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才十五岁?”王教授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教授,学弟很厉害的,他十四岁跳级考入大学的,还是省状元!”赵正在一旁解释道。
    “十四岁的高考状元……我想起来了,之前还其他老师说起过你,原来你就是那个陈东啊!”说着王教授再次打量了下陈东,说道:“对得上,应该就是了,像你皮肤这么黑的学生还是很少见的!我说那几个女老师为什么还特意强调你的肤色呢!”
    听着王教授直白的话语,陈东心里一耿,已经好几个人都说他黑了。话说自他懂事以来,每年夏天暑假都要在山上暴晒能不黑嘛!好在这几年家里条件好过了不少,不用他再进山了,等养几年,自己的皮肤变白些,总不会再有谁说道了!
    “呵呵,教授,您这可是说对了!学弟现在在学校几乎都已经人尽皆知,咱学弟东子这年龄这肤色在咱这大学里可不就是一个焦点嘛!而且你可不知道,学弟的数学竞赛预赛、期末考可都是拿了满分的人,现在学弟可是在学校论坛上力压了校花校草成了青木大校园网络第一红人了…….”教授说话有多直白,赵正可是见识到的,他怕话题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于是忙缓和气氛,生硬地转了话题说了起来。
    “好了,好了,我对高考状元在校园网有多红,不想知道,我就想知道这几个公式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听着赵正的话,王教授摆了手说道:“那个陈东,快把你的稿子拿给我看看!”
    “好的,教授!你看这是我的计算分析过程,对了我还带电脑来了,这个数学建模也完成了,您看…….”见话题总算是回到了正轨,陈东连忙将十几张的计算稿纸递了过去,然后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电脑里的数学模型,给王教授讲起了自己的思路。
    “你这里用了几条傅里叶反演公式很是巧妙,但是为什么最后计算公式里变量参数会……”
    “是这样的,教授,我看过您前段时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那个项目实验的论文,虽然理论数据上这个变量参数因子应该…….但是看了你的论文后,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变量参数的因子并不是连续的,如果按照您在论文中所述的话,这里…….”
    站在一旁看着教授和陈东两人对于这几个公式的讨论越来越深入,此时赵正的思路早已变成了一团浆糊,或许是他的学识真的有待加强,也或许是此时他复杂的心情所致。总之,现在的赵正对于陈东和王教授的谈话早已下意识的略过,现如今他的脑海里早已经被那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给塞满了-----就那样被你征服!此时的赵正心里已经在犹豫要不要以后给陈东换个称呼了,学弟肯定是不行,要不以后他也叫大佬?!
    “好!好!不错,看得出来,你的数学自学得岂止是不错,泛函分析这些数学工具你在这里用得很是巧妙,看来是下来很大功夫啊!”看着陈东最后的建模成果,听完了陈东整个思路后,王教授很是欣赏地赞叹道:“而且,你的思路很开阔,竟然能想到这样分析数据,真的没想到你会从数字的角度去寻找出这样一个切入点……”
    听着王教授对自己的赞赏,陈东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赞美的话他听过很多,早就已经习惯了。但是王教授好似看着稀世珍宝一般垂涎欲滴的眼神,着实让陈东有些尴尬。面对王教授炽热的目光,陈东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教授,,我的分析推算过程都没问题,可是我代入各个数值求各个变量因子的最佳值时,我发现结果是错误的,根本就不合常理,这是为什么,结果和论证过程我都计算了n次了,并没有问题。难道我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嘛?”
    问完话,陈东心里开始期待起来,他不在乎结果是对是错,但是对于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他是真的很好奇,为此,今天下午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撬’了数学系的课。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使用数学工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科研实验,他想为自己这奇妙无比的第一次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呵呵,你小子数学上是很厉害,可比你学长厉害多了!”说着,他指了指一旁的赵正,面对教授的再次直白插刀,早就习惯了的赵正只能无奈地挠了挠头,以微笑示意。
    “不过,在生物材料上,你的专业领域还是比不上你的师兄。毕竟他在这方面的积累还是可以的,赵正我问你,你觉得陈东的计算问题结果出在了哪里?大胆说出你心里的想法!”
