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小福女 第178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074章 看上你
    钱先生知道此事后直接去找周满,“周大人是为了吸引人来做学徒才特意收的胡小妹吗?”
    周满笑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最重要的原因是,胡大郎求我了,胡小妹也想做学徒,我便收了。”
    钱先生忍不住问,“她天资如何?”
    “至少学药是没问题的。”
    钱先生便明白了,然后连夜出门,第二天,北海县里不少人都听说了此事,尤其是两家药铺的掌柜和大夫,闲暇之余碰在一起聊天,“听说医署昨日收了一个学徒,才九岁呢,这是打算从小教起了。”
    “只是学徒,能不能学出来还不一定呢。”
    “最次,以后抓药总不会有问题,我听说那就是个普通的小姑娘,家境不好,可以学本事总比在家里蹉跎岁月,到了年岁后出嫁的好。”
    “以周大人的心胸,虽然只是学徒,肯定也会好好教导的。”
    “是啊,上次请教她胸痹之症,她还专门去翻找了医书后回答我,对我们这些外人尚且有这份用心,更不要说对学徒了。”
    “可惜我们生不逢时,要是晚生个二十年,我也去医署做学徒去。”
    “……掌柜的,您可是杏林世家出身,就是做学徒,也该我们这样的去吧?”
    “这有什么,济世堂还把他们家的少掌柜送给周大人做徒弟了呢,当时她还没天下闻名呢。”他觉得他即便当不了徒弟,当学徒也是绰绰有余的。
    就是可惜生不逢时,生早了。
    这件事在北海县里一开始没引起很大的动静,但没过多久,便有人领了孩子送到医署,想要求周满收下孩子。
    钱先生直接代替周满拒绝了。
    医署是想要学徒,但那是成熟的,有医术,至少对药理有一定了解,可以帮上忙的学徒,胡小妹是第一个所以特别点儿,后面的他们可不会随便乱收。
    现在大家都忙,谁有空带孩子?
    就是胡小妹,她足够懂事听话,周满才收下她的。她之前便做了好几个月的切药材,碾药的工作,已经手熟。
    现在也是,她依旧要做这些工作,只是以前有工钱,现在没有,而现在,她每次切药材时,周满会告诉她这味药材叫什么,有什么药性,然后便让她一直切,一直背……
    等下次需要碾别的药材时,周满会再告诉她这味药材叫什么,药性是什么,继续让她一直碾药一直背。
    有时候她一天能背到三四味药材,有时候只能背到一味,还有的时候一连需要认十几种药材,记不住的,下次再碰上需要处理这样的药材,那就继续认继续背。
    这是白天的活儿,等到稍晚一些,她还要认字。
    直接对着药名认字,多数时候是周满每日教她一定的字,偶尔钱先生看见了也会教她。
    但这种不是系统的学习就很困难,尤其这种字并不是从容易到难,它是学到哪位药便到哪位药。
    周满教了不到一旬便觉得这样不行,因为一旬下来,胡小妹就记住了两个字,其他字全部记混了。
    好在让她记的药材大多都记住了,不然周满会怀疑自己对她的判断的。
    于是周满从自家书房里翻出一本《千字文》给她,道:“从药材名上认字太难了,你还是从千字文念吧。”
    周满每天教她两句千字文,然后就自己对照着认字。
    这个效果就要好多了,至少周满写字让她认时,她终于认出来了。
    钱先生看着,不由好奇,“周大人,你们大夫都是从药名开始学认字的?”
    “我不是,”周满想了想后道:“但其他人是这么学的,不仅药铺的学徒这么学,杏林世家的弟子认字也是从医书上开始的。”
    先背药名医理汤方,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去对照认字,连郑辜小时候都是这么认字的。
    他还好,从背药名开始认字,一般学徒都是先认药材,等他把药材认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对照着认字,然后就要学会拿着药方抓药……
    所以学徒学医的过程尤其漫长,需要很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才行。
    这样枯燥,甚至看不到前路的学徒生活是很折磨人的,而且日常还要做那么多重复的活儿。
    周满在济世堂坐堂时看着药童学徒们每天要做的事,代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们,她觉得自己的耐性素来不够好。
    钱先生便笑道:“所以大人和他们才不一样。”
    钱先生觉得既然有更好、更系统的学习方法,为何一定要照着药铺医馆的习惯来?
