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卫畴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不妨他坐得久了,腿部气血有些不畅,步下坐榻时,忽然脚下一软,巍峨的身形朝前倒去。
    第91章 同归
    眼见卫畴脚步踉跄, 就要栽倒在地,卫恒忙抢步上前, 稳稳地扶住他的身子。
    待卫畴站稳后, 卫恒仍未放手, 他看着自己的父亲,犹豫片刻后道:“子恒亦有半年不曾见过六弟, 愿陪父亲一道前往。”
    听他如此说,我悬着的一颗心渐渐落了回去。不想卫畴却是多疑惯了, 见卫恒终于流露出修好之意, 不但没有欣喜之情, 反而多问了一句,“吾儿此话当真?”
    见卫恒神色一冷,扶在卫畴臂上的双手慢慢松开,我忙道:“父王何出此言?”
    “请恕儿妇抖胆说一句, 子恒心中委屈, 不只是因您这些年冷待于他, 更是因为您总是不信他。”
    “无论是当年璜弟亡故时子恒劝您以身体为重,还是这一回子恒因同您置气而不肯替子文求情, 您总是存着一点疑心,担心他会因为宛城之事迁怒于两位幼弟, 不肯顾念兄弟之情善待他们。”
    我说到这里, 便不再说下去, 而是看向卫恒, 他也正看着我, 眸光炽热而温柔,还带着隐隐的感激。
    他转眸看向卫畴道:“阿洛所言,正是儿子藏在心中积压许久的委屈。既然今日父亲垂怜,愿意对儿子吐露心曲,儿子也想问父亲一句。”
    “人言知子莫若父,儿子自幼受您教导,读的是圣贤书,习的是君子六艺,儿子自认对子文做不到如同母兄弟那般亲近,但他总也是我的弟弟。可为何在父亲眼中,却总是视儿子为罔顾骨肉亲情,不知孝悌为何物的冷酷无情之辈?这样百般试探于我?”
    被儿子这样质问,卫畴倒是神色如常,“初时孤确是怕你会因当年之事迁怒于他们。”
    卫恒立刻反驳道:“当年宛城的惨剧,儿子的确永生难忘,可若是儿子因此对无辜之人耿耿于怀的话,那儿子根本就不会娶阿洛为妻。”
    卫畴看我一眼道:“为父当年强逼你娶阿洛,起心不纯,你可怨为父?”
    卫恒拱手道:“多谢父亲当日起心不纯,才让子恒能得此佳妇,以慰平生!儿子最为感念您的恩德,一是养育之恩,再则便是您将阿洛许配给了儿子,让儿子终于知道何为人间至爱。”
    卫畴点点头道:“自阿洛嫁你后,你整个人确是柔和许多,再不若之前那样冷硬酷烈,为父原本已有些安心,不想你竟会对华儿出手,她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你母亲临终前命你好好照看于她,可你却拆穿她假孕陷害符氏的真相,又让她身染重疾,逼的为父不得不将她从宫中接回,送到城外的别院去。”
    “对同胞亲姐,尚且如此狠心,你让为父如此能放心得下?”
    想不到竟是因为当年卫华之事,让卫畴对子恒的猜忌之心愈发厉害。
    我正想开口替卫恒解释,他已抢先开口道:“那父亲为何不想想,此前二十多年,儿子一直对长姐敬爱有加,百般照拂,为何在她入宫后,反那样对她?”
    “若不是长姐太也过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害到阿洛头上,我如何会出手反击?阿洛是我结发妻子,我既是她的夫君,便要护她一世周全,岂能让她为人所欺,即便那个人是长姐,做了不该做之事,亦当受罚!”
    卫畴问道:“还有这等内情?华儿当日都做了些什么?”
    卫恒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儿子不愿拿她那些下作的手段来污父王的耳朵。”便不肯再多说一句。
    显是对方才卫畴又有疑他之意心生不悦,故意不肯把详情说起来,想看看他父亲这次能否不问原由,只凭他口中之言就信他一次。
    这一次,他的父亲终于没再让他失望。
    卫畴伸出手按在他肩上,“为父信你!”
    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卫恒却不知盼了多久,他眸中隐隐有水光闪动,又怕被卫畴看到,将脸扭到一边说道:“儿子知道父亲为何忧心,但父王今日既已对儿子交心,儿子便不愿再说些矫饰之词来欺瞒父亲。”
    “儿子素来恩怨分明,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均倍而还之。是以儿子不敢对父亲承诺有生之年,保诸兄弟姊妹万事均安,因为世事难料、人心难测,谁也不知他日将会如何。”
    “但儿子敢对天发誓,只要他们以兄弟之情待我,我必善待诸弟姊妹,使其安享尊荣,但若是他们不顾念骨肉亲情,则儿子亦无法以骨肉之情而善视之。还请父亲明鉴!”
