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遗书呢?”
    “被刑部拿走了,应该是要送入宫。”长孙菩提道,“不过我看了,上面只有一句话,我还未琢磨明白,所以方才没对你说。”
    宋良辰:“那你现在想明白了?”
    长孙:“刘昉的遗言,就是方才那首歌谣里的最后一句,善恶到头终有报。”
    宋良辰心头一凛:“杨花败,雨纷纷,善恶到头终有报?”
    长孙菩提点头。
    所谓歌谣,自然是要浅显直白,才能传唱散布开来,许多人一听见这句话,就自动引发联想。
    杨,指杨家,也就是现在的隋朝杨氏皇族。
    雨,音同宇,意宇文,指的是前朝的宇文皇族。
    众所皆知,杨坚是夺了自己女婿的皇位,才有今日的风光。
    而在他登基之后,前朝那些宗室,也免不了落得身首分离的下场。
    宇文一族,但凡有威胁的,几乎被斩杀殆尽。
    这首歌谣,影射的是得位不正的杨氏会有报应。
    “正月初三,申国公李穆发狂斩伤下仆后,持剑自尽,为免引起多余猜测,申国公府奏报朝廷之后,对外宣称李穆病逝。”
    “正月十四,也就是昨夜,舒国公刘昉,上吊自杀。”
    “然后是闹鬼的传闻,歌谣的兴起。”
    “前些日子皇后还病了。”
    “巧的是,李穆和刘昉,都是当年拥护圣上登基的从龙之臣。”
    宋良辰说罢,望向长孙菩提:“你觉得,世上真的有冤魂作祟吗?”
    长孙捻着手中佛珠,低低喧了一声佛号,庄严肃穆:“佛在心中,鬼也在心中。”
    宋良辰:……
    “若是尊使在就好了!”她忍不住感叹道,“尊使出门都这么久了,也该回来了吧!”
    “是盼着我回来解决麻烦吗?”
    宋良辰猛地转头!
    门前小院徐徐走来一人,素衣大氅,高瘦颀长。
    那面容无表情时惟显清俊苍白,眉间总是长留倦意病气,一旦嘴角翘起,所有寡淡霎时变得峥嵘灿烂,仿佛皑皑白雪上的一点红梅,点亮占满视线内的所有,再让人容不下其它。
    他越发瘦了些,眼睛却依旧明亮,甚至明亮得锐利,像出鞘利剑,所向披靡。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麻烦。
    哪怕一身病骨,他也能撑起半壁江山。
    作者有话要说:
    ps1,左月局两个副使,1个是长孙,1个就是宋良辰,前面提过,不过可能有的盆友忘了。
    ps2,刘昉和李穆都是历史人物,也的确都是拥护杨坚的,但他们不是在文中的今年死。
    第166章
    正月十五,晌午。
    凤霄入宫来陛见。
    比起自己离京之前,隋帝鬓间竟多了一二银丝。
    此时而距离新朝建立,不过才刚刚过去三年。
    凤霄头一回从杨坚身上感觉到了颓丧的气息。
    似乎为了验证他的感觉,杨坚叹了口气。
    “云天,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朕素来对你坦言,如今也不妨告诉你,朕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凤霄挑眉:“陛下日理万机,夙兴夜寐,的确辛苦了,还请每日早睡一些,身体自然会好起来的。”
    杨坚沉默片刻:“这几日京城流传一首歌谣,你听说了吗?”
    凤霄:“臣一路从洛阳赶至,洗漱更衣之后就入宫觐见了,未来得及听闻什么歌谣。”
    “杨花败,雨纷纷,善恶到头终有报。前些日子,李穆死了,昨夜里,刘昉也死了。皇后说她梦见宇文家的人,然后就染上风寒,至今依旧缠绵病榻。”杨坚越说,神情越古怪,“你说,这世上真有冤魂死不瞑目,化为厉鬼作祟吗?”
    凤霄不以为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风寒并非大病,皇后吉人天相,不日定会痊愈。李穆和刘昉,臣未亲眼看见,无法下结论。至于歌谣,恕臣直言,自古所谓歌谣谶言,必是有人故意为之,心怀叵测,若是王朝气数已尽,行将朽木,各地乱军纷纷,群雄并起,有几首歌谣传出来并不奇怪,但陛下如今建国伊始,简政宽仁,正待大施拳脚,百姓有目共睹,殷殷期盼,对那些谣言散布者根本无需多言,抓了直接杀掉便是!”
    杨坚终于笑了:“这话听着意气风发,令人精神一振,看来早该让你回京的,朕就喜欢听你说话!”
