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猎户的娇软娘子(重生) 第1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雨秋倒是会时不时的来一趟,每次都会带一些腊肉,或是罐子菜,给他们加餐,这些人也格外的卖力。
    原本预计着整整一个月才能做好的房子,愣是二十天就做好了。
    江雨秋倒是满意,家具运进去后,看着屋子更加满意了。
    想着扫把、棉絮村里人都有种,再去镇上般回来也麻烦,索性就从村里人这边收购。
    让她比较满意的一点就是刘桂花他们家了。
    江雨秋从前很抗拒回大河村,便是因为刘桂花他们一家在这边。
    脸皮厚不说,总想着拿着往日的恩情想从她家占一些便宜,说话还理直气壮。
    只是这段时间,除了想要过来当厨娘之外,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没来她们家找她。
    难不成是因为朱元这段时间一直让人盯着他们,她们家害怕?
    往常盯着他们的那些人还要琢磨着怎么不被发现,这个月沈家在盖房子,那几人在村里也混了个眼熟。
    江雨秋便喊来他们问话。
    “这些天他们可有什么异样?”
    盯着江兴旺他们一家的护卫这才说:“倒是老实了不少,把家里的旧床都搬去卖了,也是今日听说他们准备卖田地,说是要去投奔他们的亲戚。”
    江雨秋心中一动,她也想买些田地呢。
    江家田地可不少,还有一半该是她爹的,而且田地都连在一起,到时候再买一下旁边的田地,或是找人开垦,置办一个庄子倒也不错。
    她老早就馋朱家的庄子了,可以养鸡鸭牛羊,也可以挖个池塘养鱼和藕。
    不过她这会儿没想那么多,差点就忘记打听刘桂花要投奔的亲戚是谁。
    于是她便问:“你们可知道,刘桂花要投奔谁?还要把地给卖了。”
    “是刘家二爷,是刘桂花的二叔,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举家搬去了离石镇,说是缺个帮工,就让刘桂花一家若是有意,明年一起搬去。”
    江雨秋点头应下,这也并非是件坏事。
    刘桂花一家过得如何她可不管,只要别在跟前碍眼就是了。
    江雨秋也没多管刘桂花一家,要走赶紧走,往后逢年过节还能回来一趟。
    虽说大河村没几个相熟的,她却是想要回来祭拜爹娘。
    刘桂花他们卖地卖的有些急,再加上他们家的地多,村里人一时间拿不出来那么多银子,江雨秋便动了心思。
    准备往江家跑一趟。
    也不怕他们狮子大开口,毕竟这地,有一部分是她爹的,就算人不在,江枫不是还在么?
    第125章 三更
    江雨秋百八十年不上一次门,如今闹得这么僵,她突然来到老江家,刘桂花是有些慌乱的。
    毕竟他们正在做着亏心事。
    再瞧瞧江雨秋,头上戴着首饰,穿的衣服也好,就算是村里最有钱的孟老太太吴氏,也没她穿的这么好。
    从她穿着便可窥见沈家对她是如何重视的,想起之前她们对江雨秋那么……
    刘桂花更加心虚。
    江雨秋皱着眉,“你们家要卖地?”
    刘桂花点点头,“是准备卖?怎的你家要买?”
    江雨秋摇摇头,“你们可还记得,这地有一半是我爹的,说是等江枫成亲后再给他,先帮着打理。”
    往常刘桂花他们没想着卖地,江枫年岁尚小,还不着急,可如今要卖地了,那就不一样。
    江雨秋道:“我出一半的银子,还有挨着的山头,一并卖了吧。”
    刘桂花脸上先是难看的很,等到江雨秋提到那山头,脸上这才好看了些许。
    江雨秋报了个比较公道,却又不太低的价钱,刘桂花便应了下来。
    只是给银子的时候,山头的钱她少给了一半,“爷奶留下的,总是要分给二叔与我爹,我爹已经不在,那自然有江枫的一半。”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刘桂花二话不说,直接应下。
    江雨秋觉得有些蹊跷,看起来等他们去了离石镇,还是得继续盯着,左右不过多花一些银子。
    不过今日买了不少田地,她倒是开心得很,江家的地加起来有六十亩,他们沈家的也有二十亩,零碎着没有连成一片,中间的给村里头交一些银子,就当把这块地买下,做个庄子也不错。
    江雨秋心中开心,晚上回去府城就跟沈安说了这事儿。
    买田地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沈安只点了点头,又说:“那这些银子得拿出来一半给江枫,且看他是要田地还是要银子。”
    江雨秋只顾着开心,却忘了这茬。
    这时候她才说:“过两日再看看,也不知道他往后是想要在府城立足,还是想回去,不过有些家产总归是好的。”
    江雨秋不太好让沈安帮着自家弟弟出太多银钱,江家那些地良莠不齐,好的要十两银子一亩,差的也要五两,划下来差不多是八两一亩。
    给江枫的差不多是二百四十两。
    这些银子倒是可以在府城周边买些良田下来,若是想买一个小宅院,那可差得远了。
    江雨秋想着,正好也快过年,回头再问问江枫倒是是个什么准备。
    离过年还有好几日,江雨秋便问沈安:“家里一切都安置好了,我们要提前几日回去么?我瞧着我二叔二婶也没准备再来找麻烦,沈明如今考中秀才,不在也就罢了,咱们回去不得请村长他们来咱们家吃个饭?”