    我心道这才是真正的公平,人与人相交,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兄弟姊妹、同僚友人,若真要情深意笃、绵绵不绝,均须有来有往,彼此互爱互敬,方能长久,断没有只让一方包容体谅另一方的道理。
    卫畴听后看了他半晌,缓缓点了点头,便欲携着他手一道去看卫玟。
    我拜送他二人时,子恒到我身前低声道:“夫人先行回府安歇,我陪父王看完六弟便回去陪你。”
    说罢,又握了握我的手,才跟在卫畴身后,步出牢门。
    我将杯盘碗盏一一收入食盒之中,刚走出牢门,便见尹平匆匆奔来,他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牢舍,正欲发问,我便道:“丞相方才来过,他们父子二人此刻一道去看六弟了,咱们先回车里等着,等子恒出来,一道回府。”
    尹平这才面露喜色,他低声同我禀道:“夫人,小奴方才去打探了一下,那些把守大门的军士之所以没有强行将那秋月赶走,是因为她出手极大方,每日都会给那些军士送上千钱求其通融。是以,他们虽不敢违令放她进来,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她每日都守在门外。”
    看来那秋月确是有些古怪,若真如她说的那样,她一个从夫家逃回邺城,走投无路只得投奔旧主之人,身边能有多少盘缠,如何能够出手这般大方,动辄给出上千钱去讨好那些守门的军士?
    这一千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一户普通百姓三个月的衣食日用,秋月守在这里三天,给出去了数千钱,以她的身份而言,算是一笔巨款,她哪里来的这许多钱财?
    幸而先前,我打定主意不让她跟着进来,又命人将她带回府中。待我回府后,便可好生查上一查,看看她到底是何来路?又是否和那吴家兄妹有关?
    不知怎的,明明她和吴宛生得一点也不像,可我却总觉得在她身上看到了吴宛的影子。
    先前在那地底牢舍时,几乎不觉光阴流逝,待到走出天牢大门,才发现竟已是金乌西坠、暮云四合,到了掌灯时分。
    虽然卫恒让我先回去,但我如何能让他孤零零地独自回去,自然是要夫妻双双把家才好。
    我便进到马车里继续等他,可是这一次的等待再没有焦灼担忧,提心吊胆,有的只是期待即将团圆的甜蜜和雀跃。
    便是等的再久,我也不觉得心焦,只是静静等着那甜蜜时刻的来临。
    终于,车窗外响起尹平有些激动的喊声,“中郎将!”
    我正欲下车去迎他,车门已被推开,一个温暖的怀抱将我紧紧抱住。耳鬓厮磨了许久,他才道:“不是让你先回去吗,怎么还在这里等着我?若是我陪父王一道走了,岂不是要劳夫人空等。”
    我冲他嫣然一笑,不答反问道:“那父王呢?”
    “父王带子文回去见母亲了。”
    “那这回子恒可还吃你弟弟的醋?”
    先前在牢里,他一听卫畴到了天牢后,竟把卫玟放在一边,先来看他,立时堵在心口的那股气就顺了,跟他父亲主动示好。
    可是现下,卫畴带了卫玟回府,却没带他,不知他这个小心眼的,是否又会吃醋。
    卫恒恨恨地在我脸上捏了一把,“夫人这是故意笑话我呢!有了夫人接我回家,谁还要同他们在一起。”
    他把我抱在怀里,坐到车榻上也不肯松手,仍是这么抱着我。
    “阿洛,幸而我娶到了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
    他将头埋在我颈窝里,低声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夫人也!这些时日,我只觉得委屈,却不知为何委屈,倒是夫人看得分明,一语点醒为夫这个梦中人。”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学他素日对我那样,双手捧着他面颊,轻轻献上我的双唇,主动去亲吻他闭着的双眼,高挺的鼻梁,还有……
    很快,他就反客为主,将我紧紧箍在他怀里,吻遍了我的头面耳垂,仍不餍足,竟将我的衣带解开,沿着脖颈一路吻下去……
    我先还任他胡闹,后来见他竟半点也不顾忌是在车里,就想……忙将他推开,嗔了他一眼,恼道:“再有片刻就能回府了,夫君就不能再忍一忍吗?”
    第92章 世子
    我醒来时,何只天光大亮, 竟是已快到午时。
    昨晚卫恒虽然极想尝试尝试在车中欢、好的滋味, 但知我面皮薄, 到底还是忍耐了下来, 等到回府后沐浴净身, 匆匆用了些宵夜,便将我抱到床榻上, 来解他下腹饥渴。
    人常言,小别胜新婚, 果然诚不我欺。
    不过才分开了几日, 他竟如那从不知肉味的饿狼一般, 这般花样刚弄过一遍, 换了个新花样又兴致勃勃地扑上来, 我初时还能勉强数着他已弄过了几遍, 到得后来,他各种花样层出不穷, 将我折腾的招架不住。不管我如何哭喊求饶, 他也不肯如往常那样略息一息刀兵, 反而更是策马扬鞭、骁勇善战……
    到得后来,我已数不清他到底将我翻来覆去弄了几回,昏昏沉沉地朦胧睡去,还没睡上一个时辰, 外头的更鼓才响了五个, 他的手脚又缠到我身上来。
    他嘴上倒是说得客气有礼, “夫人摸摸看,为夫这脐下之处又有些饿了,还请夫人赐为夫些早膳尝尝。”
    却不等我说什么,便已再度冲开城门,一味肆意掠夺起来。
    若不是被他折腾的狠了,我如何会直睡到午时才悠悠醒转?便是我幼年最贪睡的时候,都不曾这么晚才起来过,简直是羞死人了!
