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林媛还是有句话要提前叮嘱她:“嫂子,虽然现在生意好,但是你可不能贪多,这凉皮过了夜就变硬不好吃了,所以我建议你每天最多就做五十张,别再多了。一是不会剩下,二是让顾客每天都有想头儿,天天来吃。”
    桂芝嫂子认真地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要不是林媛提前说了这话,她今儿回家了还真打算再多做二十张呢。
    跟桂芝说完这些,林媛看着这些坐在长条凳上吃凉皮的人们,突然想起一件事,这凉皮虽然好吃,但是其实不怎么顶时候,过一会儿就饿了,所以好几个汉子手里不是举着棒子面儿饼子就是拿着从别的地方买的烧饼。
    桂芝嫂子摊位的位置算是不错,不是很偏,但是空地很大,若是可以,也许能再多摆个摊子。
    “嫂子,三婶子在家里是不是只看着小石头,没啥别的事?”
    林媛出神的一会儿工夫,桂芝嫂子又卖出去了两份凉皮,打发了顾客才坐下来跟林媛接着说话:“是啊,不过现在小石头也大了,不用她奶奶跟以前一样死死盯着了,所以她在家里有空还会去拾掇拾掇菜什么的。咋啦?你有事找我娘?”
    三婶子在家没多少事就正好了,林媛就把自己想让她在家里做烧饼,然后桂芝嫂子一起卖烧饼的想法说了,越听她的话,桂芝的眼睛就越亮。其实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好些饭量大的汉子都是提前在街那头的烧饼摊上买了烧饼,再过来买她的凉皮吃的,她一开始还想着跟那个卖烧饼的说说,看能不能从他那里进货,不过这样肯定不如自己做烧饼划算。
    但是,这主意好是好,她却是犯了难:“这烧饼看着简单,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呢,怎么才能把烧饼做的又脆又香就是个大问题。”
    说起吃来,小林霜可比林媛接话还快,她兴奋地窜到桂芝面前,一脸激动:“嫂子嫂子,我大姐做的烧饼可好吃可香了!比那个摊子的烧饼还好闻呢!”
    要不是因为那个摊子的烧饼没她大姐做的好吃,她早就忍不住去围着烧饼流口水了。
    一听小林霜这话,桂芝有些惊讶地看向林媛,原来这丫头心里已经有谱了?
    看出了桂芝的心意,林媛嘻嘻一笑点头:“嫂子,做烧饼的事就交给我吧,等中午回去了我就去教三婶子烙烧饼,保证你这烧饼卖的比那头儿的烧饼摊还要火!”
    ------题外话------
    不啰嗦,码字,存稿~
    ☆、048 亲事黄了
    跟桂芝嫂子谈妥了烧饼的事,林媛又想着赶紧去问问自己的烤箱怎么样了,反正这会儿生意不多,桂芝也就跟着一起去了,老铁头正忙活着打铁,一看是她来了就知道她为了啥事,指着后边桌子角上的一个大铁箱子高声说道:“丫头,你的烤箱打好了,已经晾了一整天不烫了。不过,这么大个儿,你咋弄走啊?”
    是啊,这烤箱做出来怎么这么大个!林媛跟看怪物似的看着这个大铁盒子,虽然跟现代的烤箱不太一样,不过瞧着这工艺,肯定很封闭,很保温,而且有那个大铁板在底下帮忙传热,烤箱里边应该可以达到温度均衡。
    正在发愁,跟进来的桂芝嫂子却是爽朗一笑:“别发愁啦,晚上你二栓哥过来帮我收摊,让他给你扛回去不就成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就是太麻烦二栓哥了。
    桂芝嫂子一听她这话,当即虎了脸,嗔道:“你这丫头还跟嫂子见外是不?你要说这话不是逼着嫂子给你拿钱吗?”
    她说的拿钱自然是说的两人之前约定,卖一碗凉皮给林媛一文钱的事了。林媛知道嫂子心意,也就不再矫情,高兴地应下了。
    告别了桂芝嫂子和老铁头,林媛几人瞧着快到中午了,就一路往城门口走,一边走还又去粮铺买了些糯米和其它用的东西。
    到了城门口,林富贵的牛车上已经坐下了不少回村的女人,兰花赶紧看了看,可是等发现几乎都是来的时候坐的那些闷葫芦的时候,顿时泄气了,看来回去的路上打听事的念头又要歇菜了。
    正郁闷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大嗓门子从远处嚷嚷着近了:“哎,等会儿!等我一会儿!”