    凤霄:“陛下本就不必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杨坚叹道:“你很清楚,朕即位之初,许多故人本就颇有微词,朕这几日也在想,当初是否对宇文家杀孽过重。”
    这些话,他对旁人,绝不会吐露半句。
    但凤霄对杨坚这样的态度,似也习以为常。
    君臣二人在私下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
    更像一对忘年交。
    非但杨坚自己这样想,别人也觉得杨坚对宇文家斩草除根,做得太过了。
    甚至杨坚的长女乐平公主,这么多年,心中始终有一根对父母的刺无法拔去。
    “也许有些人,可以不杀,但朕杀了。如宇文阐,当年他禅让时,不过九岁,乐平公主苦苦哀求,朕还是杀了,若留他一条性命在,也未尝不可。”
    凤霄面色淡淡:“陛下何必钻牛角尖,您固然审时度势,成就一代雄主,但若宇文家个个争气,会沦落至此吗?自周武帝宇文邕后,宇文家就没再出过能人,照我看,宇文邕之后唯一出息的人物,便是如今在突厥当可敦的大义公主。”
    杨坚对他这种毫不留情的点评报以苦笑:“你……”
    凤霄:“气数已尽,自有新的天命取而代之,秦代乱世,汉又代秦,莫不如此。宇文家的人不甘心被取代,必要垂死反扑,他们若有天命民心在,也早就成功了。人头落地就没法安回去,我听说陛下新修《开皇律》,广纳天下图书典籍以汇总修补,与此相比,宇文氏余孽根本不值一提,陛下杀便杀了,何必作此小儿女之态?”
    他的语气与旁人截然不同,偏杨坚还对他发不起火,更恼不起来。
    心情反倒好了许多。
    恢复了心情的杨坚同时也恢复了平日的清明和决断。
    “李穆和刘昉的死有问题,朕让刑部将卷宗移交给你,你暗中调查,别惊动太多人。”
    “叫上崔不去吧,过去你们联手办案,总会有惊喜,相信这次也会。”
    “从前你们解剑府跟左月局总不对付,经过这几次,想必你有所改观了吧。”
    说到最后,皇帝带上几分调侃。
    凤霄还未回答,因为内侍来报,说秦王入宫请安。
    秦王杨俊是帝后第三子,排行不前不后,地位也不尴不尬。
    不过这家伙看得开,没什么雄心壮志,平日在帝后面前装乖,背过头就开始琢磨吃喝玩乐。
    凤霄也会玩爱玩,两人打过不少交道,算是熟稔。
    秦王一进来,就看见站在殿中的凤霄。
    他朝凤霄挤眉弄眼。
    皇帝轻咳一声:“不成体统!”
    秦王这才正正经经行礼,又嬉皮笑脸:“儿子来看您了,您这两日吃好喝好吗?”
    皇帝瞪他一眼:“去看过你母后了吗?”
    秦王道:“等会儿就去。”
    皇帝叹道:“你母后最近病了,心情不大好,你去了好生说话,别招她。”
    秦王拱手:“儿子晓得。”
    皇帝见他欲言又止,“还有何事?”
    秦王笑嘻嘻道:“听说昨日二兄在郊外猎了一头鹿,进献给您,儿子知道您向来不喝鹿血,能否将鹿血赐给儿子?”
    皇帝想骂他骄奢淫逸,想想也没什么心情长篇大论,挥挥手:“去问冯安要吧。”
    冯安是随侍天子的内臣,就在门外伺候。
    秦王大喜,忙跪下谢恩,准备告退。
    临走前,皇帝还叮嘱他:“后日大兴善寺有佛会,朕要去给皇后祈福,你记得要去。”
    在外人眼里,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惧内。
    在皇帝眼里,他最艰难最彷徨的时刻,是独孤皇后在身后支撑着他,甚至拽着他的胳膊一路走来。
    二人之间,不止是夫妻,更是良师益友,扶持依偎。
    皇帝固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夫妻二人平日也未必没有争吵,但,独孤皇后的一句话,比别人十句话都管用。
    是以皇后生病不起,对他的打击尤为严重。
    秦王自然连忙应下:“为母后祈福,儿子如何敢忘,必是要盛装出席,虔诚祈祷的!”
    他转头朝凤霄眨眼,示意他与自己一道走。
    凤霄没搭理他,秦王只好先行失落离开。
    “陛下,臣想借一名画师。”
    皇帝一怔,只觉这请求来得莫名其妙。
    “为何突然要画师?”
    凤霄认真道:“臣揽镜自照,时常觉得这等风姿容止,若无国手的丹青墨宝留下,再过成百上千年,后人可能再无法想象世间还有如此风采。”
    皇帝:……
    他不是头一天认识凤霄了,自然知道凤霄生来就是这副德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