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吴议回头一看,便瞧见一个身长玉立的年轻人,正笑眼眯眯地望着他。
    “阁下是……”
    “我乃夔州奉节县县丞顾安,阁下想必就是要赴渝州的医助教吴议吴先生吧。”
    吴议乍然还有几分惊奇,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他这一身医助教的服制,又同样在等赶往巴蜀的船只,等于把渝州医助教这个身份写在脸上了。
    这位县丞想来也是才将赴任,所以对京中之事了如指掌,能认出吴议来,也就不奇怪了。
    “先生当日勇救太子妃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实在人敬佩不已。”
    吴议只能回以一个淡泊的微笑:“此事不过从医的本职而已,顾兄实在太客气了。”
    两个人说话间,便已经有一艘船停靠在码头稍作休整。
    船板上的船夫靠着栏杆,朝底下挥着手,意思是有空给他们搭便船了。
    吴议和顾安各自付了船钱,就跟着船夫去里面一格船舱坐着,狭小的舱里歪七倒八睡着几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吴议只好捡了一个角落里的小木凳坐下。
    顾安倒不娇气,跟他并排而坐,反正都往同一个方向上走,干脆搭个伴儿一起,也省得路上无聊。
    船一开动,顾安的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了:“吴先生可知道这是哪一家的商船?”
    吴议倒真不知道:“左不过是南下的商船,在路上捡几个人赚点外快罢了。”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商船,听说是蜀中李家运货的船只。”
    “李家?”吴议对于这些边角新闻毫不知情。
    顾安也不和他打哑谜:“就是号称川渝首富的李志远家的货船。就连天皇天后都偏爱他们家的蜀锦,一匹可值百贯。”
    闲言碎语间,一日就这么磨蹭过去了。
    顾安将赴任奉节县,也早就把当地的奇闻异事打听过一次,什么李商人的嫡庶宅斗,刘刺史的败家夫人,蒋学究的莽撞学生,听他念念叨叨了一整天川渝一带的名人轶事,吴议倒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渝州城到了!你兄弟几个赶紧下船嘞!”船夫撩了门帘就进来送客。
    吴议拿起贴身的包袱,和顾安一起下了船。
    这也是他从现代到古代,第一次来到大江奔流、闻名遐迩的巴蜀渝州。
    吴议走下商船,站在苔痕青青的古城墙前,回望烟波浩渺的茫茫长江。
    现在,这里既没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也没有川流不息的钢铁巨轮,南来北往的商船匆匆路过,头也不回地离开眼前金风细雨的水乡。
    ——
    前往奉节县,要另走一条水道,眼瞧着天色已晚,顾安决定先和吴议一道,拣一家客栈暂时先住下。
    找来找去,城内的店家却都推说客满,请他们去往别家。
    “还真怪了。”顾安喃喃自语道,“上一回我来渝州的时候,这老板还跟我抱怨没啥客人,要关门了呢!”
    吴议也觉得事有蹊跷,渝州现在还属于经济落后地区,鸟过不留毛的,还能住满人?
    倒是顾安出了个主意:“江边那些船家好多都能住客,还便宜,就是屋子太潮了点。”
    再潮也比在大街上吹冷风强多了。
    两人对视一眼,当机立断拎起行李回头赶往江边,去找过去相熟的船家。
    才刚敲开一家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一声黯哑的惊叫:“快关门,当心毛子!”
    毛子是这里对山贼土匪一类人的总称。
    顾安眼疾手快冲上去把门缝死死扒住,朝里头高喊:“我们不是毛子,只是想借宿一宿,还请船家行个方便。”
    门这才开了,探出张小心翼翼的脸,瞧这二位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模样,才放心地请人进来。
    屋里头一个面色惶然的老大娘这才点点头,叹了口气:“二位客人不要见怪,我们这旮旯最近毛子闹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晚上留陌生人。”
    顾安恍然大悟道:“难怪那些店家说客满了,原来是怕毛子,跟我们扯谎呢!”
    又奇问:“这是哪路神仙山大王,叫你们上上下下地怕成这个样子?”
