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傅亦霆将文件夹交给她:“我个人可以注资冯家的纺织厂,但钱不是你们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打算让日升洋行入股,控股百分之五十,以后纺织厂的销路也不用愁了。你意下如何?”
    许鹿的脑袋有点打结,日升洋行可是大名鼎鼎的三大洋行之一,竟然也是傅亦霆的?上次要跟他谈生意,明明被一口回绝,怎么几日不见,他就改变主意了?是因为看到冯父病成这样,才发慈悲可怜他们?
    “傅先生,您请医生来为我父亲看病,我很感激。但我们不……”
    傅亦霆抬手制止她说下去:“我是个商人,在商言商,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先前我不知道冯家的纺织厂曾长期给东方和红桥两家百货供应布匹,所以怀疑过你们的资质。你们纺织厂的小样我看过,没有问题。但最终能不能让洋行入股,也不是凭我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若你赞同我的建议,重写一份计划书,精简到三页,两天后拿到傅公馆来给我。”
    他的口气跟上回一样,不容拒绝。
    许鹿正在为纺织厂的未来发愁,这可是件送上门的好事。日升这样的洋行,能接到很多国外的单子,并入他们名下,冯家的纺织厂就像有了保护伞一样。这比单纯地只合作一两桩生意,省时省力多了。
    袁宝心里叹了声,六爷真是用心良苦。明明可以给一笔钱了事,但是顾忌到冯小姐的自尊心,这么迂回地帮她。他们六爷一向重情重义,冯老爷不过一饭之恩,就愿意如此帮他一家妇孺。
    冯家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才遇到这么个贵人。
    傅亦霆见许鹿站着不答话,问道:“怎么,冯小姐不能做主?”
    “不是,我接受傅先生的提议,计划书我一定会重写。”许鹿紧紧地抱着文件夹,说道。
    傅亦霆点了下头,没再说话。
    包妈在厨房翻箱倒柜,才找到一点上品乌龙的茶底,泡了来给傅亦霆喝。她小心翼翼地奉上茶,总觉得这个男人气场强大,十分吓人。
    傅亦霆双手接过茶,道了声“有劳”。
    包妈是个下人,伺候人惯了的,何尝有人对她如此客气过?这声“有劳”简直舒坦到她心里去。她一下没那么拘谨了,热情地说道:“您看看水温如何,不合适的话我再去沏!”
    傅亦霆喝了一口,笑道:“不用麻烦,正合适。”
    许鹿在旁边看着包妈心花怒放的模样,暗自叹了声,真看不出这人早年是个混混。他的言谈举止,教养风度,明明比许多出身上流社会的人都得体。
    过了会儿,两个洋医生出来,王金生向傅亦霆禀报了诊断的情况。他们仔细检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跟医院差不多,建议在家休养,定期派人来复查就可以了。以冯父目前的状态,只需人寸步不离地照顾着,送进医院,反而是给冯家增添负担。
    傅亦霆询问冯家人的意见,得到他们的同意以后,叮嘱王金生定期送医生过来。王金生还向李氏详细介绍了如何照顾这样的病人,以及注意事项,李氏很是感激。
    办完所有事,傅亦霆利落地起身告辞,李氏赶紧让许鹿去送。
    许鹿一直送到门外,傅亦霆道:“冯小姐,留步。”
    “傅先生……”许鹿叫了他一声,他停住脚步。他不走,其它人自然也不敢动。
    “谢谢您。”许鹿对着那高大的背影,轻声地说道。她怎么会不知道,他要帮冯家,却不想做得太明显,避免伤及他们的自尊,才叫医生来,又让洋行注资,曲线救场。这个人心细如尘,观人于微,难怪那么多人对他死心塌地的。
    “两天后,别忘了。”傅亦霆丢下这句话,就带着大队人马走了。
    许鹿站在门边,听着那阵皮鞋声远去了,才关上门。
