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小福女 第7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只有一千的兵马,要守住茂州城都不容易了,自然不可能分散兵力下乡,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各村的乡民能够自救了。
    溃军的散开速度是很快的,才到傍晚,他便收到了各里传回来的求救信息,有乱军闯入村庄抢劫钱财,杀人抢人。
    杨和书将这些求救信放到一边,硬下心肠道:“告诉前来报信的人,就说城中一时调派不出人手来,让他们先入山躲避,或结队却敌。”
    听命的茂州差吏眼泪差点出来,他的家也在城外,却只能躬身退下。
    等他走了,杨和书便问宋校尉,“驻军降了吗?”
    “驻军参将丁钱带了八百人逃了,现已不知所踪。”
    “剩下的人呢?”
    “剩下是不愿与他走的人,共有六百八十人,有一校尉领着,末将没敢让他们入城,暂且让他们屯扎在城外。”
    杨和书便道:“去请汶山县的县令来,将刺史府里的官吏也集合在一起,官卑位小的,以本地吏员为主,每人做一支队伍的向导,将城外驻军分为六队,一队有一百二十人,再编入本地衙役,由一百户领着,下乡剿灭乱军。”
    “他们没有武器,丁钱走前把他们的兵器都缴了。”
    “从刺史府里的兵库房里取,不够的你调拨给他们。”
    宋校尉张了张嘴想要反对,杨和书便抬眼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还有一事,益州王既然真的反了,那就得向京城传急报,同时通告剑南道各城,益州王已反,让各城紧闭城门却敌。”
    杨和书将盖好茂州刺史印鉴的文书交给宋校尉,上面不仅有茂州刺史的印鉴,还有杨和书的印鉴,其中的含义就足够人琢磨的了。
    宋校尉接过,迟疑了一下,到底没再反对武器的事,躬身领命后离开。
    杨和书坐在堂上看着外面忙碌且四处奔走的差吏,叹息一声后让一旁瑟瑟发抖一直在记录的书记员让外面的人进来吧。
    杨和书瞬间就被人群和各种事务淹没了。
    造反这种事毕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茂州城的官吏们一觉醒来天就变了。
    刺史府被破了,现在门口还堆着不少的尸体,其中不乏平日相熟的人,他们亲爱的敬爱的刺史大人被关进了地牢里,连面都见不到。
    然后一声晴天霹雳砸下来,他们的刺史要跟着益州王造反,于是被当反贼剿了。
    大大小小的官吏们战战兢兢,看着坐在堂上的杨和书和站在旁边的宋校尉,心里就算是有各种怀疑和怒气,此时也不敢喝问出口,就怕被当做益州王的同伙也被剿了。
    但辖地内打仗问题是很多的,各种事情,大的小的不断,这次打仗还和以前不一样,是从内里开始的,所以事情更多更乱了。
    杨和书也没经验,但耐不住他脸上没多少表情,看着就很冷静。
    他有条不紊的开始处理事情,茂州的官吏以及赶来的汶山县县令看着,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杨和书一直在大堂里工作到三更,不断来回奔跑忙碌的官吏们也累得转不动了。
    他便收了话道:“今晚便到这里吧,外有乱军,明日逃入城中的百姓只会更多,你们早些来,安排好受灾的百姓,让城中的药铺医馆和粮铺做好准备。”
    “是。”
    杨和书抬头看向外面的天空,叹息道:“入冬了,天气渐冷,希望兵祸早些了结吧。”
    不然茂州的天气便是冻不死人,一受寒,缺医少药也是会死人的。
    这个天下,不是谁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
    众人应下,尤其是茂州的官吏,他们有相当一部人是茂州本地人。
    杨和书睡觉去了,但深山里的益州王却睡不着,有士兵逃回来,他已经知道派出去的八千军被伏击的事。
    他坐在案前,看着案上的地图发呆。
    他两个儿子愣愣的坐在一旁,底下还坐着几个将军模样的人,大家都沉默不语,一个幕僚忍不住低声劝道:“王爷,您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吧。”
    益州王绷紧了脸颊,问道:“子闻认为我们该如何突围?”
    幕僚没说话。
    坐在下手的一个参将直接道:“王爷,您给末将一万兵马,明日末将给您杀出一条血路来。”
    益州王沉默了一下后道:“东溪庄的勇军都没了,本王怎舍得让你们再冒险?若是我们绕过这片大山出去,不是就可以直达绵州吗?”
    “不可,”幕僚裴子闻立即阻止道:“王爷,这深山进不得啊。”
    第1209章 貌合神离
    参将们也阻止。
    他们现在还有近两万人呢,这山是那么好近的?
    就算他们人多不怕猛兽,可山林不比平路大道,前后不能相连,很容易就走失,且他们也不敢保证就能走出去呀。
    就是当地最好的猎手,也没有从跨过这重重山林到达绵州过呀,谁知道里面有什么?