    说着她看了看身上穿的绸缎,又对沈安说:“当年咱们成亲,那些原本与我玩得好的几个姑娘,连酒席都没来吃,回头我可得穿着这身新衣在村里多晃悠两圈……不成不成,那衣服都旧了,还是得穿稍微旧一点的衣服。”
    谁知沈安来了一句:“怕不是因为孟家放出话,想替孟九求娶你,这才想要和你打好关系。”
    江雨秋点头,想着也是,她没爹没娘的,平日里婶子对她也不好,可不就会被人看轻么?
    如今他们在大河村建了房子,庄子也快弄起来了,也算是衣锦还乡。
    更别说沈明还是十里八乡最年轻的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沈安心中也有一口气,不管他愿不愿意娶人家,村里的姑娘见到他都绕道走,村里那些娶不着媳妇的没少笑话他。
    他心里头也不好受。
    不过如今嘛,他娶了贤妻,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儿女双全,日子过得好的很,还在家里盖了青砖瓦房,比村长家都气派。
    若不是不常回来住,指不定要盖得比孟家还气派。
    沈安也是想回去后多去村里转悠转悠。
    他们回去还得带上车夫和两个婆子丫鬟,沈安索性又去买了一辆宽敞的马车,比朱家的那个还要好,坐上去一点都不颠簸,舒服得很。
    腊月二十六,沈家人便都回去了,沈明夫妇俩和他们同坐一辆车。
    原来的旧马车则是装了两个大箱笼和带回去过年的腊肉。
    柳家也给柳萱儿准备了马车,那一辆则是坐了不少仆从。
    过年自然是要杀鸡宰羊的,只是他们家人丁少,加上江枫也才五个,另外俩孩子还小呢,肉都没办法吃。
    不过好在带回来的家丁比较多,也不担心宰了羊之后他们吃不完。
    他们先是去了一趟永安镇,把江枫也接回来,顺便给了他师父一些腊肉。
    正巧,江春桃夫妇准备过两日再回去,不过他们家有不少东西要带呢,江雨秋他们这回是三辆马车,正好帮他们把箱笼之类的都带回去。
    别说大河村的人了,就连江枫都忍不住咂舌。
    “姐,姐夫,你们回村过个年,这么大的阵仗?”
    江雨秋笑着说:“东西太多了,一辆马车带不下。”
    江枫忍不住感叹:“三辆马车啊……”
    连江枫都如此,更何况村里人。
    瞧着这阵仗比孟家还气派,不少人都来村口看热闹。
    马车进了村,还有人一路跟着呢,直到马车停在新盖的青砖瓦房前面,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沈安一家。
    想着都回村过年了,还带了一些下人回来,不用他们怎么干活,都穿着好衣裳。
    沈安和沈明比较节省,说什么也不肯买绸缎做的衣服,只买了细棉布,这在大河村可是稀罕物件,除了孟家,就没见过谁家还穿过细棉布衣服。
    就是最近赚了不少银子的江春桃一家,也没见他们穿过。
    柳萱儿一向是不会苦着自己的主,旁人穿棉袄都是又圆又肥,她这衣服里面还掺了不少鹅绒,保暖的很,布料还是缎面的,鹅黄色的短袄加上水红色的长裙,瞧着娇俏可人。
    江雨秋出来时也精心打扮过的,如今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也就没有穿那么明艳的衣服,蓝色的袍子看着清爽又端庄。
    首饰倒是简约,没有用那么多夸张的步摇,只一个简单的白玉簪子加上素色的珠钗做点缀,配着这水蓝色的袍子看着清丽温婉。
    众人都呆了。
    “这……这是江家那闺女?”
    “我怎么觉着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少奶奶……”
    “如今沈家可不就是富贵人家?”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
    也有人说起柳萱儿,众人便传开了,说是沈明好福气,娶到了大户人家的小姐,看着也是知书达理的。
    柳萱儿自然是听到了这些话,此时她脸颊有些红,也没咋咋呼呼的拉着江雨秋去玩,只是规规矩矩的和他们一起进了屋。
    江雨秋笑着说:“可算是出了口气。”
    他们这两排青砖瓦房位置宽敞,面前还有一块空地,最后还建了围墙,倒是没做那么气派的门,当时只想着挡一挡风。
    果然进来后,没有呼啸的北风,就没有那么冷了。
    进屋后,下人们点燃了炭火,他们便坐在堂屋里面说话。
    沈安看了看江枫的衣服,便对沈明说:“不是准备了好几身衣服,给一套小枫过年穿着。”
    江雨秋当然也想到了这个弟弟,不过考虑的不算周全,只准备了一身衣服,没考虑到换洗的问题。
    江枫连忙摆手:“我阿姐给我准备的那一套就足够了,我一年到头都是要在木匠铺子做工的,平日里也穿不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