    “小婉,这个傅先生到底是什么人?”李氏站在堂屋前的廊下问他,“这两个洋医生只怕一般人请不到吧?而且那位王先生说外国话十分流利,能差遣这样的人,来头肯定不简单。”
    许鹿走到李氏的身边:“娘,进屋吧,我慢慢跟您说。”
    许鹿把发现铁盒里的信,再到去傅公馆见傅亦霆,以及今天当翻译的时候见到他的事,挑能说的部分说了。李氏听说傅亦霆早年间曾受过冯父的恩惠,十分惊讶,显然不知道此事。再听说对方显赫的身份,更是吓到了。
    “小婉,人家给你爹请了洋医生看病,已经算还了恩情。咱们不能白欠人家的。纺织厂的事,就不要他费心了吧?”李氏迟疑道。
    许鹿安慰李氏:“娘,傅先生说了,只是给我们个机会,这事儿能不能成,还不一定。而且你别小看咱家的纺织厂,傅先生是看过我送去的布料,才愿意给这个机会的。现在大房那边逼得紧,工厂又发不出工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是这样想的,若纺织厂能重新走上正轨,我们再分一笔股给傅先生。当然人家未必能看得上这点小钱,只算是我们家尽的心意吧。”
    李氏现在六神无主,只能听女儿的,嘴唇蠕动:“纺织厂真的还有救吗?你不是在安慰我?”
    许鹿点了点头:“当然,娘就等着看吧,咱们一定能再搬回从前的洋房里去。”她拿出装着报酬的信封给李氏,“这是我今日干活得来的钱,您先收着,给小清交了学费,剩下的贴补家用吧。”
    李氏推拒着不要:“这是你赚的,你自己留着。”
    许鹿执意塞给李氏:“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您收着吧。”
    李氏眼眶微红,将信封紧紧地抓着,心里又觉得酸涩,又觉得欣慰。酸涩的是女儿小小年纪,就要撑起家业,欣慰的是,有她在,家里就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
    *
    傅亦霆走出弄堂,要上车前,看到街角有个失明的老奶奶在卖茶叶蛋。他想起在老家的外婆,示意袁宝过去,把一锅茶叶蛋都买了。袁宝和几个保镖提着一个铝锅回来,问道:“六爷,咱真要把这锅东西带回去啊?”
    傅亦霆笑了下:“不用,你们分了吃吧。”
    忙了一上午,袁宝他们真的有点饿了,乐颠颠地分起锅里的茶叶蛋,招呼王金生一起吃。王金生嫌弃地摇了摇头,只站在傅亦霆的身边。
    傅亦霆向他要了根烟,自己靠在车边猛抽,目光看向破落阴暗的弄堂。来之前,他想过冯家如今的样子,应当是十分落魄,家里愁云惨雾的。可没想到不但收拾得十分整洁,冯家上下的精神状态也都很好。
    所以他没有提给钱,也没有提给他们换大房子。推测他们是不会接受的。
    他给人东西或者提供帮助,向来先考虑的是要让对方舒服,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可临出门前,那句很轻的“谢谢”,却让他心头莫名地一痒。
    他帮冯家,一半是看冯易春的面子,另一半是欣赏那个小丫头。她写的那几页东西,以及今日维护他的表现,值得他做这些事。
    袁宝在旁边香喷喷地吃着蛋,嘴里不停地夸:“这老太太手艺还真不错。像家里奶奶煮出来的,六爷,您真不尝尝啊?”
    傅亦霆摇了摇头,问王金生:“下午什么安排?”
    王金生立刻回道:“有两个会议,一个剪彩。对了,三爷请您有空过去一趟。”
    傅亦霆凝神抽了几口烟,将烟头掐灭了,对袁宝叫道:“走了,先去叶公馆。”
    叶公馆在同孚里,门派是二十四号,距离傅公馆并不算远。汽车停在铁门前,下人看到是傅亦霆的车牌号,急忙开了铁门。
    傅亦霆记得自己那时第一次走进叶公馆,被这里漂亮的花园和洋房震撼到了,犹如走进了天堂一样。可现在的傅公馆,却成了同孚里的标志,将叶公馆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下人给他拉开门,恭敬地行礼:“六爷!”
