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46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
    十六岁的朱重八拿门板抬着父母和兄长的尸体,跪在地主家门口。
    他太穷了,实在没钱给家人买棺材,穿寿衣,下地安葬,只能对着让他放牛的地主家一遍一遍磕头,求对方能施舍一块地,让他父母能入土为安。
    地主让人用乱棍把他赶跑,他就只能带走亲人尸体四处游走,把眼泪都苦干。
    风呜呜地吹,像是人在哭嚎。
    谁都可以!谁能来帮帮他!
    朱重八像絮草那样飘,浮萍那样荡。他疲惫地走着,双腿越走越累,灌铅似那般沉。
    双腿一软,他便摔在地上。
    然后,一个人影覆盖了他。
    他抬起头,看到是一个衣着瑰丽,貌美如仙的女子,对方和他说:“我可以给钱,帮你安葬你的父母兄长,但你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朱重八眼中闪过亮光,要不是又累又饿,都想对这女子磕头。
    “我可以!什么代价都可以!就是你要我的命……”
    “我不要你的命。”女子微微一笑:“但你现在还给不起我需要的代价,二十六年后,我会来找你。”
    朱重八眼皮越来越重,渐渐昏睡过去,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衣兜里有着三两黄金。
    是那个好心人!
    那不是梦!
    “二十六年……”朱重八喃喃着说,记下了这个时间。
    第457章 神力不稳
    “前往洪武三年。”
    青霓心念一动, 身周风景开始快速变换,如同列车陡然加速,顷刻间, 跨越二十六年时间,来到洪武三年。
    天久不雨, 明皇朱元璋于六月朔日, 素服草履,徒步行山祷祀。
    求——
    天降大雨, 怜悯黎民!
    *
    烈日炎炎,公平地泼向九州大地, 整座神州千里如炽, 万里如赤。
    朱元璋在祭坛前露天而坐, 任由自己被暑气焦燎。
    十五岁的皇太子朱标捧榼上前, 道:“父皇陛下,请用午膳。”
    那榼中有蔬食, 还掺杂了麻、麦、菽、粟,咀嚼起来极为废牙, 对于皇帝来说难以下咽,但对于曾经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的朱重八而言……,吃起来轻轻松松,甚至可以称之为久别重逢。
    吃完后,皇太子再捧榼退下, 退到诸王百官之前。
    朱元璋连坐三天, 没有移动一丝一毫位置,白天太阳下暴晒,夜晚就地而卧, 和衣而睡。
    然而,天不见怜,整整三日,天空不见半片云彩。
    第三日午后,朱元璋抬头看天空,脸上表情像地里老农看到庄稼枯萎时,那副愁苦样子。
    不下雨,地里收成怎么办呢。
    便在这时,他听见一道声音,像是菩萨低眉,轻吟梵音。
    “朱重八,许久未见,可还记得我?”
    太子、诸王及百官都一齐看向说话之人,心惊胆颤。
    究竟是谁,竟敢直呼上位旧名!这位可不是什么和尚心肠,就算他真当过和尚也是怒目金刚,眼睛一瞪就要杀人。
    若非众人此刻是跪坐着,只怕早有人后退几步,生怕牵连到自己。
    朱元璋冷眼扫过去,正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看到来人面庞,怒火一滞,出口话语甚至带上惊喜:“是你!”
    他一时间忘了这人方才当众喊他朱重八的事,只顾着说:“俺在红巾军中稍有起色后便差人去寻你,一直寻不到,待登基后,也派人去寻,至今未有眉目。”
    朱元璋这么一说,太子诸王及百官确实想起来,好像有过那么一回事,上位登基没多久,就在国境内大肆寻人,也没对外说是寻谁。而资历更老那些臣子,猛然想起来,当初还是红巾军时,上位确实每岁都会派遣大批人在寻找什么。皇太子朱标比他们稍微多知道一些,他爹和他说过,他们家有位大恩人,如果能找到,日后一定要十倍百倍偿还对方恩情。
    众人惊讶地看向女子。
    原来是她!