    “嗯,那个,那几个公式的推演分析我看着有些迷糊,但是如果公式是正确的话,那么就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那几个变量因子本身取得就有问题。比如在一定条件cn+这个粒子浓度可能不再是影响这一材料的变量因素。”
    “这,这怎么还可能?”一直以来都很冷静的陈东这次满脸的不可置信看着赵师兄。
    “可能性是很小,和现如今的常识有很大出入,但是并不排除这个可能。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可能,要么最后就是这几个公式的推论是错误的。”赵正思虑了会儿说出了自己心里不确定的想法。”
    “其实你以后如果实验做多了的话,想法就会和你师兄赵正一样,即使你觉得计算结果不对,也可以亲手实验一遍对错,这样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项目团队,相信我只要你多参与几次实验,你就会知道在实验中,常识有时候被推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王教授一边试着说服着陈东加入他的项目团队,一边笑着拿出了一封精致的邀请函继续说道:“其实,你们的运气很不错,知道为什么你那几个异于常理公式就把我吸引住了吗?如果是以前,我可不会因为这个就在办公室里花上一个多小时听一个大一新生讲述他的论证。知道这封邀请函是什么吗,你想要的答案或许就在这里!”王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对着陈东扬了扬手里的邀请函。
    然后王教授接着说道:“陈东,你的计算公式可能并没有错,赵正,你前一个的想法或许是对的,常识可能将再次被打破。怎么样?陈东有兴趣加入我的团队吗?我想你论证的这几个公式将会给接下来将要举办的研讨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深水炸弹。数学啊!数学!真没想到当数学和科学实验结合,上帝的语言会那么直白!”说到最后,王教授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他一直以为这句话太绝对了,可是不得不说有时候数学工具有时候真的可能就是自然科学的破解密码。
    “教授,我……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加入您的实验团队!可是我还只是一个本科生,我的专业知识积累的确不够,而且我上课的时间……”说到这儿,陈东犹豫了会儿,解释道:“我想早点毕业,就想着三年内修满学分,如果参加您的实验团队,我可能时间上会很……”说实话,王教授的话对陈东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可是,他的时间已经排得很满了。而且,关于专业知识上的积累,他也的确是不够,不是他谦虚。在生物材料这方面他才接触不久,即使再聪明再怎么努力,这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东子,你傻呀,你知道多少研究生挤破了脑袋想要进我们导师的项目里吗?这个机会你可不能错过啊!”一旁早就呆愣住的赵正听了陈东的话,他反应过来,立马就阻止了陈东拒绝的话。
    听了赵正和陈东的话,王教授满脸笑容地看着陈东说道“呵呵,你放心,只要加入我的团队,你学分那些个都不是事儿。不要说你想提前一年本科毕业,就是提前两年也不是不行,还有你研究生提前毕业也都可以,只要你达到我的要求。”
    “真的吗?真的这么简单就可以提前毕业?学校不是规定不能…….”陈东依然还是有些不相信地说道。事实上,除了惊讶,陈东心里还有一份惊喜,他希望王教授说的是真的。因为大一大大二的有些选修课对陈东来说,在时间上的性价比真的很低,远远不如他在图书馆的时间有意义。可是为了修满学分提前毕业,陈东依然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去教室上课。
    “简单?丑话我可是说到前头,我的要求可不低,到时候你就不会觉得简单了!”说完,王教授瞥了眼赵正然后挑了挑眉对着陈东继续说道:“当然,学校的规定还是要遵守的,你的学分我肯定是会让你修满的。说着他指了指陈东手上的稿纸接着说道:“你的这个论证过程和公式,写成论文发表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就可以赚不少学分了,然后关于你的情况,我会向学校反映的。时间上学分上这些问题就不用你来操心了。你接下来除了写论文的事儿,还有就是这个。”
    王教授再次晃了下手里的邀请函,说道:“一个月后,会有一个生物材料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议,我希望你可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带上它和我一起去参加这个会议。因为你的公式很可能将会在这次会议上被证明成立。这次会议的发起人是梅国的尼尔斯教授,他通过了一次模拟实验意外发现了cn+粒子在生物材料合成变量控制上不符合常识的地方,并对其做出了猜想假设。我想说的是他的猜想假设和你的数据推论的公式计算结果不谋而合!”
