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香如听到佛音般,喜上眉头。转过身焦急对六六道:“那赶紧的,前面有座宫室,里面应该有恭房。”
    六六小跑几步,突然撅着屁股,紧着小腿,声音带了些哭腔,“我快憋不住了。”
    阿香也急,都没到地儿,你死也得给我憋住。
    阿香急得团团转,看着六六乌龟般前移。阿香道:“陈姑娘,我抱你走快些。”
    六六看了看她满衣襟的甜汤,摇摇头,指着前面的一丛花草处,“我去那里可以吧?”
    阿香吓得魂飞魄散,小姑奶奶,这可是御花园。万一贵人来了,不说你,连我也得倒大霉。
    阿香四处望望,见周围没人,立即脱了衣服,换个面子,把里子穿在外面。抱起六六快步往前跑,几个转弯。来到一处大的宫室。
    阿香一手推开一处殿门,一手放下六六,把六六推进去。
    六六憋坏了,飞快地迈着小步子往屋里走。可她把屋子里转了一围,根本没有发现有恭桶,她方注意到此屋压根就不是什么恭房。
    六六强忍着肚痛,转身走到门口,推门出去,然而门怎么推也推不开。大声叫唤也无人应,敲门也无人理。
    六六此时方后知后觉,原来人家哄着她吃东西就是为了让她在此处便溺。六六一面打量屋子,一面想着法子。屋中门窗早已关死,六六人小劲小也推不动。可肚子越来越痛,六六强忍着,撅着屁股绕过多宝架往内室走去,床角屏风处也无恭桶。
    此时,六六像个螃蟹似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六六盯上了角落里的广口大肚瓶,里面插着几卷画。
    六六小步移到大肚瓶前,瓶高及六六膝盖处。几下把瓶里的几卷画拿了出来,六六弯膝低腰准备搬起大肚瓶到床角的屏风处,抱住大肚瓶一使劲,脚下不禁扭动。只听轻微地咔擦声,靠大肚瓶东边的墙缓缓地向一边移动。
    六六张大嘴,都忘了搬大肚瓶。忽地六六笑了,她真是个福娃娃。有人想害她,没想到竟让她找到一处密室,她可以去密室里找恭房。
    六六小短腿几步窜过去,墙壁又缓缓地关闭。六六进屋四下打量,屋中四周挂着硕大的夜明珠,照得屋子恍若白昼。南面是张贵妃榻,榻前有张几案,旁边是书架,放满了书,墙角依然有个广口大肚瓶。
    身处密室,六六也不着急了,反正有个大肚瓶当恭桶用。就在六六准备就在把这广口大肚瓶当成恭桶来用时,六六脑中灵光一现,她照着刚才的姿势搬起大肚瓶。咔擦一声,一堵墙打开,望过去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上依然挂着夜明珠。通道不过丈许,拐个弯就到了底,三边皆是雪白的墙壁。
    六六止了步,在通道的尽头蹲下准备解决肚子腹痛。不知怎的,左脚下有一个小小的硬块,六六蹲下时用力,身后的墙悄无声息地开了。陡然唬了六六一跳,六六回转身一看,乐了。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恭房,六六急步窜过去。
    等六六舒舒服服地起身,在屋内的水盆里净了手。六六才背着小手踱着小步打量起这恭房,屋中陈设用具皆不是普通之物,她刚才净手的水盆是金盆,旁边放着的宝瓶是银子做成,连她刚才所用的恭桶也檀木做的。
    往前几步有扇门,推门而出,是一个稍大的屋子。屋子里有榻有椅,更有两盆青翠小竹。
    急步的脚步声往斜后方传来,六六透过轻罗烟的纱窗往外一望,只见一群人急步而来,其中有一人身着黄袍,皇上来了。他们正朝着刚才六六进来的那殿中走去。
    六六瞬时明了,怪不得要把内急的她关屋子里,万幸她不曾把大肚瓶当恭桶来用。
