过说到底,也就吃了些剩菜剩饭,从没害过人,无需赶尽杀绝。
    听了老胡想法,道士心领神会,第二天,他给老胡送来一幅画,画上是道家的三清像,金光熠熠,显得很特别。
    他告诉老胡,这饿鬼没什么能耐,只要将画像挂在店内正中央墙上,不出三天,饿鬼必然受不了而离开。
    老胡依言照做。
    当晚,他就听到悬梁处很大动静,猜想饿鬼应该在最后挣扎。
    直至天亮,悬梁处又传出几下叹息声,继而什么都听不到了。
    老胡想那画像应该起了效果,饿鬼已走。随即他打算把饭店好好清扫一番,重新恢复生意。首先要弄干净的,就是悬梁处,毕竟那地方秽气最重。
    可当老胡搬来梯子,爬上悬梁时,却见悬梁正上方,原本一层厚厚的灰被摆放成了几个大字,写着:生前苦命人。
    见这五个字,老胡感慨万分,想那饿鬼是要告诉他,生前也和他一样,苦命了一生。
    与此同时,又是一声叹息。
    老胡才知那饿鬼还没走,竟微微有些触动。
    他感念自己活的大半辈子,年已花甲,身边莫说亲人,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却和这饿鬼作伴了多年。
    不自禁间,他眼中竟泛起泪花。
    接着他二话不说,走下梯子,便把那幅画给撕了。
    后来,过路人经常看到,一个白发老头,坐在这家名为筱北铺子的饭店门前,手里捧壶茶,口中絮絮叨叨不知在跟谁说话。
    可惜没几年,老胡就去世了,筱北铺子也关了。
    老胡刚去世那会,人们偶尔还能听到这闹鬼的饭店传出一点声响,但很快再也没有了任何动静。
    【六】蜜果冻
    我叫夏敏敏,十六岁时,我出来打工,现在跟一个姐妹合伙开服装店。
    这十年,我过得平平淡淡,只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也是我人生最恐怖的一次经历。
    原先我是个爱吃水果的姑娘,尤其喜欢橙子,但因为这事,我没有再碰任何水果,甚至看到水果,就产生恶心想吐的念头。
    是的,它和水果有关。
    约八九年前,我打工的工厂倒闭了,我不得不再找工作。因为实在闷热,某天我去一座石桥下乘凉时,望见被贴在店门前的招聘信息。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不看招聘信息,不走进店里,肯定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那是一家水果店。
    起初我很奇怪,一家水果店,为何要开在桥下,这样真有生意吗?但很快我被老板娘的热情笑容所麻痹了。第二天,我顺利成为了店内唯一的营业员。
    刚开始,我自然被蒙在鼓里,不知水果店背后的秘密,只觉得生意非常冷清,老板娘却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按理说,我打工地方是个落后的地级市,这一带又偏僻,除了河对岸有家医院外,其余基本全是工厂,结果老板娘还把水果店开在桥下,一个路人根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简直违背常理。
    不过,之后我很快明白,老板娘的真正用意。
    那么,我是多久察觉到不对劲的呢?记得约半个月左右,一名四十多岁,从深圳赶来的妇女,和老板娘见了面。
    犹记得当天,老板娘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身鲜亮服饰,妇女见她后直称吴姐。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知老板娘原来姓吴。
    老板娘同样客客气气,亲切地叫她妹妹。
    与其他客人不同的是,那妇女进门后,看都没看水果一眼,而是跟吴姐走进内室。那间内室用帘子挡着,我从未跨入过,先前我以为是吴姐住的房间。
    “你是马太太介绍来的吧?”
    “是的。”
    两人进内室后,我就听到一句对话,随即再无听清什么。
    直至那妇女出来,我见她手中拎个透明袋子,袋子里放了只圆形木盒,吴姐笑嘻嘻说:“这果冻拿回去让你妈赶紧吃,别放太久。”
    我乍听奇怪,怎么水果店还卖果冻?
