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对于皇子而言,最严重的政治指责大致上有三个,触之即死。
    第一,大不孝;第二,私出封地;第三,悖伦。
    第一个是很好理解的,不说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即使是在现代,孝道也是被广为提倡的。而在以孝道治天下的封建国度,这个要求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别的不说,科举之前的选官制度,除去那些有关系的人,剩下的是什么方式走出去的?举孝廉!
    第二个则是在皇子分封时期才会有的问题,所有非储君的皇子在成年之后就要离开京都,迁往自己的封地就国,就国期间不得私出封地,违者视同谋逆,早在西汉时期,武帝便在《出界律》中严格阐明了这个问题。
    皇子们到了自己封国之后便是天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不要太快活,最大的大概就是——必须得在自己窝里面待着老老实实的,除去迁往京都朝见,哪儿也不准去。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不行!谁晓得你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搞事情!
    至于第三个,就是绝不得行悖伦之事,暗地里搞什么德国骨科。
    在对于礼法道德至上的士大夫眼中,要是胆敢搞出这种事情来,说明这个人已经从里到外彻彻底底腐烂了,没有任何可以拯救的余地——怎么能叫这种人登上皇位,统率臣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诸皇子之中,只要是对于皇位有意的,就自觉地对这三点远远避开,别沾染上什么污点,莫名其妙的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选中。
    事实上,这三点规定也不算是严苛,甚至于称得上是宽松。
    在皇族里,所有有志气的皇子,身后必然跟着一个同样有志气的母亲,这样的组合之下,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自己,都会好好控制自己的行为,绝不会传出去什么不孝传闻的,能够传到臣民耳朵里面的,必然是清一水儿的母慈子孝,便是韦明玄跟皇后私底下几乎翻了脸,表面上也是和和气气的。
    其次嘛,皇子分封这种事在前朝是有的,到了如今的大齐,已经基本上跟清朝时候的制度齐平——只给名爵,不给封地,都老老实实的在金陵待着吧,如此一来,自然不存在私出封地之事了。
    至于最后一个,那就更加简单了——天底下美人儿那么多,搞谁不行,偏偏要搞到自己姐妹身上去?
    说的难听点,大齐的皇族公主气度尊贵,容貌也是极为出众,但是真正堪称绝色,能叫人为之倾倒到连皇位都不要的,至今还没有出现。
    不过嘛,这个情况在前些日子出了一点美丽的意外。
    ——阮琨宁被皇帝册封,成为皇族的未嫁公主。
    她容色如此之盛,能够令世间所有女子黯然失色,惹的人心思暗起,生出一点别的心思,情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其他人心底未必没有什么想法,但真真正正摆到台面上说出来的,韦明玄还是第一个。
    心念急转之间,众人终于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皇帝将阮琨宁册封为公主的那道圣旨上,只是满满的褒美赞誉之词,以及封号称呼,却并没有将她列入皇族齿序,更不曾提过之后的嗣宗问题。
    ——真的按照礼法来讲,她依旧是永宁侯之女,而非皇帝膝下的公主。
    这么一想,韦明玄若是当真有意,二人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他是皇帝嫡子,又没有娶正妃,两下里的身份也合适。
    更加叫众人嘴里发苦的是,皇帝当初下那道圣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日的局面?
    那一道略微有些含糊不清的旨意,究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说——别有用心?
    往更深一点讲,韦明玄此刻言行,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某些保证,所以才不加掩饰的宣之于口?
    这些心思不过是转瞬间的功夫,似有意似无意,落在阮琨宁面上的那些探寻目光愈发幽深了几分,像是人难言不定的心思。
    阮琨宁对于一众人神色中的一场恍若未知,只含笑斜睨了韦明玄一眼。
    他们在一起的时日不算短,一直以来都是遮遮掩掩的,之前不敢叫永宁侯府中人知道,后来又是碍于帝后,不敢大肆声张,每次见面,都搞得像是地下党接头一样,韦明玄不止一次的向她抱怨,说自己像是被她在外金屋藏娇了一般,对于能够在人前光明正大的点明二人关系,老早就翘首以待了。
    好容易皇帝松口了,为什么不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阮琨宁对他心思洞若观火,也不想叫他失望,只浅笑着斜他一眼:“御膳都还不曾上,果饮也不曾用,怎的嘴巴便如此甜?”
