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小福女 第2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满宝就轻咳一声,板着脸道:“师弟,你不听师兄的话吗?”
    满宝从兜里掏出两颗糖给他,挥手道:“去吧。”
    白二郎接了糖,拔腿就往家里跑,才跑到院子里就大声喊道:“爹——杨县令来咱家看你来啦!”
    杨和书:……
    他侧头看了一眼目不斜视的俩孩子一眼,沉默着没说话。
    白老爷和庄先生便放下棋子从门里迎出来,远远的便拱手道:“贵客来临,白某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近前一看,见杨和书很年轻,忍不住愣了一下。
    庄先生的眼神比白老爷的还不好,到了跟前才看清杨和书的脸,这样年轻的县令,不是家世很好,就是很有才华,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两者都佔有。
    因此庄先生也很高兴的拱手作揖,“庄某见过县令大人。”
    杨和书连忙扶住两个人的手,又团团回了一礼,笑道:“白老爷和庄先生客气了,是杨某不请自来,两位不要介意才更好。”
    第381章 呛住
    满宝卷着面吃,又夹了一些菜,偶尔才抬头看向白老爷他们的方向。
    白老爷他们没让三个孩子在跟前吃饭,而是把人打发回屋里,他们则在院子的桃树下喝酒吃饭,顺便聊天。
    杨和书只知道七里村有一个白家,却不知道何时又多了一个白家,所以很好奇的问了一声。
    白老爷便笑道:“我堂弟白启曾在益州辖下任县令,只是英年早逝,留下我婶娘和一对孤儿寡母,因我与堂弟感情深笃,故婶娘带着一家人来此居住,户籍却还在陇州,这权当是他们家的别院而已。”
    杨和书一听就明白,这肯定是在宗族里被排斥,说不定还涉及到财产之争,所以才躲到这里来的。
    因此他笑道:“两家住得近些也好互相照顾,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杨和书与白老爷庄先生算得上相谈甚欢,来了罗江县这么多天,能和他说得上话的人可不多,更别说这两天下乡见的人了。
    便是当地的里正,除了问些农事外,其余的话题他们都不太接得上。
    等杨和书酒足饭饱从白家出来时,三人已经言笑晏晏,俨然一副知己的模样了。
    他的随从先一步出了白宅,一招手,一辆马车便从旁边拐了出来,白老爷惊诧的道:“不知道杨县令还带了车,我还叫家下人给杨县令準备了马车呢,看来是用不上了。”
    杨和书自得的笑道:“这车走在后面,既然是考察乡里,总不好太过张扬。”
    站在后面的满宝忍不住想,既然不好张扬,不应该是骑驴,或是直接坐着牛车出行吗?
    一匹马谁养得起呀?
    满宝看着杨和书的马羡慕不已,她什么时候才能给科科收录一匹马呢?
    白老爷也这么想,不过一看杨县令的脸他便释怀了,一看就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考虑肯定没这么周到的。
    杨和书也没忘了三个小朋友,尤其是满宝和白善宝,他还是很喜欢且欣赏这两个孩子的,因此邀请他们道:“三位小友要是去县城,我请你们来我府邸做客,以酬谢你们今日的招待。”
    满宝表示没问题,还悄悄的和白善宝说,“虽然我经常去县衙的后院,但从没进过侧门百步的地方。”
    白善宝道:“我更没有。”
    “下次我们去看看,傅二姐姐说里面的花园很好看。”
    白善宝表示怀疑,“比我家的还好看?”
    满宝迟疑的道:“应该吧,毕竟你家才建了两年多,但人家县衙建了好久好久了。”
    杨和书见两个孩子在搭理了他一下后就自顾自的说起悄悄话来,忍不住僵了笑脸,算了,还是孩子呢,顾得了一,总顾不了二。
    一直到杨和书上了马车,两个孩子才反应过来,咦,贵客要走啦。
    于是俩人和白二郎一起沖他挥手告别,满宝还叮嘱道:“杨县令,你可一定要记得赊牛的事,要是定下了章程,就叫人通知我一声,我一定第一个进城去支援你。”
    杨和书僵笑着道:“行,我会通知你的。”
    满宝就特别殷勤的挥手,直到马车过了河才放下手。
    白先生好奇的去看满宝,庄先生则是直接问道:“我也听杨县令说了,你想和县衙赊一头牛,只是为何不直接赊牛,而是先赊银,再赊牛呢?”
    满宝张嘴就要说,科科在她的脑海中轻咳了一声,满宝就捂住嘴巴道:“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们,知道的人太多会泄密的。”
    庄先生便笑道:“行吧,不说就不说,等你把牛牵回来,我们自然就知道了。”
    满宝觉得这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毕竟调牛也得需要时间不是?
    结果他们这里的麦子刚种完,才把工钱都结算给短工们,一夜寒风过后,里正就来通知他们了。
    “县衙买了一批牛回来,想着大家伙儿耕种艰难,因此新来的县太爷决定,凡是贫户之家,都可去县衙里赊一头牛回来,短则半年之期,长则三年内还清购牛的钱款及利息。”
    满宝站在老爹脚边不远处,老周头听了一遍,觉得这事跟他不相关,就从腰间摸出烟袋来,细细的撚了一些烟丝进烟管里抽起来。
    有心动的人家问,“这贫户之家怎么算?”