    为防他们进来,见不着人,六六连忙退回恭房,原路返回。走到墙角,挨着踩了一遍,果然有处让她踩中机关,门又悄无声息地开了。六六快步地跑回,依旧挨着墙边踩了一遍,墙又开了。六六回到放着大肚瓶的密室,依然是挨着墙边踩了一遍,墙咔擦地开了。六六回到内室,捡起在地上的几卷画放回大肚瓶里,自个儿往床下一滚,就听到咯吱一声,厚重的殿门打开。
    作者有话要说:  我还以为我更了不少呢,结果看姑娘们一说,我数了数字数,的确有点少哟
    这两天争取多写点。
    太晚了,不回大家了,睡了,昨晚太晚睡,今天困得不行
    晚安姑娘们
    第83章
    “进去找找。”有些苍老的声音。
    紧接着一群人在殿内四下查看, 又有人往内室而来。
    有内侍往床下查看,就见六六侧身向里睡着。
    “出来,快出来。”内侍叫道。
    另有人奔出禀报在床下找到一个小姑娘。
    等昌平帝进入内室, 见六六支着两只小胳膊从床底爬出来。
    六六抬头见一个着皇袍之人,忙低下了头。进宫前,三婶教过她行宫礼的规矩, 特别是遇上穿黄袍的人,要行跪拜礼。此时, 六六的两条小短腿还在床下,六六只好以额头磕地, 学着戏台上的样子口呼:“皇上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
    自先皇后逝后,昌平帝喜欢上奢侈享乐。最近几年, 他又添了一桩爱好,求道问仙, 祈求长生不老。眼下,六六的话直挠到他的痒处,昌平帝喜不胜喜。
    “小姑娘, 慢慢地爬出来, 别磕着头了。”昌平帝朝六六招手。
    六六挪动自己的小身子, 爬了出来。六六拂了拂衣裳,又立马跪下行礼。
    昌平帝笑道:“起吧。”
    那边自六六从床下爬出来后,有一小内侍爬入床地, 眼睛几乎贴在地上查看,又用鼻子闻了闻,方爬出来。
    此刻,小内侍立在一侧回禀:“无污秽之物。”
    昌平帝皱眉,想起先前他和太子经过御花园,听到两个宫女说陈翰林家的姑娘内急,往凤栖宫去了。
    昌平帝是怒气冲冲,凤栖宫岂能是谁随随便便踏足的地方,何况还是内急,把凤栖宫当成甚地儿。待昌平帝一行赶到凤栖宫时,就见凤栖宫的宫女内侍乱了套,到处找寻,整个宫殿都寻遍了也没发现陈姑娘的身影。于是有人怀疑是不是瞧错了,然这时,有人说见着陈姑娘往正殿去了。
    昌平帝怒不可遏,黑着一张脸往正殿赶来。倘若陈姑娘真把凤栖宫正殿当恭房用,他会把陈家满门抄斩,用陈家的血来洗净凤栖宫。
    可眼前的事实却是截然不同,昌平帝沉了脸,谁胆大包天,敢耍他。立即吩咐人去拿在御花园说此事的两个宫女,又让人去审凤栖宫的宫女和内侍。
    “翰林院陈元之孙女?”太子不紧不慢地问道。
    “正是。”六六恭恭敬敬地道。
    太子听徐家英多次提起陈翰林家的六小姐,确定眼前之人正是徐家英口中的六六,太子不着痕迹地打量她。
    “陈元?”昌平帝印象中并未有此人。
    太子道:“此人寒门出身,甲午年的进士,在翰林院待了将近二十年,都不曾挪过地方。据说为人迂腐,但却极善于修书。”
    “修书非饱学之士不能也。”昌平帝捻着胡须道。
    殿外后宫大总管刘公公已审清楚,原来是一个唤做阿香的宫女说见到面生的小姑娘,捂着肚子进了凤栖宫。大家担心小姑娘找错了恭房,就四处寻找,后来又是阿香说这小姑娘往正殿方向去了。
    刘公公心下一寻思,知这其中有鬼,让人把阿香叫来,立时审问。偏阿香大呼小叫说冤枉,言语之间还暗示她是玉华宫的人。
    玉华宫的主子受宠之重,刘公公这个贴身侍候之人再清楚不过了。刘公公肚中再三思量,打算卖玉华宫一个人情。遂他进屋禀告时,就避重就轻,“皇上,是新来的小宫女胆小,见有人进了凤栖宫就大呼小叫的,挠了圣驾。”
    太子轻笑,“陈姑娘,你为何在此?”
