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然,姜家真存不起来二两银子,要知道,姜家的田又不多,劳动力又少,不是靠吴猎户,他们只怕连嘴都糊不饱,能活下来就不错,还存什么银子,不欠银子都不正常。
    “可这些都不能成为她打春花姐的原因啊?”丑姑还是不能理解姜奶奶的脑回路。
    “这种积年的老寡妇,最是恶心人,对儿媳妇都不好。她肯定还是怪姜姑娘没有从你手中哄山鸡野兔子回去喽。甚至不过就是拿姜姑娘出气而已。”宁二厌恶的说。
    “为嘛这么说?”丑姑不解的问。
    宁二就把她姑姑以前的一些事情说了说。原来她姑夫也是积年的老寡妇带大的唯一的孩子。姑姑刚嫁过去时,可真吃了不少苦头。听说,挨骂罚跪是常事,就是不象姜奶奶这样直接拿棍子抽。毕竟人家也算是高门大户家,方法更加迂回。就是宁二表哥都多大了,姑姑有时候都会被老太太责罚,弄得还得儿子去给母亲求情。
    “这个我听说过,人家都说不能嫁寡母独自养大的男人呢。”丑姑点点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确实,在现代婚姻市场上,就有很多人排斥这一条。
    宁二惊讶的看了她一眼,想说什么却又不好说出口来,他实在没想到丑姑这么点儿年纪,居然还懂这些事情。他斟酌了一下语言,说:“丑姑,你小小年纪,以后不要把这种话挂在嘴边了。
    “什么话?”丑姑根本就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宁二咳了一声,说:“嫁人的话。不是你小姑娘家该说的话。”
    丑姑恍然大悟,表面上扭捏了一下,装作不好意思的说:“我这也是听村子里大婶们说的。”心里却在疯狂的吐槽这个封建的世道。
    “恩,这种家庭确实不好相与,姜奶奶这人就是个典型,你只看姜大牛娶妻后,他们家还会闹出事的。你以后离他们家远一点。”宁二肯定的说。
    丑姑点点头,又问:“你认为姜奶奶还会迁怒于我?”
    宁二点了点头,说:“以前他们家靠着你爹日子过得不错,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你有本领,平时你还给小猫子山鸡,估计她心里头其实非常嫉恨呢。甚至会觉得你也应当象你爹一样,经常送些山鸡野兔子给他们。”
    “哈,有毛病,他们又没帮我做什么,我干嘛要给他们,我家又不是山鸡野兔子吃不完。小猫子那也是帮我干活了,才能得一只半只的。”丑姑冷笑道。
    说实在话,她还真没这样想过姜奶奶。她只以为姜奶奶这个年纪,估计也是到了更年期,再加上家里条件差,给姜大牛订亲就把银子花光了,娶亲时还得打饥慌,她自己又没本领能赚,几重压力加在一起,才爆发出来的呢。
    可是不管怎样,她也不该把气出在姜春花身上。这时候,她只能希望姜春花自己硬起来,不然受欺负的日子还更长呢。
    “其实,我蛮想去看看春花姐,又不好去她家?”丑姑为难的说。姜春花对她还是不错的,她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姜春花被打死。
    “你叫小猫子帮着跑一趟不就成了。”宁二提醒她。
    “可是叫他去干什么呢?总得找个借口吧?”丑姑问。
    “就说让她给你剪个花样子吧?”宁二随便建议道。
    “不行,不行,我根本就不会绣花。”丑姑连忙反对。
    “那就说剪个鞋样子,总行了吧?”宁二又问,他看到了丑姑手边的一双鞋底子。
    “这个可以。”丑姑认可了这个理由,实在是她自己完全想不出理由来。
    然后,小猫子来了之后,丑姑给了他两块半新不旧的碎布,然后又捏了一个大饭团里面还包了几块肉交给小猫子之后,吩咐他去看姜春花。并且让他送半只山鸡给姜家。既然知道姜奶奶为何打姜春花了,又是去要鞋样子,还是拿点东西,相当于交换才好。
    姜奶奶和姜大牛冷冷的把小猫子让进屋了,看在半只山鸡的份上,把他带到姜春花房门口。姜春花披头散发的半躺在床上,几天没下过地了。姜奶奶这回真把她打狠了,她也完全死了心,就这么不吃不喝的躺了两天。姜奶奶才慌了神,给她灌了一碗热稀粥,才把她救了回来。
    听到丑姑的要求,她勉强挣扎起来,给丑姑剪好了鞋样子。小猫子趁机把饭团塞给她了。
    小猫子跑回丑姑家,拍着胸脯说:“哎呀,吓死人了。姜奶奶好可怕,春花姐样子很不好。”
    姜春花憔悴不已,脸上一点活力也不见了,象个半死人一样的,姜奶奶瞪着一双三角眼,一副刻薄像,就恨不得把小猫子刮一层肉下来一样,可真把他吓到了。
    “春花姐还好吗?”丑姑最关心的是姜春花的身体。
