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顾大姨把旧棉袄重新套身上,把羽绒服叠好:“喜欢,怎么不喜欢,留着赶集或是走亲戚穿,在家里干活穿别再弄脏了。”
    顾羡不管她那么多,只要喜欢就好。
    他们略坐一会儿,张叔就有点坐不住了,让贺博言带他去看打鱼的,顾羡一听,也想去,被顾外婆还有奶奶齐齐给否了,挺个大肚子看什么打鱼?滑到了怎么办?
    沈明悦也没看过打鱼,满脸稀奇的跟着去了。
    傍晚时,大姨父打鱼就回来了,连着他买的鱼,装了十来个麻袋,沈明悦第一次看到这么捕鱼的,可算涨了见识。
    这时候大姨已经做好了晚饭,他们吃了晚饭,就紧跟着收拾东西回去了。
    顾大姨把给顾羡做的腊肉腊鱼装上车子,又给她捉了两只鸡,让她带回去炖汤喝。大姨父捡了十来条还有气的鲫鱼装在水桶里,给放在了小车子上,想着侄女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十几斤重的大白鲢更是给她拿了好几条。
    顾羡直说够了够了,这么多鱼别说这几天吃了,就是整个年,也够吃了。
    顾大姨嗔了她一眼,又去捡了几来条大白鲢装进了口袋里,说:“过年过节的,你们不去博言外婆家送礼啊?家里就是卖鱼的,还能去镇上花冤枉钱买?多带点回去,没了的话,你们有小车子,开着车子就过来了方便。”
    顾羡没在多说,鱼虽然在外面稀罕,在大姨家还真不稀奇。
    路上,沈明悦赞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鱼,竟然装在麻袋里的……一麻袋一麻袋的……”
    顾羡就笑着同她说:“别看这么多鱼,拉到镇上还不够卖呢。”
    过年都兴吃鱼,家家户户都要买很多鱼,靠山镇那么大,那些鱼怎么够分?
    沈明悦不傻,姐姐这么一说,她也就反应过来,“分到家家户户也就少了。”
    回到家里,董问萍他们也已经吃过饭,正在锅里烧热水,外婆和奶奶跟着张叔让贺博言送去了顾家老屋,那里有煤炉子,煤炉子里有热水,顾羡就交代贺博言:“不要忘了给她们把热水瓶装好热水,捂在被窝里。”
    其实顾羡不说这些,贺博言也知道这样做,不过他还是笑着应了。
    顾羡就瘫坐在床上,她六个月的肚子,都有别人八个月肚子大,走几步路就累的气喘吁吁地,偏她重生后得到的大力气还消失了。
    董问萍见她躺在床上不愿动,给她把泡脚水端了进来,她缓缓的坐起来,略微不好意思:“娘,等博言回来弄呗。”
    董问萍摆摆手,没觉得有啥,儿媳妇这会儿怀着身孕,她当老婆婆的不伺候着谁伺候?瞅着脚盆里儿媳妇的脚,问:“水温合适吗?”
    顾羡颔首,“合适。”
    董问萍在屋里瞅了瞅,又问:“你的牙刷呢?”她知道儿媳妇每晚要洗了脸刷了牙才睡觉。
    顾羡抬起头,说道:“娘,你去睡吧,我洗好脚再出去刷牙洗脸。”
    “那多冷啊,牙刷在哪里我给你挤了牙膏,你就在屋里刷牙吧。”董问萍说完转身就走了出去,“我先去把洗脸水给你端过来。”
    顾羡笑笑,扬声说了句:“娘,牙刷在窗台上呢,蓝色的是博言的,红色那支才是我的。”
    “唉,我知道了。”
    董问萍的声音从厨房里传了过来。
    顾羡洗漱好,脱了棉袄棉裤躺在被窝里,发觉里面暖和和的,脚往里面伸了伸,踢到两个热水瓶,她笑着问董问萍:“娘,你把热水瓶给我放到被窝里了?好暖和。”
    董问萍就说:“我毛估着你们这会儿要回来了,就提前烧了水给装上了。”
    顾羡不得不说,她婆婆要细心起来,真是谁都比不上。
    贺博言回来,看到自家媳妇儿已经躺在床上等着他,他蹙眉:“不是说好等我回来给你打水?”
