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075章 高考迟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2075章 高考迟到
    “哈哈哈,哪里哪里!”肖老师开开心心的,领着陈文来到院长办公室,见到了老院长。
    “陈老师啊,你可是了不得,我们上戏四个大一学生,托了你的福,全国观众都认识他们了!”老院长热情握住陈文的手,“小肖啊,倒水倒水!”
    陈文赶忙拦住:“咱们是自己人,老熟人了,不搞这么客气,我刚刚吃完早餐,喝了两大碗豆浆,一点也不想喝水。”
    三人落座,愉快聊天。
    距离开考还有大半个钟头,老院长和肖老师向陈文介绍基本情况。
    上戏的招考流程、面试制度、考题设置,这些事全都不用聊,肖老师把几张单子交到陈老师手里,陈文看了两眼就记住了,跟去年差不多,题目内容新增几个特色。
    陈文问出了他好奇的事,就是楼下几百个陪考家长:“我算是开眼了,去过国内外那么多大学,头一回看见70后学生没断奶!”
    老院长赶忙解释一番。
    陈文这才知道,错怪了这群75、76年出生的学生,不全是学生的原因。
    家长占一半责任,上戏占一半原因。
    稀奇吧!
    去年,上戏、北影和中戏在同一天招考面试,一项重要原因是避免单个学生考了这家再考那家。
    今年,上戏在6月15日面试,北影和中戏在17日面试,反常的时间安排,源自反常的招生制度。
    1993年上戏表演系,只招沪市本地生源!
    特不合理对不对?可它发生了。
    5月份上戏公布了今年的特招政策,已经在媒体引发了一轮热议,却没什么批评的声音。
    沪市当地的媒体,早已形成了一个本帮圈的特色,闭环、护短、排外。所以当上戏宣布今年表演系只招本地生源,沪市当地媒体和老百姓表现出的态度是拥护。
    肯定拥护啊,没有外地考生来抢考大学名额了呗!
    还有一个原因,去年高校收费改革,学生自理学费,这个政策是阶梯式。去年和今年,学生负担一半学费,明年就是全额自费。
    换言之,去年作比较的对象是前年的全免费生,家长们觉得送孩子读大学、自掏一半学费是吃亏。今年做比较的对象是明年1995年的全自费生,家长们感觉94年入学掏一半学费是赚了便宜。
    报考上戏,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呀,7月7号还可以参加普通高考。
    唉,这就是人心啊。
    当然了,能够被摆到桌面上谈的理由,便是上影厂和东方台希望艺术类大学尽量多地贡献能够熟练说地道沪市方言的年轻演员。
    陈文心里暗暗嘲笑,甩锅这种事不是21世纪独有,90年代已经形成了。
    电影学院只找本地人,又得到了电影厂电视台在背后撑腰,于是全市人民沸腾了,拼了命地把家里小孩往上戏送,当演员挣钱多呀。
    好些个家庭,家里小孩今年高中毕业,小孩原本不想考上戏,结果被家长逼迫来考。
    楼下几百个家长,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担任“押解”。
    剩下的嘛,气氛已经形成,沪市人就是这个样子,别人家的家长送小孩子,我们家不送就没面子,不送就怕小孩子在考场显得势单力孤,于是,全都送!
    8点50。
    陈文跟着肖老师,来到了考场。
    与几个系主任也都是熟人了,陈文客客气气跟大家打招呼。
    系主任们围住陈老师,聊央妈晚八点黄金档的《纽约之恋》。
    这部剧一共50集,计划播10个星期,周六周日不播,上戏四个学生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表演系系主任拉着陈文的手:“我们93级学生全是陈老师招进来的,今天你可得好好帮我们挑几个94级好苗子!”
    陈文心想:还用挑吗,马伊利保剑峰!
    8点55分。
    距离开考还有5分钟。
    负责检录的一位女老师快步走进考场,向肖老师汇报了一件事。
    至少三十多个考生,没有完成检录。
    众考官立刻喧哗了。
    说什么的都有。
    戏曲系系主任立刻发言:“没有按时检录,根据考试制度,视为自动放弃!”
    表演系系主任不吭声,今天是他的专业招生,他反而不着急。
    这时,主考官肖老师说话了:“可能他们被堵在路上了吧?这样,我们先开考,一会他们赶来了,补一个检录就是了。”
    陈文看了一眼肖老师,心想,老兄你搞什么啊,这是高考啊,高校自主招生他也是高考啊,高考迟到你居然不取消学生考试资格!
    堵车?
