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五个人,个个都是大肚汉,他们不吃,多出来的饭菜,可不是一斤两斤的,那可得浪费一大堆子饭菜呢。
    朱管家本想说去铺子,让他也跟着走一趟,但想到盖房子的事更重要,就没吭声了。他也和丑姑一样,猜测到那铺子,只怕也没什么看头,也就不急这会一时半会了。
    等宁二吩咐完这几桩事,丑姑也起来了,小厨房的早饭也都准备妥当了。
    两人用过早饭,宁二就准备出门了,丑姑闲的慌,说:“我也想出去转转。”
    宁二看着她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又想着铺子总归不会太远,丑姑进京后也没出过门,干脆就叫来了阿竹与周妈妈,侍候着丑姑一起出门。
    李妈妈一听只叫了阿竹和周妈妈,心里又是担心又是羡慕,脸上不由的就露出了惶恐的表情。一副想问什么又不敢问的样子。她就是觉得周妈妈能跟着出去,是因为夫人老爷更看重她的意思,说来就是对自己不满意啦。
    丑姑看着她这个样子心里好笑,说:“李妈妈,你去给我办件事。”
    “好咧,夫人,您吩咐。”李妈妈立马大声回道。
    “昨儿傍晚老爷带回来的辣椒多,你今天帮着王兴平家的先全部洗出来,放在太阳下晒着。等我们回来再剁酱。酱制好后,我给你一小坛子。”丑姑说。
    “好咧。”李妈妈这回可高兴了。
    夫人厨艺好,整个府里就没有人不知道,她就更加清楚了。最近夫人经常指点王兴平家的捣鼓吃食,她们也能时不时的跟着沾点光。不过是帮着洗洗辣椒,还能得夫人亲自动手的一小坛子酱,比跟着夫人出趟门可划算的多了。
    而且只要夫人还让她办事,就证明她还是有作用的,虽然洗辣椒这种事情,可不是个好活儿,但又不是让她一个人干。她完全可以拉上大家一起动手。
    果然,刚才还因为被丑姑点了跟着出门,得意的不行的周妈妈脸上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说来她还比李妈妈更加了解夫人的手艺,老早以前她就尝过了丑姑的手艺。虽然周府没有直说这是门什么亲戚,但象她们这种主子身分贴身侍候的仆妇哪里不清楚底细,不过是装着不知道而已。而且来宁府之前,周夫人还特特的交待了。
    “那宁夫人可不是一般人。小前时就捣鼓出金针菜,还给我们府上送过不少乡土特产。你们也跟着尝过了,去她身边侍候,可不敢有二心,要打起万分小心。否则被她撵回来的人,周府是不敢再要了的。”
    得了周夫人这样的叮嘱,她们如若不得丑姑的欢心,只怕就没了活路呢,所以个个当差都精心的很,生怕有一星半点的不妥当。她们都想在丑姑身边站稳脚跟,而且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她们也知道丑姑和宁二其实是非常好相处的主子,对下人极其宽厚。跟着这样的主子身边,也是做仆妇的幸运。
    丑姑只当没有看见周妈妈的脸色,倒是宁二来了一句:“好生照顾着夫人,难得出一趟门,可别让她扫兴了。”
    “奴婢知道了。”周妈妈连忙收了神色,开始全心全意的盯着丑姑。
    结果,丑姑和宁二找个铺子,找了半天才找到。一行人穿过了不少的大街小巷子,最后才在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他们家的铺子。果然如宁二和丑姑所想的,完全就是个废弃的铺子,连个招牌都没有,门庭破旧的很,都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生意买卖的,更不见有人来人往。
    几个人站在铺子门口,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个地儿?”王兴平的喃喃自语道,他跟着周老爷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经常出来办差事,可以说把整个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子都摸得差不多,哪里想到今天居然花了半天日子才找到这个不起眼的角落。
    这里已经偏离了繁华的街道,远离达官贵族们的生活区域了,这里属于平民区。还是铺子里的伙计笑着迎出来了,他们才知道里面居然还真的在做生意。
    “几位贵客里面请,随便挑挑,我们这里的货品价格都很便宜的。”这个年纪十五、六岁的小伙计,满脸的笑容,看上去还蛮象回事的。
    众人随着宁二走进铺子,才发现这里是卖笔墨纸砚的,只是整整齐齐的几排货架上就零散的放着几个没几支笔的笔筒,零星的几刀纸,还才最不是什么好货色,一看就知道生意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宁二随手翻了翻那纸,估计是时间长了,都有点发黄,他皱了皱眉,问:“这里就你一个人吗?”