    吴议也颇为好奇,这个年代的“山大王”基本就两种,一种是“义军”,专门跟政’府作对,不找百姓麻烦;另一种就相当于恐怖分子,打砸抢掠,无恶不作。
    不管是哪一种,闹起事来都够折腾的。
    别看《水浒传》里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只劫富济贫,这个年代的土匪可没那么仗义,对农民而言还是一块祸患不小的毒瘤。
    除非像隋炀帝那么作死地压榨国力,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宁可自己掏出锄头做土匪,也不愿给皇帝耕地种田,一般老百姓还是愿意跟政’府站在同一战线上,反抗割据一方的小势力团体。
    李纤夫替他们斟上两碗热水,也是愁眉不展:“毛子头叫萧月仙,是萧铣的后人,数十年前他老子因为在奉节县一带造反复隋,太宗下令抄他全家,这个萧月仙竟然逃过一劫。如今他东山再起,放出话来,要每家每户按时交钱纳俸,不然他就来打来抢!我老娘一个人在老家我不放心,才回来渝州城的。”
    顾安听得脸上一阵刷白,半响,才喝了一口滚烫的热水调和下脸色:“咱们别碰上那群土匪就好了。”
    吴议自一进门起,就安安静静待在顾安身边,一句话也没有讲。
    他虽然不知道这个萧月仙是哪一路神仙,但唐朝顺风顺水的日子起码还有好几十年,看来这个造反世家也就这点出息,只能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欺负欺负这里的良家百姓。
    可还是隐隐觉得不安。
    毕竟,他现在不是拿着历史书,摇头晃脑地背着这些只言片语的应试生,而是这些被欺负的良家百姓中,暂时还没倒霉的一份子。
    第87章 萧家毛子
    翌日, 天色早晴,江边的雾气被料峭春风分拨开去, 视野之中一片清明。
    “可惜你我皆有公务在身,不然真想和先生再小叙几日。”
    顾安话中大有遗憾之意。
    吴议倒看得很开, 南来北往这么些年,数度与人离散, 他早就习惯了分别的滋味。
    “有缘总会再见的, 指不定咱们下次见面就是在长安了。”他玩笑一句。
    顾安当然知道这个理想不太现实, 但依然十分乐观:“不求摘得长安花, 但求清如长江水。但愿下次与先生相见的时候, 顾某能成为百姓口中一个清清白白的好官, 也就不枉此行了。”
    说罢, 便登上了船, 朝他遥遥一挥手。
    吴议望着他渐行渐远渐小的背影, 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他们这些县官, 大多是科举出身,进士及第,本该前途一片光明。
    只不过这些天之骄子中也不乏不如意者, 往往就会被委派到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小地方,一留, 也许就是一辈子。
    其中也不乏大有可为、流芳千古者, 只不过他们的此时此刻的境遇, 远非后世轻描淡写的一句“怀才不遇”可以囊括。
    更多的人, 就如眼前这位年轻的县丞, 穷其一生地辗转奋斗,最终也没有在历史的长卷里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的影踪。
    而支持他们在冰封雪掩的仕途中继续顽强前行的,就唯有胸中一腔难凉的热血,和肩头难以卸下的“兼济天下”的宏愿。
    轻寒春风席面而来,如牛毛似的冰刺,细细地扎在人的脸上。
    吴议收回远望的视线,在心底默默祝福这位两袖清风、一身干净的县丞。
    愿君不辞冰雪,一如始终。
    ——
    送走了顾安,吴议才检点好自己的行装,辞别了船家,慢慢找到了渝州城的医科官学。
    渝州城的医科官学照例设在城南,几进几出的小院,一株半衰不朽的古木,一道歪歪斜斜、字迹斑驳的大匾往上一搭,就算是一个正经的学府了。
    斜斜挽起的竹帘之下隐约有稀稀拉拉的读书声传来。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读的还是《黄帝内经》的开篇《素问篇》。
    吴议下意识地摇摇头,就算是袁州官学,也不至于破落至此,怎么地处长江之滨的渝州,官学反而潦倒成这副田地?
    听到门口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门中慢慢踱出一个一身助教服制的年轻人,一双眉眼便仿佛一对刀剑,眉梢挂着锋锐的刃尖,眼中折出凌厉的光芒。
    “阁下是……”
    吴议赶紧掏出公文:“我是新来的医助教吴议,敢问阁下是否是渝州官学的医助教?”
    那青年微微一怔:“原来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先生,久仰久仰。”
    这回换吴议摸不着头脑了,不知自己的“名声”什么时候就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渝州城。
    “我是这里的医助教许捷。”青年简略地介绍自己一句,见吴议还是一副怔忪的模样,脸上不由挂上一丝微笑。
    “吴先生剖腹取子、勇救太子妃的故事早就传遍天下了,如今杏坛之中,谁人不知道内科吴议的大名?”
    吴议不由额角沁出微汗:“此事全仰仗郑筠、沈寒山二位博士的好功夫,议不过徒得虚名罢了。”
    两人正说话间,堂内已三三两两走出几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对许捷弯腰一施礼:“先生,学生先回家了。”
    许捷收起脸上淡淡的笑意,肃然地一颔首:“去吧。”
    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走尽了,吴议才问出心中的疑惑:“如今午时不到,怎么就到了下学的时候?”
    许捷瞧着这些学生渐渐远去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萧家军在渝州驻扎,扰得民不聊生、人人自危。这些学生若晚些下学,只怕就会遇上劫道的毛子,枉赔上一条性命。”
    吴议思及昨夜的情形,才越发觉察出事态的严重,学生不能上学,客栈不敢开门,百姓人心惶惶,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下去?
    两人说话间,已经穿堂而过,走到官学后面的小院。
    里头寒酸地立着几间破落的小屋,一推开门进去,便听得纸糊的窗户被寒风撩动得飒飒作响,虚浮的阳光从墙缝之中折出一线,照在许捷那张无可奈何的脸上。
    “渝州自然比不得长安繁华,只有委屈先生在此小住几日,我再差人修补修补。”
    这场景,倒颇肖似袁州城那方小小的、寒酸的小院了。
    吴议也不是娇生惯养出的贵公子,虽然在长安过了几年衣食无忧的日子,但也没有忘记袁州城里门不避风的苦头,两相比较之下,这里也算不得特别破败了。
    许捷冷眼瞧着吴议的神色,见他并没有特别露出嫌弃或者委屈的表情,心中自有三分估量。
    他本以为这个长安而来的小先生是个吃不得苦的贵人,所以才特地抬出这所最破烂的屋子给他,为的就是好好杀一杀他的锐气。
    没想到这人倒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模样,到让他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吴议四处张望片刻,将桌上的灰尘用帕子细细地擦干了,才将行礼搁置好。
    “此事就劳烦先生了。”吴议没有在此事上多加纠结,反倒想起另一桩事情,“我来之前,听说这里有一位李博亭李博士,负责统领此间医官,怎么如今却不见他老先生的影踪。”
    一提起这件事情,许捷不由苦笑一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