    傅亦霆点了下头,步入叶公馆内。叶秉添方脸宽额,下巴上一撮胡子,戴着眼镜,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他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老六来了。来人啊,快上六爷最爱喝的普洱茶。”
    傅亦霆走过去行了个礼,然后坐在一旁道:“三爷,您找我?”
    叶秉添合上报纸:“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问问田中商社买楼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是政府的吴秘书给牵的线,前两天他还问起。”
    傅亦霆说道:“他们想要南京路最好的楼,我只答应考虑考虑。”
    “你没答应?”叶秉添喝了口茶润嗓子,沉吟道,“以你的人脉,办成这件事应该不难吧?”
    站在傅亦霆身后的袁宝动了一下,傅亦霆用眼神制止他,然后说道:“三爷,我听说田中小姐的父亲,是日本的陆军上将。日本人在山东和天津已经占了不少地盘,现在是按耐不住,要把手伸到上海来了。我不想帮他们。”
    叶秉添按耐住心头窜起的一簇火,笑道:“那就算了。吴秘书那边我去说。”
    “多谢三爷体谅。三爷,这是长庆百货的两成股份,还请您笑纳。至于分红利的方式,您可以自由选择。”
    傅亦霆让王金生把合同拿过去,上面已经签好他的名字。叶秉添推辞道:“你这是干什么?无功不受禄啊。”
    “没有三爷就没有我,这是应该的。”
    不久之后,林肯车驶出叶公馆的花园。叶秉添站在窗前,看着那辆在全上海只有两辆的豪华轿车离开视野,叼着烟斗,面色阴沉。当初那个他一手提拔的小混混,如今已经站到他头上去了。权势,地位,女人,应有尽有。
    手下走到他背后,说道:“六爷是真明白,还是装糊涂?红桥和东方百货有您的三成股份,他还要强行收购,现在又分两股给您,不是打两个巴掌,再给颗枣吗?”
    叶秉添冷笑道:“人家高明着呢。我分着更多的红利,却不能参与决策。当初我名下由他接管的烟馆,赌场不都是这样被架空的吗?大凡你们之中能再出个傅亦霆,我都不用如此憋屈。”
    手下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
    “那个苏曼真是没用,这么长时间了,老六都不碰她一下,什么有用的消息都得不到。”叶秉添沉声道,“罢了,他看不上苏曼,我就不信上海没有别的女人能入他的眼。”
    第十章
    晚上,许鹿坐在灯下,翻开文件夹,看到自己写的十页纸被人密密麻地做了批注,也不知他花了多少工夫。
    傅亦霆用红笔将她写的大段文字全都删掉,保留的地方写了建议,字迹很工整。许鹿学的是经营,但都是些纸上谈兵的花架子,并没什么实践的经验。经傅亦霆的点拨,她觉得“废话很多”这四个字的评价,算是中肯的。
    她花很多篇幅介绍纺织厂的历史由来,还解释了资金不足的原因。其实董事局只在乎核心技术,销量和过去曾给哪些地方供货这样的实绩,其它的并不重要。
    很晚了,李氏看到许鹿房间的灯还亮着,敲了敲门:“小婉,怎么还没睡?”
    许鹿抬起头:“我在写东西。娘怎么也没休息?”
