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她们也不会戳穿这一点——若是从前顾皇后还在时候,光是凭这一点,她们就可以把袁昭仪诋毁得体无完肤,让她几日之内就失宠。顾皇后会论功行赏。
    但如今戳穿了,对谁有好处呢?皇帝不高兴,袁昭仪失宠,她们这些下面人也捞不到任何好处。
    所以,她们不但不会戳破袁昭仪,还会帮她出谋划策,让她在皇帝面前装得更好。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果然没过几个月,皇帝就对袁昭仪迷恋越深,再加上袁昭仪有了身孕,皇帝更将之视为上天恩赐,佛祖开恩,将袁昭仪升为贵妃。玉澹宫人人都赏赐丰厚。
    如今袁贵妃已经有了地位,有了孩子,看似圆满,但还没有到一劳永逸的时候。她还要把孩子平安生下来,还要牢牢抓住皇帝的心,不能让皇帝在这时候移情他人。
    她还是离不开身边嬷嬷的指点。这其中袁莲华最信任的嬷嬷,就是一个姓邵的嬷嬷,邵嬷嬷生得慈祥模样,原来是一位老太妃身边的人。自从顾皇后出事之后,皇帝就将顾皇后从前重用的人都清理了一番,有杀的,有流放的,有贬的,有放出宫的。将顾皇后的势力全部冲散了。
    这位邵嬷嬷虽然是宫中老人,但与顾皇后毫无关系,所以皇帝才安心放她在玉澹宫伺候,算是一个大管事。
    邵嬷嬷平日除了管管玉澹宫的那些小宫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指点袁昭仪,教她如何说话,如何读佛经,如何引用。
    皇帝常常要袁莲华诵经给她听,有时候他累了,会躺在榻上,要袁莲华诵经为他解乏。袁莲华之前只会念那么一篇心经。后来邵嬷嬷指点过她,教了她一番,她渐渐能读一些妙法莲华经了。虽然经文涵义她还是半懂不懂,不知道该如何引用,但这也无妨皇帝对她的看法。真正谈论佛经的时候,袁莲华就让皇帝说,她只要随声附和就行了,皇帝只会觉得她虚心又懂事。
    这次方氏进宫陪伴,邵嬷嬷也给贵妃出好主意了。让方老太太也做出虔诚的样子。这才显得生出袁莲华这样的女儿是天赐。
    袁莲华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
    她虽然说不清楚,但她心中和明镜一样。她知道皇帝在她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她这个人,而是另一种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相信她与上苍,与佛祖有说不清的联系。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只有他才能得到的一种东西。
    她问过邵嬷嬷,这种只有皇帝才配有的东西,到底该叫什么。邵嬷嬷笑了笑,说:“该是叫祥瑞吧?”
    袁莲华恍然大悟,她点头道:“不错,正是祥瑞。”
    所以她可以说话不如宫中其他人文雅,可以举止没有那么优美,但她一定要坚持一点,就是她虔诚佛法这一点。只要这一点不破,她在皇帝心中就是与众不同的。有再美的女人,再聪明的女人,也无法取代她的位置。
    袁贵妃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好了。
    方氏到了玉澹宫,次日就开始陪着袁贵妃礼佛。说是如今袁贵妃身子不便,方氏代替她跪拜礼佛。
    很快,玉澹宫中就说贵妃母女二人都是虔诚谦逊的人。方老太太来了也不到处游玩,大吃大喝,只是安静陪着贵妃,手上串珠不离手。
    这话传到皇帝耳朵中,自然是十分高兴。他对袁莲华道:“果然是这样的母亲,才能生出你这样的女儿。”
    袁贵妃道:“老人家担心我,只怕我身子太倦了。”
    她对皇帝依然是十分温柔,并不因为有孕就撒娇有脾气。皇帝因此越发觉得她好。
    “你身体看起来虽然好,还是得小心。”皇帝温和嘱咐。
    他虽然不能要袁莲华侍寝,但还是时不时会来玉澹宫,光是看看袁莲华,他心头都觉得自己身心更轻快些。
    袁莲华宫女出身,身体很好,有孕几个月,并不见身体有大变化,只是面孔更圆润了些,腰稍粗了些。这也让皇帝十分高兴。他几个孩子,都是从小身体不够好。尤其太子,从小多病,身体不够健壮,皇后怀的时候,就吃了不少苦。
    但这个孩子似乎看起来不同,袁莲华怀得这样轻松,说不定能生下一个很健壮的孩子。他有时候过分沉迷这种幻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并不是第一次迎来孩子了。他虽然子嗣不算繁茂,但也有十几个孩子出生过,活下来的也有好几个。
    但这次袁莲华怀孕到底不同……这两年他以为宫中不会再有女人怀孕了。虽然这事情是肯定会发生的,但他一想起来多少有些闷闷不乐。袁莲华有孕,他大喜过望,心中更是得意。
    这时候袁莲华不要说让她母亲进宫陪伴,哪怕是要她全家女眷都进宫陪伴,他也会准的。只要她能平安将这个孩子生下来。
    没想到方氏来玉澹宫后,一点声响都没有,真就只照顾女儿。皇帝心中更是对袁家有好感了。
    又过几日,袁莲华才安排母亲见了一次皇帝。方氏规规矩矩给皇帝行了礼。
    皇帝打量方氏,见她生得整洁,穿着朴素,就向袁莲华道:“你母亲来了,怎么也不做几身新衣?”