    循声看去,原来是个打扮得比较新鲜的女人挎着个小包袱疾步走来了,刚上牛车就跟车上认识的女人们开始打招呼:“呦他婶子,你也来赶集了啊?哦我啊,我来我外甥女家住两天,今儿赶紧回家呢。”
    林媛一看就知道这女人是个爱说话的,而且还是个爱嚼舌根子的,恐怕没什么事是她不知道的。她暗暗拉了拉兰花的手,跟她挤了挤眼睛。
    牛车动了,这女人的话匣子却一直没有关上。从自己村里的事一直说到镇上听说的事,只要你能问出来,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你们是不知道啊,那县太爷的少爷可真不是个东西,只要见到长得标致的闺女,别说是出了门子的还是在家里的,都得上去调戏调戏。”
    虽然平头老百姓向来不敢说官家人的是非,但是这女人显然不怕,而且反正已经出了城门了,这车上坐着的女人们有哪个能跟县太爷拉扯上关系的?她当然不怕说县太爷儿子的闲话了。
    兰花本来就想跟这女人套套近乎打听事的,也就接着她的话头问:“县太爷的儿子?不是才七八岁啊,怎么能……”
    那女人显然很高兴有人接自己的话,不过还是适时地摆出了一副你真是孤陋寡闻的样子:“你说的那个啊,是现在的夫人生的儿子,是二少爷。我说的这个,是县太爷的大少爷,是原配夫人生的,今年都二十多了。”
    兰花十分配合地哦了一声,继续听她说话。
    那女人抿了抿发髻,很是神秘地低声道:“你们是不知道,这大少爷啊前些日子又犯浑了,听说是出城玩的时候,看上了一个村里的小姑娘,那小姑娘还不满十四呢,哎,可怜啊,就这样被他给祸害了。县太爷正给儿子说着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当然不能让这个小姑娘进门了,当即就给了些银子封了口,可怜了那家姑娘,家里条件倒好,人也不错,差点就上了吊呢。哎可惜了,本来说了亲的,这下也给吹了,她爹怕闺女出事,就赶紧催着媒婆给找个乡下汉子,不图家里咋样,只要人老实就行。”
    林媛饶有兴趣地听着,说实话,她对于这女人说的事多半是不信的,就当听故事了。不过等她眼角不经看到兰花时,却见这丫头脸色越来越白,小手也攥得生紧,她心里生了个不好的念头。莫非这家的姑娘……
    “婶子,这家姑娘就不去找那少爷家里讨个说法?真就这样息事宁人了?”兰花本来想直截了当问那家姑娘是谁,但是这样问不就暴露了自己大哥了吗?幸好林媛机灵,率先问了出来,兰花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那婶子撇撇嘴:“咋讨说法?那姑娘家里爹娘都岁数大了,而且还有个十岁的妹妹,谁给她们出头啊?更何况对方还是县太爷,那可是咱们驻马镇最大的人物了,他们脑袋傻了才会去找上门闹!现在也只能吃了哑巴亏了,哎,咱们镇上被糟蹋的闺女多了去了,还有那个……”
    那女人接下来说的话,林媛和兰花谁都没心情听了,因为从兰花的表情来看,她的猜想是准了。而且不仅是兰花,就连前边赶车的林富贵情绪都不对头,应该也是听到这女人的话猜到了答案。
    林媛一路无言,知道林长庆这门亲事黄了。
    回到林家坳,林富贵耷拉着脑袋整理牛车,兰花和林媛几人先往家走,瞧着她这垂头丧气的模样,林媛拍拍她肩膀,宽慰道:“兰花,你应该高兴才对啊,要不是你多了个心眼儿提前打听了这事,只怕以后吃哑巴亏的会是你哥。”
    虽然那家姑娘被糟蹋了不是她的错,但现在这个时代,终究还是难以容忍这种失了身子的女人的,这女孩子只怕以后的路不会好走了。
    “是啊,我是该高兴,可是。”想起自己家里的情况,兰花又开始叹气了:“可是你想想啊,我家条件这样,我哥在镇上当学徒也是天天受气,而且只能干些体力活儿,根本学不到啥东西,以后出了徒还是得靠自己再专门学本事。”
    林媛见过林长庆这人,也是个聪明的娃儿,若是有个好师傅教的话,以后……
    好师傅?!