    “我也说不清。”小猫子饶饶头,说。说她不好吧,她还能起身帮着剪鞋样子,说好吧,真的又很憔悴。
    “行了,应该不要紧了。不然,她家早该慌了。其实你也不用太替她担心。毕竟她年纪不小了,在姜家呆的时间不长了。”宁二劝了劝丑姑。
    要是姜春花真的有大事,姜家不会这么安静。姜奶奶再狠,也不会把姜春花打死。要知道这么大的姑娘,都许了夫家,真要打死了,还得赔人家聘礼呢。这时候,让姜奶奶上哪儿去弄三两银子赔还给姜春花的婆家?就看上这一点上,她都不会真打死孙女儿。而且姜春花最多半年就得出嫁了,以后姜奶奶就不可能再打她了。
    丑姑叹了口气,她也帮不了姜春花多大的忙。姜家她都不好去,怎么可能管姜家的事情。只要姜春花还全须全尾的活着,她就安心了。而且正在姜奶奶的气火上,她再做什么,只怕姜春花日子更难过。她只能盼望姜春花自己强硬些,捱到出嫁离了这个火坑就好了。
    小猫子走后,宁二和丑姑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找药铺的东家问问,他家还缺不缺菜,要是东家要,就不管价钱如何,先卖了算数。如果东家不需要,就只能把菜园子里的运到林中小屋去贮存起来。到时候看情况,如果能卖就再拉去卖,如果村里人都没菜吃了,估计这些菜也一样要拉回来分给别人吃。
    第75章 贮菜
    第二天, 宁二和柱子带了一篓子菜去找了东家,东家说:“我家已经贮存了不少菜,过个十天半月, 你们再送三百斤菜过来吧。对了, 要是有新鲜的鱼啊山鸡也多弄点过来。”
    “行呢。多谢您了。”宁二道了谢,又拿了三剂药。这回可真是全掏的老本,五两银子, 已经花掉了二两了。
    知道了这个结果, 丑姑立刻决定趁着还没下大雪,先把菜园子的菜驮到林中小屋再说。
    “这些菜存到小屋里, 会不会直接冻坏掉了?”宁二担心的问。受过没菜吃的苦,他生怕这些菜会浪费掉。
    “我们多弄些草盖住, 应当不会坏。”丑姑无所谓的说。就算坏了,她都认了。反正她不想再白白便宜某些讨厌的人了。把有些人养得伸手伸惯了, 以后只会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段时间,她真被姜奶奶恶心透了。
    “也只能这样了。”宁二郁闷的说。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特别是他家菜种的格外多,又一点儿都没卖掉,现在全村就他家菜最多了。
    原本他还准备和丑姑一起赚一笔的, 现在倒好, 还不知道过段时间能不能去卖,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和村里人一样,便宜卖掉算了。一想到, 极大可能又白白损失一笔银子,他就心疼啊。现在赚钱多不容易,他要吃药,搞得他家不仅没有节余还得掏老本,再这样下去,他很怕唯一的三两都得花光呢。
    “哦,对了,既然去存菜,干脆咱们把家里的粮食也带一些过去存起来。反正我们每次过去也要带吃食,不如一次多带些过去。”丑姑想了想又说。
    “也对。总是要吃要用的东西,多带点过去也好。”宁二想了想,也同意了。确实每次他们进山,东带一点西带一点的,搞的麻烦,还不如存些东西在那边,方便自己。
    于是,过了一天,丑姑和宁二就带了很多东西,又一次进山了。
    两人各带了约两百斤菜,除此之外其他的诸如:粮食、盐、锅碗、辣椒酱,酸豆角等物也各带了些。宁二还多带了一条破旧的被子。丑姑还带了一斤多蒜头,连葱都挖了一大把过来了,她准备直接种在那边,以后无论是煮鱼还是炖鸡,都多了点提味的调料。
    看着各家的马和驴子上都驮满了东西,宁二好笑的说:“这些东西,只怕都够我们几人吃上个把月了。”
    “你还别说,我们这就象是去逃难的,什么东西都带齐活了。完全可以在外边过日子了。”丑姑也笑了起来。
    因为要进山,宁二特意的多穿了件带帽子的厚棉斗篷,保暖作用挺不错。斗篷虽然比较旧了,颜色也暗,但是质地却不错,做工也精细,一看就知道是他从京里带过来的,丑姑不由的就多看了几眼。
    “怎么啦?”宁二不解的问。
    他自己左右瞧了下,也没发现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这件斗篷其实不是是他的,可能是长辈们早年用过的,他穿着还有些嫌大了。他穿过来主要是为了晚上睡觉多个盖的。这个天气,林中小屋子可得比家里冷。
    “我看你的斗篷。我都忘记了,该多穿点的。”丑姑笑道。她和明儿都没有斗篷,披风这样的装备,就连头巾都是她找了块旧粗布,直接往头上一系就完事了。明儿小,倒还是有顶旧夹帽子,勉强还能用。
