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若要去探望杨婉仪,跟娘娘禀一声便是,娘娘也不会拦着她。”
    皇后笑笑,“本宫命她去探望是一回事,她自己去探望又是一回事。”上次那回事虽然没有定论,可是杨婉仪身份尴尬,就连她这个皇后也连带着尴尬。
    长虹这才明白过来。太后至今还在生杨婉仪的气,无人敢在太后面前提及“龙胎”二字。白贵人若是主动去探望杨婉仪,那岂不是跟太后作对么。可若是皇后开口,那便是关爱嫔妃了。既给了皇后爱护嫔妃的名声,自己也不用顶着什么不好的名头。
    一举两得。
    芳草阁离着正殿有一段距离,主仆俩说着话不一会儿便到了。见有人来访,守门的小太监有些惊讶。待禀了自家主子,这才邀白筠筠主仆进了屋。
    屋门一开,一股子浓烈的药味扑面而来。待看清屋内女子,白筠筠叹了口气。
    原本健康色的脸上,如今似是染了蜡黄。整个人瘦脱了形,宽松的衣衫下看不出一丝孕味。那双菱形的眸子里野性已经不在,换成了苟延残喘的倔强。
    白筠筠想起了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无奈又绝望。
    杨悦儿指指木桌旁的圆凳,“坐。”话语简单至极,没有客套,像是常来常往的故友。挥手命宫婢出去,杨悦儿亲自煮茶。
    白筠筠也命春杏出去等着,屋内只剩下她二人。
    杨婉仪开了口,“是盛一景请你来的罢。”
    “是。”和聪明人说话简单了更好。
    “劝我没用,不用白费功夫。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杨婉仪沏茶的手法别具一格,带着男子的利索洒脱。茶水开了,杨婉仪亲自为她沏上一盏茶,“喝完这盏茶就回去罢。”
    白筠筠端起茶盏,小口吹了吹,浅尝一口,赞了声:“好茶!”
    见她喝的慢而讲究,杨婉仪也不催促,将热水浇在空茶盏上,拿起布子一只一只的擦拭。待杨婉仪擦完几只茶盏,白筠筠也品完了手里那盏茶。
    将茶盏一搁,白筠筠微微笑道:“你误会了,我不是来劝你的。我是来告诉你,褚采女从未有过身孕。”
    杨婉仪眸子里闪过厉光,“当真?”
    白筠筠点头,“自然是真的。”
    杨婉仪攥起拳头。褚采女一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褚采女现在活着的唯一念头,便是将她置于死地,为自己家报仇。不,是置杨氏一族于死地。
    既然是死敌,便是你死我活。
    白筠筠为自己倒上茶,轻声道:“你不死,褚氏就不舍得死。你若是一死,褚氏便得逞了。”
    “你如何得知褚氏没有过身孕?”
    “猜的。”
    杨婉仪那双菱形的眸子里总算有了些神采,“你莫不是在说笑?”
    “怎会。”白筠筠摇摇头,“一来褚氏身孕太过赶巧,二来没的也太过赶巧。”都赶在最有利用价值的时候。
    白筠筠能列出十几条不正常的地方,但并未说尽,也不必说尽。杨婉仪的脑子可不是落玉阁的何玉儿。“御医与宫妃勾结自古有之,想知道是不是,想保住杨家富贵,想打个翻身仗,你便自己想主意罢。”
    见杨婉仪蹙起眉头,神色凝重,白筠筠将茶一饮而尽,起身告辞。
    “谢谢婉仪的好茶,妹妹这便告辞了。”
    走出门外,听到杨婉仪在身后道了声:“多谢。”
    这性子比贤妃可爱的多!白筠筠唇角一抿,与春杏走进夜色。
    杨婉仪这种烈性女子,只要有斗志便能活下去。治她的病,有什么比褚采女更好的药。
    上元节前夜,景和宫一位年老嬷嬷到长春宫告发采女褚氏假孕。老嬷嬷伺候褚采女日子不长,可是多次受她虐待。被打入冷宫前两日,老嬷嬷还曾经为褚采女清理过染了月事的衣衫。按照推算,褚采女不可能怀有龙胎。
    一石激起千层浪。
    萧珩大怒,命令彻查。整个太医院掀起了风暴,所有的御医前去为褚采女扶脉,得出的结论是褚采女是极为严重的体寒,极难受孕,且褚采女并没有小产过的迹象。
