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裙子,可是用你爹给我买的第一块布做的,不能扔!”
    林媛撇撇嘴,又扔出来一件碎花的小褂:“这个不是第一块布了吧?样式都旧了,扔了吧。”
    刘氏又给捡起来塞进了包袱里,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不行不行,你别看它样式旧了,但是这料子可结实了,以后看你们仨谁喜欢,就跟你们留着穿。”
    林媛刚想拒绝,一边正低头收拾自己书籍的小林霜抬起头来,猛摇:“我可不要穿,我有娘和大姐给我做的新衣裳,不要穿旧衣裳。”
    一边收拾自己绣花的东西的林薇也撇撇嘴,拒绝了:“娘,你还是留给大姐穿吧,我,我可以自己做。”
    刘氏冲着两个小闺女哼了一声,把最后的期待落在了大丫身上。
    林媛被她这无助期待的目光戳的心里疼,无语扶额,这个老娘真是知道怎么让她心软啊。
    见闺女同意留下了这件衣裳,刘氏跟个孩子似的高兴地把衣裳塞进了专门给林媛收拾的包袱里。
    被褥才换没多久,直接抱到新房子里就行。其它需要换的也没有多少东西了,家具都是新做的,已经在房子盖好后就搬了进去。
    因为全都是纯木头的,就连表面刷的那层清漆都是纯天然的,所以林媛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有毒气体的影响。
    以前用的旧碗筷没有扔,但是也没有再用,全都放到了一个大箩筐里,等什么时候人多了不够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应急。新的碗筷都是林媛在小马杂货铺里新购进的,不像以前那些是单调的蓝边,这些新碗都是带花的,连盘子上的边沿上也都刻着一样的花色。
    林媛喜欢这种配套的而且很别致的碗筷,就多买了些,还买了大大小小的盘子,连果盘茶盘也都预备齐全了。
    农村里搬进新房子后有个习俗,叫做温锅。据说是因为村里人不富裕,盖了新房子后家里生活拮据,所以,作为亲朋好友,就会各自带着一些鸡鸭鱼肉或者其它有吉祥寓意的东西,来到这家里送祝福。
    当然这种说法对不对,林媛就不知道了。但是,温锅确实是一件有吉祥意义的好事,既能增进亲朋之间的感情,还能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所以,跟爹娘商量之后,林媛就把温锅的日子定了下来。
    外公外婆一家住得比较远,家里事情也多,所以林媛就没有通知他们。但是在请人把给他们买的布料送回村里的时候,还是捎了句话,等刘氏生完孩子过满月的时候,他们一定都得到。
    温锅的时候,一般都是请的关系好的朋友或是邻居。
    夏征早就有言,不许去隔壁请陈柱子的爹娘过来温锅,不然的话,他就去把他们没有塌的那一半房子给踹塌。
    林媛又好气又好笑,这夏征的醋坛子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她决定以后要单独给夏征设计一款最酸最陈的醋,让他好好喝上一缸才行。
    其实,即便夏征不提,林媛也不打算请陈柱一家的,先不说陈老头有多讨厌她,就是林媛自己也不想再跟那边的人有任何瓜葛。算算日子,陈柱应该也快要回来了。秋闱这几天应该就已经结束了,也不知道这承载了一家人期待的陈柱能考个什么样。
    邻居不请了,就只剩下一些要好的朋友了。兰花一家和林二栓一家是绝对要请的,还有老村长一家,林媛也没有落下,她可还记得这位年迈的老村长明里暗里帮了自己多少呢。
    再就是住在村东头的大嗓门子,林媛特意去请了她,这个命运不济的女人,林媛从来没有忘记过。再加上她性格豪爽,为人正直,林媛一直想着让她去镇上帮自己打理一下稻花香。但是又怕她放不下家里,所以才没有提起,想着是该找个机会跟她说一下了。