    即使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听了王教授的话,陈东和赵正两人的心里依然还是被震撼了。即使自信如陈东,他也没想到自己计算得到的公式会真的被证明是正确的。
    “咳咳咳!”看着惊愕的两人,王教授恢复了以往的严肃表情,然后对着陈东再次说道:“你的数学功底很厉害,但是生物材料专业领域方面上,虽然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对你的要求而不只是这些。想要完成一篇出色的论文,你在专业领域上还是欠缺了些,这样,论文上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你师兄赵正,要是他回答不了,你再来问我。”
    “赵正,你好好指导指导一下你这个师弟,可不要说你导师不照顾你。这活儿你外面的师兄师姐们应该会抢着干的。”
    “是,老师,我一定会帮助师弟交给您一份满意的答案的。”晃过神来的赵正立马高兴地说道。王教授这次的确是在照顾自己了,不用说都知道,陈东的这篇论文应该级别很高,他帮着陈东写论文,再加上他和陈东的关系,二作的位置上应该会有他的名字,这对他博士毕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除了必修课,陈东翘掉了所有的选修课。他整个心思都扑在了论文上。赵正也的确给了陈东很大的帮助。实验的数据毕竟只是数据,如果只是纯理论上的计算推导,陈东的这篇论文就不会花一个月这么长时间了。因为王教授的要求很严格,他希望陈东不仅仅可以从纯数学的角度解释出他的公式,他更希望陈东可以用专业领域的知识来解释公式的论证过程和公式的科学含义。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陈东一边整理着论文,一边在不停地汲取着专业领域上的知识来充实着自己的论文。
    论文从初稿到完成进行了修修改改n次,最终,在一月时间即将过去的时候,在赵正师兄的帮助下,陈东的论文才总算是让王教授满意了。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陈东也终于明白王教授的要求是真的不低,很高也很严格。不过他喜欢这个挑战。
    不得不说这一个月论文的魔鬼训练,让陈东收获了不少。不说他的论文写作能力提高多少,就说他在专业领域方面的进步也是很大。虽然一篇论文下来有时候会让陈东觉得比解数学难题还要难得多,但是能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去解读数字背后的含义,这有时候比解题有意义得多了。
    一个月后,在王教授的指导下,陈东将完成的论文投到了国际知名期刊nuture上。
    之后,他便跟着王教授在众多师兄师姐们的羡慕下去参加了研讨会。
    这次的研讨会是在南大华清楼的最大的演讲厅里举行的。南都市是国家首都,南海市则是国家的经济中心。两座城市一南一北相互较劲,南都市有青木大这个国家一流学府,而南海市也有南大这个国家顶尖学术校园,一南一北两座学校也在相互竞争较力。
    从南都到南海,别看都有个南字,却是一南一北跨越了大半个国家,陈东这次跟随王教授去参加研讨会,为了赶时间,买的是飞机票两个就能到了。不管陈东表面有多成熟镇定,这心里头却很是七上八下的,毕竟是第一次坐飞机。
    飞机上,坐在王教授身旁的陈东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教授,我的那几个公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觉得我就是在几个数据推算分析处稍微巧妙地避过了几个岔路而已,我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高深的地方。能得出公式只是运气好而已,只能说是侥幸。”
    “你能这么想,很好,说明你没有骄傲自满。”王教授看着一脸紧张的陈东继续说道:“可说是简单,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说到到有关生物陶瓷方面的材料试验,这方面的人可不下万个,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你知道吗?人的精力其实是有限的,精通材料学的不一定精通数学,相反精通数学的也不一定精通材料学。而且你口中所谓的几个岔路口也不简单,往往一个岔路口就可以难倒一大片的人。你的计算的确是巧妙,除了数学上的分析计算,其实高深的地方是不多,只能说很巧妙,但是就是这巧妙的逻辑思维得到的公式足以推翻材料学里几座常识的大山,意义怎么会不大呢!”
    第二天下午,陈东和王教授两人抵达了南海市,南大这边也早就安排好了专门接待的人将王教授和陈东两人接到了学校附近的酒店。临走时,接人的老师,还多次偷偷瞄了几眼陈东,无他,即使皮肤黑,个头也高,但陈东那张才刚刚张开的脸掩盖不住他未成年人的事实。
    酒店的环境很不错,陈东打量了好一会儿,才私下对着王教授说道:“老师,这里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王教授看着陈东一脸操心的脸色道:“怎么,你以为是我出钱吗?一般这样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举办方都会报销来往的机票和住宿费用的,你就放心好好享受一晚上,明天可是还有场硬仗要打!”