    “哪能呢,总共三个人,我爹娘出去干活了,就剩我一个人在招呼生意。”伙计答。
    “进货去了,还是送货去了?”宁二又问。
    伙计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顾左言他地说:“不知客人看中了什么?”
    宁二扔了个眼色给王兴平,王兴平冲他瞪了一眼,喝道:“老爷问你话呢。”说着,把铺子的房契等物事拿了出来。
    年轻伙计这才知道,这一行人就是新主人,连忙告罪,说:“小的不知是新老爷来了。这间铺子,您也看得到,没什么生意。小的一家在这里管着也不过半年多,就是靠着这间铺子过活的。因为生意不好,又没银子补货回来,生意就越做越不行了。小的爹娘不得不四处打零工贴补生活。就留下了小的在这里枯守着,偶尔能卖点纸张给附近的穷书生。”
    搞了半天,这里也和庄子上一样,没人管呢。
    “那原主子不管吗?”宁二又问。
    “原主家小的没见过,是位马管事把小的一家三口带过来的。先前马管事还一月来一回结算帐目。后来见生意实在太差了,都懒得管了。”说完。
    这个叫杨凡的小伙计捧出了帐本,稀稀拉拉的记了几页帐目,一笔一笔的甚是清楚,宁二几眼就扫完了。难怪生意差,最早时一月也就做了三两银子的生意,后面的一两银一月就算不错了。
    宁二心里虽然已经有了准备,但也着实没想到这铺子入不敷出到这个地位了,养三个人都养不起,还得靠人家出去打零工才能糊口。
    “先带我们四下看看吧。”丑姑说。
    她看这家铺子还蛮大的,比她想象中的大了不止两倍呢。她这个人嘛,有个怪癖,就喜欢房子大。因为在现代,都是蜗居,没钱租大房子住,更别谈有钱买房子了。所以,就算只地偏僻,门脸老旧,但因为大她还是觉得不错呢。
    小伙计杨凡,小心翼翼的侍候在一边,带着他们里里外外全部细细看了一遍。
    这一看,就连宁二都觉得这铺子确实还蛮大的,居然分为前铺后院,着实不算小了。前面是宽敞的两间门脸儿,就是因为在角落里,格局不是方方正正的,呈前宽后窄的样子,有点象个梯形。
    后面的院子挺大的,很长,直接分成了两部分,前面部分原先是仓库,现在是空的。再往后走,就是个住人的小院子,小院子居然还有一口水井,房舍也都收拾的整整齐齐,一点儿也不象前面门脸儿那样破旧,住一家三口绰绰有余,还宽敞的很呢。
    因为住人的小院子修整的很不错,宁二和丑姑都不由的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杨凡不愧是招呼生意的人,立马就明白他们为何惊讶,连忙说:“这住人的小院子,在小的一家三口来之前,就是这样的。当时小人的爹还说,怎的只把这里修整了,却不把前面的门脸儿修葺翻新呢?只是原来的主子家也没多说,就直接把小的一家三口扔在这里了。”
    整体来说,这个铺子不小,但是格局却不好,是狭长型的。而且因为地处最偏僻的地方,周围的环境与消费能力都不强,再加上没好好经营,也难怪生意不好了。前主人家也没管,完全让他们自生自灭,才会搞的连杨家人连度日都困难了。杨家人要不是还能在这里安身,只怕都恨不得扔了跑路呢。
    宁二抚额,只恨不得去问问皇帝,您这是闹哪样啊?
    最后,宁二掏了二十两银子给这个伙计杨凡,让他去进货,便宜的纸张笔墨都多进些回来,先得把生意维持着,比照以前的做法就行了。再让他把整个铺子打扫干净,院子里也收拾出来。这么大的地方,好好经营,总还是能赚点银子回来的。
    第218章 来了
    搞完了铺子里的事情,丑姑也没有四处逛的兴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什么也没逛到,尽是在寻这个铺子了。这会子事情处理好了,她人也累了,只能直接打道回府。
    宁二不好意思的说:“难得带你出来转转,没想到一天的功夫就浪费在这里了。下次得空再带你出来啊。”
    丑姑打了个哈欠,说:“下次再说吧。”今天还真就不是个出来玩的好日子,外面热的要死,坐在车上,又尽在跑路,一点儿也不好玩。
    她真的累了,大热天的大肚婆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猫着舒坦些。不过她今天也不算完全无收获,毕竟得了这么大一个铺了嘛。暂时他们也不想折腾。先让杨家人经营着,有了主子的看管,杨家人自然要好好的经营,表现表现。如若实在不行,再作别的打算。
    在车里,丑姑就打起了瞌睡,正好小憩了一会儿。
    刚回到家里,周家人就上门了。
    来的正是上次来过的郑妈妈,郑妈妈上前请了安,直接说:“西凤国的使臣到了,说我们家的姑奶奶是他们的王后,要来接她回国呢。”
    丑姑和宁二倒是没觉得多惊讶。因为他们都明白,该来的总算是来了。这几日他们也正等着事情出来呢。
    宁二问:“西凤国的使臣没去见过皇帝,就直接找上周家了吗?”