    袁莲华柔声道:“母亲说穿我的旧衣就好,还行动方便些。她不是奢华的人,不惯享受。”
    皇帝道:“你还留着你的旧衣服?”
    袁莲华道:“一针一线都不敢乱丢。”
    皇帝于是越发心疼,又给玉澹宫许多赏赐。
    玉澹宫这边的动静,宫中其实都在看着。有两个说了袁贵妃闲话的宫妃都被贬斥了。其中一个就是金泉公主的母亲方昭仪。方昭仪从前是顾皇后的手下,家中兄弟都为顾皇后做生意的。顾皇后事发之后,方家被抄家,家产被抄没。
    方昭仪因为有金泉公主,在宫中还能过下去,就是比从前手头紧许多。她比顾皇后稍好一点,皇帝没有彻底禁她的足。
    方昭仪在袁莲华封为昭仪的时候,早就酸得不行了。等到袁昭仪又册封贵妃,又有怀孕的好消息传来,方昭仪又气又嫉,她只恨金泉公主不是个儿子。
    从前金泉公主还能和安平公主一起玩,如今安平公主直接出宫去了。金泉公主只能在宫中。方昭仪越想觉得不平,她要生个儿子,再不济也可以像许婕妤那样,至少有个指望。
    她咒骂袁贵妃的话只敢在心里说,还不至于当着人面骂。但听说袁贵妃的母亲进宫陪伴,她不得不陪着笑脸又去玉澹宫巴结一回。
    回来之后,她终于忍不住道了一句:“从前宫中怀孕的多了,母亲进宫伺候的,也只得这一个。”
    就这一句话,也传了出去。皇帝立刻将方昭仪贬为了方美人,命她闭门思过,与顾皇后一样禁足了。
    旨意下来,方昭仪哭了个昏天黑地,抱着金泉公主问今后该怎么办。金泉公主本就是个心冷的,对她生母只是不耐烦,冷冷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娘娘不懂么?”
    金泉公主不能像安平一样出宫甩开一切,她也没想过出宫。她只是立刻投贵妃所好,亲手抄经,又绣了一幅心经,都是为了讨好袁贵妃。对方昭仪却不闻不问。
    方昭仪没了娘家支援,又受了皇帝传话训斥的羞辱,金泉又如此,她一时没想开,就寻了死,一根白绫结束了性命。
    方昭仪这一死,皇帝只嫌晦气,贵妃这头正在怀孕养胎,这时候宫里却死了人。除此之外,他对方昭仪的死没有其他想法。
    只是皇帝没有想法,宫中其他人未必都心如止水。
    本来袁贵妃有孕,就已经让整个后宫都十分敏/感了,这时候又死了一个方昭仪。除了玉澹宫,其他宫妃都分外紧张起来,生怕这时候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一件事。
    因为方昭仪死前已经被贬为美人,所以葬仪也仅仅按照美人来办。又因为不能打扰贵妃休养,免得破坏玉澹宫的喜气,最后办得十分潦草,静悄悄就完事了。
    金泉公主本来想费心讨好袁贵妃的,这下也用不上了。方昭仪一死,她热孝在身。玉澹宫不会收她送的东西。
    皇帝并不是不知道整个后宫除了玉澹宫,都战战兢兢,但他并不在意。他现在眼中只有玉澹宫,只有贵妃和他们的孩子。
    他甚至对各宫都这样安静十分满意。除此之外,他唯一的好奇就是皇后这时候在想什么。
    他之前去看顾皇后的时候,两人不欢而散,他当皇后是个疯子。但他心里清楚,皇后并没有疯。
    所以这件事情才有意思,皇后知道了袁莲华怀孕,会怎么想。他一想到她,就希望她为他发疯,为这件美妙的大喜事嫉妒成狂。
    他想过她应当是表面镇定的模样,但心里的火已经将她的胸口烧穿。她要死不能死,还痛得叫不出声。
    方昭仪下葬的那天晚上,皇帝宿在玉澹宫。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因为这件事情自尽的女人,不是方昭仪,而是皇后。她容貌还是年轻的样子,但神态成熟,她看着他,并不是伤心,也不十分愤恨,她说:“我只是忍受不了了。有欲心者无解脱,我要解脱了。”
    皇帝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袁莲华还睡在他身边,面容恬静。他静静想着这个荒谬的梦,最后还是自嘲笑了,皇后不是方昭仪,她忍受得了。
    次日一早,皇帝还是忍不住问了问两仪宫的近况。他还是想知道皇后怎么看待这事情。他能趁此机会羞辱一番皇后也是好的——他将她镇死在两仪宫,而他已经有了新人,还会有爱儿诞生。
    皇帝将一直监视两仪宫的内侍召来,问:“皇后最近有什么异动么?”
