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1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要是自家没有这个房子,沈惊春自然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倾家荡产去买,关键是家里有啊,陈宅或是沈宅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这小脑瓜不大,想的倒是挺多,我只是在想周家的事情。”
    他将灯笼换到左手,空出右手来牵住了自家媳妇的手,二人顺着小径随意的走着。
    这话题跳的很快,沈惊春也是一愣才道:“跟周家有什么关系?”
    陈淮道:“这次会试,周渭川也考中了,但是他的脚好像出了问题,今天周桐叫人带了口信给我,后天他旬休,想约我见面谈谈。”
    以前提到周桐,他语气里总是带着愤恨,现在提到周桐,他语气却平静如常。
    这段时间以来,陈淮也算是想明白了,对周桐这种人最好的报复,就是无视。
    会元只是个开始,后面他还会走的更高,而周桐许以期望的周渭川却只?就此止步。
    “他找你干什么?”提起周桐,沈惊春也是满心厌恶:“怕不是周渭川把自己给折腾坏了,落下残疾不?入朝为官了,所以他想让你认祖归宗了吧?”
    这还真是典型的渣男行为啊。
    用不着的时候一脚踢开理都不理,儿子长到这么大,一毛钱都出过的人,却在儿子有出息后,妄想着他?够认祖归宗。
    以前倒是没看出来,这周桐脸挺大啊。
    陈淮冷笑一声:“管他想干嘛,他怎么想是他的事情,若是之前,他或许还有机会逼我低头,但是现在,他要敢来伸手,只怕长公主第一个就要剁他的手了吧。”
    在长公主出现之前,沈家只是个平头老百姓,他媳妇是有?力自保的,但丈母娘跟两个孩子真遇到什么事,估计只?束手就擒。
    周桐若是用他们来逼他就范,恐怕一逼一个准。
    但现在不一样了。
    皇帝和长公主本身就跟先帝没什么父子之情,先帝于他们而言不是个好父亲,周桐比先帝还不如,起码先帝还没为了爱妃废皇后,周桐确实毫不犹豫的就抛弃了糟糠之妻。
    长公主怎么可?允许他伸手过来。
    沈惊春点头表示同意:“那你的意思就是不去了?”
    陈淮道:“不去。”
    沈惊春笑道:“行,咱们既然已经搬了过来,之前说过要请你那些同窗来吃饭的,那这几天就下帖子看看他们有没有时间吧,找个所有人都有空的时间吃一顿,再有,明天晚上我想请长公主来家里吃饭。”
    第134章
    新宅子很大, 沈惊春自己买来的下人并不多,所以柳枝带了不少长公主府那边的下人到这边,目前的月钱却还是挂钩在长公主府。
    搬家的第一天, 沈惊春就要请人吃饭, 下人们虽然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却丝毫不敢怠慢,连李婶买菜的时候, 身边都跟着一个长公主过来的丫鬟跟着给意见。
    一大早, 沈惊春就打发了芒种出城去叫沈惊秋回来。
    长公主是他们兄妹两个血缘上的亲奶奶, 她自己倒是见过长公主了,但沈惊秋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奶奶长什么样,今天算是家宴, 没他可不太行。
    沈惊秋并未立刻回来, 而是赶在晚饭前才到了家。
    长公主来时,天色已经渐黑, 她的马车相当的低调, 看上去十分的朴实无华, 除了常嬷嬷, 身边就只带了几个长相普通的护卫。
    马车直接进到二门, 一家子全侯在门口迎接,全家人只有方氏显的紧张。
    长公主一下车, 沈蔓就咦了一声, 沈明榆也睁大了眼睛看着她。
    显然对于这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老人印象深刻。
    她今日穿的很朴素, 花白的发髻上也只插了一支祥云样式的檀木簪, 耳朵上空荡荡并未佩戴耳饰, 脸上的神色倒是比之前祥和的多。
    人才一站稳,沈惊秋就已经迎了上去, 一把搀扶住老太太,神色乖巧的喊了一声祖母。
    长公主倒还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站在二人身后的常嬷嬷却因为这简单的一声称呼落下泪来。
    方氏站在一边,一双手在身前绞成了麻花,几次想张嘴,却都又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倒是陈淮也跟着喊了声祖母。
    “屋里说屋里说,这顿晚饭可是费了我不少心思,一会还要祖母点评点评可合您的胃口。”
    沈惊春笑嘻嘻的扶住了长公主的另一边胳膊。
    一行人直接进了摆饭的花厅。
    长公主作为辈分最大的,自然坐了主位,两个小的一左一右坐在了她的两边,余下众人也各自落座,眼看常嬷嬷还站在一边,沈惊春忙招呼她一起坐下来。
    “嬷嬷这么多年如一日的陪在主母身边,也是我们的长辈,嬷嬷要是不坐,我们可也不敢坐了。”
    两个小的一下就从凳子上滑了下来,乖乖的站着看着常嬷嬷。
    长公主并未说话,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沈惊春不遗余力的劝说常嬷嬷坐下,再加上有两个乖宝在旁边看着,常嬷嬷很快就败下阵来,陪坐在一边。
    饭菜很快就上了桌。
    这一桌子菜,是根据柳枝提供的长公主的喜好,再有沈惊春定出菜单,跟李婶坐了商量之后改动几次才烧出来的,每一道菜都是长公主喜欢的菜。
    一顿饭吃完,除了方氏有些紧张放不开,其他人倒是跟平日里一样。
    饭后,便是认亲环节。
    长公主是个令人敬佩的人,不论于公于私。
    哪怕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不能光明正大的认亲,沈惊春也希望这私下的一声祖母,能给这个强大了一辈子的老太太一丝慰藉。
    首先介绍的就是方氏。
    在沈惊春看来,如同方氏这样一个含辛茹苦照顾傻儿子和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那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哪怕方氏的身份低微,可长公主应该不是个有门第之见的人,应该会对这个儿媳释放出善意。
