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猎户的娇软娘子(重生) 第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雨秋颇有些不好意思,与沈安一起进去,刘玉凤与她家男人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刘玉凤笑着说,“我想着做吃食买卖,可不得收拾干净些?便让我家男人梳洗了一番,还担心误了时辰。”
    沈安道:“不打紧。”
    这时候他们俩才细细打量她家男人,长得壮实,身上的衣服也干净,正好沈安每日切肉,晚上胳膊有些酸,江雨秋会帮他按摩,只是他胳膊上的肌肉硬邦邦的,捏得她手酸。
    正巧可以让他帮着沈安切。
    刘玉凤道:“本想着先做些,只是这馅料与糕点我还没学会,怕糟蹋了,便等你们回来。”
    江雨秋将手上的东西放下,又将给他们俩留的杏仁酪递过去,“新弄的花样,你们尝尝。”
    刘玉凤颇有些不好意思,来这儿做帮工,工钱多不说,每日都能见着荤腥,时不时的还有糕点吃,这杏仁酪一听就很贵。
    江雨秋道:“日后常有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刘玉凤与她男人周福这才开始吃。
    “这味道当真是好,日后要拿去卖的么?准能卖个好价钱。”
    江雨秋道:“不卖的,都送去味香楼,买不到牛乳,只有味香楼有上好的牛乳。”
    这会儿,也都忙活起来了,绿豆糕和山楂糕早上准备的已经卖完了,正好周福帮着把肉切成肉泥,江雨秋则是与沈安一起做糕点,另外两口锅里头还煮着酸梅汤。
    四个人做起来就是快,没一会儿酱肉馅料就做好了,江雨秋让沈安先将酱肉饼拿出去卖,他们三人则是在屋里头做准备。
    这做买卖,每日都忙得团团转,若是哪日想休息,还有人找上门来,问今日怎的不卖了。
    虽然这些天生意好了不少,可有时候做一百包绿豆糕卖不完,有时候剩着几包,她自己留一些,分一些让刘玉凤带回去,若是还有多的,便让江枫带过去给他师父吃。
    下午,他们卖完便准备收摊,这时候,刘铁柱来了。
    早上他们说菜不够了,让他得了空送些过来,也没想到,刘铁柱会这么急匆匆的下午就送来。
    还带了几个鸡蛋。
    江雨秋道:“姐夫,正巧,家里头有鸡,今日留下来用过夕食再走?”
    刘铁柱道:“不了,我还得快些回去,你姐在屋里等着我回去。”
    这会儿,沈安已经将鸡处理好,就差下锅,“等我炒好,一会儿带些回去给侄子吃。”
    江雨秋也说:“这么肥一只鸡,你带些回去,我与他两人吃不完,回头放坏了。”
    说实话,当初买时,就只捡着肥鸡挑,也没想到他们吃不吃得完这个问题。
    刘玉凤夫妇没在她家吃夕食,只有早上中午两顿在他们家吃。
    就算是加上江枫,一只肥鸡加上两个青菜,根本就吃不完。
    江雨秋见刘铁柱进屋坐着,还给他端了一碗酸梅汤。
    没一会儿,香味便传出来了,刘铁柱道:“妹夫这手艺当真是好,闻着就馋。”
    江雨秋笑着说,“回头等我回大河村,我也教春桃姐做,也不知为何,我做出来的,就是没有他做的好吃。”
    刘铁柱道:“那感情好,都不用你下厨了。”
    江雨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沈安做好后,江雨秋分了两碗,另一碗让他带回去给沈明吃。
    说起来她与沈安在镇上日日吃肉,也不知沈明一人在家是怎么过的。
    原本早就想把沈明接过来,只是不想刘桂花这么快来镇上找麻烦,这还有个陈记惦记着呢,总之能拖一日是一日。
    江雨秋问他:“我婶子这几日可有打听些什么?”
    刘铁柱道:“听春桃说,她似乎想去找你,只是每日都被沈明给拦了回去,不过借了本书给她后,便消停了不少。”
    江雨秋松口气,嘱咐道:“你且与春桃姐说说,看她能不能想法子把婶子瞒过去,听说咱们家生意红火,卖的又便宜,这不,被人惦记上。”
    “我担心若是两边凑到一起,指不准憋出什么坏来。”
    她想着,既然味香楼的掌柜提了一嘴,那便是近几日准备对他们家下手,若是刘桂花在这个节骨眼来了,只会更加添乱。
    江雨秋一想到这两桩烦心事,饭都少吃了两口。
    还是沈安安慰道:“倒是不用担心,他们打不过我,若是耍阴招,咱们防也防不住,只等他们先出手再看。”
    江雨秋有些疑惑,那日见沈安的动作,像是有些功夫在身,便问道“说起来,你这般身强力壮,可是习过武?”
    第34章 一更
    沈安道:“我爹还在时,每日都会教我一些,后头便没有再练了,不过像上回那样的小混混,不是我的对手。”
    江雨秋一想也是,他身上有不少野兽的抓痕,若是没点功夫在身上,怎的敢去山里头打猎?
    不说别的,就那只野猪,怕是三个壮汉对上都不一定能抓住。
    这会儿江雨秋也安心多了,他们若敢动手,沈安也不是吃素的。
    那边刘铁柱与他们说好,会想法子先将刘桂花给拖一拖,才离开。
    晚上,江枫学木工回来,“阿姐,听说今日孟九又来找麻烦了。”
    江雨秋道:“不碍事,他人前失言,这会儿旁人都在说他的不是。”
    江枫知道她这是在安慰自己,有些恼怒,“孟家人当真没脸没皮,当初上门求亲的是他们,他老娘又对我阿姐万般羞辱,如今成了亲,还要没脸没皮的找上来,当真是不要脸!”
