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崔琳跟妻子在父亲面前大吵一通,非但吵不出结果,反倒被老父骂得狗血淋头,郁闷之极,越想越是晦气,连外室那里也不想去了,出了门随便乱逛,不知不觉竟走到崔家为外客所置的鼎食园。
    对他来说,二十多年前的旧事实在太过遥远了,但崔不去的出现,竟神使鬼差勾起他那久远的记忆。
    虽说对方不姓崔,但那双眼睛委实太像了,像得崔琳心头惶惶不安。
    那是他一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也是他绝对不想再去揭开的秘密。
    为了这个秘密,他至今被拘在父亲崔咏身边,不让踏出博陵郡半步。
    在博陵郡,崔家的话比郡守还管用,崔咏不让他离开博陵,崔琳也没有勇气反抗,他年轻时所有雄心壮志,都随着这道禁令而灰飞烟灭,不纵情声色又能怎样呢!
    崔琳忿忿不平,不期然又想起崔不去。
    不止眼睛像,连那冷冷淡淡的眼神都像,只是容貌没有那样的美,没有那么惹人注目。
    他心中像有一把火在烧,既焦灼,又好奇,越烧越旺,忍不住想要找个发泄的出口。
    崔琳思来想去,实在按捺不住,想再去看崔不去一眼,好让自己彻底放心。
    当他来到崔不去的客房外头时,就看见服侍崔不去的婢女正端着水盆从外头走出来,小声嘀咕,满脸疑惑。
    “白玉。”崔琳唤着婢女的名字,“那个凤公子可在屋里?”
    婢女忙行礼道:“凤公子与裴公子出门去了。”
    崔琳皱眉:“都这么晚了,还出去?”
    婢女欲言又止:“婢子被凤公子改了名,如今不叫白玉了。”
    崔琳不悦:“他一个暂住几日的过客,还敢改你的名字?”
    婢女喏喏:“是,凤公子还说,这个名字极好,崔家各位郎君一定会喜欢,就是婢子听着,好生奇怪,叫,叫余茉。”
    崔琳不耐烦:“什么鱼墨?”
    婢女:“凤公子说,是多余的余,茉莉的茉。”
    余茉,余茉……
    崔琳下意识在脑海里过了两遍,蓦地睁大眼,露出见鬼似的表情。
    余茉!
    第100章
    余茉这个名字,像一本多年尘封的书,陡然从书架上落下,摊开在崔琳面前。
    猝不及防,毫无准备。
    那些记忆是禁忌,更是耻辱,不仅是他的耻辱,也是整个崔家的耻辱。
    是他年少轻狂时犯下的错误,是他这辈子都不愿再回想起来的阴影。
    头顶轰隆巨响!
    他浑身一震,不由抬起头。
    屋檐外的天空忽然亮如白昼,又急剧暗下。
    晴好的傍晚不知何时飘来乌云,将刚刚升至柳梢的月光彻底遮住。
    天地晦暗,风雨欲来。
    崔琳脑子里乱纷纷的,一时是余茉模糊的面容,一时又是崔不去那张脸,浆糊也似,混沌未明。
    “三郎,三郎!”婢女在旁边不知喊了多少声,才终于看见崔琳睁着一双迷迷瞪瞪的眼睛望向自己。
    白玉吓坏了,她不知自己为何仅仅只是改个名字,就惹来崔琳如此反应。
    风吹来,比往常还要冷些,直将崔琳推得往后退了两步。
    “您的脸色好难看,可要请个大夫,或者婢子去请主母过来?”
