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萧宁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如何不对?”
    萧四娘整理地道:“既然男人杀了女子的父母是为了掩盖杀人的事实,他是有求生之念,又怎么会自.焚?”
    哪怕萧四娘确实不怎么喜欢读书,也不妨碍她依常理推断。
    拿眼扫过萧宁,萧四娘问:“故事并未说完。”
    “不错。原本以为男人杀了女子一家三口,现场也发现了四具尸体,可是,最先死的女子却活了。被人意外的发现她还活着。原来,一切都是女子的计,她当初之所以选择下嫁,是为了找一个人杀她的父母,因为她知道自己其实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而是捡来的。”
    萧宁就说,萧四娘是个聪明人,再怎么不爱学习,在萧家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聪明人,如卢氏,塞也会把萧四娘塞成一个不蠢的人。
    “啊,就算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总是那对夫妻将她抚养长大的,养恩更比生恩大呢,怎么能心狠至此。”萧四娘瞪大眼睛,显得十分的不满。
    “因为收养她的养父母更是杀害她亲生父母的仇人。而那对夫妻之所以收养女子,更是为了得到女子父母留下的家业。女子的父母生财有道,攒下不少家业,也因此引来了祸端。”萧宁其实在看廷尉府的卷宗时,也是被案子的反转惊得不轻,好在心态够强大,并未被吓出个好歹。
    萧四娘一顿,转头问:“这种故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这里。”萧宁指了案上的竹简,萧四娘惊奇了,“有这样记载的书?”
    满目都是不可置信,凑过去一看,差点吓傻了。
    “廷,廷尉府的卷宗?”就算没有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萧四娘一眼看到下面的登记,傻眼了。
    “不是吧。我是听说堂翁确实将你带在身边,这怎么跟对其他兄弟一样,让你去廷尉府,看廷尉府的卷宗?啊,对了,你去过牢狱吗?”前面的问题是好奇,后面萧四娘简直就是期待。
    萧宁摇头,“未曾。”
    本以为萧宁应该跟其他兄弟的经历是一样的,结果倒好,她最期待的萧宁不曾经历,真是损失。
    “为何对牢狱感兴趣?”正常人都不会对牢狱有兴趣,当然,萧四娘确实不像一个正常人。
    萧四娘道:“只是想知道,牢狱中人是不是很可怕?”
    “兄长们不曾同你细说过?”萧宁询问,萧四娘一脸的郁闷道:“他们倒是想说,被教训后再也不敢。我听了一半剩下最精彩的部分听不到,心痒难挠。”
    可怜巴巴地瞅着萧宁,萧四娘决定出主意,“堂翁连卷宗都给你看,肯定是拿你跟兄弟们一般对待。你找个机会,去一趟?”
    说实在,萧宁万万想不到萧四娘有此嗜好!
    “阿姐多看看卷宗吧。”用这些故事竟然不能吸引萧四娘的注意,让她忘记牢狱的事,萧宁不信。
    萧四娘听出来萧宁不太乐意往牢狱去,瞟了一眼卷宗,上面写着的之乎者也,萧四娘摇头,“不成不成,这跟看书一般无二。”
    ......那么说也不错,卷宗本来又不是小说,怎么可能写得起起伏伏,让人读来意犹未尽?要求有点高。
    “要不然你给我讲?”萧四娘眼睛都亮了,萧宁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刚刚道来她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恨不得立刻知道结局。
    当然,这结局反转得让萧四娘始料未及,以至于,她都不敢问那位娘子的下场如何。
    萧宁摇头,“不成,我这要看的卷宗多着,给你讲一两个可以,一直讲,不成。”
    跟萧四娘耍耍没问题,不能一直耍。
    “万万没想到,你难得在家,比兄长们都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萧四娘受不了,不雅的翻了个白眼,不难看出她的不悦。
    萧宁耸耸肩,“压力大,不想将来的命运无法掌握,便只能拼尽全力强大。现在再辛苦,也不会落得有一日,书到用时方恨少。”
    萧四娘觉得,萧宁比长兄都要闷!
    “所以你为什么不进宫了?明明对皇宫的书兴致勃勃,恨不得全搬回家,你竟然对外称病了。究竟出了什么事,你能不能同我说说?”萧四娘亦是无奈啊,同样是萧家女,她跟萧宁差距略大。
    看看萧宁对萧家的事了如指掌,甚至身在其中,她呢,连问问出了何事,都没有人愿意告诉她。
    不过,看了看萧宁这满屋子的书,萧四娘又觉得,这差别对待很有道理。
    “韩家准备动手。”同为女郎,萧宁从不认为一但家中生变故,女郎们就可以置身事外。
    恰恰相反,里外都是人,倍受折磨的人更多的是女人。
    萧四娘一顿,没有太大的意外。
    “韩家出了一个太后,更想再出一个皇后,只要再来一个皇后,他们就以为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皇帝。”萧四娘说到这儿,脸上都是不屑的表情,“不过陛下看起来并不是任由他们摆布的人。”
    能有效的捉住重点,世家女都有这个脑子。
    “正是因为如此,韩家急了,更迫切于将事情牢牢的控制在他们手里。”萧宁耸耸肩,其实她挺担心的。
    一个女人要想对一个男人动手,让这个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不可的办法是什么?
    作为一个儿童最不应该懂得的事,萧宁哪怕心里有猜测,那也不敢说出口!
    毕竟她要怎么解释,她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然懂得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儿?