    可让所有人都不太理解的是,长公主的神色淡淡,语气也并不亲近,甚至带了点公事公办的态度,叫常嬷嬷递给了方氏一只样式精美的匣子。
    接着就是兄妹两个以及陈淮这个孙女婿。
    对待沈惊秋,她的态度仍然算不上多热切,可转头对上沈惊春夫妇,态度倒是和善的多,连礼物都是亲手送上。
    沈惊秋向来是个直肠子,当即就问道:“祖母,您这怎么还区别对待了,您对我妹子比我对我好这点我没话说,怎么陈淮这小子待遇也比我好,我才是您亲孙儿吧。”
    他满脸委屈,还不望瞪陈淮一眼表示不服气。
    长公主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道:“要怪就怪你这张脸长的实在是太像你那个人渣祖父了。”
    简直就像是翻版复刻的一般。
    沈惊春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自家大哥僵在原地,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就想笑。
    怪不得当初常嬷嬷在奉持县看到沈惊秋这张脸,会是那样的表情,还有当初在平山村的时候,那个前来宣读圣旨的内监看到沈惊秋,也是有些惊讶。
    有了这个小插曲,屋里的气氛倒是更加和谐了一些。
    方氏却是再也坐不住了。
    长公主对她的那种冷淡,只要是长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出来。
    方氏不能理解,甚至有点委屈,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一顿饭的时间,沈惊春倒是想出了一点头绪,大概有点明白长公主对待方氏冷淡的原因,但方氏毕竟也是这具身体的母亲,沈惊春倒也不想看她这样如坐针毡的样子,便道:“时间也不早了,娘你带着明榆蔓蔓洗漱去吧,明早还要去学堂,也差不多要到他们睡觉的时间了。”
    方氏如蒙大赦,牵着两个孩子就要走。
    沈惊秋见她招呼都不打一个,皱了皱眉轻咳了一声,方氏这才反应过来,福身行了一礼,又叫两个小的与长公主道了别,才领着两人走了。
    长公主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一大两小的背影而去,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之中,她才神色淡淡的收回了目光,朝常嬷嬷道:“把东西拿来吧。”
    常嬷嬷应了一声是,才将随身携带过来的匣子打开,又从里面捧出另外两只小匣子放在了长公主手边的茶几上。
    “这些年我的积蓄并不算多。”长公主一手落在小匣子上轻轻摩挲:“原本在我百年之后,这些东西都要归于国库的,但现在,就给你们兄妹两个分了吧。”
    她将其中一只匣子递给沈惊春道:“原本在外地也有不少地,但是我年纪大了,也不想花这个精力,也就全卖掉了,如今手里也就只剩下京城附近几个州郡,还有几个庄子,你喜欢种田,这是好事,这些庄子园子田产之类就全交到你手里。”
    匣子有成年男人巴掌那么大,两指多高,里面放着一摞地契房契和各种卖身契。
    “这是给你的。”她又将另外一只匣子递给沈惊秋:“是京城几个铺子酒楼的地契,还有张房契,倒是比你妹妹这座宅子小些。”
    两只匣子都打开了,就摆在面前。
    兄妹两个对视一眼,谁都没有伸手去拿。
    这感觉有点像是分遗产。
    长公主抬眸看了他们一眼,挑眉问道:“怎么,看不上?”
    “不是不是。”
    沈惊秋挠了挠脑袋,有点不知道应该说点啥。
    别看只是轻飘飘的一摞纸,可随便拿出一张来,都是别人一辈子也挣不到的。
    现在这些东西忽然摆在他们面前,很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这要是从小就在长公主眼皮子底下长大,那肯定拿的毫无负担了,可偏偏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这里还有几张杏林春的房契地契,这些东西不是给你们的,杏林春所有的盈利,都用于各处的慈幼院,医馆的掌柜管事们都是我用惯了的老人,经营方面不用你们操心,只需要定时查账,看看店里的生意就行了。”
    说着,长公主又将最后一只小匣子放在了桌上。
    ……
    长公主并未待多久,东西分完略坐了一会,就带着人走了。
    花厅里已经收拾妥当,她一走,里面就只剩下了三人。
    三只小匣子在茶几上排成了一排。
    好半天,沈惊春才把属于自己的那只小匣子勾了过来,伸手翻了翻,里面的地契房契卖身契已经全都过好了户,现在都是沈惊春名下的产业。
    她又看了另外两只匣子一眼,也都是这样,都改成了沈惊秋的名字。
    今天吃饭的氛围还不错,虽然一家子是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但并没有什么隔阂感,当然了方氏除外,沈惊春也是真心想请长公主来家里吃饭的,并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
    可长公主给她的感觉却是,有点完成任务一般的公事公办。
    “这……”沈惊秋脸色复杂的道:“一夜暴富啊,咱就是说,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这长公主对亲孙子孙女的态度也太不热络了吧。”
    沈惊春没好气的道:“说的好像你是打心底对这个祖母很热络一般,别说你我了,就是咱爹也跟她三十多年没见了,我觉得这也正常吧。”
    说起来他们家好像都是那种对情感偏冷漠的。
    在现代的时候,她爹妈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奋斗,沈惊春上大学之后跟他们十天半个月不联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有一年暑假,直到她坐在餐桌前,她爹妈才反应过来学校放假了。
    最后,陈淮总结道:“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吧,倒是我瞧着长公主在席间数次关注着蔓蔓,要是有机会,就问问蔓蔓愿不愿意偶尔过去陪着长公主说说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