    内侍回答:“还是一切如常。”
    皇帝又问:“皇后知道了贵妃有孕的事情么?”
    内侍犹豫了一下,道:“宫中到处都在说这事情。也传到两仪宫去了。是送菜去的宫人与两仪宫宫人闲聊时候说了出来。皇后应当已经知道了。”
    皇帝微笑道:“是么。皇后还是没动静么?”
    他想了想,吩咐下去,说是因为佛诞日快到了,又正好是贵妃生辰,都是喜事,宫中再颁赏赐。各宫都赐酒菜,给两仪宫也赐一桌好宴。
    宴席送到两仪宫。两仪宫众人都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何皇帝为何突然会给赏赐,还是这样一桌好酒好菜。大家甚至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来颁赏赐的宫人解释道:“圣上说快到佛诞日了,又是贵妃生日。今年又正好贵妃有孕,值得庆贺,所以特意赏赐席面。”
    皇后领了赏赐,她面色沉静。她之前已经知道贵妃怀孕的事情,所以不算意外。她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还要这样特意羞辱她一下。
    不过难得有皇帝派来的宫人来,顾皇后这时候不是要面子的时候,羞辱不羞辱的,她并不在乎——在她被软禁在两仪宫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面子和尊严可言了。
    她情愿这时候多套些话。于是叫人伺候酒宴,一边慢慢用膳,一边与内侍闲话。问他宫中最近可有什么大事。
    内侍不敢多话,只捡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了。幸好顾皇后没有问玉澹宫的事情,他也省得为难。
    “宫中其他人都好么?祁太妃还好么?”皇后问得很随意。
    祁太妃就是那位历经五朝还活着的老太妃。大家都说她能活到一百岁。听皇后这么问,内侍立刻答道:“祁太妃身体康健。前段时日才做了寿。”
    皇后微笑道:“可惜今年我没能亲自去看她。”
    她目光一闪,看出了内侍的犹豫,就追问:“怎么了?有人不好么?是许婕妤?”
    内侍忙道:“不是许婕妤……是方美人。”
    皇后道:“方美人?是方昭仪么?”
    内侍就道方昭仪因为失言,被贬为了方美人。
    他没说缘故,只说了方美人急病去了。
    顾皇后已经知道了这里面的蹊跷。方昭仪一向身体健康,“病”得可真不是时候,居然在袁贵妃最炙手可热的时候被贬为美人,才被贬为美人没两天,就“急病”去了。
    她叹了一口气。内侍正要告退,顾皇后叫住他,道:“我写一张字条,谢陛下赏赐。若是陛下问你,你就拿给陛下。”
    宫人端来纸笔,顾皇后起身写了一句话,叠好给了内侍。
    内侍并不敢看皇后写了什么,就匆匆回去复命了。
    皇帝正在书房中,准备要去玉澹宫袁贵妃处。他正准备起身换衣服走,去两仪宫的内侍来复命了。
    皇帝立刻叫进来,问他皇后都说了什么,看起来如何,一个字都不放过。
    内侍把话一句一句复述给皇帝听。
    皇帝问:“她听到方美人急病,怎么说了?”
    内侍答道:“皇后并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
    皇帝似乎有些不相信,又像是有些不满足,道:“她没说别的了?”
    内侍忙道:“皇后向陛下谢恩。还写了一张字条,说是谢恩的话。”
    他奉上给皇帝。
    皇帝接过叠得小小的字条。他还记得这是皇后的习惯。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她还是良娣时候,说什么情话,不直接开口,写在裁得窄窄的字条上,然后折成漂亮小巧的形状。
    那时候她做什么,他都觉得聪明伶俐,像小火点一样明亮。
    他盯着手中的字条看了片刻,终于还是打开了它。
    那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
    这是无量寿经里的一句。给他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她不把他的羞辱当回事。
    皇帝一瞬间失笑,然后狠狠撕碎了那张纸条。
    内侍垂着头,肩膀缩着,一动也不敢动。他本来就担心万一皇后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但这也不是他管得了的。如果皇帝发现皇后的纸条他没有带到,只会惩罚更重。
    皇帝摇摇头,道:“你下去吧。”
    他突然失去了去玉澹宫的兴致,只想一个人呆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