    顾羡就笑着看他:“咱娘给我端的水,放心吧,我没干重活。”
    贺博言满意的点头,倾身在她唇上亲了下,说道:“你先睡吧,我去洗漱。”
    年前这几天,基本上天天都要走亲戚,昨天去了大姨家,今天肯定要去博言外婆家送年礼。家里啥都有,不用专门去镇上买。
    董问萍昨晚捉了两只老公鸡,顾羡大姨给的鱼拿了三条十来斤重的,又拎了两块腊肉,沈奶奶带的酒,她也是拿了两瓶,这年礼不管在哪里,都能拿得出手了。
    顾羡还给董大姨买了件呢子大衣,跟羽绒服比,不算贵,也要三十多块钱呢,这是董问萍出的主意,她觉得给自家大姐买贵了,她肯定不会要,不如买件价格差不多的,她还能高兴些。
    暑假的时候,董大舅家送来了两只老母鸡,这人情不能不还,董问萍就建议儿媳妇给娘家大嫂扯块布,别的不用多买。
    这些东西都是给婆婆娘家人买的,顾羡凡事听婆婆的,她让怎么买就怎么买。
    昨天跟着孙女去她大姨家,还能说是走亲戚,今天再跟着去孙女婿外婆家,沈奶奶觉得那关系远了,他们就不去了。当然她话肯定不能这么说,借口说累了,就推辞了。
    虽然沈奶奶和沈明悦不去,但还是让张叔开着车子把他们送了过去,董问萍却说不用,他们赶牛车去。
    沈奶奶言道,坐牛车周围全是风,冻着她孙女这么办?家里又不是没车,何必找罪受。
    董问萍还能说什么,她再不愿意张叔劳累,也不能冻着儿媳妇啊!
    车子一直开到董外婆家门口才停下来,董外婆他们正在堂屋门口晒太阳,忽然一阵小汽车响声传来,这声音既陌生又熟悉,他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吓得拔腿就往外面跑,跑出来,董外婆看到车边站着的贺博言,哎呦一声,才算松口气。
    捂捂胸口,还以为是什么玩意呢,结果是小车子。
    杨玉英就大笑着走上前,眼睛却瞅着小车子,问贺博言:“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贺博言就道:“前天回来的。”
    董问萍从车里下来,打开后车厢,就往下面拎东西,边拎她边说:“大嫂过来帮忙,博言去把羡羡扶下来。”
    董外婆从刚刚看到小车子,就惊吓的不行,直到闺女喊她儿媳妇帮忙拿东西,才醒神,忙跑去过把闺女手里的鱼抢先拎在手里,这一拎她就一个趔趄,差点栽到,幸好旁边的董问萍见势不对扶了她一把。董外婆站稳脚步,全身直冒冷汗,我的乖乖这鱼得多大啊,这么重。
    “这鱼是羡羡大姨父拿来的,每条十几斤重呢,你小心点吧。”
    董问萍要笑不笑的,她刚刚为啥不喊她娘帮忙?不就因为怕她拎不动,她却非要上赶着抢去拎着,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董外婆确实知道厉害了,一条鱼就得有十几斤重,三条鱼都得四十来斤重呢,她一个老太太能拎起来就不错了,即便如此,也生怕别人抢了她鱼似的,不丢手。也不让人帮忙拎着。
    贺博言看了几眼,走上前一把把她手里的鱼拎了过来,大步进了院子。
    董外婆讪然,转过头才看到旁边挺着大肚子的顾羡,这一看,她眼睛一眯,忙惊叫道:“你这肚子咋这么大?”快生了吧?
    董问萍心里怪不得劲,她娘会不会说话?好似羡羡肚子不该这么大似的。
    她哼了声,炫耀的说:“我们家羡羡肚里揣着两个娃娃呢,那肚子能不大吗?”
    杨玉英是真意外了,不管在何时双胞胎,他也稀奇啊!
    “双胞胎是该有这么大肚子。”她意外完,笑着说,“那外甥媳妇儿赶紧进屋歇歇,别累着了。”
    看问萍那稀罕样,外甥媳妇如果在他们家出了啥意外,问萍能吃了他们。好不容易才缓和的关系可不能再闹矛盾了。
    董问萍就把鸡还有肉递给杨玉英,她则扶着顾羡进了屋里。旁边董大舅舅去招呼张叔,上前给他递了根烟,张叔摇头拒绝,他不吸烟。
    杨玉英拎着东西跟在后面,心里像长了草似的,怎么小姑子一家去了趟省城,还开了小车子回来了,哪怕她发挥出众的想象力,也绝想不出顾羡找到了父亲那边的家人。
    就是董外婆还有董大舅也好奇啊,盯着小车子瞅了又愁,见贺博言他们都进了院子,也只能不舍的进了院子里。
    几人刚坐下,杨玉英就好奇的追问:“你们在省城怎么样啊?咋还开着小车子回来了?”
    村里哪家有辆自行车都算了不起了更何况小车子了,很多人都是见都见过。一会儿的功夫,车子旁边就围满了一群看稀奇的人。
    顾羡微笑着,董问萍就给她解释:“这不羡羡在省城找到了她奶奶,这车子就是她奶奶的车子。”
    董问萍一句话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更加让董家几个人好奇了。
    比如说顾羡奶奶是谁,她怎么一到省城就找到了奶奶?她奶奶又是什么身份,她为什么能开得起小车?种种问题,反复在他们脑海里翻滚,他们见顾羡一副不愿多谈的样子,只能识趣的没多问
    杨玉英捡了些安全的话题,问董问萍:“方媛在省城怎么样?哭鼻子没有?”
