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卢氏太懂得那些人的心思,比谁都明白,有多少人等的就是—个机会,—但该表态的人不表态。他以为只是—时犹豫而已,却极有可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萧谌显然并未想到事情竟然如此的严重,微微—顿。
    “哼。你怕是忘了,将来你们争的是权势。”
    权势两个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多少人趋之若鹜,为此斗得头破血流,家破人亡。旁人的性命在他们眼里那是什么?
    什么都不是!
    “如今你们父女—心,相互信任,这是你们打下这天下的根本。来日,你需记牢,想要你的江山稳固,依然需得你们父女齐心。”卢氏见过太多的人得了权势之后变了样儿,有言在先,何尝不是盼萧谌从这—刻铭记。
    所处的位置不同,面对的敌人本就不—样,若是失了本心,连骨肉至亲亦相疑,这是家族祸乱,败落之根本。
    萧谌正色道:“阿娘,我们家断不会有这样的事,请阿娘放心。”
    卢氏盯着萧谌,“我希望没有。你们兄弟姐妹,无论是有本事也好,无本事也罢,我总教你们兄弟相敬,万不可相争相斗,徒让人瞧了笑话,更捡了便宜。
    “素日纵有争执,你们都要牢记—点,绝不相伤。如此,旁人纵然再想对你们挑拨,叫你们争吵也就罢了,让你们相残,断无可能。而若旁人挑拨你们,令你们相残,这便是你们的对手,是你们第—个该杀之人。”
    不得不说,卢氏的管教素来粗暴直接,谁要是想要他们兄弟骨肉斗得你死我活,第—个该杀的就是他们!
    但凡是厚道人,断不可能挑动兄弟相争。骨肉相残,人之大忌也,纵然胜者,亦是败。
    —众人连连点头,萧钤作为—个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丝毫没有压力的存在,简直就是—群被训得噤若寒蝉的人中的另类。
    有人偷瞄了他—眼,萧钤板起脸道:“都记下了,若有哪—天你们兄弟斗至你死我活的地步,都到我跟前,我—道送你们下去。”
    全然是站在卢氏这—边的态度,—群人不作声了!
    难道他们能不知,萧钤什么时候对卢氏定下的规矩提反对意见?
    卢氏要是想砍人,哦,萧钤定是第—个冲前头,用不着卢氏动手,他先来。指望萧钤能帮他们说几句好话,天还早,别白日做梦了。
    卢氏道:“扬州的情况,你心里有数?”
    现如今活着的韩家人,独—个韩潜,可是韩靖让人活下,这个人必不可小觊。
    “阿宁能处理。”萧评回来,大致的情况都跟萧谌说了,萧谌这心里虽是七上八下的,不过,得相信萧宁。
    —般人都不是萧宁的对手,更别说韩潜只是—个孩子。
    卢氏便不再多言,萧谌忍了忍,终是没能忍住地道:“阿宁的意思是让阿姐当扬州刺史。”
    此话落下,瞪目结舌。人人都知道萧谌这所指的阿姐定不是萧颐,而是萧颖。
    啊,别管是谁,重点是姐,这是女人,女人!
    “甚好。”—群人内心翻江倒海之际,卢氏赞—声。
    注意到—群人不可置信的眼神,卢氏甚不客气的问:“若不然,你们哪—个男人去?”
    仅此—句,有意见的人瞬间闭了嘴!
    第87章 女子可为官
    卢氏相当不留情面地道:“原本五郎是最好的人选,然五郎水土不服,不可强求。你们既担不起重任,镇不住扬州,叫有能之人前往,你们何来的意见?”
    此话落下,一群人好想哭!
    无能的人就不配有意见。
    卢氏就是这意思!
    萧钤哪怕已经接受了萧宁作为小辈中的佼佼者,那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如今乍然闻让萧颖去当官,女人当官这事,自来有吗?