    也就是说,褚采女不曾有孕。
    严丝合缝的阴谋被拉扯开了一丝破绽,萧珩下令缉拿那两名御医。不成想,两名御医约好了似的,都在家中暴毙,且服食的同一种du药。
    与此同时,侍卫张之鹤已故的夫人突然出现,于闹市中拦住了楚王的车架。手中高举白幡,上书“冤枉”二字,为自己含冤而死的夫君告御状。
    第32章过海
    景泰宫
    此案着实蹊跷,楚王将张之鹤的原配夫人带进了宫,送到了太后处。太后听完张氏所言,气的浑身哆嗦,差点中风。
    皇上闻讯赶来,随后皇后与一众嫔妃们也都到了场,连禁足的德妃也被叫了过来。
    张氏见了皇上,面色凄楚,在地上叩了三个响头,额上原本结了痂的伤口又开始流血。
    皇后不忍,命常虹给她包扎伤口,“张氏,你有何冤情要告御状?皇上就在你面前,你可以说了。”
    张氏凄然一笑,抬起枯黄的脸,一双毫无神采的眸子里满是苦涩,“张之鹤是民女的亡夫,是冤死的。”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淑妃面色苍白,杨婉仪则冷若冰霜。
    太后长叹一声,“张氏,你且从头讲来。”
    “民女与张之鹤青梅竹马,自小便定了亲事,感情甚好。出事前几日,他突然性子大变,要休了民女。他说不出理由,公公婆婆骂他忤逆不孝,他还是非要休了民女。民女一时想不开,在家中悬梁自尽。”
    张氏越发凄楚,“谁知命不该绝,民女没死成,可是民女的夫君却宣称民女因病暴毙,将民女灌了迷药放在棺中办了丧事。后来民女醒来的时候,已经身在乡间的一处民房,身旁是公公婆婆。民女恼怒得很,却又觉得蹊跷,因为民女的夫君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之前感情甚好,怎会突然这般。”
    “后来,民女在身上发现了一封他的绝笔信。”张氏撕开裤腿,从夹层里掏出一封信笺,双手举过头顶。“信上说,他若是遭遇不幸,必定是刑部尚书马渡所害。还嘱咐民女,将公公婆婆养老送终。民女得知此事重大,便想找他问个明白,谁知…谁知听到了他的死讯。数日来,有人追杀民女和二老,婆婆的腿不慎摔断,为了给张之鹤鸣冤,便将此事托付给民女,他二老为了不拖累民女,从郊外山崖上跳了下去。”
    “民女几番逃离杀手追杀,躲进闹市,恰好遇见了楚王的车架,这才上前喊冤告状,为夫鸣冤。”
    淑妃颤颤巍巍从椅子上站起身,指着她道:“哪来的毒妇,你受谁的指使?竟敢陷害本宫和本宫的父亲。本宫绝不会轻饶了你。”
    闻言,张氏仰天大笑,笑的令人落泪。“你就是马老贼的女儿?你双十年华,我也双十年华,却短短数日形如老妇。原本乌黑的头发,一夜之间变得花白。”张氏指着自己的眼睛,道:“我每日以泪洗面,眼睛都快瞎了,想哭都没有泪。家破人亡,生死相离,万念俱灰。民女向天祷告,希望你这个女人终有一天也如民女这般下场。”
    淑妃眼睛通红,面带杀气,欲上前撕扯,被萧珩厉声叱责:“马云双!”
    “皇上…”淑妃怔住,红唇颤抖着,浑身一软窝在了椅子上。
    萧珩看完了张之鹤的亲笔信,问:“张之鹤可曾与你说过别的什么话?”
    张氏摇头,“不曾。”转而又道:“民女的婆婆曾经提过,夫君留下一笔不少的金子,埋在了家中槐树下。民女连日疲于逃命,食不果腹,也不敢回家,故而没动那笔金子。”
    萧珩挥手,命侍卫去张之鹤家中查看。
    殿内肃静,众人大气不敢出。太后捻着琉璃佛珠子,口中喃喃:“作孽啊作孽。”皇后面色发白,一手撑着额头,显然头疼又犯了。
    趁侍卫查证的时间,萧珩命人将褚氏与老嬷嬷叫上殿。
    老嬷嬷当着众人的面,把昨日那番话又重复一遍。旁边的褚氏则面色呆滞,一言不发。
    “褚氏,将除夕那晚的事细细道来,交代出背后之人,本宫可为你向皇上求情,从轻发落。”皇后道。
    褚氏一歪头,面上讥讽之意表露无遗,“有什么好说的?臣妾背后有谁?臣妾背后什么都没了,连家都没了,还能有谁?!”