    不过看胡小妹也知道学医有多难了,想要她学成能够帮到周满,不知还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呢。
    所以他们还是需要成熟的“学徒”,钱先生继续努力。
    终于,在冬至过后没多久,终于有人找上门来,是一个中年大夫,带着一个少年,进了医署后直接找到周满,“周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周满才处理完一个病人,扭头看见他微微一愣,然后笑起来,“韦大夫,快请堂屋里坐。”
    韦大夫是青州的大夫,自家里开有一个药铺,自然不能和济世堂百草堂这样的大药铺相比,但在青州也算有名,上次他就和青州好几个大夫结伴过来找周满请教问题。
    周满还有病人,只能让他稍坐,她先把剩下的病人看完了才去接待。
    因为最后两个病患是男子,所以韦大夫还站在旁边围观了一下,看到周满开的药方,在心里对比了一下自己才在心里开出来的,再次忍不住感叹,还是差了不少啊。
    周满不仅开了药方,还开了针方,不过她看了一下时间,对那两个病患道:“扎针得先吃东西,这会儿也快正午了,你们先去吃点东西,未时再过来,我为你们扎针。”
    俩人立即应下。
    等病人一走,韦大夫立即将身旁的少年叫上来,和周满笑道:“周大人,这是犬子。”
    他和周满交流过,知道她不希望弯弯绕绕的客套,因此也直接,“听闻周大人在收学徒,您看我这儿子怎么样?他跟在我身边学过几年,看方抓药都不成问题,大人若有需要尽管使唤他,若是愚钝,打骂都随意。”
    少年静静地站在一旁,见周满看过来还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周满却转回头看向韦大夫,其实她没看上他儿子,她看上了他,但是这怎么开口呢?
    好愁啊。
    第3075章 请动
    周满张了张口,没说出话来。
    韦大夫见状,期盼的目光便稍淡,正想说话,周满已经先一步开口道:“韦大夫一路过来也饿了吧?不如我们先用午食?”
    韦大夫顿了顿,也不想就此放弃机会,于是笑着点头,他邀请道:“我知道北海县有家饭馆不错,周大人要是不嫌弃,我做东,请周大人尝尝他家的特色。”
    周满居心不良,哪里肯让他掏钱,忙表示这是在北海县,应该她做东才是,“我也知道一家酒楼不错,我们去他家吧,下次再去韦大夫推荐的饭馆。”
    俩人你来我往的推辞了一番,最后还是韦大夫抵不住周满的热情,跟着她去了酒楼。
    等在酒楼的包间坐下,韦大夫总算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不对啊,明明是他有求于人,周大人就算不愿意,以她的爽利,直接拒绝就是,为何反而如此热情的招待他?
    韦大夫又不傻,周满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他便知道她也有所图,正想说话,周满已经拎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
    韦大夫忍不住站起来,连忙躬身道:“周大人太客气了。”
    周满顺嘴道:“不客气,不客气,应该的,应该的。”
    九兰都看不下去了,正想着是不是要大吉去找钱先生来一趟时,周满已经倒了茶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委婉一些,“韦大夫家中便有药铺,又世代行医,为何还要把令公子送到我们医署来?”
    韦大夫:“不瞒大人,我将他送来医署,也是想他能跟在大人身边学些东西,大人医术高明,即便他只能学到一星半点,也够他一生受用了。”
    反正就是夸就对了。
    周满被夸得很不好意思,好在她还记得自己的字,于是连忙止住韦大夫,谦虚了一句,“韦大夫过誉了。”
    她顿了一下后问道:“如此说来,韦大夫在医术上也有许多的未解之处,可有想过亲自留在医署里一探究竟?”
