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挥挥手,卢氏不想听这些宽慰的话。
    京城里盼着萧谌和萧宁回来,他们这时候在哪儿呢?
    “报,不好了,我们的后路被人抄了,是雍州的兵马来了。”韩靖原以为京城必得,结果没想到一个个冒出头的人分外的棘手啊!
    既然强攻不能,只好用计,总而言之,先把玉玺弄到手。
    算盘打得太响,终是忽略了一点,他足够聪明,不代表大家都是傻子,他想利用李丞相他们这群人,等待雍州兵马救援的心情,以为能够骗取对方打开城门。
    然而事到临头才发现,虽然他把事情办得不错,样样都考虑的周全,终究还是没能骗过南城门的人。
    在城门上看到萧讯的那一刻,韩靖就知道,想骗开城门没有那么容易,却还是要努力一试,结果这一试真是让他几乎要吐血,都已经打起来了,还能坚持不开城门,这是有多强的戒备?
    打了半天城门还是不开,也就让韩靖意识到这个主意不成,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只会让他所有的计划功亏一篑。
    但是如果就此放弃京城,那不等于他一番筹谋全都白搭了。
    这样的情况下偏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雍州兵马真的来了,从看到徐州兵马的那一刻起,韩靖就料到雍州兵马必然离之不远。
    如果让这两方的兵马汇集的话,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怕什么,就算他们来了,有这几万兵马,还有安王的兵马,难道我们还对付不了他们?”杨太尉反而不着急,语气平静的上前提醒韩靖,若论兵力,他们可都不少。
    不是韩靖看不起杨太尉,而是已经亲眼见识到杨太尉手中的兵究竟如何,这个时候再让韩靖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杨太尉的身上,绝无可能。
    “太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管是曹根或者是萧谌,都不是好对付的,你我都该心里有数。如果再坚持不退,和对方正面冲突,接下来会是什么后果,你我该想到。”
    有些话,不说都不行,韩靖挑起的动乱,能够顺利拿下京城,以京城为险,接下来应对各方兵马都不畏。
    可偏偏拿下一个京城就让他十分的头痛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变故,让韩靖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老天容不下他?竟然让他横生这诸多的波折。
    韩靖从来都不信命,他只相信,只要凭本事,他能得到一切他想要的。
    不过,那不代表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现在退出京城,我们如何处之?”杨太尉想得就更多了,他可是被韩靖忽悠上了他这贼船的人,退出京城后,以何为据?
    这个问题,韩靖早就想好了,“韩家的根基并不在京城。”
    狡兔三窟,有些事开头是要开头的,善后的事必须也要早作准备,断然不能乱来。
    现在韩靖体现的就是他的早有准备。
    杨太尉扫过韩靖一眼,心里直犯嘀咕,“退于扬州,不跟安王回封地?”
    着实弄不明白韩靖的意图,按理来说他不是跟安王达成共识了吗?人家安王都到京城了,看那样子,完全是要夺天下的架式。
    可惜想得太美,终是被现实狠狠地抽了耳光,不说其他,连个京城他们都拿不下,谈哪门子的打天下。
    “太尉想跟安王回封地?”不能否认的一点,韩靖从未想过要跟安王一起走,要走他也自己走,又不是没有准备退路。
    杨太尉半眯起眼睛,“我们眼下既然反了,为何不团结对外?”
    问得确实是好,不知道的定是以为杨太尉是什么好东西。
    然而一个在危难之际能和韩靖成为一路的人,果断的将已经为大兴夺回的京城,又弄到韩靖和安王的手里,他的忠诚,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我们能一致?”韩靖就算是把杨太尉拉上船的人,完全没有一丁点要跟杨太尉再继续合作的意思。
    “你这是过河拆桥。”杨太尉不满地瞪大眼睛。
    “你我从来都是各取所需,何来的过河拆桥?
    “太尉已为太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依然能为我们所诱.惑,愿意和我们背叛大兴,太尉所求为何?”
    韩靖话说得极是不客气,就差指着太尉的鼻子骂他志在天下。
    “你......”杨太尉火冒三丈,好在很快平息,问:“京城中我的兵马并不少。”
    “是啊,你的兵马不少,安王已经安排人取而代之,太尉这些兵马必为安王所有。”韩靖相当的不客气,看来他跟安王之间的合作远比杨太尉以为的都要深。
    杨太尉脸色相当的不好,被人拉上了贼船,听韩靖的意思,现在这是要跟他拆伙了啊!
    不仅要他下船,更是想吞他的兵马。
    “你也太小看了我。”杨太尉甚不客气。
    韩靖看着杨太尉尤其显得不屑地道:“太尉能为太尉,非太尉能征善战,否则原本城中的守军又怎么会叫我笼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2909:01:40~2021-05-3009:59: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个人的月亮30瓶;cc、桃之了了、团子2瓶;栗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鱼龙大混杂
    很实在的一句话,提醒杨太尉他的无能。
    杨太尉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难看得很。
    韩靖视若不见,仅是道:“太尉若是识趣,该知道应该怎么才能保全性命。”
    “保全性命?你们会让我活?”杨太尉并非完全蠢得无药可救,他的心里有数,韩靖敢撕破脸,必然是早做准备。
    “为何不?太尉的生死对我们并不重要,放你一条生路,朝廷的人碰见你,断然也不会放过你。”谁能容下一个叛乱的臣子,更是在这重要关头的背叛。
    杨太尉咬碎了牙,恨极了,若不是中了韩靖的计,他如何能让自己落得这样的地步。
    气不打一处来,在看到韩靖身边的人时,也明白无力回天了。
    “告辞。”韩靖马上准备走,来一个曹根,再来一个萧谌,不能速战速决的拿下京城,再拖下去,局势越发不利,当然,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萧谌此人,断不可小觊。宁可多提防,也绝不能轻视。
    总的来说,韩靖一向果断,必不会让自身陷于险境。
    “你们也是乱臣贼子。”杨太尉看着韩靖的背影,大声地吼一句,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怨恨。
    “是啊!都是乱臣贼子,有何资格得人尊重。”韩靖越发说得不客气,简直就是破罐破摔的节奏。
    杨太尉掉转头。他不信了,他手里的人当真都被韩靖笼络了。
    韩靖和杨太尉闹翻。李丞相一处也不好啊,叛军攻势越来越猛,眼看他们都要顶不住!