    第214章 心伤
    韦明玄的话说的亲昵, 阮琨宁这话回的也亲近,一来一往之间,众人心底隐隐的有些了悟, 只可惜, 这一番透彻却并不曾叫众人觉得快意,反倒是面上的笑意都齐刷刷的带了几分僵硬。
    二皇子的神色最为难看,目光冷冷的扫了一眼韦明玄,随即又望向了阮琨宁, 虽没有开口, 衣袖底下的手却无声无息的收紧了。
    二皇子一向极为自负, 阮琨宁姿容绝色, 他自然也难以抑制的生出了一点别的心思,只是碍于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礼法关系, 这才一直隐晦的压制住,只等自己登位再说,可饶是如此, 他也早早的将阮琨宁视为自己的所有之物, 眼下见他们二人眉目传情, 不只是手指微僵, 眼底的阴霾之色浓郁的几乎要遮不住。
    二皇子妃原是不动声色的, 此刻眼底却也隐约升起几分忧虑,她不易察觉的看一眼身边的二皇子,却见他只沉浸在自己心底的那些儿女情长上头,目光中便带上了几分失望, 轻轻摇摇头,到底也没有再表示出什么。
    皇长子对此也有些吃惊,那感觉倒不像是二皇子一般,而是因为韦明玄可能得到永宁侯府支持而生出的担忧,陈郡谢氏本就不弱,再加上手中有军权的永宁侯府,简直是如虎添翼,倘若真的成了,对于他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可这件事此刻也只是有一个猜测罢了,到最后能不能成还待定,别人不表态,他也就低下头,没有做出头鸟的打算。
    皇长子妃身子不好,极少会出现在人前,更不必说表露自己的想法了,她一双杏眼在阮琨宁身上游走了一圈儿,便垂下眼睫,只安安分分的在皇长子身边做隐形人了。
    五皇子性情最是平和持重,在那二人那几句堪称打情骂俏的话之后也不曾表现出什么异样来,也只有一侧的五皇子妃看得出,他眼底的笑意略微淡了些,她在心底叹口气,也学了皇长子妃,一声不吭的低下了头。
    没有人开口,也不闻一声,帝后就在这样近乎诡谲的气氛中驾临了。
    今日虽是大日子,却也是家宴,皇帝并没有着衮服,而是换了沉稳的玄色常服,端肃中更见威仪。
    皇后着了石青色云锦凤穿牡丹凤袍,下饰以水浪江涯、寿山、立水纹,同素日的亲和相较,反倒是添了几层声威。
    不知道是不是阮琨宁的错觉,才没多少日子不见,皇后似乎愈发老的厉害,眼下生出的细密纹路,便是脂粉都有些遮不住,偏生皇后一向都是走的温婉得宜路线,面上时不时的挂笑,那几道纹路,就愈发的明显了。
    不知怎的,她心中微动,下意识的看一眼皇帝,又看一眼韦明玄,却见二人都是面色沉静不露痕迹,便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位子上,不再有什么动作了。
    年夜的这场家宴,说是皇族一家团聚,但是实际上,还是仪式性的东西要更加的多一些,从开始到结束,都带着严格的规程。
    帝后基本上是卡着时间点儿过来的,这二位到了,也就可以正式开场了。
    五寺之中常年打酱油的太常寺终于也可以发光发热一回,不叫人觉得它是一个近乎多余的部门,整天只知道吃俸禄,什么都不干了。
    所谓五寺,便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个部门,这其中在现代出镜最多的大概就是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部门主管大理寺卿更是九卿之一,其次的大概便是太仆寺,掌牧马政令,属兵部,主管也是九卿之一,剩下的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则是偏向于礼仪制度的类型,油水不多,出镜机会也少,只有像祭典以及各式典仪之际才会出现,比如今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