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实人家也不是整天关在屋子里不出门的,也会时不时的出来,在屋前屋后,院子里活动活动的,有时候,甚至还走到小石山这边来。她不过是袖着手,什么活也不干而已。如果不活动,天天躺着,她的身体会这么好吗?脸色白里透红,泛着健康的光泽,体态也略略丰盈,显然保养得很好。
    “记住了,以后洗衣服,都得这样做,不能直接在池溏里洗衣服,弄脏了水,我们就没水吃了。”丑姑说完,又冷笑几声,走了。
    丑姑洗衣服多半是去河边洗的,特别是大件又多的时候,去河边洗更加方便。洗过的衣服,清洗时,只要在河水里拖两遍,就干净了。在小池子这边洗,还得打水上来,放在盆子里洗,很麻烦。大件的,她还怕洗不干净。
    很多的事情,原主也是在河边洗衣服时,听着大姑娘小媳妇们说的。大家都在河边洗衣服,那边有很好的大石板铺成的水埠头,可以捶打衣服,洗得也干净。同时那边也是村子里女人的聚集之地,说八卦的发源地。她的前身虽然不参与,但听总是听得见,也听得多了。
    门前的水是吃的,洗菜都是把水打起来装在盆子里洗的,原主及家人的这一点令她很舒服,把这边的小池溏保护得很好,水干净的很。
    妇人端着衣服走了,大弟还目瞪口呆的看着姐姐,猛然发现姐姐变得胆大了。以前的姐姐一看到这个娘就会吓得后退,低着头,话都不敢说。现在居然还会教训娘了,而这个娘也不敢反抗。
    不过,要是村子里人发现他们的娘居然自己在洗衣服,肯定会奔走相告。以前吴猎户去河边洗女人衣服时,就有很多人不满。男人们甚至觉得他丢男人的脸,男人们就是自己的衣服都不可能洗,还洗女人的,特别是女人的小衣。大家认为简直是男人的耻辱,家门的不幸。
    不过,吴猎户听了一二次这种话之后,就改成晚上去洗,别人看不清楚。时间长了,大家也就当不知道了。后来丑姑能洗衣服了,就是丑姑洗了,也就没有笑话他了。
    丑姑一想起,把这个娘当珍宝一样的爹,就觉得这女人命真是好,虽然说是在乡村里,可却过着大少奶奶的日子,男人尽一切能力在宝贝她。但是她却没有从妇人眼中看到悲伤。可见,这女人真的一点儿也不爱这个男人,难怪她对孩子们一点疼爱也没有。这不仅是个自私的妇人,估计这桩婚姻也不是她想要的。
    丑姑心里倒是对这事起了好奇之心,她仔细分析了一下,这对夫妻确实也不相配。
    这妇人明显的出身富贵人家,不然也决不会养得这么细皮嫩肉的,况且这妇人周身的气质,通身的作派,都显示出她良好的教养。村里的妇人们,跟她一比,简直是低到尘埃里了,难怪男人羡慕嫉妒恨的。
    而吴猎户,就显得平凡很多了,不过是个有点身手的武夫形象,他再怎么疼爱媳妇,她也没怎么见过这对夫妻有什么夫妻情份的交流,当然了也许人家晚上在被窝里交流的够多,不然怎么会生出三个孩子呢。
    总之,这对夫妻不正常。
    “该不会是这妇人是什么犯了事的官家小姐,被这吴猎户买回来的吧?”丑姑暗道。
    但是,她马上又反驳了自己,“如果是买回来的,吴猎户干嘛要这么疼爱她?”
