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猎户的娇软娘子(重生) 第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掌柜有些奇怪,“这牛乳可还能做什么?”
    江雨秋道:“能做的可多了,能煮鱼、能做奶茶,还能做一些糕点,只可惜,咱们这边,牛乳少,回头看看有没有羊乳,味道应该是差不多的。”
    李掌柜道:“若是要羊乳,咱们庄子也有,可以低价卖给你们,像牛乳那么大一坛子,二十个铜板。”
    沈安道,“劳烦明日掌柜的让人一同送一坛子过来。”
    说着他便拿出来二十个铜板递给他。
    李掌柜问道:“不是说羊乳也能做奶茶?咱们这儿羊乳有不少呢。”
    沈安道:“羊乳的味道没有牛乳好。”
    听了这话,李掌柜也就此作罢,他想卖的便是个新奇,若是味道不好,那还是算了,横竖每日赚的银子也不少,不缺这三瓜两枣。
    出去时,江雨秋忍不住问沈安,“这羊乳做出来的杏仁酪,味道怎样?”
    等走远了,沈安才说,“吃过一次,差别不大,只是担心说可行,往后羊乳也要涨价。”
    江雨秋倒是没想到,沈安会这么做。
    不过眼下他们家赚钱的法子有不少,奶茶实在是没必要,甜汤这类的东西,她家没铺子不好卖,说不定多喝几回,听名字便能琢磨出来怎么做,不如杏仁酪那般复杂。
    索性不卖,就留着自己家喝。
    他们这边解决了心头大事,心里头一块石头落地,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另一边,孟家可就没这般松快。
    江雨秋让她带的话她自然是不敢在吴氏面前说的,只是这话到底还是传入了吴氏的耳朵。
    吴氏被气得不行,本来有些起色,愣是又咳出一口血来。
    她只觉得自己与江雨秋两人命中犯冲,每次遇到,都没好事。
    于是孟家便一阵兵荒马乱,又去将大夫请回来。
    孟九头一次对自小看着他长大的婆子发火,“都说了买两块饼回来便好,怎的还多嘴多舌的?”
    吴氏只觉得晦气,狠狠地训斥了那婆子,还怪她爱生事端,将人赶出了孟府。
    孟九正在气头上,哪里顾得上什么后果,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解决了。
    谁知第二日,吴氏除了落了个“刻薄”的名声外,还有不少人说她狠毒。
    那日众人都瞧见了,虽说这人说话着实难听,可到底是为了护主。
    主人家不领情也就罢了,还将人赶了出去。
    这婆子在孟家做了二十年,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养条狗也养出感情来了。
    偏吴氏心肠硬,直接将人赶了出去。
    这也就罢了,吴氏名声本就不好,可孟九是读过书的,做事也这般绝情,不少人说起孟九便摇头。
    江雨秋得知这消息,别提多痛快。
    沈安道:“想来他们以后是不敢过来找麻烦的。”
    江雨秋小声道:“就算是来了,我也不怕的,不是还有你么?”
    面前的男人,身材魁梧,平日里出了事,总是护在她前头,只要沈安在身边,她便有安全感,什么都不怕了。
    ……
    没两日,他们出摊时,便有人打听到了消息。
    那人等酱肉饼时,便说:“我昨日就去打听过,兰河村是有这么两人,好几日都没回去,官兵也去过,却没问出什么来,还是我在那边有熟识的人,这才打听出来。”
    “那两人离开兰河村时,便买了不少稀罕东西,还有糕点,别说他们家,就连他们村稍微富裕些的都舍不得买,也不知哪里来的钱。”
    “他们是俩兄弟,家里头还有个哥哥,小时候家里头穷,被卖去镇上,给人当下人,只是没问出来是哪家的,他们家就兄弟俩,不见了这么久也没人在乎,只是觉得奇怪。”
    “后头官兵来了,怕生事,也不敢乱说,这才没问出来什么。”
    江雨秋觉那仆从,多半是陈记掌柜家的仆从,查下去定然能查出些什么来。
    江雨秋谢过那人,又免费送了两个酱肉饼和酸梅汤,只准备一会儿去官府,看看顺着这些,能不能继续查出来什么。
    还别说,这条消息送过去,审问的人便说,若是不招,只等查到他们的大哥,到时候一并严惩。
    没一会儿,两人瞧着情势不对,便招了。
    说是有人指使他们这么做的。
    最后顺着查过去,还真就查到了陈记,他们眼红江雨秋家生意好,说什么买酱肉饼就买饼,不该插手糕点的生意。
    第39章
    江雨秋听了,便与沈安说:“哪有这般道理?若他开个包子铺,那老徐岂不是不用卖包子了?”
    沈安道,“既已经查出来,想来往后不会有人敢再来找麻烦。”
    江雨秋也是这么想的,当时她直接报官而不是私了,正是这个原因。
    只不过原本陈记的掌柜免不了牢狱之灾,他捐了一千两的修桥的银子,挨了顿板子便完事了。
    他花了一千两银子,江雨秋心里头别提多痛快。
    像他们开铺子的,一年赚个三百两,生意已经算好的了,一下子给出去一千两,那不是大放血么?
