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百姓得萧氏一心谋划,尤其认准萧谌和萧宁!
    “以女子承嗣,叫我儿可承这万里江山。”萧谌终于是把话说出口,萧宁虽然和萧谌各自都是心照不宣,真正听萧谌宣之于口,内心依然倍受震撼。
    “我之膝下,与楚翁一般,唯一女而已。楚氏家业为人所谋,遑论这万里江山。为帝王,于公于私,朕都更愿意相信,朕的孩子可以凭自己的本事,撑起我们一道打下的万里江山。”
    萧谌终于把话明明白白的说出,就不介意说得更清楚些,好让他们都知道,他的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过继,入赘?
    别说没有楚安的事之前,萧谌就考虑过种种可能发生的变故,明了这人心都是易变的,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万万不能。
    再有楚安的事告到萧谌面前,不过是恰好证明,他所有的担忧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赌,输的是萧氏的江山,更是萧宁的命,萧谌不愿意!
    “这,这挺好的,殿下酷似陛下,从前待我们尽心,如今也是一样的,让殿下将来和陛下一样成为这样不会轻视我们的陛下,甚好,甚好!”
    萧谌的话丢出去,震惊不少人,也有人反应快的,这挺好,不正是他们所求?
    也恰是因为他们所求,萧谌同他们是一样的心思,那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
    “对,我们一道请改女子可承爵承嗣一事,往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这要是家里有不争气的,就让争气的人立起一家,那也总好过叫那败家子把家底都败光了吧。”
    消化完萧谌的话后,马上有人意识到,这个事情还是可以推行的,不都是无奈之下的办法?
    天下刚刚太平,萧宁怎么对他们,他们也说不出昧良心的话。
    与其让不知什么样儿的人来承继萧谌的基业,成为新一任的皇帝,必须是他们已然知根知底的萧宁成为萧谌的继承人,更让他们接受和支持。
    “陛下说了,陛下虽为陛下,却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想让这件事定下,就得让朝廷里的人都同意。我们一起去请,请他们务必要改一改这规矩。”
    “正是,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规矩也是人定的,既然定得,也能改得。”
    得说,百姓是真记得萧宁的好,记得清清楚楚,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这改规矩的事确实麻烦,若是能得这样一个爱护百姓,安定天下的人为君,是他们三生有幸。
    “对,我们都一起,一起去请,一定要让天下人都参与。得了殿下好处的人,必不忘殿下为民之心,如今也让我们为一为殿下。”
    有人更是想起了一层,萧宁一直为他们苦心经营,处处为他们争利。
    从前他们就想,要如何才能报答这一位公主。
    如今,终于让他们等到这个机会了,他们一定要帮忙!
    萧宁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只要你以诚待人,人必以诚还之。
    从前的天下是什么样,如今这天下又是什么模样,百姓们都记在心里。为萧宁,也是为了他们。
    能得一个把他们放在心上的帝王不易,能得一个公主事事为他们谋划更是不易。
    报李投桃,你来我往,互惠互利,再没有比这更好的。
    “宁,必不负诸位。”萧谌于此时朝萧宁使了一个眼神,萧宁热泪盈眶,亦反应迅速地往前迈了一步,朝众人作一揖,谢之。
    “殿下为我等,我等亦当为天下。民心不可欺,正是这个道理。”
    真心或是假意为人,总是瞒不住的。这么多年来,雍州方方面面都很好,好得让他们心下暖暖的,看到了希望,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地多了。
    对许多人来说,萧宁是夺他们爵,抢他们利的人;对百姓而言,萧宁是处处都为他们谋划的人,可敬可佩,更应该多支持萧宁,不能让人把她欺负了。
    ***
    至此,因楚安一事而起,到最后,再也不是一人之事。
    女子承爵承嗣,这是自清河郡主被提出,望由其承姬氏之爵位开始,一直都争论不休的问题。
    反对的人自来不少,同意的人也不少,双方争执不下,谁亦不让着谁。
    直到萧谌放话,也让天下人都明白了萧谌的态度。
    这一位陛下是真敢想啊,竟然要为了萧谌改制,以令女子可以承爵承嗣?
    萧谌在刑部大堂上说过的话,一字一句,皆传入天下人耳中,叫他们知道了,萧谌做下一个什么样的决心。
    以女子承嗣,这要改的就不仅仅是萧宁能不能承继大昌江山,或者是不是可以将来成为一代女帝的事,更在于将来。
    改了这规矩,自今往后,女子便可以和男人真正的分庭抗礼。
    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细数其中的弊端,不过依然是老调重弹,无非自古以来就没有这规矩,而且女子承嗣,所生之子,究竟算何家血脉?
    萧谌这一回正面跟他们对上,“规矩,从来没有的规矩;大昌也是从未有过的大昌,朕既然能开创了大昌,从来没有的规矩,朕改得,也能立得。
    “朕的膝下独此一女,若是尔等心中当真有大昌,盼着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你们就更应该明白,对于天下而言,我儿打得天下,治得天下,她会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若尔等有一颗公心,盼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也该明白,立我儿为嗣承天下,于大昌,于天下是何意义。
    “尔等既存心思,看的都是自己一分私利。以女子承爵承嗣,自此女子可与男儿分庭抗礼?