    刘公公撩眼偷偷瞄了太子一眼,心道,当年文德皇后在小事上都会卖他一个面子,今儿这个不得皇上宠爱的太子反而不把他放在心里。哎,他被大臣们宠坏了,以为他自个儿是正统嫡子,这大周的江山迟早就会在他手里,看来这二年让他忘了高墙圈禁的滋味了,是时候要提醒提醒皇上一二。
    刘公公心中如是想着,面上却越恭敬。
    “臣女是让一个叫阿香的姑姑关在此屋中。”六六可是亲眼见小内侍在她躺过的地儿如何查看的,故她也掐头留尾,一字不提她肚痛之事。
    “阿香?”昌平帝有些烦躁,他最不爱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后宫如云的美女等着他去宠幸,美妙的舞姿,悦耳的嗓音,精美的膳食都在等着他去驾临。
    听音辨意,察言观色,刘公公是练得炉火纯青。昌平帝略微高拨的尾音让他明白昌平帝烦了。
    他立马道:“皇上,那不过是个宫女。皇上出来半晌了,也该回宫歇息去。”言毕,他伸出手让昌平帝扶着。
    昌平帝赏识地看了刘公公一眼,抬腿欲走。
    太子低声唤道:“母后……”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了
    第84章
    昌平帝抬起的腿一僵, 缓缓地放下来。
    “皇儿……”
    昌平帝伸出手,搭在太子的肩上。
    刘公公心中暗呸一声,挥手不示意殿内的内侍和宫女退出去。
    六六左望望右看看, 内侍和宫女们退了下去。她既不是内侍也不是宫女,嗯,不用跟着退出去。
    可眼下殿内只有皇上和太子在, 三婶说了,要躲着宫中的秘密。六六揉了揉脸, ,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后挪动小脚, 最后退到墙边。一抬眼,六六正好看见昌平帝伸手搭在太子的肩上,欲言又止。六六急忙伸手把眼睛遮住,稍倾, 手指悄悄地伸开,偷偷地从手指缝中往外看, 见皇上和太子没有发现她。她又左右低头查看,然后悄无声息地爬下,一个溜烟滑进床地。六六顿觉得安全多了, 两只小手略撑着圆脸, 看着皇上和太子的脚。
    昌平帝伸手在太子的肩上拍了拍, 似有无尽的话语要说,然最终却化着一声长息。
    太子猛地跪下抱着昌平帝的腿哭泣,“父皇, 儿臣想母后了。”
    昌平帝的腿瞬时僵住,他多年未曾与太子如此亲近过。恍惚中,他似乎见到年轻的自己在这屋里抱着尚年幼的太子,而皇后则往他和太子嘴里不时喂上一颗葡萄,然后皇后摊开帕子挨着放在他和太子的嘴边,等着他们吐出葡萄皮。有回太子吃快了,急着吐葡萄皮,而那刻他也刚好在吐葡萄皮。太子急坏了,小脸挤过来就要往皇后手中的帕子上吐葡萄皮。
    想到此,昌平帝脸上不禁露出慈爱的笑容,伏下身子拍着太子的背,低声道:“朕也想你母后了。”
    太子听了,越发哭得大声起来。当年先皇后薨时,太子尚不及十岁,小小年纪和父皇每天来此屋里抱着先皇后的旧物哭泣。那时,他感觉这世上只有他和父皇相依为命了,互相是彼此的唯一。
    然而三年的时光似乎用尽他和父皇之间的父子情,不知是昌平帝的首次选秀开始,还是发现昌平帝喜爱的女子竟然不类似母后,或是从木贵妃得宠开始。父皇仍然是他的唯一,可他却不是父皇的唯一。父皇下了朝再也不会来到凤栖宫陪他,再也不陪他睡觉了,甚至不让他再住在凤栖宫。那是他头次跟父皇发生冲突,他大吵大闹,大骂父皇薄情寡义,竟然忘了母后。
    父皇也头次对他发了火,命人把他关起来,强行把他搬离了凤栖宫,住进了东宫。那段时间父子两人是相看相厌,朝廷上也有人趁机呼称储君不孝,应废之。
