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丑姑更是样样都夹了一些到自己碗里,快活的大吃而特吃起来了。反正她和阿竹一直男装打扮,夹在众人间,也没人把她俩当女人了。她都习惯把自己当男人了,人多吃饭不自觉的就抢了起来。
    “你可真会吃啊。”总管大人看着她熟练的样子,心里的疑惑不由的又浮了上来。
    看她这个样子,明显的经常吃过的,而大多数人却连不少菜都认不出来。更别谈有的人还吃不惯海鲜,而丑姑明显的爱吃,还知道哪个更加好吃。这只能说明,她对这些菜很熟习也经常吃。他可不相信老陈会经常买这些东西回去吃。
    宁二和丑姑一样,他早年接触到的可都是上层社会,自然也见识过和吃过这些东西,两人一心沉浸在美食中,等宁二吃的差不多了,才发现总管大人若有所思的盯着丑姑看。
    他心一沉,就知道总管大人对丑姑起了疑心。他顺手拿了一个虾剥了壳,放进丑姑碗里,同时脚上轻轻踢了一下丑姑,说:“我点的这些菜都很好吃吧?满意吧?”
    “恩,好吃,真好吃。下次还是听你的点菜。”丑姑很是上道的说。如此,总管大人心里的疑问又打消了不少,还以为宁二先前给丑姑讲过不少。
    不过第二天,总管大人跟着他们出了门,说自己也要逛逛。其实是因为他心里总是对丑姑有怀疑。
    今天就没去昨天去的那条街市了。几个人换了个方向,往另一条街市去了,想再找些昨天没见过的稀罕物回去。
    走出好远,在见到一大堆椰子时,丑姑欢呼着直奔过去,宁二拉都没拉住,只能在她没开口之前,说:“越王头,怎么卖的?”
    丑姑把已经到了嘴边的“椰子”二字又吞了回去,故意装作不认识的好奇样子,问:“这个是什么东西,怎么吃的?”
    “可以喝汁,还可以吃肉呢。”小摊贩快活的招呼着他们,熟练的在椰子上弄了个小洞,把水倒到碗里让他们品尝。
    几个人都一一尝过后,大多数并不喜欢这个味道,丑姑却连连说:“好喝,我喜欢。”
    小摊贩笑着把喝过的椰子放在石块上砸开,露出里面白白的椰肉,说:“这个也可以吃。”说着自己取了一块大嚼起来,丑姑看着这大堆的椰子,立马想到,该买点椰子粉回去的。
    她看了总管大人一眼,故意说:“这东西会不会马上就坏了。”
    “不会的,可以保存好久的。而且你们还可以买这个果肉晒的粉回去冲水喝呢。”小摊贩热情的介绍道。
    “是吗?给我们尝尝啊,要是好喝我就买些带走。”丑姑大喜,笑嘻嘻的说。
    小摊贩立马热情的叫了人过来,拿了椰子粉过来。丑姑尝过后,眼睛一亮,表示很好喝,一定要带些回去,就又搞了十几斤带上了。
    然后,他们又买了一堆新鲜的椰子,还跟着小摊贩学会了如何开椰子,就让小摊贩直接把货送到客栈里去了。
    顺道,宁二又和小摊贩打听珍珠。
    既然是靠海,海产多,珍珠应当也多才对。但他们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卖珍珠的商铺,要么就是首饰铺子卖的各类珍珠首饰,价格不用问都知道贵,肯定是买不起的。宁二没想买多好的珍珠,只想弄些人家买剩下来的次品货,拿回去磨珍珠粉。
    珍珠粉可是好东西,即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丑姑不是老嫌自己面皮黑吗?他想着给她多弄点慢慢用,也许有作用呢。
    小摊贩正好有相熟的做珍珠生意之人,人家拿了几包珍珠过来,只有一小包高级货。绝大部分都是买剩下的便宜货,颗粒比较小,成色也不太好。
    宁二拿着这小包高级货,对丑姑说:“你挑些出来,到京城给你打副好首饰。”
    丑姑平时梳妆打扮极简单,头上除了一支银簪之外,就再无多余之物了。在男力湾这种地方,戴不戴首饰也没有人在意,可到了京城,就不能再这样随意了。他自己手上却没什么首饰,丑姑自己倒有几件,但也是普通货色。肯定比不上这些珍珠。他又没银子去给她置办些华贵饰品,正好这些珍珠可以弥补一二。
    丑姑问了价钱,有点嫌贵,眼睛直往那几包便宜货里瞧。
    那贩子连忙说:“这个又大又圆,得之不易价格虽然贵,但打成首饰也显贵重。客人要是买十颗,我还送一斤便宜小珍珠给你,拿去磨粉,也一样好能用的。”
    “那我还要多买些呢?”丑姑指了指那几包便宜货。这里也一样分了等级的。
    小贩想了想,指着一包珍珠说:“这个中等个头的,你要买的多。那一袋小的我就全部送给你们了。”