    “简单得很,家里没有牛,恒产中除了房屋便只有永业田的,没有买过田地的都算。”
    得,七里村绝大多数的人家都符合。
    农户之家有了多余的钱会干啥?
    娶媳妇呀,不过这是繁衍的大计,也是生存的基本所需之一,当然不能算有钱。
    所以娶了媳妇还有钱则干嘛?
    养孩子呗。
    嗯,这也是繁衍的大计,同样不能算有钱。
    而养了孩子再有余钱,则是各家有各家的打算,但左不过三类,一是买牛;二是买良田;三则是置铺产了。
    这是杨和书以前二十年的阅历,再加上这段时间的了解后限定下来的条件。
    别说,村里不少人都心动了。
    一头牛呢,最起码能抵家里两个壮劳力了,于是有人举手就要报名,但也有人高声问道:“里正,那个利息咋算?”
    “一两银一月十二文。”
    此话一出,举手的人立即把手给缩回去了,然后悄声问身边的人,“一两一月就要十二文,那买一头牛要几两?”
    他站得位置离里正不远,里正耳朵还挺灵,听到了,就轻咳一声道:“一头牛嘛,视大小健壮不同,大概在三两二百文到五两之间,你们就取个中间些的数据四两呗。”
    “那,那里长,四两一个月要多少利息?”
    里长伸出手来掰着手指头算,村民们都眼巴巴的等着,兵不嫌弃里正算得慢,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不会算。
    老周头抽了一口烟后低头问满宝,“要多少钱?”
    “四十八文。”
    老周头就砸吧嘴道:“四十八文,一个月就要四十八,那半年得要多少钱?而且半年后也不一定能还上,三年以后还的话要多少?”
    满宝想了想,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要一千七百二十八文。”
    老周头就被烟给呛住了。
    第382章 帮忙
    一旁竖着耳朵听的村民也吓住了,半响后有个人叫道:“我滴个乖乖呀,那这要是赊两头牛,三年后的利息就够娶一个媳妇了。”
    满宝道:“娶媳妇不是得五两银子吗?这才三千四百多文呢。”
    “哎呦,你当谁家姑娘都能花五两银子啊,家境差一些的,给个一弔钱的彩礼,剩下的再拿来办酒席,三千四百多文还能省下来许多呢,哎呦,我的乖乖,赊两头牛的利息要三千四百多文呀,县衙这是要抢钱吗?”
    满宝:“……三年后是这个数,不过你干嘛要三年后才还,半年后还不就好了?”
    “今年老天爷赏不赏饭吃还不一定呢,你就敢平白花出去四两银子?”老周头慢悠悠的道:“老天爷要是不赏脸,咱种再多的地也没有,到时候人吃不上饭也就算了,外头还欠着这么一大笔钱,那不得要命啊。”
    “是啊,是啊,”村民们应和老周头的话,“可不能这么冒险。”
    于是本来还有些心动的人立时偃旗息鼓了,里正就知道会是这种情况,昨天他收到消息的时候就先在大梨村那边说过了,结果没有一家愿意去赊的。
    周虎也有些犹豫起来,挤出去找满宝,见满宝已经听完了宣告,正背着小手走在她爹的身后往回走。
    一老一小,一个抄着烟枪背着手,一个则仰着脖子背着手。
    周虎连忙赶上去,一把拉住她低声问,“满宝,你还赊吗?”
    满宝点头,“当然赊啦,我觉得我还得起的。”
    周虎犹豫着,他就怕像金叔说的那样,老天爷要是不赏脸,今年他还真还不上。
    不,就算是老天爷赏脸,今年也有可能还不上,至少要到明年才能还。
    可有一头牛他家要方便许多,别的不用说,他自己就可以犁地,不用再找周家兄弟帮忙。
    周虎犹豫着,犹豫着,满宝见他这么纠结,就小声的附在他耳边道:“明天我们进城去看一看,说不定我们有办法把今年的利息给抹消掉。”
    周虎惊奇的看着她,“这个怎么抹?”
    满宝笑得跟只小狐狸一样,“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说罢跑着去追她爹。
    老周头都快回到家了,看见闺女一溜烟的沖回来,就问道:“你跟周虎说什么呢,说这么久?”
    满宝想起还没告诉老爹她要赊牛的事呢,于是道:“爹,明天我要去县城,到时候给你拿个大礼回来。”
    老周头笑呵呵的问,“什么大礼?”
    “说了就不惊喜了。”
    “行,你去吧,”老周头从不拦着她去县城,笑道:“明天你二哥要去县里卖豆腐和竹筐簸箕,让你四哥五哥跟你去,反正天返寒了,他们在家里也没事做。”
    满宝应下。
    春天菜很稀缺,钱氏和小钱氏刚撒下菜种没多久,也才冒芽呢,因为春寒,她们刚抱了一些稻草小心的覆盖在上面,打算等这一阵春寒过去再把稻草拿开。
    所以现在家里除了乾菜,腌菜,那就是地里的野菜了。
    满宝不是很喜欢吃野菜,总觉得苦苦的。
    当然,如果是小钱氏做,那还是可以勉强吃一吃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