    小小年纪的他自负离了皇宫也能好好的活下去,于是私自出了宫,准备去找在江南的舅舅。不想出京城不久,就遇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剌杀,他的小伙伴,从小陪他一起长大的内侍和侍卫拼命才杀出一条血路,一身血肉模糊的阿风护着他杀出重围,逃至到张尚书别院,待他进入别院,阿风却一个倒葱,转眼没了呼吸。等他点起人手冲回去时,地上只余下一具具的尸体。他曾经的伙伴们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不会和他嬉闹,再也不会手把手地教他武功。
    一夜之间,懵懂的少年长成大人。
    此剌杀事后,朝庭中废太子的声音骤然消失,好似此事从未发生过,要不是曾经的伙伴们变成一具具的尸体,他都要怀疑废太子之事是子虚乌有。
    渐渐地他变了,他不再贪玩,不再丢三落四。他拼命读书识字,拼命地习武。他的老师们,朝中的大臣开始对他赞赏有加。慢慢地,朝中那些主张正统的大人们开始站在他这一边,给他出谋画策,他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势力。
    然而,他和昌平帝之间的父子之情就像隔着一层雾再也回不到从前。
    眼下,太子亲眤的动作和哀哀的痛哭让昌平帝觉得好似他们还是那种亲密无间的父子,无话不谈。
    昌平帝扶太子,用袖给太子拭泪,看着高他半头的太子,“你长大了。还记得你小时……”昌平帝陷入回忆中。说来太子并不是他的头生子,当时先皇后忙着给他筹谋太子之位,并未多少心思在后院。那时他的四位侧妃先后有了子女,先皇后也没有个动静。当时,他急得很,跟先皇后说帝位不要紧,他想要个两人的孩子,他心爱的女人给他生的孩子。
    昌平帝的心蓦地一缩,不,帝位对他来说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它,他才能享受这万里河山,享受他父皇都没享受过的富贵。
    忽然昌平帝心中不由的有些害怕,有些恐惶,原来他并未有他自以为的那样深爱着先皇后。昌平帝的身子不禁抖了一下,见状,太子急忙扶着昌平帝坐下,又倒了一盏茶水侍候昌平帝喝下。
    昌平帝下意识地咽下茶水,温热地茶水入喉,昌平帝颤抖的身体放慢慢地平复下来。眼神颇为复杂地看着太子,这是他的血脉也是流着她的骨血,必定也继续了她的天资,聪明又善谋。他隐隐有些妒嫉,他自知自己才能有限,实不堪大周江山之任。但这又如何,如今这九五之尊,这龙椅宝座上可坐的是他。
    昌平帝忽地连声大笑,一扫刚才的恐慌。
    先皇后在世时,他给了她无上的荣耀和足够的尊敬。历朝数代,谁的皇后可以和他的皇后媲美。对,他不曾对不起先皇后!
    昌平帝在心中再三对自己道,他不曾愧对先皇后。
    这一切都让太子一一瞧在眼中,他肯定昌平帝的笑声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太子掩下眼中的情绪,端起一盏茶慢慢地品味。倏地,太子眼角收缩,盯着茶盏好几息。
    心情不错的昌平帝见此,笑道:“太子可是喜爱此茶盏?这是你母后宫中的遗物……”
    “呯!”茶盏碎地,太子扑通一声跪下来,头靠在昌平帝的膝上,双手环着他的腿,“儿臣不孝,儿臣不孝。”
    因太子摔了茶盏,昌平帝沉了脸,真要发作。就见太子在他的膝盖上猛地磕头,遂道:“怎么会事?”
    “父皇瞧瞧这茶盏可是母后心爱的青玉盏?”太子抽噎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