    说是享受,其实两人坐了两天的飞机,早就累得要死,聊了一会儿明天的会议流程后,两人就早早地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睡够了的两人精神饱满地前往了研讨会现场。
    华清演讲厅里,主办方尼尔斯教授等人已经纷纷落座,陈东跟在王教授的后面,有些紧张地手里握着论文演讲稿和王教授坐在了最前面一排。
    事实上,当陈东出现在研讨会上时,就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因就如同之前,在一众中老年的面孔中间,陈东简直是年轻得过分,说他是鹤立鸡群也不过。跟着教授来参加研讨会的学生也不是没有,但至少也是在读博士,年纪至少也得是三十岁左右了,可以说,像陈东这样年轻的,在场找不出一个。而更让众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年纪过分的少年,竟然坐在了第一排,主办方竟然也没有阻止!
    第43章
    事实上陈东在忙着论文的这一个月里,王教授也并没有闲着。在确立的陈东的公式的可行性论证之后, 王教授第一件事便是联系了尼尔斯教授。而王教授和陈东坐在了第一排也是尼尔斯教授示意安排好的。早在会议前的两个星期, 尼尔斯就已经看到了陈东的论文, 对于陈东的论证过程早就已经熟记于心。但是乍一眼看到了坐在王教授一旁的陈东, 尼尔斯还是惊住了。波尔(王教授的英文名)和他通话的时候直说是他的学生巧妙地推算出了有关变量参数因子在生物材料合成方面的计算公式。但波尔却从没说过他的学生年纪竟然会这么小!
    “咳咳……各位专家学者们,欢迎参加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由南大材料研究院,尼尔斯教授…….下面有本次研讨会主题发起人尼尔斯教授给大家阐释有关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一开场,主持人例行介绍完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正题。
    坐在讲台正中央的尼尔斯教授早已组织好语言,他拿着研究稿说起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虽然只是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但也是国际性的会议, 南大这边拍摄的人早已在会前30分钟前就已经准备就绪了, 会议一开始, 摄像机镜头就对准了讲台上的尼尔斯教授。当然,既然是国际性会议,国外的记者也是少不了的,除了国内上一些专业领域科技媒体记者外,
    国外也来了好几个记者来进行拍摄。
    “…….通过以上这几组实验数据我们有理由可以推测, cn+粒子很可能并不是合成生物陶瓷的变量因子。而且我猜想可能并不仅仅是cn+粒子,可能还有其他错误因子的存在……”说到这儿,尼尔斯教授看着底下学者教授们早已经不可置信地在交头接耳了。即使参加会议前,就已经知道了此次会议尼尔斯教授的演讲主题,但是从那几组实验数据到最后的结果假设猜想,在场的所有专家学者们依然有些不敢置信。因为尼尔斯教授的推论猜想打破了人们在这一领域里的科学常识。如果这一简单的结论被证实, 那么在科学严谨性的原则下,很多教材以及其他专业书籍都将会被改。
    不过好在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心里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更何况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见过。科学领域里这样的情况不多,但也是有发生过的。正当人们以为尼尔斯教授做完报告后接下来会是提问环节。去没想到尼尔斯阐述完自己的猜想假设后,话锋一转说道:“两个星期前,我的这个猜想假设还只是个假设,至少在我看来想要证明这个猜想需要在极限条件下进行实验才可以。而这个极限条件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一直以为在我有生之年内,猜想假设永远只是猜想。可是!”
    说到这儿,尼尔斯教授看向了坐在第一排的王教授,又看了看坐在王教授身旁的陈东点头示意了下,继续说道:“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因为时间的原因,未来的及给大家说明,在这儿我先说句抱歉!然后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就在两个星期前,青木大的波尔教授和我进行了联系,并给我发了一份论文,不得不说我很震惊!因为这篇论文竟然从数学的角度证实了我的猜想假设!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尼尔斯猜想就在两个多星期前被证实了。”
    已经被证实了?这么快?在场的专家学者们,不可思的看着坐在前排的王教授。
    说到这儿,尼尔斯下意识地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你们可不要弄错了,猜想的证明者不是波尔,是波尔的学生。”
    学术领域的圈子其实就那么大,王教授在专业领域内还是很有名气的,如果说是王教授自己论证了尼尔斯的猜想假设,在座的学者们会惊讶但绝不会质疑!可刚刚尼尔斯说的是什么!证明者是波尔的学生!难道就是坐在波尔身边的那个少年!