    采蓝和采绿两个服侍我穿衣梳洗时,虽不敢说什么恭喜我这女主人独得夫宠的话来,可是她们俩那四只眼睛总是忍不住往我脖颈处偷瞄,明明眼中满是笑意,却把嘴儿抿得紧紧的,忍笑忍的辛苦极了。
    待我坐到镜前一瞧,简直恨不能再钻回到锦帐里去。
    我那夫君,竟不是个良人,将我身上弄得遍身青紫倒也罢了,横竖穿上衣裳,也无人能看得出来,可他竟连我的脖颈也不放过。
    明知道衣裳挡不住,还要在我耳前的脖颈处各留下一团极是显眼的紫色痕迹来,便如开出两朵深紫色的牡丹一般。
    这让我如何出门见人?
    羞恼过后,我心头又漫过一层隐忧。
    卫恒虽在这床榻之事上,总是有些需索无度,可素来都是怜香惜玉般的轻怜蜜爱,如昨夜这般不管不顾、狂蜂饿狼一般的行径,还是头一回。
    便是之前我被章羽掳走,大半年不得相见,终于重逢时,他也不曾这样待我,反而更是温柔体贴、小心翼翼,生怕伤到了我。
    为何这次才小别了几天,他就……该不会是……
    我想起昨晚在车中同他的对话。
    他问起自他被关入天牢后,我都为他做了些什么,待听我一一说完,沉默片刻后,让我往后再也不要同何彦及金乡郡主有任何往来。
    我便问他当日那何彦到底同他说了什么,竟将他激得勃然大怒,中了对方的圈套。
    他却不肯告诉我,自我和他夫妻同心、琴瑟和鸣以来,他几乎什么都不瞒我,可是这一次,任我再三追问,他也不肯吐露一个字。
    只是将我紧紧抱在怀里,“左不过是他想故意挑拨离间的疯话罢了,无须再去理会。”
    “阿洛,”他定定看着我道:“我不会将那些话放在心上,你也别去理会,只要你能在我身边,只要咱们夫妻一心,旁的那些,都无须去理会。”
    可他越是这般想用言语让我安心,我便越发肯定,当日何彦故意激怒他的话语必定和我有关,说不定又是将我同卫玟牵扯在了一起。
    他虽然斩钉截铁地说那是无须理会的疯话,可在他心底当真能做到,对那“疯话”视而不见,丝毫不放在心上吗?
    我一边想着,一边盯着镜中自己脖子上那两朵紫色“牡丹”发愁。若是他将那两朵“牡丹”种在耳后还好,还能用头发遮掩过去,可他却偏偏将其种在耳前的颈侧,真真是不安好心!
    愁了半日,我走到书案边,在一副绢帕上画了几笔,然后递给采蓝道:“今日换个发式吧,照着这帕子上画的式样给我梳头便好。”
    时下女子最喜将前额两侧的长发将耳朵盖过,松松地挽到脑后,我如今为了遮掩那颈侧的痕迹,只得另辟蹊径,不再将两鬓的长发尽皆松松挽到脑后,而是从耳后各将一缕长发垂至胸前,恰好将颈侧的那两朵“牡丹”给遮掩过去。
    好容易收拾停当,采绿捧了早膳进来,我却无心用膳,命她把尹平请来,不知这半日的功夫,他是否已查到了更多关于秋月的不妥之处。
    哪知尹平见了我后,却是一脸的自责。
    “禀夫人,都是小奴大意了,派的那两人昨日竟未能将那秋月带回府中。小奴昨晚回府后才知他们无能,因当时已晚,怕扰了夫人,小奴便没敢前来禀报给您知道。”
    我忙问道:“他二人因何未能将秋月带回?可是那秋月突然主动求去?”
    尹平摇头道:“小奴细问了他二人,他们说那秋月一心想到府里来,一路上问了他们许多中郎将同夫人之间的事,问中郎将有无妾侍,待夫人可好,还塞给他二人各五百钱,求他们日后在府中多多照应于她。”
    “那她后来又因何未曾入府?”我奇怪道。
    “他二人说,本已快到了咱们府里,哪知突然冒出来一个衣着破烂,满脸黑灰的老妪,拦住了他们,说秋月是她失散多年的女儿,她好容易得知女儿的下落,找上门去,才知女儿因没了夫婿,不愿被夫家族人卖给他人做妾,已经逃走,便又一路寻到了邺城。天可怜见,终于让她找到了女儿。”
    “那老妪哭着求他们将女儿还给她,引来不少路人围观。因秋月是自由之身,他们也不敢强行将她带走,便问她自己的主意。许是因见自己亲生母亲找了来,那秋月犹豫片刻,还是同她母亲一道走了。”
    这秋月突然冒出来,便已极是蹊跷,怎地又冒出来个她的母亲?
    我便问道:“这秋月当年是因何到丞相府做婢女的,家中都有何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