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1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想到了!”程知节抬高了声音,得意地环视一圈,美得他像一只准备展示尾羽的孔雀。
    李世民道:“义贞快说!”
    程知节挺了挺胸膛:“你们都是聪明人,我老程,武夫一个!但是武夫也有武夫的办法!”
    长孙无忌不由讶异地看向他,“武夫的办法?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程知节嘿嘿笑:“我会找人,对着他抄。”
    “人?什么人?”
    程知节眼中有着嘚瑟,一字一顿,认真道:“冠军侯,霍去病。”
    嚯!这可是个大名人!
    在场人没有不认识霍去病的,可……
    “冠军侯和我们头疼的难题有什么关联?”
    “他能让匈奴服他啊!”程知节说,“陛下不是希望可以驱使异族,还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吗?冠军侯麾下便有不少匈奴人,什么高不识、复陆支、伊即靬……都是匈奴的王!都跟着他建功立业,心甘情愿为他带路,为他打匈奴,最后还在大汉封侯了!”
    换了一口气,程知节继续往下说:“生活在草原上的异族都非常慕强,就像狼群,只有强壮的头狼才能带领他们一次次捕猎成功,逃脱强敌,匈奴是这样,突厥人也是这人。”
    “陛下,我等可以仿照汉朝,由统帅带领唐人与突厥人征战四方,有功的突厥人如实按照军功赏赐。既有头狼的威慑,又有肥肉的引诱,还怕他们不忠?”
    也就是……用人格魅力征服,用高官厚禄引诱。
    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杜如晦道:“若是如此,那些突厥人,是忠于将领,还是忠于陛下?”
    程知节默然。
    就像那些匈奴,他们是臣服于冠军侯霍去病,还是汉武帝刘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幸好,他提出这个办法之前,就想到了杜如晦的问题。
    程知节望向李世民。
    会不会介意此事,还得看他们陛下的想法。
    其他人也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了起来,“难道朕还怕这个?”
    其他人也笑了。
    是啊,他们陛下自己就能上马打仗,谁敢谋反,哪怕朝廷无将可用,他们陛下自己点了兵就能冲阵,怕什么。
    杜如晦还是忧心忡忡:“此计只能用一代人,下一代,如何能保证可以出现能够令突厥人心服口服的将领?何况,陛下是马上皇帝,下一位……可没有陛下的本事。”
    这次不是程知节回复了,而是长孙无忌,他笑道:“克明一叶障目了。先稳住这一代,下一代可以从小教导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再加上他们父辈为护佑大唐南征北战,耳熏目染下,便可使其化胡为汉。”
    杜如晦听懂了长孙无忌话里的意思,“你还是支持将突厥人迁进境内?”
    要化胡为汉,让他们生活在草原上,一直记得自己和唐人的不同可不行。
    长孙无忌点头,道:“突厥投降了四十万人,大唐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约莫每个县分两百六十五人,不到三百人,起不来风浪。”
    他想了想,又道:“主要是,三个法子都没办法保证大唐国力衰退后,突厥人不会反叛,而化胡为汉,使他们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唐人,是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的办法。”
    杜如晦道:“那漠南谁来占领?便舍弃不要?我们如今人口才二百三十一万户,哪里迁得动人去住漠南?”
    “我……”李世民发出感慨,用的是“我”而非“朕”,便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和心腹们说话,“我真羡慕隋炀帝啊。”
    其他人:???
    怎么突然说到隋炀帝杨广了?
    李世民语气充满了羡慕:“他阿耶真好,给他留下了八百七十万户的人口,还有一个丰盈的国库。”
    虽然都被败光了,人口也败到只有两百多万户了,但是,杨广曾经拥有过啊!
    他都没试过拥有底气那么足的国库和人口,是什么滋味。
    想、要!
    第131章 下次一定
    心腹们:“……”
    这话他们可以当作没听见吗?
    尉迟敬德苦恼地挠头。
    这……陛下当年看上了对面阵营的宝马良驹, 他可以去抢过来,但是想要隋文帝那样的阿耶,他难道要去换个太上皇?
    在自己寝殿里和后妃嘿嘿嘿的李渊, 忽然感觉身后凉风阵阵, 一回头, 才发现窗户不知何时开了, 正月的凉风携裹着微霜吹进来。
    就在尉迟敬德危险念头升起的下一息, 李世民便乐观地说:“我没有八百多万户的人口, 但是我可以当这样的阿耶!”
    他笑道:“历朝历代,从未有神祇现身相助, 朕有幸得见山鬼,从祂那儿得知后世之事, 以此为鉴,励精图治, 难道还超不过隋文帝。”
    不就是四倍的人口吗?不就是充裕的国库吗?他也可以做到!
    没有山鬼他要做到,有山鬼,他就要做到更好!
    这才是心腹们熟知的那个不服输的天策上将。
    “我想到了。”尉迟敬德的手按在了案几上,他望着李世民的双目简直像是在发光,“陛下, 你想要人, 我生不出来, 但是我可以去别的地方给你抢回来!”
    打赢一个东突厥, 得了四十万人口,就算他们还没心服口服,扔去做劳役也行啊!而草原那边, 还有个西突厥呢!那边都是人!
    他主公所有想要的, 他尉迟敬德都可以抢过来!