    “哦,这也是阿爷非要我穿出来的,其实这个时候哪里需要穿这么厚实的斗篷啊。”宁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他身体不太好,老爷子生怕他在外面冻着了,非得他穿上这件斗篷。
    一段时间没到这边来了,山林里更显空荡,绝大多数的树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叶子都落了,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枯叶,连那些齐他们腰深的野草也枯败了,在风雨的袭击下,全然倒伏在地上了。路反而比平时要好走多了。
    没了这些树叶的遮挡,山林里倒显得光线比秋天要好一些了。北风吹得树枝猎猎作响,虽然有太阳,却一点儿暖意也感觉不到。天越发的冷了,还在慢慢的降温。丑姑和明儿虽然都穿了厚实的大袄子,但风却一个劲的往脖子里钻,冰冰凉凉的直达心田,明儿不由自主的抱紧丑姑,借以挡风。
    “很冷吗?”丑姑连忙问。
    “就是觉得好吹人。”明儿答。
    丑姑暗自后悔,忘记搞两条围巾了。可是家里实在没什么做围巾的布料,总共就剩下两大块粗布,她还得留着明年后年给大家做衣裳。这时候,宁二的斗篷就起了大作用,把他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一点儿也不怕风吹。
    “要是能搞到羊毛就好了。”不知不觉的丑姑居然说出了声。
    “你要羊毛做什么?”宁二好奇的问。
    “羊毛的用处可大呢。可以纺成线,织衣服披巾啊,冬天穿戴起来很暖和的。”丑姑告诉他,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个身份是不该懂这些知识。
    “可本地好象没见到有人养羊啊?”宁二不动声色的又开始掏丑姑的底细了。
    “是哦,你以前见过养羊的吧,不知道能不能搞几头羊回来养?”丑姑一门心思扑在围巾,羊毛,毛衣身上了,根本就没想过宁二这是在套她的话。
    “见过啊。我还喝过羊奶呢。”宁二答。
    “那你能想办法弄几头羊来吗?”丑姑满怀希望的问道。
    “暂时不能,没有银子啊。”宁二好笑的说。
    他很好奇丑姑的脑子里装了多少他不知道的东西。本地都没见过羊,丑姑居然能想到用羊毛纺线。其实他知道,北方草原上的牧民们会纺羊毛线,并且他也见过高级的羊毛毯子等物。只是连他都没去过北方见过这些,丑姑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他敢说,这个小地方,只怕都没几个人见过羊这种动物呢。
    “哎呀,咱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啊。没银子,啥也想不成。”丑姑感叹道。
    宁二被她这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搞得大笑起来,指着她说:“你呀,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感慨。”
    “没办法啊,生活艰难。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哦。”丑姑的话完全是顺口就来。
    更是惹得宁二又是好笑又是心酸又是内疚,确实他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很艰难。丑姑小小年纪就要操持一个家的生计,不艰难才怪呢。而他却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自己都还需要丑姑来帮忙。这样一想,他越发恨那个害了他家的人,那股铺天盖地的恨意瞬间涌了出来,令他几乎气血翻腾,都快要控制不住了。
    这种强烈的,突然迸发出来的滔滔恨意,丑姑十分敏锐的感觉到了。她不由的看向宁二,宁二半低头,她根本就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阴寒之气,却令她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你怎么啦?”丑姑担心的问。
    宁二强性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勉强说:“没事,就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心里不舒服罢了。”