    今日木匠那儿有些忙,他正午便留在那儿用饭,从一起做木工的学徒那儿得到消息,便狠狠的将孟九骂了一顿,还将当初孟九他娘来江家一脸不屑的模样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通。
    还别说,木匠娘子是个大嘴巴,没一会儿附近的一片都知道了。
    说起来镇上的人都认得孟家人,毕竟永安镇,多少年没出一个秀才,好不容易能有个这般年轻、前途无量的。
    这不,去岁秋闱一放榜,孟九便在镇上人面前混了个脸熟。
    还有他娘吴氏,惯来是个用鼻孔看人的,见了谁都一副不屑的模样,特别最近他家在给孟九寻一门亲事,吴氏对着谁家的姑娘都是挑挑拣拣,早已得罪了不少人。
    只是看她是秀才娘,众人才不说什么。
    江枫的这番话,众人自然是信的。
    更何况,沈安还说过,孟家给的聘礼足够丰厚,丰厚到能让老板娘的婶子不顾她亡夫亡母定下的婚约,与孟家说亲。
    就这样,老板娘还坚持要嫁给沈安,若非吴氏做得太过分,只要不是傻的,谁会放着这么好一门亲事不要?
    孟家虽在大河村,可孟家地多,孟九还有个在外头做买卖的大伯,听说自从孟九考中秀才,他大伯家银子如流水般往他家送。
    说起来,孟家比镇上的富裕人家不差什么。
    没一会儿,消息便传遍了。
    不至如此,这消息传着传着还传变了,不少人都把吴氏说得如豺狼猛兽一般,谁家姑娘嫁过去只有受气的份,眼下吴氏看着还硬朗,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还有不少说江雨秋聪明的,知道找个知冷暖,疼媳妇的,沈安会赚银子不说,头上还没有婆婆立规矩,更别说沈安还有个读书的弟弟。
    这话自然也传到孟家去了。
    恰巧,吴氏今日来镇上看孟九,正好就听见了这番话。
    她虽疼孟九,可还是忍不住念叨,“怎的还去找晦气?那婆娘长了一副狐媚相,看着便会影响你准备科考。”
    “往日她没成亲也就罢了,如今已经嫁了人,怎的还凑上前去寻不痛快?如今她已非完璧,想入我孟家门,就算是当妾我也是不同意的。”
    孟九这几日本就心烦,每日都做着同样的梦,醒来忍不住去杏林巷口看她,只见她与沈安两人浓情蜜意,脸上满是笑意。
    除了在梦中,江雨秋对他可从来不会有笑脸。
    孟九越想越憋闷,谁知他娘还在一旁絮絮叨叨,
    “这狐媚子别是对你用了什么邪门歪道,娘可是听说南疆那边有个蛊惑人心的法子,不行,我得找她去理论理论,既然嫁了人,日后便别再来找你。”
    “砰——”
    孟九猛地将茶盏放下来,沉声道:“娘,不要再去找她了。”
    吴氏没想到,孟九会为了一个女人这么与她说话。
    孟九似乎也察觉到刚才的态度不对,立即道:“娘,往后你不要去找她了,是我今日失言在先,若是还去找她家麻烦,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吴氏冷哼一声,“那你为何会去找她?不是对你用了蛊惑人心的法子,还是什么?”
    孟九不说话了,他只觉得,那梦像是真实发生过的,并且还在继续,只是不知为何,每次要梦见即将发生什么,就会醒来。
    或许过一段时日便会梦见后头的事情。
    他对吴氏道:“娘,往后我不会去找她了,你也别去,回到镇上也不要说闲话,没的让人觉得我们孟家得寸进尺。”
    吴氏面上还有些怒意,气急了,道:“你可知外头人怎么说的?说我刻薄,说日后若是谁嫁了你,有的苦日子过。”
    吴氏还听见过说得更过的话,说什么孟九这般行径,往后考不考的中举人还是一说,那些想嫁入孟家的姑娘,还不如找个殷实人家嫁了去,免得受罪。
    孟九道:“娘,是我失言在先,若你再去,往后哪家姑娘敢嫁来?再则,当日去江家说亲,若不是娘……”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再说也没用,只会让吴氏更加恼怒。
    那些传闻他也听见了,能怪谁呢?只能怪当初他们去提亲时,拿准了江家会看在聘礼的份上把江雨秋嫁过来,谁知半路杀出来个沈安。
    孟九深吸一口气,道:“娘,这两日闲言碎语搅得我无心读书,若是再闹出什么事端,只怕这闲言碎语会更加扰得我无心看书。”
    往常只有涉及到念书时,吴氏才会让步。
    果然,吴氏听了这话,便说:“成成成,我不去找她,也不在村里头说闲话。”
    孟九这才松了口气。
    吴氏原本准备在镇上小住一段时日,谁知不顺心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往常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将自家姑娘嫁入孟家,只有她挑挑拣拣的份,谁知这几日,相看好的几家要不是找借口说一句相看好了人家,就差下聘,要不就是狮子大开口,张口便要两千两的聘礼。
    说什么没得给乡下的姑娘一千两,娶他们城里的姑娘还是一千两。
    吴氏哪里舍得给一千两的聘礼?不过是想着江兴旺爱面子,怕村里头的人指指点点,回头这一千两的聘礼,大半都能回到孟家来,这才想着,多给些银子,他们孟家脸上也有光。
    一千两她都有些心疼,更何况两千两?
    还不知道到时候能收多少回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