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爸爸妈妈,我们饿了。”正抱着的两人,突然听到一个小小的糯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紧紧抱在一起的两个人,浑身一怔,闪电般的松开彼此,望了过去,就看到大米在那睁着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睛,看着他们。
    这皮小子,可真会杀风景。童刚在心里想,有些恨得牙痒痒。
    第150章 人生第一场考试
    当军人褪下荣誉, 回归家庭之后, 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丈夫。
    童刚在单位里,那是副师级干部, 但是回到了家,他就只是苏晓的丈夫, 大米和小米的父亲。
    他会因为宠爱妻子,就自己去学习做菜, 然后做出一整桌的酒菜, 等待妻子的回家。
    “爸爸,妈妈,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饭肚子好饿。”大米摸着肚子问他们。
    苏晓此时已经擦尽了眼泪, 露出了微笑。
    “大米, 带着你弟弟先去房间玩,我和你爸马上就把饭菜做好。”
    “不, 我也要帮忙。”
    “我也是。”小米也在那边应和。
    “乖, 听说, 回房间玩去,很快就能吃饭。”
    大米嘟了嘟嘴,虽然不太愿意,但也只得带着小米回了房间玩耍。
    “这两皮孩子,竟会杀风景。”
    苏晓说:“别胡说, 大米小米可是乖着呢。孩子调皮点也正常, 你别总挑大米小米的刺。”
    童刚有些不知滋味:“媳妇,你现在的心里只有孩子, 都把我靠边放了。”
    苏晓一愣,接着拿手在他脸上一划:“连自己的孩子的醋也吃,你羞不羞啊。”
    童刚说:“那我不管。”
    苏晓过去抱抱他:“童刚,你永远在我心里最重要的位子,孩子亦然。你们都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
    童刚的心里这才舒坦下来,乐滋滋地去洗菜干活了。
    苏晓也过去择菜,喜欢跟他一起做菜的感觉。
    夫妻两人一个眼神,都是那么的温馨,给人一种粉泡泡的感觉。
    生活中的这种平凡,也是一种浪漫,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种浪漫的举动。
    这次的晚饭,几乎都是童刚做的,苏晓只是打了个下手而已。
    五菜一汤,就这样做好了。
    当菜被端上餐桌的时候,大米赞叹了一声:“好香啊肯定是妈妈做的。”
    童刚轻轻地拍了下他的头:“什么时候你的眼里能有你老爸”
    大米噘着嘴说:“本来就是嘛,肯定是妈妈做的。”
    苏晓笑:“大米,这次你猜错了,这是你爸爸的手艺,妈妈只是打了下手而已。”
    “啊”大米愣怔住了。
    小米尝了一口:“这菜一尝就知道是爸爸的手艺,也只有哥哥才会看错。”
    大米冲他一瞪眼,那眼神就似乎在指责他,没事乱说话干什么。
    童刚轻轻一拍大米的脑袋:“你弟弟说的没错,你这眼神,绝了。”
    “妈妈,爸爸他说我眼神不好,我是你生的,我眼神不好,不就代表着你把我生得眼神不好”大米向苏晓告状。
    他的告状,让童刚气不打一片来。
    苏晓问童刚:“老公,我把孩子生的眼神不好”
    “没有,怎么是媳妇的原因,这绝对是我的原因。”
    苏晓这才满意的点头:“这还差不多。”
    大米又想告状,却被苏晓拿一块豆腐堵上了他的嘴:“吃饭,食不言寝不语。”
    大米再也不敢乱说话,平时他虽然闹,但是如果苏晓真正板下脸的时候,他老实的比谁都乖。
    埋着头开始拼命趴饭,连菜都没顾得上吃,只把米粒扒得桌子上到处都是。
    “把桌子上的米粒都捡了吃了,吃饭不能浪费的道理,不知道吗还有,吃饭的时候,双手要捧碗,这规矩得养成。”
    大米看着桌子上掉的米粒,有些苦着脸:“妈妈,桌子上的米粒,脏。”
    “桌子是干净的,你拿个碗,把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然后用开水冲洗一下。知道脏,下次就不要把米粒掉桌子上,再掉,还捡起来吃。”
    “妈妈”
    “快去。你看看你弟弟,一粒饭都不掉,碗里也不剩半粒饭,你要养成这个习惯,我们童家不兴浪费粮食。”
    大米苦着一张脸,但是又不敢反抗。
    他觉得,铁定是因为自己告状的原因,妈妈不喜欢他了。
    见他苦着一张脸去了厨房,童刚说:“你啊,这么严肃干吗不就桌子上掉了几粒饭,慢慢教育就行了,孩子还小。”
    “这习惯得要从小养成,长大了才不会这么浪费。得要让他们知道,钱财来之不易,粮食也来之不易。”
    小米在那听着,更加地不敢浪费粮食。
    回来后的大米,吃饭的时候再也不敢大幅度扒饭,也不敢再粮食了,因为那个从桌子上捡起来的米饭并不好吃。
    苏晓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怎么光吃饭不吃菜。妈妈刚才训你,那也是为你好。记得,一定要养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
    这次的晚饭,大米果然没有浪费掉一粒米饭,这一点让苏晓很满意,还因此夸了他。
    大米心里的乌云,也因为妈妈的这一记夸而烟消云散。他又恢复成了那个活泼好动的大米。
    饭后散步,是一家人每天晚上都会做的运动之一。
    大米和小米爱闹,每次散步的时候,一准就跑没影了。
    苏晓和童刚走在后面,两人走得很慢,手牵着手,散步在夕阳下。
    最幸福的,莫过于此。
