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惊春不耐烦看他们这个样子,不由催促道:“行了,别跟我扯这些有的没的,还是赶快赔钱吧,耽搁了时间,沈志杰血都要流光了。”
    李氏想起沈志杰腿上的伤口心疼不已,咬牙道:“行,玉米钱我们可以赔,但给我志杰咬成这样,医药费没有十两这事都不算完。”
    “好啊。”
    沈惊春被她气笑,眯着眼看着搂着沈志杰的李氏道:“等天一亮我就去找牛车,先去问问县衙是怎么判偷窃罪的,等案子判下来,你再去告我纵狗伤人好了,别说十两,就是到时候判我赔偿一百两,我都没二话。”
    大半夜的她实在不想跟她扯什么若不是沈志杰偷玉米,沈灿家的狗也不会咬她之类的屁话,天真的太冷了,她只想赶快了结此事回房睡觉。
    角落里,自从进来后就一直没出声的沈长年终于开了口:“赔。”
    短短一个字言简意赅,沈延贵道:“志杰被咬是他活该,这玉米怎么赔?赔多少?”
    沈惊春道:“二两银子。”
    之前玉米还没熟之前,就被霍霍了百来只,不论是不是沈志杰弄的,沈惊春都要算在他头上。
    二两银子对沈家来说不算多,可对李氏来说,绝对能让她心痛到滴血,也算是个教训。
    沈延贵应了声好,伸脚踢了踢李氏,粗声粗气叫她掏银子。
    李氏心里再不情愿,但沈延贵开了口,也不得不应,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掏出二两碎银子一把拍在桌子上,恨恨道:“现在可以了吧。”
    沈惊春看都没看一眼银子,只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沈延贵如蒙大赦,立刻叫了沈志军一起抬着沈志杰走了。
    沈家人一走,沈延东父子也要告辞。
    沈惊春想了想,干脆就不叫沈志清和沈灿再回去看地了,天这么冷,他俩抓沈志杰肯定出了一身汗,现在再回去待在玉米地那个草棚子里,明天一准要生病。
    ……
    第二天一早,村里人都在议论前一晚沈志清被拖着回来的事,可无论是沈家老宅还是沈惊春家,都没人出来说这事,就连有心人去找沈志清沈灿打听,也没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一时间猜什么的都有。
    沈惊春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听着豆芽说村民的猜测,听完也只是一笑了事,已经从沈家老宅搬出来了,老宅那群人现在在她眼里就是一群跳梁小丑。
    今天是要去看地的,就是之前陈里正提的那五十亩。
    原本这五十亩地的定金九月底就应该交上去,可陈里正问过之后回来说,人家说用不着定金。
    这用不着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卖家看在陈里正面子上,直接就将这五十亩地定给沈惊春了,还一种就是想卖个高价。
    沈惊春觉得前者的概率不高,毕竟谁也不能跟银子过不去啊。
    来平山村三个月来,菊花玉米加起来进账一千两,加上原本从侯府出来时带的一百两,共计一千一百两,但家里建房子买荒地和家用买其他物件加起来,杂七杂八的也花了近三百两了。
    这次去买地,她直接将八百两银票全部拿上,只给家里留了点散银家用,反正玉米还有最后一茬没收。
    “去了之后里正肯定会帮着说话的,如果对方要价过高,就算了,五十亩地咱家几个人也种不过来。”
    这次去看地的是沈惊春跟陈淮,方氏在家没去,眼见着两人准备好了要出门了,方氏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沈惊春点点头,虽然带了八百两,但其实她最高也只会出到六百两,十二两一亩的田在祁县也算是很高了。
    沈惊春家里还没买牛,这次去看地,就是坐的里正家的牛车。
    这块小庄子的位置紧挨着闻道书院那二百亩良田边上,离平山村不远,坐牛车过去半个时辰都用不到。
    等到了地方,陈里正就指着还有人劳作收菜的田道:“喏,这一片就是要卖的田。”
    连在一起的五亩地就已经够大了,何况是五十亩。
    郑家老两口是卖咸菜发的家,方氏就买过她家的咸菜炖过肉,别看这年代连辣椒都还是种观赏植物,但郑家的咸菜味道就是好,萝卜条腌制的又脆又香。
    “如今地里正在收的,就是今年最后一批菜了,本来他们两口子还想再种一茬,但他家儿子来信给劝住了。”
    陈里正边说边赶着牛往郑家的宅子走。
    郑家是外来户,来祁县落户总共也就几十年,郑老爷子是独生子,别说兄弟了就是连个姐妹都没有,他父母又去的早,在村里很受排挤,后来娶了媳妇之后,干脆就将房子挪到村外来了,独门独户的跟谁也不挨着。
    等到牛车转了个弯到了郑家的大门口,沈惊春就忍不住皱了眉头。
    因为那门口停了辆挺不错的马车。
    来的路上她就朝陈里正打听过了,郑家虽然家业挺大,但家里只有牛车和骡车,是没有马车的,郑老爷子只有一个儿子,如今拖家带口的全在府城做生意,要到年底才回来过年,顺便接老两口,那么这辆马车又会是谁的?