    “哪能呢,说是分成了两班子人马,一群当官的去见皇帝了,一群仆妇却直接来周家了。”郑妈妈答。周夫人也这群人周旋着,暗地里让她出来先报个信。
    “我们知道了。你先回去吧,等晚上周老爷回家了,自然就有分晓了。”宁二说。
    郑妈妈也不过是来报信的,听了他的话,就告辞了。
    送走了郑妈妈,丑姑问:“不知道这回要怎么收场了。我娘她肯去西凤国吗?”
    依她的猜想,她娘定是不愿意的。西凤国再怎么国富民强,也到底比不上京都的繁华。况且她独自一个人千里迢迢去那王宫,想想都烦。就算西凤国王再宠家她,她也是个三十好几的中年妇人了,能有什么好日子可过。
    象她这个年纪的妇人,一般都是儿女成群,孙子辈都有了,哪个还是指望着男人的宠爱来过日子的。多的是夫妻之间早都没了恩爱,男人们都会收一两个年轻的小妾姨娘在房里侍候着。女人也不再争男人的恩宠了。大家过着真正的相敬如冰的日子,为的不过是自己的责任罢了。
    周姑奶奶要是去当了王后,年纪又大了,又没有儿女傍身,想再生一儿半女也不是易事,她在后宫中日子该有多难过,是个人都猜测得到。再加上她又是外族女子,生活习俗不同,甚至言语也不通,在那里该如何熬下去?
    宁二沉吟片刻,说:“只怕由不得她肯不肯了。人家既然是派使臣大张旗鼓而来的。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他们几时找到咱们家来?”
    “要是我娘不承认,我是西凤国王的孩子呢?谁又能证明啊。她要说她有男人,有儿女。西凤国王也好,皇帝也好,都不可能强迫她去西凤当王后吧?”丑姑一连提了几个问题。
    宁二被她问的有些答不出话来,不过他潜意识的却认为,周小姐肯定会去的,因为她不得不去,除非现在她的男人在身边,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夫妻。
    但是吴猎户已经死了,就算他没死,也不会这么巧就出现。就算他出现了,周小姐还不一定承认他呢。两人要是真感情好,周小姐也不至于扔下孩子们不管。
    她和吴猎户的事情,她还完全可以狡辩,说是为了避人耳目,才假扮夫妻的。至于明儿和小弟,还完全可以说是吴猎户收养的孩子,谁还去姜吴村找人对证了不成。就算对证也可以做假啊,毕竟那地方偏远的很,当初知情者也就姜奶奶与稳婆,都是年纪已大的人,说不定已经死无对证了呢。
    而且那时候周小姐又基本不出门,村里的其他人根本就没见过她怀孕的样子。做假简直简单之极。
    丑姑见他不答,就知道恐怕她这个便宜娘亲还真得必需去当这个王后了。她不禁有些伤感,不是因为母女情,两人也没有几分母女情,主要是同为女人而感到悲哀。
    因为她娘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是家还是国都只怕会牺牲她的自我意愿,送她去西凤当王后。至于她活得好不好,又有什么所谓呢?甚至人家还会说是结两国之好呢,自古就有公主和亲之事呢。可是和亲的公主又有几人生活幸福,基本上都没个好下场。
    “你也别太担心了。其中这事只怕你自己也脱不开干系,不过你现在有身孕,又已然成家。西凤国总不至于连你也要带走。如果西凤国王真的只有你一个子女,你的身份就珍贵起来了。说不得你还有点说话的资格呢。”宁二安慰道。
    “我说话有个什么用?我要是在西凤国,估计还能有点用。再说了,我要是个男儿,估计分量更重点。”丑姑反驳道。
    “不,你错了,如果你是个男子,就倒霉了呢。你忘记了当初西凤国可是要送皇子在京都当质子的。只是这些年来,朝廷无力管束他们,这一条也就名存实亡了。但现在他们大张旗鼓而来,如果你是个王子,是不可能回去了,起码暂时是回不去的。想要回去,只怕也得留下你的儿子呢。”宁二说。