    但萧宁确实有这一层担心,看韩家的人,她其实不太确定究竟他们会不会做。
    “总不能,韩家的女人把陛下强了吧。”萧四娘把萧宁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萧宁差点被口水呛到。
    好不容易缓过来,一抬头收到萧四娘狐疑的眼神,萧宁眉头跳跳。
    “我能懂,那是因为年纪不小,都定亲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你才这么一点大,怎么会......”萧四娘半眯起眼睛,审视的眼神看得萧宁汗毛耸立。
    不过,这就想诈萧宁,未免太小看萧宁了吧。
    “啊!阿姐说什么?”萧宁一脸疑惑,她就算被呛到,谁能证明是因为萧四娘的话?就不能是巧合?
    萧四娘被这一问,再次打量萧宁。
    萧宁一脸的茫然,眨着明亮的大眼睛瞅着萧四娘,无声地询问,阿姐,你要解释一下?
    萧四娘百无禁.忌,倒是不介意的,但想起家里的长辈们,终是闭嘴。
    “没什么。你不懂也没事,长辈们懂就成。”萧四娘挥手,这就打发萧宁了啊!
    萧宁一个假不懂的人,并不想纠缠在这事儿上,只是哦的应了一声。
    “阿姐,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看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别以为萧宁不知道萧四娘打的主意,这位根本就是借机让萧宁陪她聊天。
    萧四娘正准备开口,玉毫腾的出现在门口,“小娘子,宫中出事了!”
    第25章 京城大乱起
    真真是应了一句,怕什么来什么!
    萧四娘这正跟萧宁聊起韩家的人可能对皇帝用到的手段,结果倒好,这就出事了。
    “细细说来。”萧宁回京,深知在风谲云诡的京城里,消息灵通意义重大,无论如何都要有她的人能直接传达消息到她手里。
    玉毫表情凝重,全然是一副天都要塌了的表情。
    萧宁心一直都提着,结果怕什么来什么,那不是要命吗?
    打算开口的玉毫一眼瞧到萧四娘,萧宁也看了过去。
    “别想打发我。你都能知道的事,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萧四娘完全没有要避开的意思,更是明明白白地提醒眼前的主仆,别想用任何借口打发她。
    话说着,萧四娘站了起来,一通比划。
    萧宁看明白了,这是指萧宁都没萧四娘高呢!
    伪儿童怨念年纪小,太多事受到限制,她恨!
    再恨,正事为重。
    “不是外人,四姐想听就让她听。”萧宁无力打发萧四娘,这也不是好打发的主儿,既然如此,果断些,说吧。
    玉毫深吸一口气,“太后对陛下用药,陛下病重。”
    用药什么的,萧宁一时卡住了,追问:“用什么药?不是病了才需要用药?怎么用药还病重了?先前陛下病了?”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人分外的扎心。
    玉毫的表情也是一僵,这一刻他想的是,这种事他要怎么说?
    一看到玉毫的表情,萧宁马上反应过来了,她是问了一个多蠢的问题。
    可这内心极度的震撼啊!
    韩太后会对小皇帝用药,必然是用的虎狼之药。目的只有一个:生米煮成熟饭。
    可这位就没有想过,小皇帝才多少岁,能顶得住这药?
    “陛下究竟如何?”萧宁只关注这一点,本来主少国疑,大兴朝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在这个时候皇帝还出了问题,那简直是要命!
    萧宁真想问问韩家,哪怕韩太后想出那么一个馊主意,韩家就没有一个人拦着点的吗?
    别说萧宁有些疑惑了,满朝的人在听到小皇帝出事的时候,也都傻眼了。
    火急火燎的进宫,一看小皇帝浑身发热,太医慌乱的救治,小皇帝虚不受补,一个吐血,落在被唤进宫的三公眼里,满心都是卧槽!
    李丞相心里恨啊!
    小皇帝虽小,难得有明君之象,韩家的人再怎么想蹦跶,终究有小皇帝压着,怎么也翻不起浪。
    原以为他们这些老臣尽心尽力的再辅佐两年,等小皇帝亲政,接来的大兴肯定能更下一层楼。
    结果,晴天霹雳啊!
    韩太后这个坑,她为了让韩家女成为皇后,为了掌控皇帝,让他们韩家更下一层楼,竟然做出这么没脑子的事。
    此时此刻的李丞相,真心只想把人抽死。
    就没见过那么坑儿子的,简直是要坑死儿子的节奏啊!
    结果,太医们齐齐探完皇帝的脉,再也控制不住地抖了抖,内心同样崩溃。
    小皇帝虚岁十三不假,实岁却是十二都不到。
    这样的年纪用虎狼之药,份量更是不轻,这不是要命是什么?
    “陛下如何?”太医内心再怎么崩溃都不敢宣之于口,面对李丞相等三公的逼问,也不敢有所隐瞒,“陛下,陛下怕是不成了。”
    山崩地裂莫过于此,一时间,三公皆是踉跄,这时候小皇帝又在咳血,好在人睁开了眼!
    三公能顺利的进宫,多亏小皇帝在倒下前有所吩咐。
    伺候在小皇帝身边的人,幸亏是忠心的,否则事情更大了。
    “立刻,立刻召萧谌回京。”小皇帝颤着声下令。
    三公,这么的三位,太尉手中虽有点兵权,却不足以跟韩家的人抗衡,可是若这个时候诸王作乱,天下危矣。
    想保住京城,必须调兵马进京,各路人马,小皇帝再三衡量,决定让萧谌回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