    此时记者的镜头不再对准尼尔斯教授,而是纷纷转向了前排的王教授和陈东那里。坐在后排的南大在读博士生薛明也很其他一样脸上有惊讶有不可置信,但更多的是怀疑倒是没有人怀疑尼尔斯教授和王教授的人品,而是怀疑那个证明成功的学生蒙蔽了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实在是坐在王教授身旁的陈东太过年轻了,一看就未成年的脸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薛明,你认识王博身边的那个少年吗,那个少年是老王新收的学生?这也……这也太年轻了点吧!”和其他人不同,赵启明教授倒是没有怀疑,只是看着陈东的年纪真的太年轻了,真的很难让自己相信。
    赵启明教授和王教授两人在专业领域里可以说是亦敌亦友了。身为生物材料方面一南一北两个学术大牛,他们在项目经费,研究领域等方面多有竞争,虽然经常在学术方面吵得面红而赤,不过私下里两人因为脾气志趣相投相互欣赏而成为知己。
    就在会议前几天,王教授还特意打了个电话给赵启明,不为别的,就为了向老赵炫耀自己最近收了个天才学生。
    “难道老王说的那个天才学生就是这个学生吗?证明了尼尔斯的猜想?这…….这怎么可能…….”赵启明喃喃自语着。
    而在尼尔斯教授和王教授的示意下,陈东深吸了口气。依照王教授昨晚的叮嘱拿着论文站起身来走到了讲台上。
    看着讲台下面的众多专家和学者,陈东紧紧握了握手里的论文,他先是对尼尔斯教授弯腰示意了下,然后看着底下的众人说道:“大家好,我是波尔教授的学生,我叫陈东,接下来我先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论证关于尼尔斯教授的猜想。”陈东一边说着,一边手在微微颤抖着。
    而此时不只是镜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穿着西服却一脸稚气的少年身上。这是陈东第一次正式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讲台上,陈东说完话后,便拿起了粉笔先是在讲台上的一边写出了自己的几个结论公式。然后又在另一边将关键性的推导过程写了出来。
    随着粉笔在黑板上的滑动,数字符号似乎带给了陈东无限的自信。握着论文的手渐渐不再抖动,镇定下来的陈东在写完推理过程后,直接就将论文稿子放在了一遍,然后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请看,这边这几个公式是我通过去年我的导师波尔教授的实验数据推导出来的,将尼尔斯教授的实验数据带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最后得到的结果和尼尔斯教授的猜想结果是一致的。不得不说,这正的是一个巧合。”
    说到这会儿,看着一片静默的演讲厅,陈东顿了顿继续说道:“这边说我的推导过程,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后在这里,通过傅里叶的反演公式,排除粒子不连续的可能性………”
    陈东一边说着,手里也没有闲着,在黑板上写满了计算公式说明,“最后,将几个单项分式代入到6式中,我们能得到最后这几个公式了。”
    看着陈东一边有条不紊地解释着自己的逻辑证明过程一边在黑板上熟练地甩着各种公式定理,除了王教授一脸满意自豪,在座的其他人包括了讲台上的尼尔斯教授俱都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此时此刻,没有怀疑眼前眼前这个少年论证成功的真实性。
    在座的专家教授们虽然不是数学领域里的专家,但是他们做科研的也经常会用到数学工具,再加上陈东的讲解思路很有调理思落很清晰,除了少数几个数学功底差些的陪听学生,大部分都能听得懂。
    “妙啊,妙!没想到,数学工具在这里还可以这样用!真的很精妙!”赵启明拍着大腿一脸赞叹道。
    转而,他又嫌弃地看了看身边的薛明说道:“薛明,你听懂了吗?看你的样子…….”薛明看着导师对着自己摇头的样子只能无奈道:“教授,这个后面的泛函分析、还有那几个反推公式我还不太熟练,后面听得有些……也很正常啊……”
    “正常?你看看讲台上那个少年,你还觉得自己正常吗?”
    看着赵教授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薛明有些委屈地小声道:“明明是那个少年不正常才对!”
    “啪啪啪……”随着陈东最后公式证明完成,一旁的尼尔斯教授早已忍不住激动地率先给陈东鼓起了掌。
    而底下的专家教授们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真诚地为台上的少年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谢谢大家!”陈东微微弯了弯腰点头示意了下,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紧张,等掌声渐渐平息下来后,陈东看着演讲厅里的众人继续说道:“这是纯理论数学的角度去推导出的公式,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从生物材料的专业领域内来解释最后这几个公式的含义。公式里这个s这个因子是变量粒子……..”