    丑姑一听,直接把他说当送头的那袋小珍珠拿了过来,其实她并不懂珍珠,只知道越大越圆颜色越纯正越好。所以,她直接把这袋子小珍珠拿给宁二,宁二看了看,表示能用。她才开始和别人讲价。
    最终,买了十颗高级货,一百颗中等货。人家送了五斤小珍珠给她,还给她抹掉了零头,总共花了十两多银子,便宜的令总管大人砸舌。
    中等货品,丑姑挑的非常仔细,昨天她可是打听过价格了,一只珍珠发簪也值一两半两银子呢。用的也就是和这差不多的珍珠。她挑出来的这些珍珠,完全可以做几套首饰了,虽然成色不算多好,但多下点功夫,弄得新颖好看些,不愁卖不出银子来。而且她也没什么值钱的首饰,正好可以给自己打两套充充门面。那十颗高级货她准备留下来,以备有需要送礼的场面时用。
    她还顺便找人家讨好了不少漂亮的贝壳与海螺,这些,既可以给小孩子玩,也可以做成手工艺品。海边的人也不把这些东西当数,直接搞了几篓子给她挑。喜得她眉开眼笑,足足挑了一大篓子出来。
    总管大人不解的说:“要几个玩玩就可以了,要这么多干什么?”照她这个买法,他真害怕他们要带几大车的东西回京了。
    “好玩啊。”丑姑笑嘻嘻的说。
    其实她心里想着把这些加工出来,也可以大赚一笔呢。
    所以,在北海市呆了两天,再次出发时,他们的行李就多了六大篓。所有的物品全部都被包装的严严实实了,多数需要精心保存之物都直接装在坛子里密封起来了,再装在篓子里,还在外面盖上防水油布。这么一搞,他们这支队伍就又有了商队的感觉。哪里还有专门出来游山玩水的模样啊。
    总管大人心里有些后悔让她多逛逛买点东西了,这哪里是买点东西啊,简直就是在运货呢。虽然丑姑本身就有这个打算,但总管大人也没想到真的让她运货啊。
    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在下一处,不能再让丑姑这么买了。太多东西,真的会给他们添加很多负担。这次的珍珠海产,已经属于运到京城很赚钱的物品了,让他们多带点儿也行。要一路不停的这么买,十车八车也不一定够装呢。
    他不知道的是,丑姑和宁二根本不会带太多的货物,到了京城也就还剩一车货品。
    第196章 不易
    离开北海市时,总管大人居然带了半车的锅碗瓢盆米面油盐蔬菜等物。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买的。也是在这里,总管大人才弄回了两辆小马车,专门装行李物品和丑姑他们带的货物。
    丑姑好奇的问:“干嘛带这么多,难不成我们在路上还得自己动手煮饭吃?”
    前面这段旅程,过的挺舒适的,遇店就打尖,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住的也好。别说丑姑好奇了,就是其他人也一样有怀疑,丑姑这话算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不约而同的看着几总管大人。
    “离开北海后,有一段路很荒凉。没有打尖食宿的地方,自己不带多点,吃什么啊。”总管大人答。
    “有多荒,得走多少天?”宁二赶紧追问。他最怕走这种地方了,要是遇上雨天就麻烦大了。
    “估计五六天吧,也不算什么事,没多远的。”总管大人答。
    “哦,五六天确实也不算什么,不过还是得多准备点雨具,就怕露宿时下大雨。”宁二又说。他还担心他们带的货物会被淋湿了,幸好丑姑把大半货品都装坛盖好了,基本不怕雨淋。
    “恩,我已经备好了。”总管大人点点头,说。
    丑姑见状也不再瞎操心了,眼睛老是盯着自己的那大半车的货品,心里盘算着,到下一个大集市时,该怎样去赚钱。
    出了北海城,官道上行人还是蛮多的,更有不少的商队,大家都带着大量的货物。有赶着牛车的,也有驾着马车的,更有长长的骡子队伍,甚至肩挑手提的都有,简直是五花八门,丑姑他们一行人夹在其中也不打眼。
    下午时分,大家还在一个茶寮歇了会脚,喝了茶水吃了些点心。
    过了这个茶寮个把时辰后,官道在这里就分成了三条岔道,一路上遇到的各队伍也在这里分散了,各选了自己该走的路。
    总管大人带着丑姑他们一行人,走的是最北边的路,往这条路上去的人明显的最少。除了他们一行人,根本就没见到其他人,丑姑不解的对宁二说:“为什么别人都不走这条路?”