    女子没有回应,只是微笑看着上位。
    而上位反应更奇怪,惊喜褪去后,目光打量着女子鬓发、眼角、面颊,好似有些……惊疑不定?
    “朱重八。”那女子再次唤道。
    风起,云聚,又息风,眨眼间,山上该有的虫嘶鸟鸣陷入静止,再不闻嘈杂。
    她——或者祂,眼眸静静。
    “我来拿取代价了。”
    *
    朱元璋从察觉女子外貌不对劲开始,就疑心她身份。
    正常人会二十六年,脸上都没一丝老态?
    再怎么保养,都只能说减缓衰老,却没办法永远停留在过去。甚至于,哪怕容貌没多大问题,经历过二十六年,也会让人从谈吐、气质方面发生改变,但,眼前人不是。
    她和初见时一模一样,相貌一样,气质一样,时光好像没办法在她身上停留,又或者……她是直接跨越那段光阴。
    若说这仅仅是猜疑,那么眨眼之间,让整个山林悄无声息,便非人力可为。
    你能将山林中鸟兽尽数驱散,你能把虫子尽数毒哑?
    此人身份必定不一般,不知是仙是妖。
    而仙妖索求代价……
    朱元璋突然醒悟过来,眼珠子动了一下,问:“足下所说代价,莫非是此次仲夏不雨……”
    这次旱情,竟是他这个天子招来的?
    女子却道:“与此无关。”
    朱元璋眼皮子一跳。
    他倒宁愿有关系,至少有关系他只需要应对一场旱灾,可没关系,他除却旱灾,还得多付出一个代价。
    这三两金子,拿得可真……可真……
    朱元璋牙疼起来。
    再牙疼,欠债就得还钱。
    尤其是,欠了一位不知是仙是妖的存在的债。
    朱元璋客客气气询问祂是何代价。
    女子平静地说:“我如今正在历劫,神力不稳……”
    “神力不稳。”朱元璋把这话念一遍,没有任何异色,只问:“可是俺有甚地方能帮到……神女?”
    “不必。”女子看着他,“我需要一地渡劫,因我神力不稳,此劫会使社稷动荡。你若不愿,便还我三两黄金,了此尘缘。”
    百官之首,左丞相李善长眼中好像泛起细碎光芒,若非上首是朱元璋,他几乎想要大声替皇帝说出来。
    我愿意!我愿意啊!!!
    大危机通常伴随大机缘,我愿意赌这一把!
    就像当初李善长拒绝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郭子兴招揽,坚持留在朱元璋身边一样,那时候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手下一个小小的镇抚。
    但是,他赌赢了,赌出来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置,多痛快!
    李善长明白这个道理,朱元璋未必不明白。
    凡成大事者必为赌徒。
    朱元璋赌这一把——他邀请神女留了下来。
    神女微笑着,看上去安静而美好。
    明初君臣不禁在心里感慨:这样一个温柔的神明,即使求取报酬,也必定是克制的,绝不会对他们和朝廷有损!
    *
    朱元璋划拉出大片没住过人的宫殿,请神女入住,然后,召开庭议。
    左丞相李善长拱手相问:“上位,神州大地首次出现神明,我等要以何等规格来对待?”
    龙椅上,明皇正坐,很轻很轻地敲一下扶手上龙首,道:“那就仅次于朕吧。”
    大臣们大惊失色。
    “上位!不可啊!”
    “上位三思!”
    “上位是人间天子,神女却从天上来,还请上位委屈一番……”
    朱元璋犀利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挨个扫过:“这不是很清楚该说什么吗?”
    整个殿堂一时间噤若寒蝉。
    他们之前……确实是有些小心思。
    谁都知道要把神女放在上位之上,但谁都不敢直接说出来,怕上位小心眼惦记上他们,就……
    于是,朱元璋就小心眼给他们看了。
    小小敲打一下这些滑头,朱元璋方说:“一应规格高于帝王。”
    停顿片刻,他补充:“不是朕这般的帝王……”
    像他这样,御车御服上金饰换成铜饰,金华进贡的香米被他取消,还在苑中种田数十亩,自给自足的皇帝规格,不适合拿去讨好神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