    牛车在郑家大门外停好,三人还没下车,里面的交谈声就隔着院墙传了出来,其中一个声音沈惊春总觉得有些耳熟。
    陈里正也皱了皱眉,因为这里面谈的正是买地的事情,他沉了沉脸高声喊道:“郑老哥在家吗?”
    里面交谈的声音一停,随即脚步声传来,虚掩着的大门被人拉开,郑老爷子出现在三人面前,一瞧是陈里正,脸上的笑容都虚了几分:“是陈老弟啊,快请进,这两位就是今天要买地的吧。”
    郑家的院墙建的比人还高,在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现在大门一开,沈惊春一眼就瞧见了正对着大门的堂屋里坐着的人。
    一个多月没见,孙有才的身形似乎又圆润了几分。
    几人进了院子,孙有才瞧见沈惊春二人,脸上却没丝毫惊讶的神色,显然是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知道他们今天要来看地的。
    “哟,陈兄,沈姑娘,咱还真是有缘分呢,这都能碰见。”
    孙有才满脸油腻的笑容,大冬天的手上还拿着把折扇。
    沈惊春朝他笑道:“是啊,我跟我家隔壁的狗也挺有缘分的,一早出门的时候还见它在墙边拉屎呢。”
    “你……”
    孙有才脸色变了变,听的直犯恶心,搞不明白沈惊春长得这么好看,怎么说话这么粗鲁,要不是忌惮她那一身怪力,就凭她说这些话,早叫人打她了。
    陈淮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
    陈里正一看双方一副有过节的样子,便只朝孙有才笑了笑,就算打过了招呼:“郑老哥,咱前几天可是说好的,今天来看地,不曾想你家今天来了客人。”
    郑老爷子笑的有几分尴尬,还未开口,便听孙有才开口道:“咦,你们也是来看地的啊。”
    怕沈惊春再说什么狗屎猪屎的,孙有才这次没说什么巧不巧的。
    郑婆子见自家老头子不好意思开口,干脆自己朝陈里正道:“陈兄弟啊,原先我老头子确实答应了要将这地留给你们的,却不想我家倡廉老早也说了要将地卖给孙屠户。”
    孙家几辈都是杀猪匠,郑家的咸菜生意原本就做的不错,郑倡廉还没去府城开首饰店的时候,就跟孙屠户称兄道弟的,上次从府城回来,兄弟几个聚了聚也提起了卖地的事情,孙屠户便说他要买。
    当时郑倡廉酒喝的有点多,回来也忘记将此事给爹娘讲,这几日想起来,便托人回来说了,原本该孙屠户亲自来谈,却不想前几日陈里正在县里碰上郑老爷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正被孙有才听了个正着。
    孙家要买地是真的,但孙有才非要选在今天上门故意恶心恶心沈惊春和陈淮也是真的。
    郑老爷子的脸色多少有点尴尬,他是个讲诚信的人,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是万万不会反悔的,可儿子答应了孙屠户,也不太好反悔。
    孙有才笑眯眯的说道:“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田嘛,大家都想要,既然老爷子答应把田卖给陈兄,而郑叔答应把田卖给我爹,那不如大家公平竞价好了,陈兄你觉得呢?”
    “好,听孙兄的。”陈淮微微一笑,看向郑老爷子:“田都是好田,我家愿意出十二两银子一亩买田。”
    田地这东西,平山村附近的良田都是十两一亩,十二两确实是高价了,五十亩一起拿下来也要六百两了。
    孙有才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屑:“像这种五十亩连在一起的田可不多见,十二两一亩要是买其他的散田倒还行,买这种小庄子还少点吧?我家愿意出十三两一亩。”
    陈淮道:“十四两。”
    “十五两。”他话音刚落孙有才就又毫不迟疑的出了价。
    陈淮脸上闪过一丝薄怒:“孙兄这样刻意抬价过了吧?”