    “要么,就是这男人本来就喜欢她,使了手段把她弄回来的,也有可能她是被拐买的,她本身并不愿意,但却无力反抗。”丑姑又这样猜道。
    也可有这样才解释得通,女人为何对男人没感情,对孩子没感情了。
    第7章 见面
    如此,虽然连续吃了几顿鱼,生活是得到了改善,可家里的油却少了很多,这也不是个办法,还是得弄到肉吃,才能减少吃油。丑姑决定还是得进山,找肉吃。
    这一次,她和大弟骑了驴子出的门,绕过了平时打柴的两座小石头山,走远一点,有个岔道,两面都是低矮不平的小山丘,她也不知道往哪边走去大山那边才更近。大弟自然也不知道,正在他俩犹豫不决的时候,又听到了马蹄声,丑姑很是吃了一惊,这地方居然还有马来。
    在她的印象中,姜吴村也就自己家有一头驴子,不然村子里每每农忙时,都会有人来借驴子使。有的人贪心的很,给的报酬很低就不说了,还把驴子往死里使。后来吴猎户就不肯借了。因此,村子有些人就不满了。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一头驴子多精贵,吴猎户自己都那么爱惜,哪里肯让别人往死里使,要是使坏了,怎么办?农户人家最精贵的就是这种大牲口了,可比人都自得重要。
    后来,他干脆谁都不出借,给银子也不借了。但是如果请他去干活,他带驴子去,他看着使还是可以的,就是这样,别人出的费用要高一些了。而且也不敢随便把驴子往死里使了,那些占不到便宜的人,越发就不满了。
    不过吴猎户也不在意,他就去别的村子里干,附近几个村子他都去过,给的费用也公道。反正不公道的活,他都不接。
    姜吴村的人见他能去宁家村,等外村干活,还带回来的粮食更加多,也明白自己都太过分了。其实很多人也不过是占便宜的心态,如果吴猎户好说话,还不知道得被算计多少去呢。见到吴猎户去外村干活每每带回来的东西都多,正常的人,都会不好意思,下次借他家的驴子就加点报酬。也就那么几户,小气又小心眼,一心只想占便宜的,吴猎户就不给他们占了。
    其实吴猎户对村子里好几户人家都有恩,比如最开始他就救了大家的命,后来又帮着修桥,象姜奶奶这样的家庭,他干活都格外出力。再加上野兔子山鸡什么的,村子里的人如果要,他也会便宜大家,比拿出去换要便宜二三成。有记得的人呢,就觉得他是好人,但总有那么些没良心的人。好象人家该白给他家似的。背后总也有些风言风语。
    不过吴猎户也不是傻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够强大,不够狠,在这个村子,就他一个外来户,媳妇儿又不会象别人家的媳妇一样,出去搞搞妇女交情,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他们这一家子,就是个独特的存在,日子怎么过得下去?所以,他该狠的时候就狠,那几户也不敢真的做什么,不过是说几句而已。只要不是当着他的面说的,他也就当成不知道。只是越发对这些人冷漠了。
    丑姑把驴子往边上隐了隐,想躲起来,不过说话声近了,她倒是听出来了,原来是熟人。就是宁家村的那个叫柱子的半傻子。
    她也不躲了,还冲他招呼了声,结果这一招呼就把自己给搞愣住了,原来马上骑着位俊俏的半大少年郎,只是少年的脸色苍白,人也有些单薄,象是大病初愈的模样,柱子却是坐他身后,半扶着他。两人共骑一马。在柱子的衬托下,这少年越发显得弱小了。
    “这宁二爷还真是长得好看啊。”丑姑心里暗叹道,马上明白了这位肯定就是那个当天她没看清楚的宁二爷了。
    柱子看了她几眼,并没有认出来,但对方明明却叫着他的名字,所以他一个劲的看着他,脸上满是困惑不解。
    “是上次在路上遇上的姜吴村的啊。”还是宁二爷先开口了。
    他的声音一听就中气不足,说话时还会咳几下。显然,他病得严重,还没有完全好。他倒是一眼就认出丑姑了,谁让她脸上那么一块胎记呢,是个人看过都会记得,那天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是的。我们姓吴,这是我弟弟,叫明儿。”丑姑答。她心里倒是对宁二爷有些好奇了,当时不过匆匆见一面,这孩子居然还记得她。
    不过,等到她想起自己的脸时,就明白了。这块胎记都成了她的身份证明了,没有人见过会忘记。毕竟这一块没听说,还有哪个人脸上长了块胎记。虽然她现在已经不在意这胎记,主要是在意也没办法改变啊。况且现在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哪里有闲情去关心长得好不好看啊。爹妈就给她生了这一副面孔,她也就只有受着了。谁让她捡到这副身子呢。
    “恩,你们叫我宁二就行了。”宁二爷又说了。
    “你们上哪儿去?”丑姑好奇的问。
    “想进山看看。你们呢。”宁二爷答。
    大弟抢着答:“我们也想进山看看。”他很好奇宁二这么个模样,进山能干什么?一副气都喘不上来的样子,能干什么啊?