    她自问自己问的话还算安全,但董问萍却习惯性把她往坏处想,以为她在等着看笑话,就说:“方媛勤快又眼色,不仅她嫂子夸奖她,就是顾羡奶奶也说这丫头能干。”
    杨玉英还真没别的意思,不过董问萍表面功夫做得好,她也没发现她的异样,又问道:“博文在省城上学还好吧?”
    说到博文在省城的事情,董问萍就是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她兴致勃勃的拉着杨玉英得手:“这孩子真给我争气,到了省城成绩蹭蹭蹭往上升,这回考试更是考了双百分,学校还发了奖状,老师还专门到家里跟我说,让我代表学生家长去发表讲话。”
    啊?
    杨玉英嘴巴张的大大的,愣愣的问:“那你去了吗?”
    “肯定去了。”董问萍一本正经的说。
    杨玉英再看小姑子的眼光都不同了,满脸的敬佩:“他们学校有多少人?”
    就是董大舅都挺意外,他妹子还有这本事。
    这到问住董问萍了。
    她想了想:“他们学校一个班能有四十多人,每个年级都有六个班,五个年级,加上老师该有一千多人吧。”
    杨玉英唏嘘不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竟然没怯场?你胆子可真大。”
    董问萍瞥了她一眼:“哪里只有这么多人,散学典礼那天,还有学生家长呢,得有两千多人吧!”
    杨玉英更加唏嘘,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小姑子,确实不是一般人,怪不得人家能培养出大学生来。
    董外婆就在旁边泼冷水:“她就是傻大胆,天不怕地不怕的。”
    董问萍的脸拉下来,她傻大胆咋了?她傻大胆至少没给儿子丢脸,那有的学生家长上了台讲句话都是结结巴巴的,才丢脸呢。
    董问萍好好的心情,被她娘一句话给破坏了,吃过午饭,顾羡把给大舅妈买的布料给她,略坐坐就去了董大姨家。弄得杨玉英在心里不停埋怨她老婆婆就是个冷场王,说话从来不会看人脸色。
    第115章
    董娟觉得自家娘和妹子天生八字不合, 不然也不会到一起说不上两句话, 就要闹矛盾。而自家妹子这两年脾气也愈加驴了, 以前娘家人说了啥不好听的话,她还愿意忍着,现在甭管你是谁, 都直接甩脸子走人。
    被自家姐姐骂驴脾气,董问萍表示不服, 在她看来,她娘纯粹没事找事,在她面前找存在感,换成是个疼闺女的娘,骂两句傻大胆, 真没啥。她娘是疼闺女的娘吗?这话就是她大姐也不信。
    董娟脾性温和,她要生气了,就是少去她娘那里,她娘说啥,她听着, 至于做不做,她自有主意, 发火甩脸子的事情不会做, 就劝解道:“她毕竟生养了咱们一场, 年龄也这么大了,没必要跟她一个老太太计较。”
    董问萍真没跟她娘计较,要真计较, 她娘以前对她那个态度,她连年礼都不会往娘家送,哪里还能这样大鱼大肉的给他们送过来。
    “人都说姜是老的辣,咱们娘那是越活越糊涂,看到顾羡就嚷嚷她肚子咋那么大,那语气活像顾羡的肚子这么大是干了啥坏事,老太太说话一点不顾忌场合,想说啥就说啥。”
    说来说去,董问萍气的还是这一点,骂她傻大胆就骂呗,她没啥好计较的,但却不能说她大孙子,这是她的逆鳞,就是她亲娘说了,她都不能给她好脸色。
    董娟哭笑不得,顾羡还有顾羡肚里的孩子是自家妹子的宝贝,谁都说不得,她娘却浑不在意,使劲埋汰顾羡,问萍能高兴?
    董问萍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下回我再让羡羡去娘那里,我就是小人。”
    没道理带着礼物送上门,让人挑骨头挑刺。谁都不会这么犯贱,凭啥呀,在家里这个疼着那个宠着,哦,到了外婆家,却被挑剔成了好像穷要饭的,不欠他们的。
    “没这么严重吧?”董娟还是要劝劝自家妹子的。
    董问萍不耐烦的摆手:“大姐,你不用劝我,她是我娘,我受她的气,这是我该的,我儿媳妇就连自家人都没给她气受,我娘管的宽了些。”
    董娟其实也挺不理解的,她娘为什么就是看顾羡不顺眼?
    董问萍就撇着嘴说:“看不上顾羡,却能看上顾羡大姨给的鱼,我以为她这么傲,人顾羡大姨给的鱼,她不吃呢,中午大嫂把鱼烧了,她比谁吃的都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