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萧宁安排妥当回宫,这才听到一旁的玉毫提了一句,“汾阳长公主被留在雍州。”
    咦,这可真是万万想不到!
    玉毫却重重地点头,表明这并不是说笑。
    萧宁惊叹不矣,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如卢氏那样的人,既然要家族安定,岂能容萧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不动,闹腾不休,这让卢氏打从心底里不喜之极。
    一劝再劝,一再敲打,终究还是无法让萧颐听进去。
    行,那就不劝了。直接用行动向萧颐证明,她究竟犯下多大的错,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萧宁不得不说,家里有卢氏这样的人坐镇,确实让人放心。
    一个掌舵者,存在感不必大强,于大事之前,能分得轻重,不轻易偏袒,该出手教训人的时候毫不留情,这无论是对萧宁这类受害人,亦或是萧颐这样的施害人,都不敢轻易忽视。
    同样,也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此事知道即可,不必对外宣扬。”外人不定在这时候怎么看萧颐的笑话,卢氏惩罚萧颐,宁可让旁人看萧颐笑话也要做出决定,都是为了萧家。
    作为萧家人,能看旁人好戏,自家的戏大可不必。
    “唯。”玉毫道来不过是让萧宁心里有数。
    对雍州内留下的线人而言,没有早早将此消息传出,何尝不是觉得此事不宜言之太过。
    等人到齐长安,萧宁不见萧颐,自然也就知道其中原由。
    站在大明宫前,看着随着夜幕降临,灯,一盏一盏地亮起,很快照亮整个长安城。
    萧宁回过头看着那万家灯火,更觉得庆幸万分,心也是暖暖的。
    瞧,她努力想让这长安城得建,往后,这个天下有了她最熟悉的地方,这一段历史将有她参与其中,开创一代王朝!但想,便不由自主地上扬嘴角。
    “好看吗?”萧宁看得失了神,直到一阵声音传来,却是萧颖。
    萧颖一身常服行来,走到萧宁的身边,萧宁唤一声姑母,“虽说如我们这样的世家出身,算是见过世面,但你这长安城,大明宫,震惊天下。”
    惊叹不矣的萧颖,这一刻站在此处,这是长安城的极高处,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半个长安城。
    与白日居于长安城之下,由长安城瞰视的感觉不一样,踏在此处,由她们来俯视整个长安城,置身于云端之上,更让人觉得不真实。
    萧宁要的就是如此,“唯有这样的都城,这样宫城,才能令八方来朝。”
    说到这儿,眨了眨眼睛,不难看出她的欢喜。
    “甚好。”震惊于长安城,大明宫,可和萧宁的理想相比,又觉得不过如是。
    这番话毕,姑侄二人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就站在此处,望着长安的夜景,感受的是与从前截然不同的风光。
    “长公主,公主殿下。”站得久了,她们倒是一点都不急,萧颖来此,倒是忘了一开始的目的,她迟迟不归,可不就有人寻来。
    来人是卢氏身边的人,一看这么两位站着不动,“家宴已备好,就差两位了。”
    “怪我,之前说好是来寻你回去,结果见这长安美景,果然是不吃都饱了。”萧颖感叹,萧宁摇头道:“那可不行,姑母得多吃些,吃得多才有精神,来日才能再论其他。”
    这话颇有深意,萧颖亦不在意,同萧宁道:“快回去,莫让太上皇、太后、陛下久等了。”
    那倒也是,赶紧走,回去吧。
    家宴自是欢喜无比的,至于作为缺席的萧颐,都不约而同的不曾提及。
    温玉是跟着萧宁舍不得撒手,萧宁与旁人说话,一边还不忘给她夹菜。
    伺候温玉的人早就习惯萧宁照顾温玉,见萧宁一如从前,心下亦是安心。
    也是温玉有福气,自寻了这样一个好靠山。
    “来了新都,我能和殿下一起住了吗?”温玉迫切地想跟萧宁在一块,卢氏听了一耳朵,只问:“与我在一块不好吗?”
    卢氏亦有她的盘算,外头事儿多,萧宁忙得不可开交,虽说温玉天真烂漫,并不哭闹不假,总有缠人的时候,卢氏旁的帮不上萧宁太多,帮萧宁照看一些人,总是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温玉被她养了几年,精气神越发好。
    “不是不是。可我更喜欢公主殿下。”有些情分相处久了是会有,却也总有一些缘分与时间无关,就只是第一回 见面,便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
    卢氏一笑,萧宁接过话道:“阿婆能照看你,我能放心。你跟我在一起,你看我忙里忙外,全然顾不上你,万一你要是不舒服,我还不能及时发现。所以,我还是希望你跟阿婆住一起。”
    面对卢氏愿意帮萧宁这么大的忙,萧宁岂会推辞。
    不就是劝说温玉吗?人家温玉亦是乖巧懂事的小可爱呢。
    “我会很乖。”温玉虽然有些伤心,还是想争取一番。
    “没有人说小玉不乖。可我希望小玉过得更舒服。若是我得闲,都想让小玉更舒服。可是小玉跟我住一起,我连自己都顾不上,实在照顾不好你。小玉若是想我了,就常来看我,住还是跟阿婆住一块可好?”理由萧宁自是说清楚,亦希望温玉能听进去。
    温玉很是不舍,终还是点头,“好吧。”
    征询过萧宁的意见,萧宁还是希望她跟卢氏在一块,她听话就是。
    萧宁伸手抚过她的头发,“长安城很大,你先把大明宫逛个遍,等到逛完,我得闲带你去逛长安城,好吃好玩的,定让你乐不思蜀。”
    “好啊好啊!”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温玉也不闹了,冲萧宁扬起笑容,甚欢喜萧宁记挂着她。
    这会儿的卢氏扫过一旁欢喜得喝了几杯酒,酒意上头,满脸通红的萧谌,“迁都之事既毕,另一桩事也须加快,不好一直拖着。”
    萧谌颔首,“不错,是要赶紧定下。只是阿宁的婚事?”