    宁二看了丑姑姐弟两眼,心里也和大弟一样的想法,觉得丑姑姐弟俩,年纪这么小,怎么就敢进山?
    “就你们姐弟俩?”宁二爷不放心的问。
    “我爹是个猎户,但是他已经不在了。我们想自己进山看看。”丑姑只好解释。
    “不好意思。”宁二爷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英俊脸上有了一丝尴尬的红晕。他一时忘记了丑姑处境也艰难。
    没有了父亲的孩子,当然得自己自力更生了。他很明白,乡下特别是猎户家,失去了当家人,会多么艰难。况且他也听说了吴猎户的事情。回到宁家村也有近一个月了。他的病基本养好了,其实他明白,自己这不过是心病罢了。
    柱子的阿爷整天担心他活不下去,不时的在他耳边唠叨:“二爷,您快点好起来啊,现在宁家可就剩您一根独苗苗了,您可得好好的啊。”
    可是一想到那么多人全被砍了头,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死了,就剩下自己一个人,还断了仕途,以后只能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艰难度日,他就觉得生不如死。
    直到有一天,老苍头给他讲了吴猎户家的事情,因为吴猎户经常来宁家村干活,他的事情自然就传过来了。
    “吴猎户死了,留下了三个孩子,最大的姑娘就是上次我们见过的叫丑姑的小姑娘,还有两个弟弟,全靠她一个人养活了。听说,现在她天天带着大弟弟在四处打柴呢。”
    老头的话,是在告诉他,难道你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小姑娘吗,人家没了爹,还得养着弟弟哟,家里也没一亩田,这日子该怎么过。你一个男子,总比人家一小姑娘要强吧。
    所以,宁二爷挣扎着起来了,他决定要好好活下去,但病了太长时间,想要养好也难。况且他们的日子也艰难,皇帝虽然留下了他的命,也睁一只眼闭一眼的让老苍头和柱子留在他身边照顾他了。
    可是他一介书生,打小就读书,失去了家族,连宁家村的十亩田都拿不回来,就落了一处老宅子安身,手头上的银两,早就花得差不多了,又怎么养活自己一行三人。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让柱子带他到山这边看看,看能不能谋点出路。不然,他们一家三口就得饿肚子了。
    他自己没力气,但柱子有,柱子天生大力,但却烧坏了脑子,不然皇帝也不可能让他还留在自己身边。也是了,一个五十多的老头,一个半傻子,再加他一个病歪歪,也不过是勉强活着罢了。
    反正不管怎样,两队人马结成了伴,一起进山。当然了,他们也不敢真的进山,不过是想离大山近一些罢了。
    第8章 宁家
    宁二虽然看到了丑姑脸上的胎记,但却没什么表情,就当没看见的,柱子更加不可能有什么表情了。这一点倒是令丑姑与大弟都高看了他一眼。要知道,村子里的孩子们见到丑姑,哪个不是追着骂的,有的人还好象她是麻风病人似的,有多远离多远呢。
    就是大人们也不掩饰自己的这种嫌弃情绪。特别是那些本来就对他们家不满的人,更是借机挑拔孩子们打骂丑姑。可怜的孩子,一出门就低着头,缩着身子,就是被打骂怕了。当然了,人家也不会把她打得多狠,起码不能打伤了,哪个不怕吴猎户来算帐啊。就是捡小石头朝她身上扔,冲她吐口水等等。
    也正是因为大家的歧视,再加上她娘完全当她不存在的表现,令这孩子心里很压抑,很自卑。最后的结果就是那孩子,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软弱可欺了。当然,别人看到她那个样子,就越发嫌弃她了。简直是个恶性循环。