    他们宁愿拿命去拼一条出路,也绝不走跨越山林这一昏招。
    于是众参将提议,“王爷,我们杀出去吧,末将等便是拼死也会护住王爷的。”
    益州王便叹息一声道:“那就拜托几位将军了,若事成,你们将来必是建国首功。”
    众将士听得心潮澎湃。
    益州王又提了一下太后和朝中与他要好的几位大臣,表示他们都支持他。
    他道:“太子成婚多年,至今无子,三皇子又野心勃勃,诸臣都心慌得很,除此外,我大兄和三哥的旧臣也在联系本王,朝中局势一片大好,只等我们拿下茂州、绵州和益州,便可各地起义。”
    裴子闻垂下眼眸,面上和几位参将做出激动的表情来,心里却没多少波澜,反而更多的是担忧。
    这些参将因为久在山坳中练兵,对外面的事知道的不多,甚至连益州王此前已经事败被关的事都不知道。
    这一次起兵,与其说是益州王万事俱备后从容起兵,不如说是被逼无奈仓促起兵。
    事不密则漏,已经泄露的秘密起兵还能成功吗?
    这一刻,裴子闻想起了好友关老爷曾经说过的话,“天下纷乱已久,百姓思安,王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是生不逢时,你应该劝王爷顺应天和才对。”
    “违背天和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子闻?”益州王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裴子闻回神,连忙躬身,“王爷有何吩咐?”
    益州王皱眉,“你在想什么,怎么一连叫你几声都不应?”
    裴子闻苦笑道:“回王爷,我年纪大了,很少这么晚还没睡,所以……”
    益州王便握住他的手叹气道:“是本王思虑不周,有劳子闻了。”
    “能为王爷效劳是我等的福分……”
    俩人互相表白了一通,然后益州王便拉着裴子闻一边回主院,一边说些私密的话,“我已经叮嘱了新安和新平,不许他们露出京城的风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绝对不能弱了士气。”
    裴子闻应是。
    可话是这么说,益州王自己是担心的呀。
    那些参将和士兵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们可以盲目自信,但益州王做不到呀。
    他至今不解,“东溪庄也就罢了,当初向家余孽没有剿杀干净,所以漏了人在外面,可怎么茂州这里也被人提早知道了?”
    他前脚进山,后脚发兵,结果竟然就被人埋伏剿灭了,若不是提前知道,一定不会碰得这么准的。
    裴子闻也皱眉,“这一点儿是有些奇怪,可茂州这边一向治军严密,又有张刺史做掩盖,按说不会泄露才对呀。”
    说到张刺史,俩人又是一静,他们都知道茂州城那里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益州王多年的谋划就此毁于一旦,他紧紧地抿住嘴巴,紧握住拳头道:“恨不得回到多年,该将涉事之人的家人也都清理干净才好。”
    事情全因白启和周银的后人而起,被关在宫里的时候,益州王就不止一次的后悔过。
    当年不该因为白家是陇州的小世家便忧心事情闹大而饶他们一命的。
    裴子闻也觉得惋惜,但事已如此,再后悔也没用了,而起当年他们可查不到周银的身份。
    就算杀了白启全家,还是会漏掉周银。
    谁能想到七里村的人胆子这么大,竟敢全村撒下弥天大谎呢?
    益州王问,“陇州那里还罢了,不在剑南道之内,绵州罗江县那里你派人去了吗?务必将周家剿杀干净,不留后患。”
    裴子闻连忙道:“王爷,此时还不是时候,待您攻下了绵州,不说周家,便是整个七里村都任由您处置,何必急于一时呢?”
    他从京城里接应出益州王后就星夜赶路,一路颠簸的回到这里,昨天晚上刚进山,一大早上的要派兵出去占茂州,结果他们还在等消息时就有溃逃的士兵跑回来说被伏击了……
    他上哪儿找时间给他派人去寻私仇?
    要裴子闻说,周家、白家这种私仇实在没必要太放在心上,等以后他们事成了,或事成一半,或占下陇州,或占下绵州,到时候你想杀就杀,想剐就剐。
    现在实在没必要太耗费人力和心力去做这种事。
    之前在京城他就不是很同意留下那么多人手只为杀两个少年。
    但见益州王咽不下心口的气,且又想以此立威,他便将好手都挑选出来带出京城,剩下的便留在京城。
    想着杀两个根基底蕴不够的少年,这些刺客也足够了,便还下令杀了他们在京城的亲人,算是额外送益州王的礼物。
    此时也不知道他们得手了没有。
    益州王之所以特意找裴子闻说话,就是为了安抚他的,毕竟除了他那些死士和护卫外,他是唯一知道实情的知情人了。
    东溪庄那边,他没有对参将们明说,只是暗示那里被巡查的御史发现,以为东溪庄里都是盗匪,所以遂州和绵州借兵将人都捉拿了。
    他希望,裴子闻能坐实这件事,不要泄露他们目前处境不妙的事。
    裴子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好隐瞒的,那些参将也不是傻子,他们的兵马才出就被伏击,要说外面情况大好谁信呢?
    不过裴子闻还是笑着应下了。
    益州王心里不是没有感叹的,他叹息道:“要是关卿还在就好了。”
    裴子闻垂下眼眸,没有告诉他,关老爷是不赞同他起兵的事的。
    其实益州王的运气是真的不好,应该说,所有被益州王拉到这条船上来的人运气都不太好。
    当年皇帝和先三皇子斗得如火如荼,朝中大半朝臣都被牵连在内,连太子的属官都一分为二,有占三皇子的,也有看好当今的。
    当然,因为先太子更属意三皇子,所以先太子的人大半都选择了先三皇子。
    而就在他们斗得这么热闹的档口,摩拳擦掌也想参与其中的五皇子被封为益州王就藩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