    韦大夫愣了一下后立即反应过来,“周大人的意思是我能留在医署里与您学习医术?”
    周满叹息道:“韦大夫也看到了,如今医署中的病人不少,事情也多,青州医署那头也需要本官跑动,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
    她道:“医署里是需要几个学徒帮忙,但若没有老师在医署中时时教导,孩子们送到这里也是浪费光阴,所以我一直想要请些资深的大夫进驻医署。”
    “但好大夫本来就少,更何况行业里有行业里的规矩,”周满道:“别的医馆药铺一力培养出来的大夫不可能到我这儿来,我若是重金挖人,不仅犯了忌讳,也会坏了行业里的规矩。”
    “所以本官一直想着用其他的东西替代金钱。”
    韦大夫福至心灵,微微坐直了身体,“周大人说的是医术?”
    周满颔首笑道:“近来与各位大夫探讨医术,大家对我的医术应该也有了了解,我对诸位也略知一二,所以诸位若是不嫌弃,可以常驻在医署里,我愿意为诸位答疑解惑,就是……”
    韦大夫接口道:“大人想要我们做学徒?”
    “这也太屈才诸位了,诸位若有意,大可以在医署里做大夫,不过为了不坏行规,我便用为你们答疑解惑来付报酬,如何?”
    韦大夫忙问道:“不知可有年限要求?”
    这个周满还没想过呢,不过她想了想后道:“我只要求入选的大夫最少要在医署里呆一年,在这期间,我会尽量为诸位答疑解惑,一年以后,诸位是去是留,全凭自愿。”
    韦大夫眼睛大亮,立即起身行礼,“大人大爱,我等拍马难及也。”
    对于他们这样的大夫而言,金钱算什么,医术可比金钱可贵多了。
    一旁的韦士忠见他爹忘了他,忙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角。
    韦大夫这才想起他的儿子来,不过他自己能跟着周满学医术了,对儿子能不能当学徒就不强求了,因此乐呵呵的和周满道:“周大人看我这儿子可还行?若是不行,我就让他回家去,要是觉得还得用些,便留在身边做个跑腿儿。”
    周满想也不想,大手一挥便道:“那就留下吧。”
    反正爹在这儿了,儿子要是不行,回头让他自己带就是了。
    周满一再和韦大夫确认,“韦大夫果真能放下家中的药铺过来我们医署?”
    韦大夫坚定的颔首,“可以。”
    他家的药铺,他是最重要的大夫,但其实还另外请了一个坐堂大夫,又有一个掌柜,就算他离开会失去一些病人,但依旧能维持下去,而且等他从周满这里学了医术回去,总能再打出名声去的。
    说不定还能借着周满的名头从别的医馆药铺,甚至是医署里抢病人呢。
    想到这个,韦大夫忍不住心中疑虑,吃饭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问了,“周大人不怕我们学了您的医术抢夺医署的病源吗?”
    周满微微一笑道:“不怕。”
    她道:“民间的医馆药铺虽然也是为了治病救人,但还为赚钱养家,荣华富贵,医署不一样。”
    她道:“医署不是署令的,也不是署内的大夫拥有,它是属于朝廷和陛下的。”
    “朝廷和陛下创办医署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有病可医,寿命延长,而不是在于收益,”周满道:“所以天下间的大夫医术高超是好事儿,你们能从医署里抢走更多的病人也是好事之一,这说明你们医术有进步,而医署的普通病人很多,问诊的时间长。”
    周满真心实意的道:“医署和民间的医馆药铺是共生的,本官希望将来两者也能互相帮扶发展,不离不弃。”
    韦大夫微微一笑,他不知将来如何,自北海县医署和青州城医署开办后,他们的确失去了一些病人,但因为医署要求严格,除非实在不宜搬动的病人,不然他们绝不出外诊,这两个月他们的生意才慢慢回转,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现阶段医署看诊的病人大多数是以前就不会找他们问诊的那群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