    至于其他人,林媛还请了一些给过他们帮助的人,以前的雪中送炭,林媛全都记在了心里。
    ☆、010 温锅,妯娌打架
    当然,最不能忘记的就是老烦了。那日夏征解决了稻花香的事后,就着林毅快马加鞭去把老烦给“偷”了回来。说是偷,其实是不想让赵弘德知道他们的行踪回去给某人高密罢了。
    不过夏征不会知道的是,某个记仇的老头儿早就已经把他的所有事迹全都透了个干干净净。
    许是想到了以后要看夏征的热闹,老烦这次回来后,竟然破天荒地没有冲着他发脾气。这可把夏征给吓坏了,这完全不是老头子的作风啊。
    不过再三跟林毅确定赵弘德几人没有什么异样之后,夏征才勉强松了口气。
    温锅这天,林媛一家早早就起床等着大家来了。最先进门的是大嗓门子和兰花娘俩,几人一来就帮着林媛把今儿中午要吃的菜给收拾了。
    一边收拾东西,兰花跟林媛一边开始唠起了嗑。
    “哎,你家那少东家呢?怎么没见到他?”兰花把一棵大白菜扒拉了外边的干皮后,放到了一个大盆里。
    林媛白了她一眼,什么她家的,不知道是谁。
    兰花见她还不好意思承认,嘿嘿笑着用胳膊肘捅了捅她,眼珠子往隔壁一撩,低声问道:“怎么?还不想承认呢?不会是还惦记着那个陈柱子吧?哼,听姐一句劝,别光想着他了。我听周掌柜说秋闱都结束好多天了,这陈柱子还没有回来,肯定是没考上,没脸回来了!”
    “他考不考得上,跟我有啥关系?”林媛也扒拉了一颗大白菜,扔进了大盆里,脸色波澜不惊,“再说了,他要真是没考上,那才回来呢。就他那样的,有能力在外边自谋生路吗?”
    不是她小看陈柱,而是这陈柱自小除了念书就是念书,家里活儿一个手指头都没有沾过。更别说干活挣银子了。
    兰花也点点头:“这倒是,这陈柱子除了一张脸长得还行,别的也就没啥了。我看啊,他要是真想挣钱,倒是可以去那种小倌馆啊,肯定能是个头牌!哎呦,你打我干啥?”
    林媛瞪着眼珠子又狠狠拍了兰花的胳膊一下,警告道:“你说我为啥打你?也不瞧瞧你自己说的这话,还小倌馆呢!让你去镇上做事,你就是学了这些烂七八糟的回来?”
    兰花自知理亏,咽了咽口水,有气无力地耷拉了脑袋:“我,我这也是随口说说,又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也不许再说了!”林媛瞪了她一眼,见大嗓门子和王婶子进了厨房来,才没有再说这件事。
    不过,兰花这些话倒是给林媛提了个醒。以前这丫头虽然直肠子有啥说啥,但是从来不会说一些烂七八糟的东西,像这种小倌馆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过。
    看来,豆腐坊里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开始胡说八道了。有空,她得过去瞧瞧才行,这种人可不能留在她的铺子里。
    王婶子和大嗓门子一个在忙活着切肉,一个在忙活着和面蒸馒头。今儿中午来的人肯定会很多,不早早地准备出来,只怕到时候会让大家久等。
    而且林媛也已经想好了,中午就吃大锅菜和馒头就行了。不过为了热闹,她还特意让六子从镇上买了些好酒,虽然她跟孟春燕有些龃龉,不过不得不说,这孟家酒坊的酒还真是不错,够烈够辣,她只是闻了闻,就觉得鼻子里呛得厉害了。
    只是可惜了,这样的酒不适合女人喝,但是林二栓这些干活儿的汉子们却是最喜欢的。
    现在林二栓一家都住在镇上,今儿为了给林媛一家温锅,更是提前一天就从镇上回来了。只不过因为家里有孩子,所以桂芝嫂子婆媳俩儿来的比较晚一些。
    厨房里人太多,林媛本打算跟大嗓门子说说去镇上做工的事的,也不好开口了,还是等会儿单独再谈这个事吧。
    几个女人在厨房里忙活着,中途刘氏挺着大肚子过来了一趟,被她们给撵了出去。
