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屠岸清河与萧履二人,虽几乎从未在江湖上露面,但无疑都是不世出的高手。
    萧履伤势未愈,也许略逊一筹,但若他们两人联起手来,狂妄如凤霄也不敢说自己百战不殆。
    假隋帝的存在成为关键。
    当他被扔下去时,萧履立马舍弃凤霄这边,奔向假隋帝。
    在萧履的计划里,假隋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自然决不允许这枚棋子出差错!
    而在坑道下——
    皇帝未曾料到,大兴善寺下,竟还有一个如此广阔的世界。
    伸手不见五指,手掌摸到明显被人为夯过的泥地,说明还曾有人在此处大兴工事。
    在皇帝的记忆里,大兴善寺动过两回,一回是在周武帝灭佛前,一回是在大隋建朝之后,但这两回都是在地面上对原有寺庙进行修缮加固,并未触及地下,此处的痕迹,必然是比周朝还要更早。
    他费力将压在自己身上的躯体推开,对方似乎晕过去了。
    皇帝看不清是谁,但不难猜出是假隋帝。
    他原想顺势将人解决,奈何手头没有凶器,四肢乏力,连手指都抬不起来,只能不痛不痒踹对方两脚。
    皇帝喘着粗气,犹不解气。
    如何离开此处?
    凤霄能否脱身来救他?
    上面又是什么情形?
    他心头茫然,一无所知。
    等了很久,没有等到上面有人下来,皇帝只好自己挣扎扶墙起身,循着凹凸不平的石壁往前走。
    摸索一阵之后,他心下留意,站定之后又在石壁上慢慢摸了片刻,发现自己摸到的不平,并非一开始以为的石头没镶嵌好,而是一幅画。
    似乎有骏马,还有人牵马,几人拱手而立,甚至还有端坐莲花之上的菩萨。
    这是一座地宫!皇帝立时判断道。
    因灵藏大师在此,皇帝对大兴善寺,比别的寺庙多了几分了解,可他也从来不知道,这下面竟然还有地宫。
    既然是地宫,规模肯定不会小,说不定还有重重陷阱,与不知名的危险。
    皇帝感觉自己后背一点点爬上冷汗。
    他停住脚步。
    此时回到地上,重新面对萧履,也许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他根本不知道回去的路,也未必能等来救兵。
    嗬……呼……
    熟悉的幽咽声再度从四面八方传来,时断时现,无孔不入。
    似婴儿哭声,又像野猫夜嚎,怨气深藏,恨意绵绵。
    皇帝僵住不动,仔细聆听声音辩位。
    一只手忽然从后面搭上他的肩膀。
    浑身热血霎时涌上脑袋,皇帝下意识就想转身甩开那只手,却听见对方说话了。
    声音熟悉无比。
    “陛下,是我。”
    说完这四个字,对方还咳嗽了几声。
    是崔不去!
    皇帝想说点什么,但心刚刚跳动剧烈,猛然这一张口,也跟着呛住咳嗽。
    声音在黑暗之中层层回荡,更令人惊疑这里的广阔。
    “陛下。”又一个声音响起。
    是左月副使长孙菩提。
    皇帝心下大定,喘息道:“他们……”
    “嘘!”长孙菩提不顾上下尊卑,立时将他的嘴捂住,截断皇帝的话。
    “陛下,此处有猛兽出没,不宜声张。”崔不去低低道。
    皇帝刚刚松下的心再度提起来。
    “什么猛兽?你们是怎么下来的?”
    在佛会之前,崔不去让明月和秦妙语去做一件事。
    让他们入宫,在宫里的藏书库里,找出大兴善寺的兴建堪舆图册。
    宫中藏书阁内典籍浩渺如海,非但有前朝典籍,最久远的,甚至能追溯到汉代,虽然有许多书册在战火中湮灭,但保留下来的同样不少,要在这些经典里找到大兴善寺的兴建图,并非一件易事。
    更何况,他们只有一夜的时间。
    但明月和秦妙语竟还真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大兴善寺的兴建图,只不过不是晋代的初版,因为最初的那一份,随着后来几次战火与晋王朝南渡,已经不知去向,唯一保留最早的版本,是前秦遗留下来的,上面记载大兴善寺的兴建历程与地面建筑。
    因大兴善寺后来又经过几次重修,这幅当年留下的图册介绍,与现在已经大有不同。
    秦妙语不知崔不去大费周章找这件东西有何用,只当对方病急乱投医,直到崔不去给她指出上面的一句话。
    建寺之初,帝曾命人凿地宫以奉八宝。地宫之大,倍于宝殿,内外通达,上下一体。
    寥寥一句,片言只语,甚至令人摸不着头脑。
    内外是指哪里,上下一体,又是怎么个一体法?