    “哎兰花,我有个主意!你先听听怎么样?”林媛一把扯过兰花的胳膊,在她耳朵边低声嘀咕了几句,兰花越听眼珠子越亮。
    “行!哪能不行?我这就跟我哥说去!”兰花高兴过后,却是有些担忧地看向林媛:“你爹他……”
    “放心吧,我爹会同意的!”林媛拍着胸脯打包票,不过还是回家征求一下爹的意见才好。
    ------题外话------
    哈哈周六了哦~第二期“有奖竞答”等着你~
    老规矩,当天前三名答对的亲亲奖励20xxb,其她答对的亲亲奖励10xxb
    奖励不多,图个热闹哈~欢迎大家支持,么么哒~
    问:林媛分家时得了三块土地,请问好的土地在哪里?
    a、村东
    b、村西
    c、村南
    d、村北
    哈哈搞混了没有,混了没有?期待你的留言o(n_n)o
    跪求收藏~
    跪求留言~
    跪求姑娘们别养文~
    ☆、049 豆腐做成
    回到家跟林家信说了收林长庆的事,本来以为爹会痛快答应的,没想到林家信听后却是放下了手里的月饼模子,眉头紧皱:“长庆那孩子是个机灵的,不过,学木匠活儿又累,又不怎么挣钱,我怕这孩子。大丫,长庆让你来问我的?”
    林媛还以为是爹不愿意收徒,听他这么一说,原来是担心林长庆不喜欢当木匠,当即笑着说:“不是,是我想起这事跟兰花说了两句,兰花说她哥挺喜欢这个活计的,只是碍着您腿不方便才没上门来拜师的。”
    这些话的确是兰花说的,据说之前林长庆很羡慕林家信有什么一门手艺,后来也想着跟着他一起干,只是没想到后来林家信发生了意外。
    听到闺女这样说,林家信自然是高兴地,虽然自己这门手艺不是独门秘传吧,但是一些做活儿的技巧,甚至是做工时的工具,都跟别的木匠不一样。这些东西若不是林家信亲口说出来,别人根本连看都看不出来的,就连跟着他一起做工的林二栓都没怎么领会。
    现在这事就等着晚上林长庆从镇上回来后看他的意思了。
    中午吃的依旧是面条,本来林媛打算和些面包饺子的,可是今儿的时间不够了,所以包饺子只能改成明天了。
    因为答应了桂芝嫂子要教三婶子做烧饼的,所以吃过午饭林媛就赶紧去了桂芝嫂子家。中午正是顾客上门的时候,所以桂芝嫂子不回村里。家里只有三婶子和小石头俩人,听林媛说完桂芝嫂子打算自己做烧饼卖的事,三婶子一脸兴奋,小石头已经大了,不用她再时时盯着了,能在家里做些烧饼挣钱她自然是百般高兴的。
    做烧饼其实说起来没啥难的,跟别人一样,林媛做的这个无非就是面里加了芝麻盐儿和猪油,所以才更香而已。后来她又提出往里边放些糖,这样做出来的就是糖烧饼了。不过一般镇上的汉子们不怎么爱吃糖的烧饼,所以这糖烧饼她没让三婶子做太多。不过等以后她们摊子的烧饼火了,有了别的女人小孩儿来买的时候,倒是可以推出这一种新样式的烧饼。
    当然了,烧饼还可以做成其它各种样子的,可以放辣椒,放芝麻酱,放葱花什么的,甚至还能放些肉泥儿做成肉烧饼。不过这猪肉太贵,平头老百姓可不会天天买,所以这个肉烧饼还是不要在小摊子上卖的好。
    从桂芝嫂子家回来,林媛就开始着手准备做豆腐了。黄豆早就泡好了,关上门,跟林薇一起把小石磨搬到了墙角阴凉的地方,还准备了一个大盆,等下用来盛磨好的豆浆。
    准备好这些,林媛就把泡好的豆子放到一边,自己坐在小凳子上,一手拿着勺子往小石磨里舀黄豆,一手攥着小石磨的把手慢慢磨着。这个石磨很小,而且黄豆提前泡了几天,十分柔软,磨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儿。看着粘稠的豆浆顺着小石磨的嘴儿往大盆里慢慢流着,林媛既兴奋又期待。
    一旁的小林霜眼睛骨碌碌转着,趁着大姐转身舀黄豆的工夫,小手指头快速从豆浆里一抹,又塞进了自己嘴巴里,慢慢砸吧砸吧,小眉头皱到了一起,咋啥味儿都没有啊,还有好多渣滓,一点也不好吃。
    林薇刚要说妹妹,就被小不点儿求饶的眼神给俘虏了。不过这些小聪明哪能逃过林媛的眼睛?有这个小吃货在旁边,她不下手偷吃那才叫怪呢!