    忽然想到滋味楼, 尉迟敬德顿了顿。
    ……咳,除了山鬼。
    这个他真的打不过。
    长孙无忌扔过去一个鄙夷的眼神,“尉迟敬德,你能别添乱了吗?本来就头疼四十万东突厥人要怎么安排,你还想再抢一些回来?”
    尉迟敬德一拍桌子,理直气壮,“那是你们文官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武将只负责把地盘打下来!”
    李世民熟练地一手一个摁下去——
    “敬德,知道你喜欢打仗了,下次让你当先锋。”
    “辅机,来帮朕想想怎么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朕认为突厥人短时间内还不能内迁,他们才刚侵略过大唐,若是将他们迁入县中,只怕引起民愤。先让他们在河套平原挖水渠,做两年劳役再说。而非劳役期间,难道要再让他们继续放牧?”
    河套平原的地不是不能种,甚至,这一块地非常肥沃,是历朝历代都看重的地带,可是,将四十万突厥人拘在河套平原,漠南那么大一块地,其他地方没人看守,被别的异族占了怎么办?
    这又绕回人口不够的问题上了。
    可若是继续放牧,连生活习俗都没有向中原靠拢,谈什么化胡为汉。
    李世民这些话一出口,果然让两位心腹将注意力转移到他这边。
    长孙无忌:“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去寻找山鬼。”
    侯君集:“长孙尚书,陛下才刚说完不能过于依赖山鬼……”
    长孙无忌:“但是现在,唯有山鬼能解决我们缺少的关键。谁都不行,我不行,蔡国公不行,邢国公不行,哪怕是陛下,也不行。”
    被点到名的蔡国公杜如晦以及邢国公房玄龄都是全神贯注起来,想听听长孙无忌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完那一段,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做出解释:“陛下,从古至今,为何一直没办法彻底解决草原上的异族?皆因漠南很难种下粮食,虽然能种粟与黍,亩产却不过一石半,而且,那里土壤大多只有薄薄一层,翻耕时,底下沙子会被翻出来,纵然是种植了粮食,也很快会在草原的大风之下,被沙子覆盖,变成沙丘。”
    所有人都是点了点头。
    这才是为什么中原一直没办法彻底征服草原的原因。
    无法垦殖,就代表了哪怕他们成功将一个异族化胡为汉,还会有下一个异族占据草原。甚至,哪怕是他们将原本的中原子民迁过去,没有耕地,那些子民就只能选择游牧,一段时间后,为了活下去,自然而然会组织起来南下抢掠,便又成了新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听罢,笑了起来,“辅机可有良策?”
    长孙无忌道:“需要求助山鬼。”
    李世民点了点头,脸上是一片专注倾听之色。其他人也是如此。
    侯君集咬了咬后槽牙,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
    啧,怎么他提出求助山鬼,这些人就都说不行,换成是长孙无忌便可以,果然是分了个远近亲疏……
    长孙无忌道:“臣方才悟了个法子,想解决问题,可以先列出其需要攻克的难关,然后,我们便像原先打天下,一座城一座城拔除那样,将一个个难关解决。臣便理了理思路,发现我们如果预备彻底掌控草原,就绕不开在漠南种粮食的问题。”
    李世民欣然,捬掌而笑:“好一个解决问题就像拔城。”
    长孙无忌继续道:“而粮食的种植从未脱离过因地制宜之说,臣翻看礼记,便发现古时有不需要种在水田里的稻,称为陆稻。既然有能种在旱地的稻,为何不能有种在沙地上的粮食?”
    杜如晦眼睛一亮,“妙啊!”
    只要解决了种植问题,草原从今往后,便再也不成威胁了。
    李世民也听明白了,“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良种,山鬼却是无所不知。”
    这就像是写作业,之前侯君集说的问山鬼,那就是直接抄答案,稍微有点进步心的人都不愿意这么干。而现在长孙无忌提出来的问山鬼,相当于已经将大部分答题步骤都写出来了,只差一个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公式,这时候就可以问。毕竟问出来公式,记住之后,以后的题目解答或许还能用上。
    李世民道:“天色晚了,尔等先在宫中住一宿,明日随朕一同去见山鬼。”
    正好现在过年,不需要上早朝。
    然而,一听到要去见山鬼,这些心腹就都懂了,这是陛下要拉着人一起去分担山鬼的菜肴——可能是美味,也有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奇怪味道,甚至说不准还要吃奇奇怪怪的食物,比如蝗虫。
    程知节忽然捂住脚,“陛下,不是臣不想去,之前臣走的太急,崴了脚,恐怕明天好不了……”
    尉迟敬德:“啊……我有点昏沉,好像是今晚受了风,染了病。”
    长孙无忌:“咳咳,我……”
    李世民语气和善——
    “无妨,义贞,朕让人抬你去。”
    “敬德,朕今晚让太医令睡你床头,连夜照顾你,明天早上若是你的病好不了,朕让他给你陪葬!”
    “舅兄,你有什么想对世民说的?”
    长孙无忌很从心:“没有!臣只是嗓子有点痒!”
    尉迟敬德面不改色:“啊,臣的病似乎好了,定然是陛下护佑,赐予臣龙气,让臣身体康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