    “可能与我们不同路吧。”宁二没太在意的说。
    又走了个把时辰,路渐渐变小变得崎岖不平起来,路两边也越发荒凉了,有的野草都快要淹没了路面,显然这条路走的人真的不多。远处更是连绵的山峰,显然这走完条路还得翻过几座山。
    丑姑坐在马车里被颠簸的不行,终于忍不住说:“停一下,停一下,我要下来走。”
    这个时代的马车布置的再华丽,也没现代的车坐的舒服,何况这马车还并不华丽,是普通货色呢。走在宽大的官道上还不觉得多难受,到这里真是颠的她浑身快散架,人也想吐了。
    赶车的人立马停下了车,宁二和丑姑,白大夫从车上下来了,紧接着张家兄弟等四人也从后面一辆车上下来了。显然大家都宁愿走路,也不愿意再坐马车了。
    走出没多远,就看到了一条河,总管大人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日头也开始偏西,干脆说:“不走了,今天晚上就在这里歇了。”
    众人一听,全都停下来了。
    总管大人的四个随从牵着马去小河边喝水,丑姑和阿竹宁二拿着锅碗瓢盆等物去河里洗干净,就直接在河边搭了两口简易灶,准备煮饭。
    剩下的人,在总管大人的指导下,开始搭简易帐篷准备住宿。这时节,在山里夜里寒气还是蛮重的,直接露宿容易着凉。
    丑姑已经明显感到温度降下来了,连忙对还准备去洗菜的宁二说:“你先去穿好衣服,别冻着了。”
    宁二点点头,放下手中的菜,回车里去拿出自己的厚夹衣直接穿好,又替丑姑拿了件外衣过来。两夫妻在河边忙活着煮晚饭,阿竹在一边帮着打下手。阿树和白大夫捡了不少干柴草,几个人围着炉火边,闲聊着等着吃饭。
    等那边几个人把帐篷搭好了,丑姑和宁二也把饭菜都煮好了。他们焖了两锅饭,煮了两锅子咸肉炖菜,众人围着炉火就地解决了晚餐。
    帐篷就那么大,挤不下所有的人,丑姑与宁二两人就直接歇在马车上了。
    丑姑随意把宁二的大衣服铺在马车上当褥子用,用自己的衣服卷了个枕头,绻着身子躺下了。宁二个子虽然单薄,却比她个子还高了一头,躺下后越发显得位置小,身体无法伸展开来。
    “这样不行,还是得把东西搬下去才好睡。”丑姑动了几下,不仅腿伸不直,还连个身也翻不过来,不满的叫了起来。
    “将就一宿吧,这么多东西搬上搬下的,麻烦又累人。”宁二劝道。
    丑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努力把自己的腿缩起来,与宁二四肢纠缠的滚在了一起。赶了一天路,人其实也累了,两人很快就依偎着睡着了。
    这一夜睡得并不舒服,他俩在马车里依旧感觉冷。大半夜的,山风呜呜的吹着,宁二不由的往丑姑身上贴。丑姑紧紧了薄被,把他直接搂在自己怀里,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只觉得冷的不行,非常后悔自己没多带条被子。
    当时,宁二和总管大人都叫不要带多的行李,破烂货都不要了,现在倒好,只顾着带货带吃的,居然忘记多带被子。
    宁二也没坚持多久就醒了,说:“再拿两件厚衣服出来抵挡一下吧。怎么这么冷呢。”
    “哎,真是该买条厚点的被子。”丑姑叹道。
    这大半夜的冷的都睡不着,她也只能听宁二的话,摸索着从包袱里掏了两件厚夹衣出来,搭在被子上,人才觉得暖和了些。两人又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闲话,才慢慢又睡着了。
    早上,等他俩醒来,别人都已经收好了帐篷,各项准备工作都齐活了,阿竹也开始煮早饭了,菜都清洗干净准备齐全了,就等他俩来下锅了。