    师部的林荫道下,不只是苏晓他们夫妻在散步,还有许多的夫妻,大家的日子不一定轰轰烈烈,但是平淡有平淡的好。至少,苏晓喜欢这种平静式的日子。
    见到他们过来,很多人跟他们打招呼。
    在这师部,苏晓和童刚不是最幸福的,却也是最用心的一对。
    特别是童刚,也算是师部中宠老婆的典范人物。
    所以,他在师部那也是相当的有名。大家都在羡慕着苏晓,同时也在祝福着苏晓。
    “看到没有全师也就只有苏医生有这份待遇了,童副师长对她多好,多宠爱。三十多岁的人,活得就跟小孩似的,也就只有她了。”有人小声地说。
    “这就是幸福吧,苏医生也很优秀啊,三十多岁,已经是中校军医,战地医院的副主任医师,这是随便什么人能办到的”
    “是啊,优秀配优秀,这也是跟人家的努力分不开的。”
    “其实我们也幸福,我们的老公不也一样对我们宠爱有加只是每个人的宠爱方式不一样而已。”
    “是啊,军人的爱就是这样,我们知足吧。”
    对于别人的议论,苏晓从来都不会太去关注。她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不会因为别人的议论就会有所减少,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议论,就会有所增加。
    她和童刚的幸福,那是他们两个人努力的结果。现在她的想法很简单,夫妻两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这就足够了。再加一条,她的事业能够逐步地稳定上升,快点做到主任医师,甚至更高,人生就完美了。
    “在想什么呢”童刚见她若有所思,问她。
    苏晓看到在前面玩耍的大米和小米,说:“我是在想,大米和小米,该上学了,年龄也到了。”
    童刚说:“是啊,他们该上学了,小学虽然不重要,但是学校还是要有所选择的。”
    苏晓却摇头:“我们不能这么马虎,小学很重要。”
    童刚想了下:“这事我回去想想,然后选择一下,去哪里上学。”
    x省有很多所小学,地方的小学就有四所重点的,还有部队的小学,都可以一一选择。
    童刚说小学并不重要,但是在苏晓看来,恰恰相反,小学还是需要打好基础的,所以很重要。
    夫妻两人讨论了一下有关于小学的重要性之后,童刚也改变了主意。
    他把所有的小学都列在纸上,把他们的优劣都写清楚。
    地方的那四所小学,都是重点小学,教学的质量很好。特别是实验二小,那是全省最好的小学,这个学校的名额很紧张,一般人都进不去。不只是需要家里的背景,而且还需要学生自身的优秀。也就是,进入这个小学,是要考试的,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其他几所的地方小学,那也是拔尖的,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地理位置,都还不错。
    从师部去那几所地方小学,十几二十分钟到四五十分钟距离不等,而且跟苏晓上班的战地医院是同个方向的。所以如果去地方小学上学,那么以后接送的问题,也不会那么难。
    还有剩下的就是两所军队的小学,一个是军分区的小学,另一个就是师小学了。
    军分区的小学,离这大概一小时的中途,如果要去上学,平时也就是要住到军区大院去,夫妻两人需要忙活,每天都要去接送,要嘛就让孩子住到童家大院,每周去接送一次。
    师小学最近,就在师部附近,这是为全体的官兵子女准备的。师资倒是一般,但也比地方上的普通小学要好一点。如果想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小学,那么师小学无意是不太理想的。
    “还是让孩子在师小学吧,离这近,平时都不用我们接送,孩子可以自己回家。师小学的师资也不错,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苏晓却摇头:“我觉得师小学应该是最后该考虑的学校,其实我比较倾向于实验二小。实验二小离我们这也不远,车程只要半小时,而且平时还有公交车直达这里。哪怕没有我们的接送,孩子自己也能回家。再说这个师资,实验二小是最理想的。”
    “你说的对,但是实验二小,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正因为不好进,所以才难得。实验二小,有名额还不重要,主要还是得孩子自身的优秀才行。他们在进校之前,是需要考试的,也不知道大米和小米能不能行。”
    童刚点点头,名额这个问题,他们会解决,但是不只是名额问题,如果孩子考试通不过,也是一样进不了这个小学的。
    “除了实验二小,四小也很理想,地理位置也近,只要二十分钟,比实验二小还近。至于一小和三小,虽然师资也好,距离就有些远了,虽然也跟战地医院是同一个方向的,但是毕竟还是有些不方便。主要还是没有直达到这边的公交,万一我们没有时间接送的时候,孩子自己到不了家里。”
    童刚听了连连点头,因为苏晓说的没有错。
    他们要考虑学校,不只是要把师资考虑进去,还有地理与安全问题,都要一一的考虑。
    “至于军区小学,其实说起安全来,军区小学可能最安全。小学是在军区大院旁边,虽然离我们这远,但是离童家大院近啊。到时候孩子可以回军区大院,有咱爸妈照看,也放心。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能见到孩子的机会就少了,平时我们都忙,也没时间去军区大院看孩子,也就只有周末了。所以这一点也要考虑进去。”
    童刚在那思考着,他说:“其实我是比较倾向于军区小学和师小学的。你先别瞪我,先听我把话说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