    但宁二爷,居然根本就没有露出什么不好的表情来,就好象丑姑一点儿也不丑,是个很正常的小姑娘一样。可见他最起码是个有教养的人。再加上宁二爷虽然年岁不大,但长得却十分好看,是丑姑最喜欢的小白脸形象。所以,丑姑对宁二爷的感观还不错。
    明儿还是个孩子,他对柱子很好奇,柱子这么大的个子,却还是几岁孩童的心性,居然和他聊得很开心。丑姑姐弟三人都不和村子里的孩子们玩,所以见到个朋友,明儿很兴奋。
    两人乱七八糟的说着话,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一片绿山脚下。
    “停下来。”宁二爷叫了一声,丑姑也跟着停下来了。
    “我们不能再往里走了,怕有猛兽。”宁二爷解释道。
    “那你们来干什么的?”丑姑惊讶的话脱口而出。
    宁二爷看了她一眼,说:“先看看吧。”这么个小姑娘,还带着弟弟,这日子比他还可怜。所以他无形中就有些同情她了。
    丑姑拿着大镰刀走在前面,小心的砍掉路上因为无人走,已经疯长的野草和藤蔓,她清理出了一条小道。宁二爷有些脸红,觉得自己占了小姑娘的便宜。早知道,他也该拿镰刀来,让柱子清理路的。
    “咕咕咕”的一阵山鸡叫声传来,宁二爷小声提醒大家:“前面有山鸡,你们谁会捉?”
    他以为丑姑姐弟二人可能会捉,毕竟是猎户家的孩子,也许跟着猎户来学过呢?
    结果,丑姑连连摇头,但眼里却有掩不住的急切,显然她想得到山鸡,但却没办法。
    宁二爷看着她这个样子,有点好笑,他小声的吩咐了柱子几句,柱子点点头,居然拿出了几根竹子削成的尖尖的竹枪。蹑手蹑脚的手过去,象掷标枪似的,把竹枪投射了出去。
    但就是这样的竹枪,柱子居然一连射中了三只山鸡。
    要不是柱子太过兴奋,不知道掩饰自己的声音,闹出了大太的动静,只怕收获更多。
    不过宁二爷对这种满足了,只要这个办法能猎到山鸡野兔子,他们的生活就有指望了。
    他相当是被发配回来的,他很清楚肯定会有人监察着他,所以他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只能过着和村民们一样最普通的生活,当个最普通的乡民,才能真正的活下去,否则,将命不久矣。
    不过,目前来说,他也只是想好好活下去。不管怎么说,就如老苍头所说的,宁家就剩下他一根独苗苗了,传承香火是他的责任,而且他还想报仇,害得宁家落到全门抄斩的郑家人还没死呢,他怎么也得看着郑家败落才能死得甘心啊。所以他越发要好好的活下去,长命百岁的活着。
    宁家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本来一家好好的过着日子,不料把女儿嫁进了狼子野心的郑家,郑家反了,被抄斩了好多人,包括宁家在内的。但实际上呢,郑家留在京城的人,说来是郑家的嫡枝,但实际上不过是棋子,还是废棋。
    人家边关经营了数代,子子孙孙多的很,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嫡枝,算起来最冤枉的就是郑家的嫡枝了,即宁二爷的表哥父子二人,及他们的母亲了。这四人什么事也没有做,就当了反臣贼子的主谋,被斩了头。
    就连皇帝都觉得憋屈的很,他也知道,京里郑家的这四个主子,真不是主谋,就是共犯也算不上,不过是因为他们是郑家的血脉亲人而已,所谓原罪啊,洗都无法洗。虽然郑家根本就没当这个四个人是自己的血脉了。
    他们就是郑家留在京城迷惑皇帝的幌子。京城里好多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一些人共同给宁家求情,皇帝又看在他曾经救过五皇子一命的份上,总算留下了他这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他一无所有的发配回了老山村,还断了他的仕途,他这一辈子都不能有什么指望了,就得小心翼翼的呆在这里,活一日算一日了。