    放你/娘/的屁!
    1994年沪市压根就不堵车!
    纽约才堵车呢!
    陈文仅仅是客座考官,没资格对招考制度发言表态,默默地看这伙人表演。
    学生名单很快被发放到各位考官的桌面。
    报名的考生超过一千人,经过文化课考试选拔,剩下一百几十人参加今天的面试。
    考试章程上写着,今年的考试在一天内完成,这也意味着今天上午要考至少60个人。
    陈文默默端详,很快找到他有前世记忆的四个名字。
    三个女生,马伊利、杨名娜、李嘉璇,全都完成了检录。
    一个男生,保剑峰……我勒个去,他没完成检录!
    唉,被惯得啊。
    8点59分。
    距离开考还有1分钟。
    考场门口忽然一阵喧哗。
    “这几位同学,你不能进场,你没有准考证!”检录女老师的声音。
    “老师行行好,我们找陈文老师!”几个学生叽叽喳喳。
    陈文一眼看见,曹艳艳和一个男生站在门口,冲他招手。
    起身来到门外。
    肖老师也跟着走过来。
    “怎么回事,我这儿参加招考呢!”陈文训斥小情人。
    “对不起对不起陈老师!”曹艳艳手拽了下身旁男同学。
    陈文早就认出来了,93班大帅哥任小泉。
    任小泉恳切的表情:“肖老师好!陈老师好!我不多废话,我一个好哥们,名叫保剑峰,他这会还没来,肯定是家里遇到紧急情况,恳切老师们给他一个面试机会!”
    陈文笑了笑,心想这个保剑峰真厉害,人还没进上戏,已经把上一届师兄搞定了。
    肖老师说道:“行了我们知道了,没取消他考试资格。”
    “谢谢肖老师,谢谢陈老师!”任小泉赶忙鞠躬道谢。
    陈文回到坐席,摇头叹气,怎么今年上戏招考这么多幺蛾子啊。
    9点整,考试终于如期开始。
    第一位考生进场。
    一位女生,名叫周丽。
    上戏招考的排序是根据文化课考试分数排名,第一名最先进场。
    陈文看着花名册,心里暗呼厉害。
    这个周丽,文化考试分数极其高,比最后一名、也就是分数线,高出了150分!
    比第二名,高出了将近100分!
    单科的卷面满分是一百分,周丽随便去掉任何一门的考试分,都可以上分数线。
    妥妥的学霸啊。
    周丽进场,落落大方。
    女孩身高167,脸型胖瓜子,大大的眼睛,一头披肩半长发,没戴发卡,走路带起的凤,掠动发梢,透着一股的成熟职场气息,很自信的表情。
    陈文对女人是见多识广的,校园校花的青春气肯定不是这个风格。
    周丽做自我介绍。
    1975年12月24日出生于鄂省荆州,曾参加过家乡的选美比赛,获得前十名。
    去年中专毕业,考上沙市有线电台的播音主持人,司职助理主持人,目前正在上影厂交流学习,担任配音演员,获得上影厂的推荐,参加上戏招考。
    陈文懂了,周丽不是沪市人,难怪可以获得今年报考资格,原来是得到了上影厂的背书。
    自选才艺表演,周丽演绎了新闻播报,这是她过去一年的工作本行,非常完美。
    陈文看着这位大眼睛播音员,脑子里想起自己和唐瑾初相识的经历,不由自主地,为周丽打出了很高的印象分。
    限定题目表演。
    中考官联名把今天第一道题的权利交给陈老师。
    陈文知道周丽肯定会被录取,没必要难为她,便带着一丝圆梦的心态,吩咐这位见习播音员演唱一首歌曲。
    唐瑾五音不全,从来不唱歌。
    陈文很想听听美丽的播音员唱歌。
    周丽二话不说,清唱了一首《米店》。
    唱完,女孩落落大方地说道:“这是陈老师去年年底新推出的新歌,您和湾湾歌手许茹云分别演唱了一个版本,我很喜欢这首歌,歌词里描绘的生活也是我深深憧憬的。”
    今天面试人数太多,取消了考官与考生的对答环节,肖老师吩咐周丽离开。
    女孩深深鞠躬,转身退场。
    众考官商议一阵,各自打分。
    很快,分数统计出来。
    周丽的面试总分,接近于满分!
    陈文也觉得这个分数很正常,周丽自身外形条件和气场远超高中毕业生,文化考试第一名,又具备媒体工作经验,更在事实上是上影厂的“定向生”,上戏如果不招她,肯定说不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