    这一场研讨会,几乎成了陈东的个人秀,在陈东最后从专业方面证明完成后,底下的一众专家教授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疑惑和好奇开始自主地进行了提问环节。
    “能问一下,你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为什么会将变量r取值限定,还有最后你在证明过程中有几处公式的推导引用很是巧妙,但是……”
    陈东的论证过程无论是数学逻辑上还是从材料学的专业角度上,都是几乎没有任何漏洞。这是王教授最后对陈东的评价,面对众多专家教授的疑问,陈东并不慌乱,从拿到数据开始到公式证明,每一步的思路都是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对着众人的疑问,陈东有条不紊地开始解答起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这里就没有解释,关于变量r的限定是因为在实验中…..最后这个反演公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根据定理……”
    三个小时的研讨会,此时时间已经过了大半,眼见还有最后二十分钟,会议主持人立马上台想要结束提问环节。不想还没走上去,站在一旁的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记者突然强行插嘴问道:“陈,东,我很好奇,能问一下你今年多大?虽然很不礼貌,但是你看起来真的很小,是不是你们国家的人都显小……”
    或许是因为说得比较急,这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前面说的还是中文,到了后面就直接切换成了英语。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科学期刊的记者,在看到陈东在讲台上的表现后,mary的眼睛早就亮了起来。和枯燥无味的学术研讨会报道相比,天才少年更具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其实何止是这位名叫mary的美女记者,只要稍微有些职业敏感度,大家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特别是国内的几个科技类记者,对于本国天才少年怎么会不重点报道,只是碍于会议规则,不好提问,毕竟不是每个记者都像mary那样肆意大胆。只是等研讨会结束后,他们可不会就这样简单放过这个少年了。
    陈东看了底下的王教授,见王教授一脸微笑地看着自己点头示意,陈东便开口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15岁,但是我想这个和我们会议讨论的课题关系不大!谢谢!”说完,陈东看了眼一脚搭在讲台上正尴尬着的主持人,然后走了下去。
    “好了,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谢谢这位15岁的天才少年带给我们这一场精彩的演讲!会议结束后,相关论文资料将会提供给在座的各位专家。最后有请尼尔斯教授为我们做最后的总结!”
    讲台上,尼尔斯教授看着刚刚提问的美女记者笑道:“女士,可不要问我同样的问题,这会让我感到很惭愧。我十五岁的时候在干嘛,好像还在为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式而烦恼!”
    尼尔斯自嘲的冷笑话让笑点很低的几个专家教授会心一笑,然而在场的所有人却也都在跟随着尼尔斯教授回忆着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在干嘛!
    “波尔,你的学生非常非常优秀,你很幸运,omg,天哪,而且这个优秀的少年他才十五岁!我现在有多嫉妒你,老朋友你知道吗?”说完尼尔斯教授一脸夸张地朝着王教授挤眉弄眼了一番后然后又对着陈东说道:“孩子,你是个真正的天才,你的导师之前一直在我面前说你是侥幸计算得到这几个公式的,哦!你们国家人都是这样……这样……好吧,虚伪!”
    说完,还朝着王教授调皮地翻了一个白眼:“侥幸,为什么偏偏是你侥幸,我想大家心里都看得出来,你的逻辑思维严谨,学术功底基础扎实,思维不拘一格很是开阔……”或许是因为文化原因,尼尔斯教授夸奖起陈东起来很是直白,饶是陈东早就锻炼出了厚脸皮,但是在一众学术大佬和镜头面前,陈东还是不自然地满脸红了起来。
    “说了这么多,但是我还想说一句,孩子,你真是个天才!怎么样有兴趣想成为你导师的校友吗?欢迎来我们普顿大学进行深造!会议结束后可以来找我!”尼尔斯说到这儿,故意错过王教授的犀利眼神,转而看了看底下的众人继续说道:“陈的演讲很精彩,他用数学的角度巧妙地论证了我的猜想……我想他的这几个公式…….”
    随着尼尔斯教授最后的发言结束,此次研讨会正式落下了帷幕。
    会议一结束,一直跃跃欲试的记者们早已冲到了陈东王教授身边,将两人团团围住。
    “陈东,请问你才15岁是怎么推导出这些公式的?”
    “陈东,请问你平时是如何学习的?作为一名天才,你的学习秘诀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东,请问你才15岁,就已经是王教授的学生了,能问一下是什么学历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