    孙有才一脸的洋洋得意:“这怎么是抬价呢?之前不是说了嘛,大家公平竞争的,这片田是好田,你想要我家也想要,那自然价高者得嘛,你说对不对?”
    他看着陈淮脸上的怒容,心里别提多痛快。
    沈惊春低声劝道:“淮哥要不算了,这太贵了,咱再寻摸其他的田吧。”
    陈淮被她一劝,脸色好看了些,可想想还是不甘心,咬牙道:“十六两。”
    孙有才还待出价,他身边跟着的伙计就劝道:“少东家,算了吧,这超过东家说的价格了。”
    沈惊春听着劝也连连点头,跟着道:“是啊孙公子,超过了价格回去不好说呢,这田还是由我家来买吧。”
    孙有才狠狠瞪了一眼身边的伙计,脸上的肥肉都笑出了褶子来了:“十七两一亩,这点主我还是能做的,就不劳沈姑娘多费心了。”
    “看来这地我们是买不到了。”沈惊春深深叹了口气。
    陈淮朝郑老爷子道:“今天多有叨扰,这就告辞了。”
    两人招呼了一声面无表情的陈里正,三人一起往外走。
    一转身,沈惊春脸上就出现了笑意,还没出大门,就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里透着一股畅快,放肆的笑声清楚的传到了孙有才的耳中:“这姓孙的是猪脑子吗?十七两买田,怎么想的?”
    三人架着马车回了平山村,将买田的事情一说,方氏和豆芽就笑了起来,沈惊秋跟俩小的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也跟着笑。
    “孙屠户在县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跟郑倡廉平日里又称兄道弟,这十七两银子一亩的地,是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了。”陈淮笑了笑。
    沈惊春看了一眼陈淮:“我是真没想到你演技这么好呢,那表情,要不是知道你是什么人,我都差点信了,就孙有才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考上童生的?咱祁县的人才已经凋零到这个地步了吗?”
    陈淮摊手:“那我就不知道了,说不定这辈子的运气都花在考童生上了也未可知。”
    他少有说这种俏皮话的时候,几人一听又笑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沈惊春吃过饭又出了门。
    那些穿越女会的技能,辟如造玻璃、做香皂、提纯粗盐、绣花酿酒造火药她全都不会,唯二傍身技能就是木工和异能。
    可普通木工来钱太慢,走高档定制路线,也要时间打响名声,唯一的出路还是落在种田上,有木系异能这么个金手指在手,不多种田简直对不起穿越大神让她穿越一次。
    五十亩的小庄子没买到,确实是个遗憾,但地却不能不种,今日便是要去自家那五亩荒地附近看地的。
    古代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的良田数量有限,但荒地确实是有不少,她家那五亩地附近因为离水源有点远,还有大片大片的地空着,而且平山村的村民家里良田虽然都不很多,但中等田下等田的数量却很可观。
    沈惊春从玉米地一路往下走,想着从河里开一条沟渠上来的可能性,可没走多少路,就把这个想法给毙了,因为离的实在是太远了。
    沿河附近倒是还有些地方能开出来一些散田,可散田的缺点就是不好管理。
    绕着平山村转了个大圈回到家,沈惊春也没想好,到底在哪买田。
    书房里,陈淮见她低着头想事眼看就要撞到前面晒着的被褥上,忙高声喊她:“惊春。”
    沈惊春回过神来,看着面前不足半米的被褥舒了口气,干脆扭头进了书房,将买荒地的事情与他说了说。
    陈淮仔细想了想。
    他对平山村附近还是熟悉的,并非是一味的死读书,因为村后这两条上山的路走的人太多,很难猎到野味采到菌菇,他一般都是稍微绕远路从玉米地那边上山。
    “若是我记得不错,玉米地再往前走些,是有两个大池塘的,若是将地就买在池塘附近,或者干脆直接将池塘买下来……”
    陈淮话没说完,沈惊春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拍脑袋喜道:“对哦,我光想着怎么从河里引水了,那俩池塘那么大,蓄水量应该很多。”
    她说着又脚步匆匆的跑走了。
    祁县这边良田又称作上等田十两一亩,中等田八两,下等田六两,而荒地只要四两,新开出来的地三年内免税。
    那两池塘加起来占地两亩多,考虑到用水问题,连池塘在内,沈惊春一共打算买五十亩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