    宁二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昨天夜里太冷了,我们半夜冻醒了,又起来找衣服弄被子,才搞的今天起迟了。”
    “可别说,不止你们觉得冷,我也觉得冷,幸好我们人多挤挤还凑和过去了。今天晚上,可得好好准备一下才行。”白大夫也说。
    “怎么准备,又没人提醒说就要多带条被子。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想买也买不到啊。没被子怎么睡都冷啊。”丑姑没好气的冲总管大人说。
    难怪昨夜格外冷,这天阴着呢,搞不好还得下场大雨呢。往后的几天只会更加冷了。
    总管大人知道她这是怪自己没提醒大家,要准备被子呢,其实他自己也忘记了。不过他和四个随从倒是不冷,因为他们本是从冷的地方过来的,随身带有厚实的大袍子。这样的晚上,根本就不碍事。所以,他不得不和一个随从一起贡献了一件大袍子出来给众人当被子用。
    丑姑拿过他的袍子,还蛮是不乐意,不过宁二倒是没说什么,直接拿过袍子摊在马车外面晒,虽然没有太阳,但风吹吹也能去去味,多少令自己舒服些。
    总管大人也明白他们嫌弃自己穿过的,只得抬头望天装作不知道。
    白大夫才不管呢,他乐哈哈的拿着大袍子,也学着宁二的样子拿去晒。
    丑姑麻利的煮了早饭,一行人吃过饭,收拾好东西,就又起程了。
    果然,到了下午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还好雨具准备的齐全,油布也多,众人倒是没淋湿,但这样的天气,就有诸多不便。路本身就崎岖不平,还七弯八转的,丑姑等人都不可能再坐在马车里,全部步行,人也累的很。
    不到了傍晚天色就暗下来了,众人也只得早早就地搭帐篷歇下来了。偏生柴草都是湿的,搭好了帐篷,还得烘些干草铺在地上御寒。如此一翻忙活,把众人都闹的没什么好心情了。
    “哎,这天一下雨,就觉得格外冷啊。”有人骂道。
    “就是。要是下大雨,只怕根本就不能赶路呢。咱们是不是应当找个地方先歇上两天才好啊。”有人提议。
    “这种荒山野岭的,你去哪里找好地方歇两天?只能快点赶路,走过这段才行。”却有人直接反驳起来。
    总管大人皱着眉头,开始后悔不该走这条近路的。他怕丑姑和宁二会不停的买买买,特意避开一个大集市,选择了这条荒无人烟的小路。哪里想到不仅仅逢上雨,又个个没带齐备御寒衣物。
    这会儿,他只盼望着天气快点变好,最好明天就出大太阳,快点走过这段难走的路。
    可是天不遂人愿,半夜里,雨点越来越大,小雨变成中大雨,起了大风,帐篷都吹得呜呜作响,东倒西歪恨不得直接倒塌了。而马车的车厢虽然用了上好的桐油,是防水的,也架不住这样大的雨,他都怕会把车里全淋湿,只得叫人起来。打了火把,令众人拿了油布又把车厢包上了一层,把备用的油布都全用上了。
    这下倒好,宁二和丑姑也不可能两人占一个车厢歇了,东西全都拿上了车,还得加上阿竹与白大夫。
    狭小的车厢里四个人挤在一起,别说睡觉了,就是坐的地方都不宽裕了,你的腿挨我的腿,动都没地方挪动了。
    “哎,这雨几时才能停啊。”丑姑挨着宁二迷糊了一会儿,稍微动了一下,只觉得腿都麻了。偏生白大夫还在一边打起了呼噜,她就是想睡也睡不成了。
    “睡吧。”宁二轻轻拍了她一下,让她别说话,以免吵到其他人。他俩没干活,其他的人却还冒雨又是加固帐篷,又是给马车包油布,忙活了好一会儿,这会儿正鼾声四起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