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天下第一怎么还是我 第1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楼北川站在斗法台上,冷眼看着在裂天的攻击之下死伤惨重的人们坚持着继续往山上冲。
    他冷笑一声,指尖捻起三枚符箓向着裂天轻轻一掷,符箓轻飘飘地飞过去,正贴在裂天心口的天灵玉和两只眼睛上。
    眼睛被符箓蒙蔽,裂天一下失去了方向,双手都化作漆黑的利刃,愤怒地狂舞。
    他的速度很快,几乎已经要追上跑在最前面的天外天两人的,两人在山道上仓惶逃窜着,看着漆黑的利刃径直向着自己劈斩下来。
    邱还辞和汤老对视一眼,心一横,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种时候再伪装就不合适。
    两人手中都捻起一枚丹药,正欲吞下时,一个修长的身影款步走来,优雅地抬手挡住了横劈而下的利刃。
    而这次,裂天肢体化作的利刃竟然没能上其分毫,反观裂天,却像是僵住了一样,停在了原地。
    邱还辞和汤老均是面露惊讶。
    没想到,他们竟然被一个下界的低等人类给救了。
    楼北川伸出手指,在裂天心口被封印住的天灵玉上轻轻一点,他轻声低语道:“睡吧,乖孩子。”
    在众人惊骇的眼神中,裂天竟真的陷入了沉睡,向后一倒,从山道上跌落下去。
    可并没有跌到地面,裂天身后出现一道空间裂缝,将他重新吸了回去,一切归于平静。
    交易的目的已经达成,楼北川懒得理会这群外来者,衣袖一拂,身影消失在了原地,留下一群人在山道上呆愣着面面相觑。
    很快,卫晋源反应过来,大呵道:“快上山,那条暗道要关闭了。”
    众人闻言,立刻飞快地冲上前去。
    两天一夜的波折经历后,分散去往不同方向的一群人终于再度汇合。
    可和最初进入遗迹时的处境已经大不一样。
    卫家乃至沧州战阵在这两天的行程中伤亡极其惨重,几乎可以说是损失过半,就连部分跟着卫晋源一道离开的昇州世家同样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失。
    他们是带来的人最多的,可一番折腾之后,余下还有战力的人数,和远道而来且来者不多的云州各宗的人数差距在不断缩小。
    卫晋源愤恨地盯着最前方那个领路的身影,以及她身旁那个同样戴着面具的男子。
    他知道,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个遗迹最中心的地方。
    能否扳回局面,就看最后这一关了。
    这次的上山之路,比起先前的惊险不断,显得要平和得多。
    任平生走完最后一个石阶时,天光终于亮起来。
    熹微晨光洒在石阶上,明亮的光沿着石径变得愈发开阔,众人顺着光线向上看去,不由屏息。
    这里或许已经是整个遗迹的最高点,站在山上,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但眼前这处遗迹中心,并非他们想象的仙气缥缈的仙宫,也并非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倒有几分凡间建筑的风格。
    正前方是一个极其开阔的广场,整个广场都被原型的阵盘覆盖,阵法是镌刻在地上的石砖之中,完全固化在了广场上,石砖上分别刻着道、法、武、医、佛、阵、符、器仙道八门的标志符号纹路,正中间是一个悬空燃烧的烛火。
    同样的烛火,他们在遗迹外的阵法之中也见过。
    当时他们还不明白这烛火的含义,眼下听楼北川确认了这里的主人确实是明烛后才明白。
    长夜烛火,这代表的是明烛。
    广场的东西两方整齐地立着两排飞檐斗角的房屋,东西两侧有两条廊道向后延伸,正北方是一个七层高楼,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看不见后方更多的东西。
    令人惊异的是,先前一路都绿草如茵,天清气朗,给人感觉便是和煦的春日。
    可登上山后他们却发现,山顶这些建筑的飞檐斗角上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
    这里分明是有雪的,可却完全让人感觉不到寒冷,不知是怎样造成的。
    此处未设院墙,视野极其开阔,唯一能识别所在之地的,就只有七层高楼上悬挂的牌匾,上书四个大字:
    天南学府。
    横舟看到这个牌匾,愣了一瞬,轻声默念道:“天…南?”
    她直觉这两个字有些熟悉,一转头看到身旁戴着面具的身影后猛地想起来。
    是了,她自称山主,说她来自天南山。
    同样想到这件事的还有卫晋源。
    他去查过,天南山是个介于昇州、妖域和魔域之间的小地方,因为已经出了人族疆域,又靠近魔域,很少有人类去到那里,堪称人迹罕至。
    可不久之前,就是这个自称来自天南山的无名野医,抢婚带走了他本以为握在掌心的儿子,更是在卫家的底盘上明晃晃地打他的脸。
    他死也不会忘记天南山这三个字。
    卫晋源惊疑不定地看着楼上高挂的“天南学府”四个大字,心道怎么会有如此巧的事情?