    等那妇女走后,吴姐看出我的疑惑,终于跟我解释。原来,这店名义上卖水果,实际在卖一种治疗各类眼疾的药,价格还特贵。因为这药是她按祖传秘方配制而成,效果奇好无比,曾有一名54岁的白内障患者,连手术都不管用,结果吃了她的药七八次,三年便恢复了视力。后来此事传开了,不少人纷纷上门求药,吴姐觉得销路不错,就开始从事这门生意,水果店只为掩人耳目。吴姐还给药取了个甜品名字,叫“蜜果冻”。
    吴姐继续说,蜜果冻虽然有人买,但她不想太过招摇,怕出事,所以现在基本只卖老顾客,或老顾客介绍来的。刚那妇女就是一名老顾客的朋友,为了给她老母亲治好白内障。
    听完后,我算懂了,怪不得店要开在僻静的桥下。自那天起,我多了一件事做,就是帮吴姐记录及回访买蜜果冻的客户,通过电话,询问对方疗效之类的,其实人也不多,平均一个月两三个的样子,所以比较轻松。不过,虽然成了吴姐助手,我依然不知蜜果冻究竟为何物,直到一位叫芳芳的小姐到来。
    那年冬天,一大清早,我们就见一个二十上下的女人匆匆踏进店门,她披件羽绒外衣,染了头黄毛,一双套着黑丝的细长大腿暴露在风中,黑丝上还有个破洞。她叫芳芳,是个酒吧坐台小姐,听说我们在卖治眼病的药,所以跑来了。
    吴姐好奇她是听谁说的,因为按以往规矩,蜜果冻只卖给熟客或熟客朋友,芳芳说是一名酒吧客人告诉她的,料来那客人曾是吴姐顾客,也勉强算介绍的吧。
    吴姐心想芳芳的话也有道理,再者见她极迫切的样子,就答应了。然后问她药给谁用。
    “能给谁呀,我自己咯!”说着芳芳将眼皮扒开,眼睛里全是血丝。
    “怎么回事?”吴姐问。
    “不知道……反正前段时间吧,我眼睛一直痛,看东西经常模糊,开始我怀疑喝酒闹的,结果后来越来越严重,早晨起床,两只眼睛通红通红的,吓死我了!我真怕哪天眼睛瞎了,我该怎么办啊?”
    “你先别急,不管你眼睛什么病,我的药都包治的。但今天我手头没货,你拿不到药。”
    “啊?那怎么行?!我连夜打车过来的!就为了到这买药。大姐,你帮帮我吧,我住得远,过来一趟不方便……”
    芳芳性子很急,死皮赖脸地求,最后吴姐实在没辙,只能给她现做一份,但必须等几个小时。
    “没事,你慢慢弄,我等到晚上都行。”芳芳终于笑了。
    吴姐也不耽误时间,拉着我手,掀起了门帘。那是我头一回进内室。说实话,内室比我想象的普通,就一张床,一个柜子,另外还有台迷你冰箱。房间让人感觉特别拥挤。
    吴姐跟我说,今天客人来的突然,她真没准备现货,所以我得先帮她去取原料,她则招待客人。我问原料哪里取,她告诉我在河对岸的医院,找一位名叫黄枫的后勤部主任,是她初中同学。
    我立即出发了。
    到医院,很顺利见了黄主任,讲明来意后,黄主任变得有些紧张,忙拉我出办公室,挑走廊说话。
    这种状况,令我一下明白,她和吴姐生意应该是绕开医院,私下进行的。
    随后,黄主任让我去地下一层的厕所等,她一会送来吴姐需要的东西。
    说是一会,结果我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钟,才见她拎一湿袋子过来,袋内装了个铁盒。
    “你跟老吴说,这几天货不多,才一份,不过保证是新鲜的。”黄主任边说边递袋子给我。
    “去吧,尽量别让人看到。”她最后嘱咐。
    回店路上,我特别好奇这铁盒,一直犹豫该不该打开看看。
    尤其黄主任提到“新鲜的”,我想医院究竟有什么东西,会用这三个字眼形容呢?
    最终我还是禁不住诱惑,来至暗处,小心翼翼地开启铁盒盖子。
    下一瞬间,我彻底惊住了,并感到一阵反胃,手中的铁盒差点脱手。
    因为我见铁盒内装的,是一对圆鼓鼓的眼球!且明显从人眼洞里剜出来的,手活十分精细。眼球大半部分,都被药水浸泡着,仿似两只膨胀的蝌蚪。此外不知何原因,这对眼球显得有些污浊和萎缩,和活人身上的不太一样。
    隔了好长时间,我才缓过劲来。我再克服恶心感,近距离观察,发现这对眼球另有些奇怪,在眼球里面,布满了许许多多芝麻般的黑点,似乎还在微微颤动。
    是虫子!
    我不知如何形容当时的感受,总之浑浑噩噩回到了店里。
    铁盒给吴姐后,我把黄主任话跟她说了,然后低头站到一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吴姐毕竟老辣,一眼就看穿了,问:
    “你打开盒子了对不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