    李氏搬了张凳子,坐到许鹿的身边,说道:“今日老丁拿回来一份电报,是从香港发来的。你邵伯父不知打哪儿听说了你爹的事,下个月要来上海看望他。”
    许鹿没在意,只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李氏看她的态度,又补充道:“邵家的公子也会跟他一起来。从前你爹跟邵伯父提过,若是两家的头个孩子是异性,便结为儿女亲家。邵家是名门望族……”
    许鹿没等李氏说完,就打住她,义正言辞地说道:“娘,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怎么能因为长辈的口头约定就在一起?这不是旧社会了,我不会同意的。而且我们家现在的情况,是高攀了人家。”
    李氏从怀里拿出一张黑白照片:“瞧瞧你,我还没说完,着什么急。娘不是非要你嫁,只是你邵伯父有这个意思,一并寄了张照片过来。你先看看人,邵家的公子真是一表人才,配你……”
    许鹿将照片推开,看都不看。不管邵家多有钱有势,她一点兴趣都没有。在她眼里,无论是在民国还是在后世,女人都是不能依靠男人的,更不能指望靠婆家兴旺。唯有独立自主,才是生存之道。
    她这样留过学的人,更是不会甘心嫁入豪门去当只漂亮的金丝雀的。
    李氏叹了声,知道女儿接受过新派的教育,父母之命那一套对她没用,可又真心觉得邵家是门好归宿,私心里不想放弃,就说道:“好好好,不看就不看吧,全都依你。只是到时候,若邵家父子来,你可别怠慢了人家。”
    “娘放心,我有分寸的。”许鹿应了声,就继续埋头改资料。
    李氏不再吵她,自己出去了。
    冯清穿着睡衣,站在门边,见李氏出来,挽着她的胳膊一起回房间:“娘,我姐怎么说?”
    李氏摇了摇头:“你说对了,你姐姐连看都没看一眼……”
    “娘,都是民国了,姐姐又留过学,怎么会乖乖听家里的安排?邵伯父家的那位世兄不是也留过洋吗?他肯定也不会同意的,您就别操这个心了。”冯清笑嘻嘻地说道。
    李氏回头看了一眼大女儿的房间,嘀咕道:“我总觉得小婉这趟从日本回来,变得跟从前很不一样了。”
    “对,我姐从前温柔得跟水一样,说话都不敢大声,现在硬得就像块钢啊。”冯清啧啧了两声,“不过咱家本来就没有男丁,我倒觉得姐姐这样挺好的,别人也不敢随便欺负她。娘,说句心里话,从前我觉得您跟爹偏心,什么好东西都给姐姐。但我知道,要撑起一份家业不容易,我姐也不容易。”
    冯清今天一回来,李氏就把学费给她了,追问之下才知道是姐姐去给人当翻译赚的钱,心中五味杂陈。这世道对一个女子来说有多难,她心里是清楚的。换成是她,未必有那个本事和勇气,去面对外头那些风雨。
    两天后,许鹿再次到了傅公馆。与第一次惴惴不安,前途未知的状况不同,这次她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佣人仍旧让她坐在客厅里喝茶等待,说傅亦霆昨夜出去应酬,彻夜未归,凌晨回来就睡了两个小时,又接着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
    这是常态,他能白手起家,打拼到如今的一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忽然,楼上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佣人们都跑到楼梯口,好奇地往上看,但没人敢上去。过了会儿,袁宝从楼上下来,耷拉着头,唤着佣人们散了,看到许鹿就说:“冯小姐,六爷的胃病发作了,金生哥正在给他打止痛针,您晚一点再上去。不过他现在脾气不好,您一会儿小心点。”
    “傅先生的病情严重吗?不如我改日再来打扰?”许鹿问道。
    袁宝摇了摇头:“老毛病了。从前咱们过得是餐风饮露的日子,有上顿没下顿。现在嘛,六爷实在太忙,三顿饭都顾不上好好吃,加上烟抽得厉害,肺也不好。我倒是想有个人能好好管管他……”
    许鹿想起苏曼,下意识地问道:“六爷身边没有人照顾吗?”
    问完,觉得自己有点唐突了。这是别人的家事,犯不着她一个外人来开口的。
    袁宝却一笑:“看着我们六爷好像不缺女人的,但那些都是逢场作戏,没一个是真的。我们傅公馆就缺个女主人呢。”袁宝说完,嘿嘿笑道,“唉,我跟您扯这些干什么。我去厨房给六爷煮一碗面。从昨夜到现在,他还没吃过东西呢。”
    “你还会煮面?”许鹿怀疑地问道。
    袁宝摸了摸后脑:“凑合着能吃。厨娘有事,要到中午才能来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