    白玉的话令崔琳猛地惊醒过来。
    “对,要告诉父亲,得马上告诉他!”崔琳推开婢女,踉踉跄跄朝来处跑。
    淅淅沥沥,夜风带来一阵细雨。
    但崔琳完全不觉得冷。
    脚步越来越快,黑夜中狂奔的他,满头大汗,神色惶恐。
    ……
    崔不去也不觉得冷。
    他脚下,是安平县城外一处小山坡。
    他面前,则是一座孤零零的坟茔。
    在坟茔东面不远处,有一个陵园,那里才是崔氏一族的安眠之地。
    凤霄看着坟茔前面的墓碑。
    余氏之墓。
    没有前缀,没有落款。
    外乡人路过看见铭文,顶多只能猜出墓主是个女子,连她身前是否嫁人,有何事迹,立碑之人是谁都不知晓,更不会猜出她与崔氏有何关联。
    “这一定是个很长的故事。”凤霄道。
    他听过的故事不计其数。
    每个混迹江湖并能闯出名堂的人,一定有自己沧桑的往事,或辉煌或曲折的过去,但凤霄是个例外,他从来都是一帆风顺,天之骄子,他也不喜欢听别人的故事,因为别人的事情听再多,那也是别人的,同情也好,愤怒也罢,都是多余无用的。
    然而现在,他却很想听一听余氏的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与崔不去有关。
    “也许是三十年前,也许还要更早一些,本县有一户姓余的耕读人家,膝下无子,唯有一女,人称茉娘。我记事时,她已死了,从旁人为她画的画像来看,应该是个美人。”
    天,逐渐变暗。
    唯一的光明,只有墓前那盏被凤霄放在地上的灯笼。
    柔光描绘着两人站在墓前的轮廓,在细雨中黯淡。
    如这时光,慢慢回溯。
    余茉不仅是个美人,还有符合许多人心目中美人形象的品行,譬如蕙质兰心,怀瑾握瑜。
    余父是本地名士,虽未当官,但笔下诗集文集不少,许多人慕名而来,拜在他门下,但能被余父收为入室弟子的,只有一个,他姓元名省,是余茉青梅竹马的师兄。
    眼看女儿亭亭玉立,余父本有心撮合女儿与弟子的婚事,奈何元省想要出门游学,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一日余茉去外家探亲,回家途中,忽遇暴雨,河水上涨,水流湍急,余茉带着婢女,与家人失散,站在河边徒呼奈何,正好遇上同样在附近游玩的崔家子,对方眼看佳人无法渡河,就自告奋勇,来回两趟,背着余茉和她的婢女过河,余茉很感激,事后询问对方姓名,想日后再请家中长辈出面感谢,对方自称崔珩,是博陵崔家嫡支,排行第二。
    听至此处,凤霄问:“假的?”
    崔不去缓缓点头:“假的,对方是崔三,因少年顽皮,逃学私自外出游玩,怕传回家中被长辈责备,就谎称了二哥的名头。”
    后来,余家派人去崔家致谢,正好崔二到了婚龄,崔家在为崔二物色妻子,又正好,余氏品貌俱佳,两家结亲,顺理成章。
    没有背余氏过河那件事,这桩婚事,充其量也就是郎才女貌,门第相当,有了那桩佳话锦上添花,就更是金玉良缘,天作之合。
    凤霄沉默片刻:“所以,这其实是一桩阴差阳错,意难平的悲剧?”
    崔不去笑了:“不,虽有误会,却非悲剧。余氏过门之后,就知道那天背她过河的人,其实是崔三郎,但那天匆匆一面之缘,实在也谈不上什么一见倾心。余氏与崔二郎志趣相投,感情融洽,二人赏雪谈诗,看花论泉,足迹踏遍郊外山野,很快就成为一对人人称道的佳偶。”
    ……
    这场雨看似没那么快停。
    崔琳连撑伞都顾不上,在雨中一路狂奔。
    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他的脸。
    他的脸色比天空还要苍白。
    崔宅花厅内,正洋溢灯火通明的热闹。
    崔咏面上露出方才训斥崔琳夫妇时所没有的欢快。
    因为崔家最争气的儿子,四郎崔珮回来了。
    “你还舍得回家,你还记得你在这里有个家吗!”虽是训人的口吻,但谁都能看出崔咏脸上并无不悦。
    崔珮也笑呵呵地应和:“儿原想南下探望旧友,路过博陵附近,听说崔家要办榴花文会,这不又回来了?”
    崔咏吹胡子瞪眼:“若没有文会,你当真就不回来了?”
    “哪能呢!”崔珮哈哈一笑,“高堂双全,儿女俱在,我这不就回来了?”
    面对爱子,崔咏高兴了一会儿,笑容却转淡:“自从袁氏病故之后,你不愿再续弦,说要游遍五岳三川,我知道,你其实是不想回这个家。”
    崔珮:“阿爹……”
    崔咏摆摆手:“不必多言了,回来是好事,你就多待三两个月吧,啊?”
    崔四看着老父须发皆白的苍老面容,一时说不出拒绝的话。
    门外脚步声骤然而至。
    崔琳的身影冒冒失失闯入二人眼帘。
    一身湿漉漉的他喘着气,发丝黏在脸上,说不出的狼狈。
    没等崔咏沉下脸色,崔琳已惶惶然道:“他没死!他回来了!”
    “三郎!”崔咏喝道,“你又发什么疯!没见你四弟回来了吗?!”
    崔琳恍若未闻,兀自道:“他,就那个凤霄!您知道他刚刚给白玉改了个什么名字吗?叫余茉!余氏啊!您还记得她吗!”
    在座两人陡然变色。
    崔咏甚至难得失态,按住桌案想站起来,却一时腿软,复又坐了下去。
    “是不是你听错了!”他厉声质问崔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