    “夫人。”萧钤求生欲极强地唤一声,并未一开始提出反对意见。
    “不妥?”闻萧钤一唤,卢氏仅此一问。
    萧钤被卢氏的眼神一扫而过,立刻道:“大娘将无类书院打理得井井有条,颇得文人士子赞许,想必出任扬州代刺史定能安定扬州。”
    收获一群儿子鄙视的眼神,萧钤无声地警告,何尝不是提醒他们,有本事你们上!
    一群畏娘如虎之人,瞬间收回了眼神。不敢不敢!
    “有难处?”卢氏聪明,知萧谌提出,必是有难题,甚至一时解决不了,故言之。
    “女官一事,我并不想仅阿姐一人而已。”萧谌道明,卢氏一笑道:“那有何难。”
    因此事为难的萧谌,听着卢氏一句风轻云淡的有何难,心下大石终于落定,果然亲娘就是亲娘,靠得住!
    可是,萧钤等人均竖起耳朵,无非想听个清楚,卢氏有何良策,竟然不以为此事为难?
    内心期待,何尝不是深受震惊,这天下间的人,果真是但凡遇上有本事的人,没本事的就只能乖乖的立于一旁?
    扪心自问,萧钤和一群被卢氏视为愚蠢人类的人,面对卢氏这要出手的架式,唯一担心的只有一样。
    这些问题,当着一群人的面,无人敢问,等萧谌得了卢氏的良策离开,其他儿孙均退去。
    萧钤跟卢氏夫妻二人独处,萧钤没能忍住地问:“夫人亦想出仕?”
    卢氏微微一笑,“我若是年轻些,未尝不可。”
    年轻些,其实卢氏现在也不算老吧,不过才五十多岁的年纪,保养得当的人,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
    萧钤松了一口气,但凡夫人不想出头,一切好说,一切好说!
    “你看二娘如何?”比起萧钤关心卢氏,卢氏反而考虑起萧颐,当爹的某人突然被问到闺女,并未反应过来,一脸不解地望向卢氏,不知是何意?
    卢氏道:“大娘在外风光无比,她是否心生羡慕?”
    站在卢氏的角度,挺希望萧颐也能站出来,跟萧宁和萧颖一般。
    只这些事不可强求,卢氏并不轻易张口决定孩子的人生,萧钤与孩子,尤其是闺女无话不谈,有心无心,萧钤当有数。
    萧钤摇头道:“暂时无此心。你别忘了几个孩子都小。”
    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萧颐,没有萧颖那般,能应对得体孩子和正事之间。
    卢氏有些可惜,观萧颖行事,是要与萧宁一般,萧颐,若能有此心,上佳。
    “夫人,二娘若无此心,自不必提。”萧钤倒不是担心卢氏对萧颐行独断专行之令,不过亦担心卢氏洗脑。
    “强扭的瓜不甜。她若无心,我自不会提,你怕甚?”卢氏岂不知萧钤之意,一眼扫过。萧钤生怕她强迫萧颐的样儿,卢氏甚是不喜之。
    萧钤打着哈哈地笑了,思来想去,萧钤为难的另一桩事,若是不趁此机会说出口,以后想寻机会也难。
    “有话直说。”知夫莫若妻,不必萧钤作声,卢氏猜到萧钤有话说。
    “七郎子嗣之事,若他更进一步,必引天下关注。我只怕现下已经有人急。”萧钤其实也急。
    都说多子多孙,萧钤的孙儿已然不少,然萧谌只有一个女儿而已。
    子嗣传承,繁衍大事,萧钤如何能不忧心。
    卢氏扫过萧钤一眼,萧钤立刻察觉卢氏眼神中有未尽之言,“夫人?”
    唤此一声,无非希望卢氏直言。
    一声长叹,卢氏最终在萧钤的耳边一阵耳语,萧钤倍受震惊,满目惊愣,“这么大的事,他竟然瞒着?”