    还有不到一个月刘氏就该生了,现在已经明显能看出来她的肚子已经再往下走了。只是,刘氏最近腰疼的也挺厉害,晚上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可把林家信给愁坏了,以前生林媛她们几个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过啊,怎么这个孩子就这样娇气了。
    刘氏晚上睡不好就爱瞎琢磨,生怕这个孩子会跟上个孩子似的,早早夭折。又怕这胎会是个女娃儿,让丈夫落了期待。
    虽然林家信不止一次跟她说过男娃女娃他都喜欢,但是刘氏总是觉得自己对不住丈夫。
    看着刘氏这几天愈发加重的黑眼圈,林媛也开始有些担心了。
    老烦倒是无所谓地摆摆手,扔下一句“你娘快生了”就跑去一边跟小林霜抢辣条吃了。
    看着这一老一小两个吃货,林媛都有些后悔开稻花香了。
    不过老烦的话还真是准的不行,温锅完了没多久,这刘氏还真就开始发作了。当然,这是之后的事了。
    忙活到半上午的时候,来温锅的人陆陆续续到了。大家喜滋滋地进门,都给林媛一家或多或少地带了些自己的礼物。有自己家里种的菜,也有从镇上买的猪肉。
    老村长一家给林媛带了不少自家的瓜果,因为有些过季了,所以保存的不是很新鲜,但是就是因为过季才觉得稀罕。
    老村长还特意给林媛姐妹仨各自送了一套书籍。老村长年轻时读过书,后来岁数越来越大,看的书也越来越多,家里的藏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虽然不是新书,但是从书毫无折角和完整的外皮来看,老村长保管得极好。
    憨子叔叔的媳妇儿笑着跟林媛说:“媛儿啊,这可是你们村长爷爷昨儿挑了一整天给你仨挑出来的呢,说是最适合你们看。快瞧瞧,喜不喜欢?”
    林媛得到的是一本专门讲述美食方面的书籍,虽然跟自己装满菜谱的脑袋比起来,这书不是多么好,但是毕竟是老村长的一片心意,她当然喜欢得不得了。
    林薇得到的是一本讲述女德的书,小林霜得到的则是一本启蒙书籍。都不是很有名气,但是大家都很喜欢。
    欢欢喜喜地跟老村长道了谢,林媛赶紧把他请到了屋里坐着。
    老村长却笑眯眯地看了林媛一眼,问了问林家信在哪里。
    林媛知道老村长定然是有事找爹,就让林薇带他去了林家信的房间。
    林二栓带着小石头和小河也来了,送了他们一套印花的套装碗。这套碗林媛在小马杂货铺见到过,釉质干净,印花精良,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出于厨师的天性,林媛向来对这种精致的厨具没有任何抵抗力,高兴地收了下来,乐得她小嘴儿都快合不上了。
    林二栓两口子在镇上开铺子的事,已经在村里传遍了。对于林二栓一出手就是这样一套价值不菲的套装碗,村里人倒是没有多少意外,只是羡慕还是有的。以前跟林二栓一起做工的汉子们,全都凑到了林二栓身边,跟他讨教开铺子的事去了。
    兰花一家的礼物是两匹上好的棉布,花色新鲜,又是蓝地碎花的,一看就知道是给未出生的小娃儿准备的。
    大嗓门子也没有空着手来,她给林媛姐妹仨每人准备了一把桃木梳子和一面精致的小台镜。
    而最让林媛欣喜的,则是林富贵从镇上给他们捎来的那些礼物。
    林富贵赶着牛车一进门就大声冲着她招呼:“媛儿啊,快来看看,你外公外婆托人给你们带礼物来了。”
    一听是外公外婆的礼物,林媛满心欢喜地跑了出来。东西多少她不在乎,她看重的是外婆一家人的心意。其实在温锅这样的大事上,娘家人是应该出席的。但是她担心他们离得远来不了,没想到外公外婆竟然还专门托人带了东西来。
    外公一家的礼物是两条大鲤鱼,两只老母鸡,还有一些其它零零碎碎但是据说都有讲究和说法的东西。
    林媛全都一一收下,放进了厨房里。
    厨房里有桂芝嫂子和王婶子几人忙活,根本不用林媛操心。而且之前盖房子的时候,家里的大锅菜和馒头都是兰花和大嗓门子一起操持的,今儿中午的饭菜也不用林媛亲自动手了。