    “你也别想太多了,不是有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吗?现在咱们的日子是在慢慢过好啊。说不定再过两三年,我们就能当个快乐的小地主了呢。到时候,你就有能力去想报仇的事情了。”丑姑连忙出言劝他。
    她觉得宁二着实是个可怜人,原本是前程远大的贵公子哥儿,却转瞬间落了个家破人亡,拖着半死不活的身体被发配到了这个贫穷的破地方。为了生计宁二还不得不跟她在一起,出入在山林市井里。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二反复嚼着这句话,再看看丑姑关心的眼神,突然就心情平静下来了,是啊,过去了的事,现在揪着又有什么意思,还是得自己强大了,才有报仇的希望。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日子好过起来。
    “谢谢你了。”宁二真诚的向丑姑道谢。他由衷的佩服和感谢丑姑这个小村姑,这么轻轻的几句话,就让他有如提醍醐灌顶,明白了眼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嘘,有山鸡。”突然柱子轻轻叫了一句,示意大家别说话了。
    宁二和丑姑连忙闭嘴巴,果然见到三只颜色鲜艳的山鸡正在不远处的枯草丛中找食呢。这亮丽的颜色给枯败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
    柱子抬手拉弹弓,一颗圆溜溜的石头如炮弹般的弹射出去,一只山鸡应声而倒,另外两只吓得咯咯叫着,飞窜起来。可是,它们那艳丽的颜色显目极了,附近山林中野草也全枯败倒地了,哪里能藏得住它们的踪迹。柱子拍了拍马,追了过去,很快就又射中另外两只。
    丑姑和明儿跟在他们后面,快活的捡起了三只山鸡。
    “今天我们炖鸡汤喝。”丑姑笑道。因为不知道还会再进山,家里的山鸡也有限,丑姑都不敢放开吃了,隔天才炖半只鸡,还加了一堆菜在里面,倒是有些想念纯鸡汤了。
    “好啊,好啊。我们可以喝鸡汤了。”明儿欢喜的叫了起来。虽然天天都有油荤,但纯鸡汤的味,哪里是加了很多菜的鸡汤可比的。
    柱子更加开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宁二也被他俩感染了,原本冷冰冰的侧脸都柔和下来了,带着笑意说:“丑姑,我们今天炖两只鸡,大家好好的吃一顿。”
    “行啊。这算什么,咱们还可以搞点鱼,我今天要好好烧个菜。”丑姑摩拳擦掌的笑道。美食总能让人心情快乐,她想让宁二开心一些,不要光记着些痛苦的往事。不然,就他这病秧子身体,要是再因为心思重而病了,就是个□□烦了。
    第76章 快乐
    到达林中小屋时, 天色还算早,大家伙忙着把原先就铺晒在周围的干柴全部先搬进屋来,开始存放白菜萝卜。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这些菜, 丑姑不仅在地上铺上了厚厚的干草, 上面还又盖了几层干草,把所有的菜都包裹的严严实实,四个人才停了手。
    “哎, 我们要多弄些柴草过来, 让马和驴子有个挡风的地方过夜才行吧。”丑姑看着两头悠闲的牲口,问。
    “恩, 这个也简单啊,柴草多的是, 我们再弄几捆回来。”宁二想了想,说。
    现在满地都是枯枝败叶, 很容易就收集一堆回来了。四个人齐齐动手,也不用跑远, 就在附近干了不过两刻多钟,就搞了十多捆柴草回来,挨着墙根的屋檐下放着, 稍微整理了一下, 弄出个草堆的样子, 晚上两头牲口就有地方可歇了。
    按照丑姑的想法,是得给牲口搭个简陋棚子,但是四人都不会, 只得作罢。好在天气还没有到滴水成冰的时节,暂时还不会把牲口冻死。
    宁二笑道:“行了,就这样吧,以后要是有空,还得想办法搭个马棚子。走啦走啦,快点去弄些鱼。你不是说今天晚上弄大餐吃吗?”
    难得看到宁二这么小孩子气的快乐样子,丑姑忍不住笑了,这家伙长得真好看呢。几个人踏着落日的余辉,为了能捕到大点的鱼,他们沿着溪水往上走了半里多路,才选了一个弯弯的满是水草的地方处才开始下手捞鱼。溪水在此处形成了一个半圆的小潭,边上长满了水生植物,水看上还蛮深呢。丑姑估计这里鱼比较多。
    “希望能多弄点大鱼啊,太小的鱼弄得太麻烦了。”丑姑念叨着,指挥着柱子沿着边缘先捞一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