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随程千仞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顾雪绛拥兵入城。
    今天是个大日子,徐冉却坐在较为偏僻的角楼。
    看到朋友这样无限风光,任谁都会与有荣焉,心生万丈豪情,但她没有笑。
    她想起还在学院时,刀术课先生说的话:水满则溢,月盈则缺。圆满就是走到头了。
    直到此刻,她才彻底明白。
    就像如今的顾雪绛,正打起全部精神,展现冷酷名将、决裁者的风姿,手下兵将狂热地崇拜、信任他,徐冉却觉得他随时可能倒下。
    其实什么都没有变,顾二依然带兵打仗,依然抽烟喝酒,非要说哪里不一样,大概只有林鹿离开他了吧。
    ***
    林渡之坐在窗边眺望。
    黑塔的尖顶,由一整块巨大琉璃打磨而成。银色月光穿透轻薄光滑的屋顶,洒在他身上,使他仿佛焕发着淡淡光辉,而那些柔光富有某种温度。
    波旬看着这幅画面,轻声感叹道:“真暖和啊。”
    这里很多年没有暖和过了。
    夜空湛蓝,月似银盘,七彩琉璃下,白衣佛子静坐。
    魔王开心地抖了抖双翼,走上前去:“你在看什么呀。”
    林渡之没有答,甚至没有看他。
    波旬不在意被冷漠对待,顺他目光望去:“那株菩提树,是我栽的,你喜欢吗?”
    雪域气候恶劣,不适合菩提树生长,但那树汲取他的魔力维持生命,生在黑塔旁边,长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菩提果吸引鸟类啄食,风雪中不飞喜鹊画眉,只有巨大的黑色渡鸦,不分昼夜地环绕着巨木扑扇翅膀。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这里,除了那些渡鸦。
    林渡之:“为什么种菩提?”
    “五百万年前,有一只金翅鸟落在我的塔顶上。雪域没有食物,它飞不过去,快要力竭而死。它看着我,忽然口吐人言,请我种一株菩提树。那时天地混沌,诸灵未开,它不请我种,还能请谁呢?我告诉它,它命不久矣,等不到菩提结果的那天。它说‘愿自我以后,其他生灵饱食无饥’。小小禽鸟,竟发宏愿,我觉得有意思,想种便种了。”
    林渡之神色微异:“一直到今天?”
    “当然不是。无趣时我便去睡觉,经常一觉醒来,五六十年过去,大树早被风雪摧折。倒了再种,种了又倒。”
    岁月漫长,沧海桑田,死亡与新生交替,早就不是很多年前,金翅鸟请他种的那棵了。
    林渡之沉默不语。
    波旬道:“随我来。”
    黑塔没有其他人或魔,他们的脚步声在狭长走廊内回响。这段时间异常安静,足够林渡之思考很多问题。墙壁两侧灯台烛火憧憧,魔王的影子显格外高大。
    这是一间布置简陋的书房。
    魔王点了灯,照亮书桌前未写完的卷册,还有那些层层叠叠的古旧书架。
    林渡之问道:“你为什么有佛经。”
    他声音平静,仿佛已经知道答案,却非要问出来不可。
    “这不是佛经。你每一世的传记,都是我写的。”魔王笑笑,“我不喜欢写自己,活得太久,一天和一万年没有区别。写你更有意思。你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我都替你记着。”
    波旬打开琉璃窗,风雪灌入,吹得案前纸页哗哗作响。几只黑色渡鸦飞进来,四下盘旋,叫声嘶哑。
    林渡之脸色微白。
    禽鸟受黑塔魔力浸染,天长地久生出灵性,叼走魔王的札记。于是那些佛经故事散落人间,又被人口口相传,重新演绎或添改。
    多荒谬。黑塔就是浮屠,传说中云端之上的传经之地。
    波旬道:“那只金翅鸟,是你的第一世。”
    魔王与天地共生,与星辰为伴。人族观察星象,用推演术之类的法门去卜算未来,他却不需要,他对万物规律、天地意志的体察出于直觉。
    林渡之拾起案上被风翻动的卷册:
    “第九世佛子生于蓬莱仙岛,乘船渡海,入世见人间诸苦,发宏愿寻止苦之道、使众生证悟。”
    他一页页翻看,看对方如何寥寥数语记叙他的人生,最后一张墨迹尚新,应是前些天写的。
    “历尽磨难,路遇魔王波旬,此为涅槃成佛前最后一道劫数……”
    而此刻,无所不能的魔王,就站在他眼前,磨墨提笔,写下故事的结局:
    “受困浮屠塔,永世不得成佛。”
    林渡之平静地看着他,无悲无喜。
    波旬被他目光激怒,冷笑道:
    “你为了终止人间战祸留在这里,那些人却不知道你的慈悲。你解救苍生,可是谁能来救你呢?”
    林渡之拍了拍他的头,像刚捡到他时一样。
    魔王高高展开、充满攻击性的羽翼无意识收拢下去,少年面容露出天真神色:“成佛有什么好,我也能给你最好的呀。”
    自打那日,林渡之吃珍奇的灵草,用最柔软精细的丝绸,魔王取玉液琼浆,天材地宝供养他。
    林渡之没有异议,他不觉得自己是囚徒,自然摆不出生无可恋的姿态。
    魔王却一天比一天崩溃,因为大多数时候,对方不言不食。只在书房看书,或在窗边看风景。
    剔透的眼睛不再对他笑,纤长的手指不再摸他头。更不会有人抱着他讲故事了。他想林渡之留下,却不想林渡之这样对他。
    那天佛子在书房写字,窗外的渡鸦飞进来,低头磨蹭他掌心,叼走他桌上纸页,扑扇着翅膀飞远了。
    波旬嫉妒地瞪一眼那只死鸟:“你尽管写信。没有人会来救你的。”
    林渡之置若罔闻。
    第116章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
    程千仞与顾雪绛上次见面, 在佛光山慈恩寺里。他们身陷重围, 并肩作战,那时顾雪绛还是紫衣公子打扮, 护在林渡之身前, 插科打诨, 笑骂群雄。
    朝光城再见,顾将军披坚执锐, 气势冷厉, 倒显得程千仞平静温和。
    他们屏退左右,城头叙话, 时间有限, 也不必寒暄, 话题开门见山。
    顾雪绛:“你到底是要跑路,还是去做太子?”