    再加上新换了厨房,厨房里的两个大灶能同时用上,还能在中间的那个小灶上烧水沏茶,林媛就只管着给客人们送上瓜子糖果和茶水就够了。
    瓜子在农村里可是一个稀罕东西,上次李凤娥只是拿了一小把儿就让那两个女人羡慕地不行,今儿没想到林媛家里竟然放了两大盘子瓜子,而且还是一个甜味的,一个咸味的,可让来温锅的人吃了个够。
    这瓜子其实也是林媛头一天自己炒出来的,在镇上买了生瓜子,然后她分别家里糖和盐,还有其它一些调料在大锅里慢慢炒。
    镇上买的现成的瓜子,她总觉得没有自己炒的够味,果然,大家对这个瓜子全都喜欢的不得了。
    瓜子吃多了容易上火,林媛还特意准备了败火的菊花茶。
    除了这些,林媛还准备了自己店里卖的一些糕点,辣条自然少不了了。虽然辣条在镇上卖的极火,但是在林家坳却是头一次出现,没一会儿两盘子辣条就被大家给抢空了。
    女人们都在里屋跟刘氏说着话,无外乎就是你家闺女真有出息啊,你身子如何的话。
    男人们则都在堂屋里坐着,林家信也不坐轮椅了,而是用上了林二栓给他新做的拐杖。有了这个拐杖,林家信来来回回走路更方便了。看着他在炕上瘫了半年多,竟然还能有站起来走路的一天,人们几乎都惊呆了。
    林媛一边给大家倒茶,一边在心里偷着乐,之前一直瞒着林家信治病的事,就是为了让大家都震惊一把,显然效果十分好。
    屋里这样的场合,孩子们是最呆不惯的,林薇和小林霜早就带着一帮孩子们吃饱喝足后出去玩了。
    林媛刚给屋里几个婶婶们倒好了茶水,就见小林霜喜滋滋地跑了进来,满头大汗地冲她喊道:“大姐,姐夫,咳咳,夏大哥赶了一辆特别漂亮的马车来,说是送咱们的温锅礼物呢!”
    林媛一愣,马车?她之前去福满楼跟刘掌柜说要买他的马车的时候,他不是说那个是夏征的,让她随便用吗,怎么今儿这家伙又给她送了一辆新的?
    屋里的女人们全都不可置信地看着小林霜,再三询问是真的送了马车后,纷纷站起身来准备出去了看看。就连外边的男人们也都起身出门了。
    没办法,在他们乡下,牛车驴车随处可见,但是马车却是个很稀罕的东西。虽然之前总是见到林媛坐着马车进出镇上,他们也都以为那是她租来的。没想到如今竟然有人一出手就给她送了一辆马车,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当林媛一行人出门时,看到的就是夏征嘚瑟地站在门口,斜着身子倚在马车上。林媛一时有些眼花,突然想起了上辈子看到的豪车帅哥似的。原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香车宝马都是追求女孩子时百用不烦的绝招啊。
    “哇,这马车,真好啊!”
    “就是,你瞧那车帘子,还闪着光呢,该不会是用丝绸做的吧?”
    “先别看马车了,你看这马,又健壮又有力气,看这马蹄子,这么宽阔,绝对是好马!”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根本没有进到林媛的耳朵里,她现在满眼满心思都是夏征送来的马车。这马车比夏征自己那辆还要豪华一些,而且车帘子是粉色的,上边还带着不少华穗,四个角上更是系了四只小铃铛,马车一动,那铃铛就要发出叮铃铃的清脆响声。
    林媛不禁扶额,这么招摇的马车,也就夏征能想得出来。
    “怎么样,欢喜地都不会说话了?”夏征暧昧地冲着林媛挑了挑眉,让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林媛身上。
    林媛尴尬地咬了咬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冲着自己挤眉弄眼,生怕别人看不出他们关系不一般是不是?
    夏征把林媛的警告看在眼里,却一点也没有收敛的意思,反而伸出手来,邀请道:“林老板赏不赏脸,试试这马车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