    “褚氏!你若好好交代,朕让你死个痛快。”萧珩吐出的每一个字比冰碴子还冷。
    “臣妾自然会好好交代。”褚氏说着,竟然慢慢站起身,睨一眼身旁的老嬷嬷,“你受人指使卖主,死后必会下拔舌地狱。至于我…至于我…”褚氏迈着小步子,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个人,忽然面上绽出一抹笑,只见她拔出头上的银簪子猛地刺向杨婉仪的腹部。
    众人惊呼声中,只见杨婉仪在椅子上坐的好好的,却将褚氏的手臂反拧了个花儿。谁也不曾料到杨婉仪有这等本事,倒吸的冷气还没吐出来,又听见“嘎巴”一声脆响。
    杨婉仪将褚氏的手臂卸了骨头。
    褚氏疼的满头汗,却是一声不吭,回头狠狠地看向杨婉仪,眸中的恨意犹如地狱弥漫的死气。
    太后大怒,将佛珠子猛地掷在地上。绳子断开,琉璃珠撒了一地,厉声呵道:“褚氏假孕!陷害嫔妃!伤害皇嗣!罪不容诛!来人,将褚氏绞杀,尸身暴于荒野,不得收殓。族中男子十二岁以上男子就地斩杀,其余人等贬为奴役,世世不得摆脱奴籍。”
    淑妃吓得从椅子上滑下,浑身抖成一团。殿内嫔妃也头一次见太后雷霆之怒,一个个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褚氏大笑着被侍卫拖了出去,很快笑声便听不见。侍卫们有的是手法杀人,也有的是手法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白筠筠手心里都是汗,悄悄的往裙摆擦了擦。眼神默默打量周围跪着的妃嫔,只见柳才人浑身哆嗦,何贵人脸颊颤动,似是能听见牙齿咯咯的声音。前面的裴昭仪面色煞白,楚贵嫔的手臂颤个不停。
    很快,去张之鹤家中的侍卫们返回殿中,手中有一小包袱。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里面是满满一罐金元宝。
    张氏悲痛不已,哀嚎中企图撞柱,被侍卫拦下。
    事已至此,也没有审下去的必要了。萧珩当即下令,刑部尚书马渡牵扯杀人案件,即日起革职查办。淑妃马氏降为嫔位,禁足景和宫,待事情查清再行发落。
    德妃伤人与杨婉仪的龙胎之事渐渐揭开疑云,虽然中间有些细节尚未查清,可是只剩下时间问题了。只要将淑妃身边之人一一关押查问,还怕审不出结果么。
    *
    这是宫中最不热闹的上元节。
    淑妃禁足,德妃的兄长尚在狱中,褚采女的死极为震慑。在太后的景泰宫吃过晚膳,众人便散了。
    白筠筠哪儿也没去,溜达着回了桃花坞。多事之秋,谁还敢串门子。
    白筠筠洗漱完了躺在床上,捧着一本野文杂记细细品味,文里有个故事很妙。
    一名上京赶考的书生在山野中救下一只受伤的狐狸,为狐狸养包扎了伤口便将其重新放入山林。待小狐狸修成人形已是近百年,书生已经早就寿终正寝。为了报恩,小狐狸穿越到了每一世寻找书生的转世。
    白筠筠放下野文杂记,心道万事皆有因果,自己的穿越却不知为何。要是能穿越回去,莫说金牌讲师不要,就连刚买的房子不要了也行。
    可惜,只是想想。
    萧珩站在城楼上,俯视建安城。今日是上元节,夜色下城里依然热闹得很。远处有烟花爆竹的声音,皇城里却是静出个鸟来。
    他想起了早年淑妃进府的时候。马渡进府禀报公事,马云双扮成仆役跟在身后,远远回头一笑,惊艳众人。如今,往事成风,再也回不来了。这些年,她与德妃明争暗斗他不是不知道。
    这次,的确过了头。
    只是自古以来帝王讲究权衡之术。前朝也好,后宫也罢,私下里的较劲是必须的。若是一人权重独大,那是专横专权。
    长长叹出一口气,白色的热气滚滚向前涌出,又消散在黑夜里。这夜色是个怪兽,吞噬着人心和血肉。
    萧珩觉得很孤独。如同这百年不变的皇城,经受过一轮又一轮的春夏秋冬,却无法体会到凡人的乐趣。
    福公公上前,小声问:“皇上,可要白贵人来伴驾?”宫里破事接二连三,皇上脾气也不好,福公公愁的每日连肉都吃不下了,下巴上的肉明显少了一层。
    萧珩敛下眸子,那个女人此刻在做什么呢…这般局势下,又是上元节,她若是来了太过扎眼。
    “不必了。”
    福公公一躬身,慢慢退下,招呼小徒弟近前耳语一番,嘱咐道:“悄悄的,别被人看见喽。”皇上心里想什么,福公公还是有点数的。
    拍马屁,也得讲究策略不是。
    夜色渐深,萧珩不愿意回宫,依旧站在城楼上。那个女人现在应该睡着了罢…想起她娇软的挂在自己身上,一本正经的说着令人害臊的情话,床上做着别的宫妃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萧珩唇角微微弯起。
    忽然眼睛被蒙住,一双小手温热的抚在他的眼睛上,“猜猜是何人?”
    萧珩扑哧笑出声,整个皇城里…不,是整个天下,除了她谁还敢这么作弄天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