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在写文章,二位在这里稍等,我去叫她。”
    听到周月这么说,顾朝忙道“劳烦您了。”
    看着周月走出去,顾朝有点晃神,这位贺先生如果真是个少年人,也难怪以前才名不显……
    正出神,门吱呀又是一声,顾朝一震,知道这位贺先生终于露面了!
    然后,却是一把年轻稚嫩的少女嗓音先入了耳“刚刚未曾出门迎接,请两位见谅。”
    伴随着声音,走进来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身量纤细,面孔清丽,有一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
    李响瞪圆了双眼“贺贺贺……贺先生?!”
    少女笑了笑“贺向是我的笔名,我原名是孟湘禾。”
    ……
    从孟家出来,顾朝和李响都还有点如坠梦中,从幻想中的贺先生变成现实的孟先生,中年男人变成小姑娘,落差真的有点大。
    顾朝突然拍了拍李响的肩膀“今后取稿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记住,一定要保密!”
    李响狠狠地点头“主编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先生的秘密的!”
    “嗯,记住,这件事哪怕在编辑部里也不要说露嘴!”
    “我明白主编!”
    《新青年》新的一期新增加了一个故事板块,作者就是初露锋芒的贺向,新故事设定新奇,武侠背景当下很多作者也写过,但是贺向笔触犀利,故事里很多小人物也家国大义满腹豪情,唯一充满争议的一点,就是故事里那位露面不多但是睿智的女帝。
    “女帝有什么不好的?历史上也确实有过女帝啊,知不知道这些人反应为什么这么大。”
    徐宁宁跟孟湘禾抱怨“你看这一期的新青年了吗湘禾?”
    “《踏歌行》?当然看了。”不仅看了,而且已经写出来后续十几章了。
    起名废的孟湘禾为了小说的名字忧愁了两天,然后随便套了一个。
    因为多了这样一个故事板块,《新青年》的销量暴涨一大截,原本因为题材相对严肃,《新青年》受众较小,但是孟湘禾根据《新青年》的风格可以说量身打造了一个故事,充满了江湖的跌宕起伏,又有些文人风花雪月的情怀和风骨。
    一时间,《踏歌行》掀起了一股武侠浪潮,茶楼的说书人都在说这个故事。
    而在《新青年》编辑部,最为忙碌的人现在要属李响,大半个编辑部的人现在都是贺向的书名,负责取稿的李响也就成了红人,书迷们都想第一时间看到新的情节,但是未刊登的章节其实是保密的,唯二能看到的人除了李响就是主编了。
    已经是资深书迷的李响很庆幸,自己简直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提前预知剧情的感觉真是不能更好!
    “我说李响,你偷偷透露一下,贺先生是不是特别儒雅英俊的一个人?”
    有报社的人偷偷打听贺向的信息,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这样问的人了。
    李响大嘴一张“对啊对啊,贺先生是有大才的人,简直就是世间最伟岸的男子!”
    “那能不能帮我要个签名啊?”
    “没问题!”
    贺向这个名字,在极短的时间迅速扬名上海文人圈,然后一次取稿子的时候,李响愁眉苦脸道“孟先生,这有一个邀请函您看……”
    上海的文化联合会给孟湘禾发了邀请,希望对方能加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李响态度恭谨,建议道“先生,如果您信得过我,这件事就交给我处理,您看如何?”
    孟湘禾对李响印象不错,人不多话也踏实肯干“你有办法?”
    李响嘿嘿一笑“先生赐个墨宝就行!”
    很快,文化联合会收到了贺向的回信,信中称自己倍感荣幸收到邀请,但是因为家庭原因,暂时不能露面。
    收信人很诧异,专门去问李响,看贺先生信中的意思屁似乎是有苦衷啊?
    李响长叹了一口气“先生其实……不良于行……”
    深闺女子吗,出来露面自然不太方便了!用词不当当然是因为我没有文化了啊!
    这下子,联合会的人也不再提这个事情了,文人极为重视尊严,最清高不过,既然身有隐疾,不露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响特意去给孟湘禾赔罪“先生莫怪,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明白,”孟湘禾把稿件如常交给他“我还是要多谢你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  我恨手机更新
    ☆、第 44 章
    “沽名钓誉!”刚刚看完《踏歌行》最新的一期,常行昭把报纸扔到一边“你看看这写的都是些什么?我看就是在为了那点润笔费胡扯!”
    一边坐着的是京师大学的讲师何翰, 听到常行昭的话摇摇头“何必这么挑剔, 我看这个贺向写的很不错, 很有情怀和大义。”
    “什么大义, 真要是有大义也不会去写什么武侠故事了!”
    “你啊,总是这么偏激,”何翰叹道“听说这个贺向身体有疾家境也贫寒,人家也是要养家的。”
    常行昭语塞,然后辩解“若是他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他!他的才华怎么可以用在这种地方!”
    “你能帮他一时,难道还能帮他一辈子不成?”何翰也为了好友的固执好笑“好了, 你若是可以对方才华无处施展, 不如多买几份报纸, 也算是变相的帮了这个贺向。”
    孟湘禾不知道有人在为了自己写的故事争辩,《踏歌行》已经接近尾声,她现在开始构思下一个故事了,班级里, 徐宁宁凑过来问她“湘禾, 你听说没,西北军的张大帅率军北上了。”
    “真的?”