    “自来各家之间,各国之间,从来不曾间断于争斗,若想成为人上人,须得有才有能。从前你们能与男人争,为何却不能同女人争。朕虽为皇帝,可朕容得比朕更能干的人,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
    “难道朕不畏于天下女子将来比朕都要能干,你们畏之?你们之所畏,为何而畏?因尔等无能?”
    不得不说,萧谌能把话说得如此戳心窝,无人想得到。
    最后的一番质问,叫反对的人,本以为理所当然,这会儿都显得他们争来吵来,都是因为那点私心。
    不过都是因为害怕女子可承嗣后,能和他们争,能和他们抢的人更多了,他们害怕自己争不过,这才会一心一意的压制于人。
    “陛下,我三军将士皆请于陛下,许女子可承爵承嗣,可继家业。”孔鸿在人争执不下,萧谌都表明态度,更是不愿后退半步的情况下,于此时提醒。
    三军将士,这可是立国之根本。
    纵然是再想闹事的人,想想萧家人手中的大军,谁人敢闹?
    而天下兵马,几乎尽握于他们之手,有萧谌出面,更是为萧宁打算,天下兵马,谁人不愿意署上大名,支持这天下传到萧宁手中。
    女子传嗣,坏的所谓影响他们暂时看不见,好的影响一目了然。
    萧宁和萧谌一般重将士,从来不许任何文臣伤及将士,这是他们从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待遇。这样一个把他们放在心上的人,他们都不思支持,不愿意让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他们是想支持什么人?
    还想再说话的人,听到孔鸿提起三军将士,瞠目结舌。
    这,好吧,他们又一次忘记了,孔鸿并不是单纯的文臣,而是于军队上,可以代表三军将士的人。
    由他出面,请三军将士一道请命,支持萧谌改制。
    女子可承爵承嗣,就该让这件事板上钉钉,谁都休想改。
    这样一来,省去萧宁多少事?
    从今往后,无人再有机会就萧宁是女子的身份攻击萧宁。
    但凡想到这一点,多少人的心情变得愉悦。
    孔鸿这一波操作都是萧谌提醒,他再加以完善,结合天下百姓之所请,许女子可承爵承嗣。军队的影响力,代表的军方,亦是民心,昭示于天下人,对萧谌所做下的决定,他们支持到底。
    “陛下,无类书院学子齐上书,请陛下许女子可承嗣。”萧评于此时也得出列,将他手中的底牌亮出来。
    无类书院对大昌的影响力,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些年无类书院聚集名家大儒,教导学生亦是百里挑一,人中龙凤。加上萧宁并不一味注重读书,研究院也一并被放入了无类书院中。
    各种各样新奇的研究一但放出去,都将成为天下世族争先夺后,欲占为己有的利。
    如今的无类书院,不仅育国之人才,也养能令百姓天下得实惠之人。
    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无类书院代表了大昌朝内最开明的名士和新生力量。
    能让无类书院上书,也就得到无数天下名士的支持。无类书院的联名上奏一道出来,马上,立刻让不少人闭上了嘴。
    军中、士人、百姓,这已然包含了大昌朝的大部份阶层。尤其是军中。
    兵马意味着什么,岂无人知。
    知归是知,暗想萧谌总是不喜欢动粗,或许,或能,他们可以无视这一点?
    但军中将士联名上书,无类书院联名上书,外面还有百姓,都支持萧谌的做法。
    得实惠之人,他们不像众多世族一样,得了便宜还卖乖,更能翻脸不认人。
    在很多人看来,比起所谓的规矩,能解决百姓衣食之困,能让天下太平,这才是最大的规矩。
    只要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他们会无条件的支持。
    萧谌和萧宁,都是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不至于过于绝望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更愿意无视所谓的规矩,只要能留住为他们谋划之人,给他们的将来,他们的子孙,带来希望。
    第163章 莫并何许人
    萧谌一番操作,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天下民心,什么是民心?
    他们几个当官的喊着反对的话,难道就代表民心了?
    不自量力的人!
    萧谌便让他们看看,民心所向意味着什么。若是他们再敢偏执于己见,不愿意接受大昌要改变这个世道,不需要萧谌出手,就会有无数人出手,只为给他们一个教训。
    “都听见了?”萧谌是相当的满意。
    能得天下人心,能让他们支持萧宁,萧谌大喜之。
    既如此,不如就此定下。
    “民心不可欺。枉你们自诩饱读诗书,却从来不想想,为何百姓看得比你们通透的事,你们反而执着。谁在这个位置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不是把他们放在心上;是不是以他们喜怒为喜怒;能一心为他们解决问题。”
    萧谌早就看明白这一点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更明了,该怎么样才可以达到他的目的。
    百姓,为百姓谋之,百姓敬之,爱之!
    当你有难时,百姓亦助之,帮之。
    “女子可承爵承嗣,民心所向,所谓从古便无的规矩,便由大昌朝开始,由女子可承嗣,担家族之兴亡荣辱。”萧谌终于可以如愿以偿,掷地有声地喊出这一句。
    “即刻拟诏,推行。另,着清河郡主承敬国公爵位,再赐国公府。”萧谌没有忘记催促,让人迅速地将事情安排好了。
    “谢陛下。”清河郡主,不,从即日起,她便是敬国公姬则。
    这一刻,姬则与萧谌拜之以谢。
    萧谌道:“前朝之亡,因佞臣乱国。姬氏血脉,由你承之,想来诸帝在天有灵,必欣慰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