    “你别看这豆浆没啥好吃的,不过做成了豆腐特别嫩,特别爽滑。”林媛舀了一勺黄豆进小石磨里,笑着跟妹妹们解释:“而且啊,等下把这豆浆筛得细一些,然后煮熟再放些糖进去,直接喝,可甜可香了。”
    自己用黄豆磨出来的豆浆,绝对的纯天然不加水,肯定比现代市面上卖的那些好喝,而且要是再加些熟芝麻一起磨了加进去,那味道,啧啧,只怕这两小丫头都要把豆浆当水喝了呢。
    磨豆浆可是个体力活儿,别看只是坐在小凳子上用手来回推,但若是手上没力气肯定一会儿就累了,更何况还是一直来回转动小石磨呢。
    看着大姐磨豆浆的动作越来越慢,知道大姐是累了,林薇赶紧自告奋勇地接过了推石磨的活儿,这么一会儿她也看明白了,只要动作别太快就行了,太快了豆浆磨不细,还得再来第二遍。
    姐妹几个忙活了两个多时辰,眼看天就要黑了,这十斤豆子也才磨了一半多,没办法,一是石磨太小,实在是不出数,再就是她们力气有限,虽然有林媛林薇俩人轮着推石磨,但效率还是太低。
    站起来活动活动腿脚,林媛瞧着只有半盆多的豆浆,盘算着若是这豆腐能做成,自己还得再买个大石磨才行,还有驴子,有了驴子推石磨她们不仅省了力气,更是提高了效率呢。
    因为还得做豆腐,林媛决定就先用这些豆浆吧,剩下的豆子换了清水接着泡着去了,不过她也不敢再多泡了,不然这豆子就该出芽了,明儿等有空的时候还是得磨了才行。
    豆浆变豆腐,接下来就得需要白醋了。把豆浆用细纱筛一遍后全都倒到了大锅里,林薇在灶膛底下起了火,听了大姐的话一直保持小火,林媛则拿着勺子慢慢搅着,直到锅里的豆浆全都烧开了才赶紧把火撤了。
    这熬豆浆最好的就是用大锅和柴火熬煮了,这样煮出来的豆浆香气十足,做出来的豆腐自然味道也足。
    趁着豆浆晾着的工夫,林媛拿出了白醋,用清水兑了醋搅了搅,然后倒到了煮好的豆浆里。白醋下锅,立马发生了变化,原本还是浑浊的液体便立即变成了一点一点的豆花,这些豆花现在就可以捞起来加些调料吃了,若是做成豆腐的话,她还得把豆花全都捞起来压型。
    这时就得需要薄点的白棉布了,幸好上次去镇上,林媛买的布多,不然这次还真是没得用呢。
    用白棉布把豆花捞出来,放到爹给做的豆腐模子上,这豆腐模子也是这几天林家信按着闺女的图纸做出来的,不是很大,但是做这些豆腐却是绰绰有余了,所以林媛只好把这次的豆腐做的薄一些了。
    放好豆花再把模子压下来就行了,若是想做老豆腐,则要多压一会儿,因为林媛这次想做的又嫩又滑的豆腐,所以不用压很长时间。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林媛便把模子撤掉,不过下边的模子还不能撤,不然豆腐就不成形了。
    豆腐晾凉了才好吃,这会儿的却还是热乎乎的,趁着豆腐晾凉,林媛把刚才锅里剩下的那些豆花全都捞到了大碗里,因为妹妹们都好奇这豆腐的味道,所以刚才捞豆花的时候她故意剩下了一些,现在正好可以做成晚饭吃了。
    切些葱花儿香菜,加点酱油醋和盐,这豆花就成了。吃着新鲜的豆花还有早上没吃完的大饼,这顿晚饭称得上十分丰盛了。
    林家人都是第一次吃到豆花,对这东西简直又好奇又称赞,没想到喂猪的豆子居然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
    想到厨房里还在晾着的豆腐,林媛咬着筷子继续炫耀:“爹娘,等下啊,还有更好吃的东西呢!”
    这豆腐生着吃香甜爽口,炒成了菜就各式各样了。而且豆腐的附属品也多,像是豆皮,豆干儿,还有豆芽儿,这些附属品又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冷菜热菜。
    这么一想,林媛仿佛看到了大量的银子正冲着自己招手呢!
    不行,明儿老烦来了,她得赶紧推销推销自己的豆腐才行!
    ------题外话------
    周六日大家都去哪里玩儿了?没人来陪媛姐儿浪了,媛姐儿挣得银子都没地儿花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