    “对啊,你也知道我爹爹有一些人脉,”徐宁宁皱着秀气的眉头“新政府支持这个举动的不多,都希望他们可以固守后方。”
    徐宁宁叹口气“都在说什么和平解决,喊着谈判的口号, 我看他们就是害怕了,龟缩在这里什么用处也没有。”
    孟湘禾听了徐宁宁的话沉思着不知在想什么,这个时候,有几个别的班级的女生走了进来,其中一个就是肖雪。
    肖雪看到徐宁宁眼睛就是一亮,徐家在上海也算得上是个名门了,至于孟湘禾这个破落人家的姑娘,自然是被忽视了。
    “徐宁宁,”肖雪走近,很是亲热的道“我们后天举行了一个义卖会,筹集善款支持西北军,希望你也能参加。”
    徐宁宁连连点头“当然参加,肖学姐你们真是太棒了!”
    肖雪不好意思的笑笑,转过头也对孟湘禾道“孟学妹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来。”
    肖家和闫家有意向让自家的两个孩子联姻,肖雪现在已经跟闫世俊很熟悉了,自然也知道闫世俊曾经有一个未婚妻就是孟湘禾,不过肖雪不太在意,自己无论是样貌学识还是家室都要好过孟湘禾太多,这样一个女孩子,连对手都称不上。
    “谢谢,我就不去了。”孟湘禾拒绝“祝义卖会成功。”
    肖雪颔首“承你吉言。”
    回家之后,孟湘禾找了一个电话亭给报社打去了电话,那头的接线员问“请问找谁?”
    “麻烦找一下《新青年》报社的李响李先生。”
    “稍等。”
    没一会儿,李响的声音就在那头传过来“我是李响。”
    “李编辑,我是孟湘禾。”
    “啊啊啊,”李响那头响起一阵杂音“是先生啊!先生怎么给我打电话了?荣幸之至!先生是有什么事吗?”
    女孩子的声音清清淡淡的在电话那头响起“是有事想拜托你。”
    “先生太客气了!尽管吩咐!”李响简直热血彭拜,别说是一件事,就是一百件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后天在昌盛饭店有一场义卖,我想请你帮忙把《踏歌行》的手稿捐出去。”
    因为字迹甚为出众,加上《踏歌行》的故事受众多人追捧,早就有人花了大价钱想要买走《踏歌行》的手稿,但是孟湘禾都拒绝了。
    李响已经答应下来“好的先生!”
    跟李响又交流了一下义卖的事情,孟湘禾挂掉电话,回到家中的时候周月已经做好了饭,看到孟湘禾嗔怪道“怎么才回来?现在街上乱的很,以后早一点啊。”
    “报社有一点事情,我去打了个电话。”
    周月哦了一声,想了想道“娘给你包一个车吧,以后接你上下学,这样我总是不放心。”
    现在手头宽裕,每月几十个大洋的进账,日子过得也轻松起来,听女儿说还有书局想要出版这本书,到时候还有分成,周月琢磨这件事很久了,邻居就有拉黄包车的,左邻右舍的也好说话。
    “学校又不远。”
    “你一个小姑娘,我总是不放心。”周月还是拍板定下来“明天我就去跟隔壁说说这个事,你听娘的。”
    然后孟湘禾也算有了专车接送,徐宁宁还特意问了一下,知道现在孟家条件好了不少之后也很高兴,问孟湘禾“湘禾你跟我一起去义卖吧,我准备捐一个水晶音乐盒,是我爹从法国带回来的,我还有一个八音盒,可是给你。”
    “不用了,”孟湘禾知道对方是好意“不过就算我有了义卖的东西,现在也没有合适穿去的衣服。”
    “我有啊!”徐宁宁拉着孟湘禾的手“我那里有很多礼服,你肯定可以穿!”
    最后孟湘禾还是拒绝了徐宁宁,可是谁想,《新青年》报社也给孟湘禾送来了邀请函。
    李响送东西的时候道“知道先生忧国忧民,我们报社都很为先生的情怀感动,于是也决定捐一些东西,这是特意给先生留的位置,希望先生赏光。”
    最后还补充了一句“是包间,先生请放心前去。”
    义卖当天,孟湘禾如常上学放学,肖雪作为主办方今天请了一天的假,跟闫世俊在一家服装店选礼服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坐着黄包车去上学的孟湘禾,肖雪笑了笑,对身边的闫世俊道“你这个前未婚妻,家里都落魄成那样了还硬撑着当自己还是个娇小姐呢。”
    闫世俊目光从远去的黄包车上收回来“她不是那样的人。”
    “哦?”肖雪哼笑一声“听说周太太现在在做帮佣吧,真是辛苦,要不要帮帮他们?”
    “……我已经跟他们没有关系了。”闫世俊转移话题“今天义卖据说贺向先生把自己的手稿都捐了出来,真是再好不过,我有幸看过贺先生的字,真是惊鸿一瞥,字迹狂傲的很,贺先生的风采犹可寻啊!”
    肖雪应声“我也崇拜贺先生已久,不过真可惜,贺先生现在不怎么写诗了,那首诗写的真是好。”
    “你的诗也作的好得很,”闫世俊柔声赞美“不是也登过报?我反复的读了,非常有韵味。”
    肖雪红了脸颊“你啊,嘴像抹了蜜一样。”
    ☆、第 45 章
    “湘禾,那我先走了哦, 你确定不要一起去?”
    徐宁宁问孟湘禾, 很希望对方能改变主意。
    孟湘禾还是笑着拒绝“你去吧, 咱们明天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