    像江雨秋他们摊子,生意比镇上不少铺子都要火爆,除去成本一天可能赚一两多一点,碰上下雨天还没得卖。
    而且陈记掌柜捐的银子,会拿去修桥。
    永安镇离江州城也不算太远,只是那座桥年久失修,已经断了。
    倒是能坐船去对岸,只是做买卖便难了许多,马车还得从另一个镇上绕过去。
    她家生意没受影响,还能造福镇上的百姓,当真不亏。
    ……
    这日下午,还早着,酱肉馅料还剩着一些没卖完,只是天色说变就变,只得提前收摊。
    还剩着不少酱肉馅料,江雨秋索性包成饺子。
    皮薄馅多,下锅也煮不开,酱肉的味儿被饺子皮锁在里头,一口一个别提多香了。
    这酱肉饺子比酱肉饼还要好吃,饺子皮可比面饼的皮薄多了。
    江雨秋也是头一回这么做饺子,原本还是担心浪费这些酱肉馅才这么做的。
    沈安道:“这味道不错,往后卖不出去的酱肉馅料都可以这么做。”
    江雨秋点头应下。
    他们家晚上吃得并不清淡,偶尔还会来一只鸡。
    于是沈安便想着煮点奶茶,省的太腻。
    今日还买了半坛子的羊乳,一坛子太多,天气暖起来也不能久放,他们便隔两日就买半坛子,再加上剩下的一些牛乳,奶茶与杏仁酪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
    日日都能吃,吃的江雨秋脸越发的圆润了。
    她在江家时,刘桂花舍不得给她多吃一口饭,因此她比同岁的看起来要瘦小些,这段时日,沈安得了空便给她做吃的,每日都能见着荤腥,还长高了。
    这么一看,她比刚嫁给沈安时,身上多长了不少肉。
    不过她只是肚皮上的肉稍微松软了些,身材还是好的,这肉都长在该长的地方,以前她看着是少女的娇俏,如今像是一颗熟透了的青梅,增添了几分风味。
    晚上,沈安便盯着她肚子瞧。
    江雨秋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以为他又想拉着她一起……
    正准备去将烛火熄灭,谁知沈安冷不丁来一句,“你这几日,月事可来了?”
    江雨秋起初是不好意思,只说,“没……”
    不过下一刻,她就明白了沈安的意思,他这是觉得自己怀孕了?
    谁知,沈安手掌覆上她的肚子,“你说……”
    只不过江雨秋月事有些不准,还是嫁给沈安后才慢慢的每个月都来,原本两三个月都不来一次。
    江雨秋有些发愁,她可不想这么早要孩子,他们家这会儿正是缺人的时候,她想着,最好是买了宅子再生两个娃娃。
    沈安道:“不如明日让大夫来给你看看,你身子不好,得再调一调,这么早怀上到时亏了身子,若是真怀上了,找大夫开些补药也好。”
    江雨秋点头应下。
    第二日一早,只等刘玉凤夫妇来了,沈安这才与江雨秋一起去看大夫。
    只是去王大夫那儿,恰巧遇见了孟家的人。
    王大夫对着那人极其不耐烦,“说了没什么大毛病,只需放宽心,按照我开的方子否则华佗在世也救不了。”
    那婆子道:“我家夫人真不行了,没得因为她的病,影响了我家少爷明年春闱。”
    只是孟家名声彻底坏了,原本只有人说吴氏的不是,可现在众人觉得有个这样不讲理的娘,养出来的儿子铁石心肠不说,没准还有其他的毛病。
    最好是名落孙山,免得到时候去祸害一方百姓。
    王大夫道:“若是信不过,你们去找别人,镇上的大夫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可别耽误我给别人诊治。”
    沈安这才找到机会说话,“王大夫,你给我家娘子瞧瞧,看看有没有怀上。”
    说着便将那婆子挤到一边去,扶着江雨秋坐在王大夫面前。
    王大夫本就没准备再理会孟家的婆子,开始给江雨秋把脉。
    只是,没一会儿,他眉头一皱,“你家娘子身子不大好,幸亏没怀上,不然恐怕……这些日子若是要行房事,记得带鱼鳔。”
    王大夫顿了顿,继续道:“想来你家娘子是冬日受了寒气,有些体寒,月事也不准,我开个方子,回头一日喝一次,能缓解疼痛,日后半个月来我这儿看一次,不用太过忧心,能调理好,说不准再过几个月便能怀上个大胖小子。”
    江雨秋月事一直都不准,来时会有刺痛的感觉,上回来时,她便忍着,不想让沈安忧心,谁知他还是看出了自己的异样。
    那回便该来看的,只是那会儿江雨秋以为所有女子来月事都是那么疼,还是后来与刘玉凤说起,才知道一般女子只是轻微腹疼。
    江雨秋谢过了王大夫,又问起平日里应该注意些什么。
    孟家婆子见王大夫压根就不搭理她,只得先离开,寻别的大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