    朝局云谲波诡,皇都是野心家的一场美梦,未知危险伴随着巨大宝藏。但以他对朋友的了解, 程千仞权欲不重, 做院长、做山主, 大多出于责任心。
    “我跑什么,天赐不取,反受其咎。”
    长风浩荡,天高地阔,护城河波光粼粼,城头旌旗飘扬。
    “我可以回避, 但它会成为我的心结……剑道已至瓶颈,我冥冥中心有所感,突破的契机应该就在皇都。”
    顾雪绛:“你是不是太急了。修行路上三道关隘、三座险峰,你才闯过险关,就迫不及待要登山?”
    “见山攀山,见海赶海。我怕什么。”
    换做傅克己,肯定会严肃劝诫他端正态度,但顾雪绛只是狠拍朋友肩膀:“好!”
    在人与魔族漫长的战斗历史中,攻城器械与城墙层层加高。直到今天,朝光城作为大陆第一要塞,城墙高三十余丈,由坚固无比的花岗岩砌成,远望像万仞山脉延绵,接天连地,钢筋铁骨般骇人。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想起历史上那些惊心动魄、事关种族存亡的战役,因生而为人感到万分自豪。取水沧江、暗流汹涌的护城河,刻满防护符文的墙体,城上巨大的投石机和弓弩,共同见证伟大将领的功勋、人族世世代代不屈的斗争意志。
    顾雪绛看见这座城,就想起少年时的野望。
    “千仞,谢谢你。”
    平叛之将固然威风,却不是他初衷,杀神凶名也非他所愿。成为守护家国、令魔族闻风丧胆的镇边之帅,才是他最高理想和终身抱负。
    唯一遗憾,只是听说徐冉已经调任禁卫军,前日启程赴任,可惜不能与昔日好友并肩作战。
    一腔热血酬知己,知己一个也无。
    “除了你,谁堪此重任?”程千仞道,“我得走了,安国一直盯着我,好像我会破碎虚空、消失不见。”
    顾雪绛拉住他,低声道:“最后一件事。自林鹿东出朝光城,便失去音讯。我派去跟他的人,可能是被他发现了,所以故意甩开。我猜他不想再跟我有牵扯,但是……”他说到这里,声音更低,好像这种请求很过分一样,“如果你有林鹿的消息,请告诉我一声。我没想打扰他,只是担心他。”
    程千仞:“没问题。”
    他们击掌撞肩。
    眼看顾雪绛进城,徐冉才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开局两把刀,话本全靠买。
    她此时便在擦刀。
    白闲鹤这次帮她隐瞒行踪,勉强算她同伙:“你不去见他一面?自你离开神武军,就再没见过他了吧。”
    “我是劝他保重,还是骂他几句?没意思。如果他哪天摊上事,我愿意舍命去救,现在让我见他?算了吧。”
    乱世初起,徐冉、林渡之便随顾雪绛参军。那时学院刚停课,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各奔前程,与三两好友结伴,便觉未来无限可能。他们三人也确实有过一段意气风发的快乐时光。
    白闲鹤:“……何至于此。”
    “我和林渡之亲眼见过他战前劝降,敌人不降他便屠城。千仞只是听说,这不一样。”徐冉一边擦刀,一边慢慢说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任何动作都不再急迫。
    “以前我们有门课叫军事理论基础。有一天,先生问‘东征之战中,如果你是魔族将领,如何最快攻下朝光城?’,你猜他怎么答。”
    她平静地复述顾雪绛的答案,时隔多年,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记得一清二楚。
    白闲鹤听罢,感叹道:“是他会做的事。他根本不用修这门课。”
    “这门是副课,他主修‘博物志’。熟知各地风土人情,每条山脉的走向、每支河流的汛期。他刚到神武军时,手下兵将不够,经常挖渠引水、筑坝拦河、再埋下爆破符,使山石崩落,利用地势做水淹、火攻。南渊精神本来提倡‘学以致用’,但教博物志的先生专门写信给他,说自己没他这种学生。”徐冉收刀回鞘,“我在讲笑话,你怎么不笑?”
    白闲鹤轻咳一声,心想这比傅克己的冷笑话还冷,我怎么笑得出来。
    徐冉话锋忽转:“长公主让你留下与他共事?你什么感觉?”
    “流水的元帅,铁打的总参,我十分骄傲。”
    他自认是除安国公主外,最熟悉镇东军,最了解朝光城的人。
    徐冉嘁了一声:“听说你以前和他有过节?”
    “天大的过节。只等他马背冲锋的时候,我躲城头放他冷箭,不信搞不死他。”白闲鹤摇摇扇子:“行了,别拿话试探我,在其位谋其政,我既然留下,必定尽心尽力地辅佐新元帅。”
    徐冉被拆穿也不扭捏:“辅佐不指望,你每天催他按时吃药、少抽点烟,别死就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