    所以,后来,他每次要发达了,都得糟难,过的日子就只能吃饱穿暖而已。想要多赚点银子,买多几亩田,当个地主乡绅,不好意思,不可以。要想当个商人,大赚一把,不好意思,也不行。总之,你就得老老实实的,天天干活,脸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的,也就是为了一口吃食而已。想过些舒舒服服的日子,那可不行。
    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还打小就会读书的小书生,天天象个农夫似的去种田,可真是为难了他。别说宁二爷不会种田,就是柱子爷孙两人也不会种田。
    宁二爷出大狱时,身上就一百两银子,是五皇子偷偷给他的。不然,宁二爷只怕在京里就死了。当时一大家子下了大狱,他又惊又怒,又染了风寒,再加上后来目睹了所有亲人被砍头,哪里还承受的住。他晕死过去了好几次,如果不是靠这一百两银子,他就救不回来了。没等到他养好身体,就被赶着离京回宁家村了。
    一百两银子,老苍头给他抓了几剂好药,备了些日常要使的物件,买了辆旧马车带这匹老马,就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银子,一路上花用,吃喝,还得不停的给宁二爷抓药吃。所以到宁家村时,他们就剩下六两多银子了。这其中还不提老苍冰龙自己贴补进去的二十多两银子。
    老爷子就带着个孙子过活,而且两人都是宁家的下人,还拿着月银,多少有些积蓄,这下子也全部花得干净了。
    幸好宁家村还给宁二留有宅子可以住,他们路上还带了约百斤的粮食,不然他们早就该去喝西北风了。这些粮食,是老头一路买的,刚开始他还住店和去买吃的,后来看着银子越来越少,就买了锅碗米面油盐等物,自己在路上煮了吃,能省一点算一点。这粮食也是今天买几斤,明天买几斤,慢慢集多的。
    这过去了一个月,宁二爷身体好了很多,也没有再买过药吃了。但宁家村的人,虽然不知道宁家是犯了事宁二才回来的,但见他这副破败的样子,也明白他没什么油水,也不可能会给宁家村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大家对他也不热情。
    不过,宁家在宁家村也确实没什么直系亲属。这里只有宁家五代以前的一个祖坟,他们的祖先也是迁过来的。这个祖坟是他曾曾祖父的元配之坟,后来的宁家人在京城安了家,连祖坟都在那边安置下来了。这个老祖宗,还根本就没有亲生的子孙后代留下来。
    所以,宁家村虽然有宁家的祖宅子,但却在这里真没什么大的影响。一来是没有直系族亲,二来宁家在京城经营了几代人,当的最高的官也不过是六品而已。他们对宁家村的回报也没什么。
    宁家就给村子里置了十亩田,当成了宁家在这里生活了一场的报酬。这十亩田是给了村里的,收入是全村人全族人共同享受。所以,他们家的祖宅基地还能保留完好,不然早就给人家占了去。
    宅子还是五年前他的祖父受曾祖父之命回来重新建的,曾祖父那年就去世了,紧接着祖父也去世。看着这处宅子,宁二想到,如果他老人家知道自己唯一的后人会回来这里生活,不知道会不会后悔那时候没有多留些财产在这里?
    这宅子还很新也很好,是这里唯一的一栋青砖瓦房,可以算是他最大的家产了。
    第9章 交换
    因为第一次出手,就得了三只山鸡,宁二打算返回了,见丑姑与大弟都眼巴巴的看了几眼山鸡,又使劲的装出不在意的样子,可把他惹得差点笑出来了。他知道,这两孩子也想要。但却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不是他们自己捉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