    “出城吧。”一直坚守在京城,原以为必有一线生机,现在看来哪里来的一线生机。
    “城外岂会无人。适才他们敢假扮雍州兵马而来,此刻必是派兵马守在城外,以逸待劳。”
    城外并不是他们可以逃出去就能保住小命的地方,极有可能这一出去,要把小命都搭下。
    “撑不住了,当真要撑不住了。”人就那么点人,对方攻势猛,源源不断的,他们的人太疲惫了。
    “李丞相,你们束手就擒吧。纵然徐州的曹根进京,那又怎么样,我有兵马据城而守,他们进不了,你们不敢出去。
    “南门,我已经派人在城外等着。但凡你们敢离开京城,必叫你们有去无回。
    “李丞相,我也是姬家的儿孙,小皇帝驾崩,姬家的人,谁都有资格争一争这天下,你又何必抱着一个稚儿坚持。”
    此刻一人出现在不远处,大声的叫嚷,那么一个五十来岁的人,正是安王。
    安王在这个时候想笼络人心,以为这样一来,保得大家太太平平的,这些人也就乖乖的听话了?
    “呸。陛下之死可是同你们都有关系?”李丞相看着前面不远的人,两方之间虽然间隔了将士,距离真不算太远。
    “此言差矣。陛下为太后所害,与我有何干系?”安王很是无辜的接话,极力否认小皇帝的死跟他有关系。必是毫无干系的。
    这话,李丞相信他才有鬼。
    “太后虽有意让韩氏进宫为后,断然不可能不知分寸。”李丞相哪怕是不太喜欢韩太后这个总是偏心韩家,处处想抬韩家的女人,始终觉得韩太后不至于蠢得把自己的儿子干掉,那可是她的底气所在!
    而且事发突然,各路的叛军来得也太快了,韩家这里,如果说跟安王没有任何往来,他也不信。
    只是事情太多,他们根本没机会查清楚。
    现在就算想查,怕是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没有人是蠢蛋,就算真的做了什么事,也不会留下能让人发觉的把柄,更别说事情过去这么久,宫里早就乱成了一团,哪里是之前太太平平,有迹可循的时候。
    “连太后自己都承认她做的事,现在丞相是要把无凭无据的事扣到我的头上吗?”安王在旁边听到李丞相的话,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差点没把李丞相气的半死。
    没错,无凭无据,就算当真怀疑小皇帝的死跟安王脱不了干系,他们又能怎么办?没有证据,天下人谁又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反正小皇帝的死是韩太后首倡,一个当母亲的迫切于让儿子娶侄女,结果就这么把儿子给坑了。
    “李丞相,事于至此,不如你还是乖乖的归顺于我,念在你一片赤诚,我一定善待于你。”安王这个时候就想收拢人心,最好能把这一群人都捏在手里,让他们乖乖听话。
    可惜李丞相狠狠的唾了一口,“一反贼儿,想让我们归顺,痴人说梦。”
    表明的态度绝对不配合,安王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也罢,我答应过韩靖,必为他诛尽萧氏族人,现在正好将你们一网打尽。”安王在这个时候提起韩靖,旁边的萧钤惊得狠狠的唾了一口,“里应外合的乱臣贼子,你们必不得好死。”
    这样诅咒的话,落在安王的耳朵里,安王不以为意。
    成王败寇,事至于此,若不是为了从这群人的手里夺回传国玉玺,谁愿意搭理他们?
    “速战速决。”眼看离传国玉玺近在咫尺,不抓紧时间拿到传国玉玺,岂不白费这番心思。
    安王一声令下,在他身后的将士立刻冲上前去。
    本来李丞相这边的人马早已疲惫不堪,被人接二连三的发动攻击,人数更不及对方,守卫一个又一个的人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他们不断的后退,退入其中的房屋,早已不知这是何人家,不过是想求得一地栖身之所。
    然而安王的兵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逼得他们无路可退,眼看就要落入安王之手,这时候满天的箭雨划落。
    “逆贼休得猖狂。”这一生喝斥,总有人听出声音是谁,大喜过望。
    “七郎。”萧家的人异口同声的唤了一句,欢喜不已。
    只见不远处,一个身着玄衣铠甲的郎君策马而来,手中扬起一柄泛着青光的宝剑,一路斩敌而来,锐不可挡。
    在他的身后,同样追随着身着悬疑的铠甲将士,持剑斩杀而来,大声呵斥,“逆贼犯上作乱,我等兄弟尽诛之。杀!”
    杀声震天,落在李丞相一群人的耳朵里,却觉得这是再美妙不过的声音。
    “果真是七郎,真的是七郎回来了。”萧家人在看清萧谌的面目时,喜极而泣,为逃过一劫欢喜。安王那里却是暴跳如雷,好好的计划就这么被人毁了,实在是气煞人也。
    “捉拿安王,诛杀逆贼。”萧谌杀得锐不可当,安王立刻指派人马掉转头对付萧谌,同时也不忘让手下的人再次发动攻击,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李丞相这群人。
    “我劝安王还是回头看看的好。”安王想抓住人质,以此威胁于人,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听到一阵女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