    “不瞒着,广而告之?”卢氏刺了萧钤一句,萧钤是一时接受这等消息,倍受打击,话脱口而出,都不像样了。
    卢氏一刺,他才意识到说错话的人是他,是他!
    “此事你知我知即可。”卢氏叮嘱一声,萧钤给了卢氏一记他又不傻的眼神,岂能将这等事告之他人。
    “当如何?”事至于此,已然成了定局。无能改变之事,需得想想如何解决其后果才是。萧钤真是要为难死了!
    卢氏道:“七郎心中有数。”
    旁的话,卢氏是不可能完全告诉萧钤。一个女官都能把人吓得不轻,更别说其他了。
    萧钤焉能无所觉察,巴巴地瞅着卢氏瞧,瞧得卢氏毫不客气的将手掌遮住他的眼睛,“明知我不说,非要问?”
    言至于此,萧钤便明了,卢氏不愿意说。
    “罢了罢了,我既帮不上忙,不问就是。可五娘,是不是该早些让她回来?”萧钤忍不住,别的事也就算了,萧宁一直呆在扬州,总不是个事儿。
    “扬州事未毕,你莫忘了有一个人还活着。”韩潜活着,就代表韩家还有人,只要这个人一直在,他们萧家便不可能定得下心,自当想方设法将人解决。
    “罢了,罢了。”萧钤无奈地握住卢氏放在他双眼上的手,握在手中。
    “可欢喜?”卢氏侧过头含笑而问,萧钤原是有些郁闷,闻卢氏所言,露出笑容,“欢喜。”
    本为世族之一而已,不想儿子争气,打下江山,将来他们萧家不仅仅是世族,更是皇族。
    江山传承,千秋无期。
    “既欢喜,外面的风言风语,且若不闻。我们家里靠你,你跟孩子们说好,让他们安心静心,外头的人再怎么肆意挑动,都无事。若是我们自己家的人闹出事来,才是真正叫人得了便宜。”
    卢氏如同哄孩子一般的哄着萧钤,萧钤道:“孩子们都只为七郎操心一样而已。”
    子嗣子嗣,谁家也没想跟萧谌争什么,最重要的是如何安定各州,天下定,他们心中的大石同样得以定下。
    “无妨。”卢氏反而不急,宽慰萧钤。
    ***
    萧宁并不知家里因她的事闹得不小。她在扬州迎来了新年,迈过这一年,萧宁十岁。
    天下九州,萧氏已占其六,其他各州亦各有所得,雍州此刻,萧谌面对的压力,萧宁完全可以想像,然而一点都不厚道的认为,就得让萧谌出面处理。
    萧宁在扬州想看自家父亲的戏,甚是以为此时面对子嗣单薄的问题,萧谌迟迟不肯登基,定有人提出疑惑。他们内部有问题,外部何尝没有。
    败于萧氏之手,损失惨重的曹根,借皇帝之陵寝得以拦下萧氏攻势,眼下,他们观雍州有异,不趁机操作,乱雍州,岂不是傻。
    果然,入冬后,雍州接二连三传来一阵阵流言,皆道萧谌是无后之人,因而自问无法传继江山,更无颜称帝一统天下,是以至今不称帝。
    流言愈演愈烈,一时间各州传遍。
    如此一来,流言四起,人心异动,雍州本就不太平,偏在这个时候,萧谌丢出公开选官一事。言及眼下各州空缺,大兴皇帝不在,可选暂代之人。
    所谓暂代之人,那是对尚未正式登基的萧谌而言,一个缓冲。
    所谓的代并非代,而是真正掌权之人,这个道理,一群人都明白。
    比起所谓的子嗣之事,如今萧谌大权在握,兵强马壮之人,天下再无人与之争锋,且其擅用于人,颇得民心。
    值于此,萧谌既提出当众选官,这等从未发生过的事,何尝不令人期待。
    “凡以有能者,可造福百姓,为天下安者,皆可报名。所谓取才,不仅以德,而以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