    崔不去知道,佛会当日,皇帝在大雄宝殿内礼佛听经,众人则在外围跟着祈福上香,此时萧履的注意力,一定会放在皇帝身上,是以白天时他就带着长孙二人,悄然从寺院外围找起,终于在靖善坊旁边一条堆满杂物的小巷内,找到青石砖下的一条地道。
    而且从砖石下面的土层完整来看,这个入口,很可能连萧履等人都未发现。
    他们进去之后,才发现下面占地之广,的确不亚于地面上的大兴善寺,而且四通八达,以八卦为阵,分别在八个方向,收藏前代高僧舍利宝函。这些宝函周围,无不毒物环绕,危机四伏。
    二人闯过重重难关,崔不去对阵法机关的精通与精神,加上长孙菩提的武功,方才有惊无险,来到皇帝面前。
    但皇帝已经不记得下来时的路,而且在他们四周,还潜伏着一个更大的危险,随时在黑暗中观察,准备扑出来,择人而噬。
    崔不去道:“此处有一头不知来历的凶兽潜伏,古怪得很,又有些智慧,连长孙亦不敌,我们只能避让,不好被它找见。”
    长孙抿抿唇,没出声。
    他知道崔不去的话极为含蓄,因为崔不去还未告诉皇帝,那头凶兽不仅难缠,而且模样之恐怖,连他也不愿去回忆。
    长孙很清楚,他恐怕没有十足把握,将两人都平安带离险境。
    第184章
    皇帝适应极快,听罢他们三言两语将前因后果说完,迅速调整心态,勉强镇定下来。
    毕竟比起方才孤立无援,十面埋伏,现在还多了两个同伴。
    “崔先生看,眼下得如何?”他也跟着压低声音问道。
    换作旁人,恐怕自诩天子身份,不愿让臣子来指挥,皇帝却很清楚,此时此地,单凭他自己,断无逃出生天的可能,三人之中,长孙虽有武功,但最能倚靠信赖的,只有崔不去。
    崔不去也没空客气谦让,他问:“陛下可还记得来时的路?”
    皇帝脸红,刚才下来的时候慌慌张张,他哪有心思去记路线。
    “让朕想想。”
    他记性不错,从自己摸过的石壁来记忆,很快就有了点印象。
    “跟朕来。”
    为免火光引来黑暗中的眼睛,长孙没有点火,而是将手搭在皇帝胳膊上。
    崔不去则跟着长孙走。
    皇帝摸上石刻,他还记得刚才摸到过的图案。
    众人骑着马与骆驼远涉重洋,过来拜见菩萨,而菩萨端坐莲花宝座之上,手持法印,高高在上。
    皇帝摸到了那朵祥云,祥云之上,则是记忆中的菩萨。
    他心下肯定,又往前走了一段。
    “前面应该有个假冒朕的人,昏过去了。”
    长孙道:“陛下别动,我去看看。”
    他将皇帝交给崔不去,自己走到皇帝所说的位置。
    也就没几步路。
    “没有人,陛下。”
    怎么可能?
    皇帝不信。
    因为对方不可能那么快清醒过来,就算醒来,也不至于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忍不住上前几步,想自己确认一下。
    这一动,崔不去放在肩膀上的手就滑开了。
    “陛下,这里暗道很多,还是不要乱动为好。”崔不去在身后道。
    “此人模仿朕之音容,惟妙惟肖,若非朕知道自己是真的,怕是都要错认了,若让他逃出去,恐怕又是一桩麻烦。”
    皇帝弯下腰四处摸索,地上除了粗糙砂石之外,别无它物。
    他皱起眉头。
    不可能。
    皇帝明明记得,假隋帝摔下来的时候压在他身上,被他狠狠推开,脑袋撞在石雕上,很可能流血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