    都是自家人,到这一步了,萧谌一直拿不准,萧宁的态度一直就那样,不急不急。
    她当然是不急,他这个当爹的都快急死了。
    齐刷刷的目光落在萧宁的身上,萧颖倒是有些不同,看着萧宁透着怜悯,真可怜!
    萧宁这被逼婚的节奏,确实挺可怜。
    再可怜又如何,萧宁这一步总是要走的。
    “那你就问问,各家谁乐意跟我结亲,看着合适的就定下。”萧宁莫可奈何,都到这份上了,怎么看都拖不得,好吧,她也给句准话。
    萧谌一听可不好了,这看着合适定下,确定没说错。
    “不过,须得守些规矩。”萧谌待要抗议一番,结果倒好,萧宁又说话了,成功把萧谌欲控诉的话噎了回去。
    对嘛对嘛,这有规矩才是他闺女。
    萧宁看向萧谌,“有些规矩,尚未到那一步,说出来未免僭越。”
    得,这不是萧宁不想,而是身份未定,这就提要求,传出去,又是落人话柄。
    萧谌明了,“好,就得从速。”
    都拖了这许久了,连女子可承爵承嗣一事都推广立法,那就可以放心大胆操作萧宁的事。
    “太女,明日大哥出面,你这一位宗正,不好总让人把你忘得一干二净。就从你开始。”萧谌说着从速,就是要让萧讯赶紧出面,先把这事提到议程上。
    “左仆射就算尚未抵达京城,也该让他送上一份折子。”萧谌要做,就得方方面面考虑清楚,万万不能丢三落四,样样都做不好。
    萧宁眨眨眼睛,“其实今日阿舅送了一份奏疏过来,我想着晚些再给阿爹。”
    正常的上折流程,自然是从下往上的,萧宁作为尚书令,拿到诏书在手,确实比萧谌要早一步。这没来得及递到萧谌手上。
    “拿来我看看。”萧宁说出这样的话,萧谌能忍住不看才怪。
    萧宁从袖中拿出奏疏,与萧谌奉上,萧谌打开一看。
    哎哟,要么说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呢,深知萧谌之心。
    萧谌笑得嘴都合不拢,“不错,不错,果然还是左仆射知我。有他这一份奏疏,齐全了。”
    是的,孔鸿让人送入的奏疏,不仅是他一人的意思,也是万千军士的意思:请萧谌立萧宁为太女。
    对啊,太女。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太女。
    可无论是太子或是太女,得民心者得天下。萧宁得了各方支持,现在就差一步名正言顺。
    “由你送上这份奏疏总是不太妥当,既如此,还是让右仆射来。”萧宁自己送上请立自己为太女的奏疏,总显得过于急切,不妥,不妥,换一个人来。
    旁的人都差了那么一点点,只有姚圣,甚是可以。
    “这份奏疏命人送到右仆射府上。”萧谌想好即立刻让人去办,一旁的内侍立刻接过,迅速退出去,送到姚圣手中。
    萧谌做完这桩事,心情可见好,同萧宁轻声道:“你说的,若是此事办妥,你的婚事要求就能说出,到时候万万不能再拖。”
    道来道去,最忧心的莫过于萧宁的婚姻大事一直定不下来。
    一刻定不下来,他这心里就不得安宁。
    萧宁确实挺想再拖一拖,那么年轻的她,为何须得为婚姻大事费心伤神?
    然而这话她敢说?
    只怕尚未来得及脱口而出,这都要挨揍了!
    萧谌心情之好勿庸置疑,眼看事事都可如他所愿,现在就差萧宁婚事一成,再等上个几年,他就可以退位让贤,到时候自与夫人过逍遥自在的日子,甚好,甚好!
    ***
    喜形于色的萧谌,在长安城的第一个大朝会是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举行。
    虽无华丽,却显厚重的宫殿,位列其中,众臣皆是喜上眉梢。
    拜贺萧谌后,一众人不断地拍马屁,都想多博些好感,往后日子能好过些。
    这些好听的话说多了,难免让人觉得太假。
    萧谌与萧讯使了个眼色,萧讯心领神会,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实话,萧谌兄弟不少,可是要说存在感这事,额,都挺少的。
    如萧讯作为宗正,管的都是自家事,自家人没什么事,朝廷上的事,他不过听一嘴,若是有例可循的且听一听;反之,若是没有什么先例,绝不轻易开口。
    没有能力也没有本事的人,给自己的定位一向明确,凡事少说多听,事事要与兄弟,额,再加个侄女站一块。
    无论外头的人如何说道萧宁的事,那都是外头人自己的心思,他坚定不移地站兄弟,站侄女。
    萧谌没有吩咐的时候,力所能及,能为大昌好的事,他须得多做点;闹不明白后果是好是坏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真得拿主意,可以寻亲娘或是亲弟问问,确定可行再做。
    第177章 姬则请入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