    “这么说,幸好我是个女儿家啦。”丑姑苦笑道。
    “那是,说不定还得好好优待你呢。”宁二笑道。
    “看来,我娘此去已成定局了啊?”丑姑叹气道。
    “你也不必太为她担扰,其实以你母亲的性子,也吃不上多少亏。再加上她此去,还有朝廷撑腰呢。她与和亲的公主可是大大不同呢。”宁二又说。
    只是任何的权力都抵不过人的情感,如果周姑奶奶愿意和这个男人再续前缘,而这个男人又是真心爱护她的,她就会过得快乐。不然,再尊贵的身份,又有什么意思。不过倒是能让她活得稍微有自尊一点。
    周姑奶奶又是个十分自我的人,宁二倒不太担心她在西凤王宫受多少搓磨。她担心的是,会牵涉到丑姑,甚至牵涉到他俩的孩子。
    两人闲话了半晌,都因为无法猜测到皇帝和西凤国王的心思而作罢。
    为丑姑身体着想,宁二就转换了话题,提到庄子上的事情。
    “那地方还蛮大的,依山傍水,我打算修处宅子,以后你得闲了也过去住几日,感受感受以前的生活。”
    “你不是说那地儿不怎么样的吗?”丑姑好奇的问道。
    “我是说那庄子被打理的不怎样,其实那地方也算不错了,环境可比宁家村那边不得差呢。我们好好经营经营,那里会越变越好的。而且那地儿的山也不错,你不是还想着要进山打猎吗?以后也可以去玩玩啊。”宁二简直是给丑姑画饼。
    丑姑果然兴趣浓了起来,有山有水的地方,总归是自然风光不错的,修个宅院就当去度假了。特别是天热的时候,还可以去那边消暑呢。
    “那地方好修宅子吗?我们要修个什么样的宅子?”
    “我早上和朱管家商量了一下,打算建个三间的院子,再加个厢房,就足够了。就算带十个八个仆妇过去,也有地儿住。”宁二答。他们家主子少,不需要多大的房子,建厢房都是为了住仆妇。以后他们会过去小住,那边自然也要留下一两人个平时收拾打扫。
    “哎,对了,你打算如何安置柱子他们一家人的?”丑姑又想起了他们。
    “暂时先把人弄回来,在家里住一段时间,再去庄子上。”宁二答。他有点想让老爷子在家里享享福,毕竟他年纪大了。估计也活不了几年了。但是又想让他跟着去庄子上管着,他先支撑两年,等柱子和姜春花能撑得起来了,再把庄头的位置给柱子。
    柱子要是个伶俐人,也不会去当什么庄头了,完全可以让他们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偏生他是个半傻子,姜春花再能干又是个女眷,还是得靠着他管着,只能等他们的儿子能立起来,才能放手。
    丑姑也点点头,赞同的说:“柱子那个情况,也只有在庄子上安逸些了。反正他也爱热闹,又种惯了田,打惯了猎,去庄子上也自在些。没得在家里还受气。总有我们看顾不着的地方。”
    “是啊。现在只希望他的孩子们都争点气。要是他们一家人来了,我打算把他的长子带在身边,慢慢教。”宁二又说。
    “应该的。孩子成器,以后柱子的晚年就有人管了。”丑姑也赞同的说。
    两人正说着,朱管家回来了。
    “老爷,夫人,我今天已经找到了工匠,也算过了要用的材料人工等等,预计得花费三百两银子。这些只是盖宅子的银子,不包括室内的陈设。”
    “三百两银子也不算贵,那你先支了二百两去办这些事吧。尽快把宅子盖起来。”宁二自己算了算,与预期的差不多,就没提什么意见。
    “其实要是去山里采些木料和山石,再用着庄子上的人工,还可以至少省一百银子的花费。”朱管家又说。
    “人工是可以用,但砍伐木料,采山石又没有现存的人手会,又着急盖房子,还是不浪费这个时间了。那木料倒是可以慢慢采一些回来,以后打造些家私器物。哦,对了。找不找得到木匠,直接弄到家里来?”宁二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