    广场正中间,有两个女子静立,均是一身青色襕衫,倒应了这学府二字。
    两人看着突然从山下闯来的众多不速之客,倒也没有太过惊讶,仿佛已经在这里等候他们许久。
    上山后,任平生又不着痕迹地退回人群中,将领路的任务交给了横舟。
    横舟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却也没有多问,而是领着众人上前,向着广场中那两人走去。
    左边的青衫女子清眸扫来,在横舟身上停了片刻,而后轻笑道:“外来者。”
    她语速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柔和平缓的从容感,柳叶似的眼笑起来如弯月一般,很难让人心生防备。
    傅离轲和卫雪满看着这人,不知为何,同时想起了自己远在天衍的那个朋友。
    眼前这人的语气分明是温和的,可总有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总觉得,她和平生身上的气质非常相似。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都灵力运转起来,防备着这里再生变故。
    他们一路走来,几乎遇到的所有遗迹的原住民都是抱有敌意的,走到这里,已经很难相信会有对他们态度好的人。
    没想到,青衫女子却是一笑,温声道:“客人们远道而来,颇为不易,进来喝杯清茶吧。”
    任平生隐在人群之中默默看着对方,听她如此说,不由一笑。
    时间确实是会改变人的。
    多年不见,岭南如今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山长了。
    作者有话说:
    第116章 未竟之愿
    一时间, 众人甚至都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
    前面每到一个地方不是被喊打喊杀,就是冷眼相待,突然碰到个态度这么温和的, 难免有些怀疑,怕对方是想要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青衫女子似乎明白了他们所想,温声道:“学府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从不喜欢勉强旁人,若是诸位不愿入内, 自便即可。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 你们想要的东西,就在这里。”
    她都这样说了,实在很难让人不心动。
    一群人将信将疑地跟进去, 径直上到了正堂的二楼。
    这楼里比他们想象的要宽敞很多,容纳近百人也不是难事,只是这屋子里的构造有些奇特。
    横舟讶然地看着屋内的陈设, 还没来得及出声, 一旁明心书院的学子们已经喊出了声:“这里和咱们书院的陈设好像。”
    青衫女子轻笑道:“这里是讲堂, 书院也好,学府也罢, 就算一千年过去,这讲堂里的陈设应当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众人在这宽阔的讲堂中一一落座,任平生示意梅若白坐在她前面一个位置,正好将她挡住, 她则选了个靠后额不起眼的角落落座。
    没一会儿,就有身着靛蓝色襕衫的学子依次入内, 给他们送上了温热的茶水。
    有人大着胆子喝了一口, 发现这茶似乎有清新凝神的功效, 先前一路奔逃躁动的心被抚平,终于能松一口气。
    青衫女子清眸淡扫,含笑道:“诸位远道而来,是我等招待不周,还请见谅,在下虞岭南,是天南学府如今的代理山长。”
    “代理?”横舟好奇道,“那原先的山长现在何处?”
    虞岭南不答,端起茶杯嗅了嗅,清亮的茶汤在杯中摇晃。
    她停顿片刻,接着道:“诸位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想必已经知道这座洞府主人是谁,天南学府的第一任,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任山长,就是此境主人。”
    太史宁试探着问道:“是……明烛前辈?”
    虞岭南轻轻一笑,听到这个名字后,笑容都真挚了几分,欣喜地问道:“你们知道她?”
    这句话打破了她原本温雅沉静的气质,嘴角挂着两个小梨涡,看着多了几分少女的灵动。
    虞岭南靠近了些,追问道:“你们所知道的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太史宁颇有种找到了同道中人的欣慰感,别的不说,但要说明烛这个人,他能讲上三天三夜都不带够的。
    太史宁折扇一展,微微摇动,架势摆得十足,若是给他一块醒木,说不定现在就能去茶楼说书去。
    “明烛前辈啊,那可是大荒开天辟地从古至今的天下第一人。”
    太史宁第一句话就定下了这番谈话的基调。
    任平生:“……”
    这也太夸张了吧。
    这话她自己听了都不好意思。
    虞岭南却半点不觉得,甚至语调同样也带上了些兴奋,鼓励道:“我觉得加上绝无仅有四个字会更妥当一些。”
    太史宁听完连连点头,一边在自己的小册子上记上这句话,一边夸赞道:“我怎么没想过还能有这样完美的表述。”
    虞岭南感叹道:“原来在千年后山长的美名依旧远扬,见此盛景,岭南死而无憾了。”
    任平生:“……”
    倒也不必如此,真的不必。
    两人一见如故,恨不得跟对方讲上三天三夜明烛前辈二三事。
    却被卫晋源无情地打断:“两位,说正事要紧。”
    卫晋源说完,太史宁和虞岭南同时向他投去不悦的目光,好像他是个打扰了良好聊天环境的不速之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