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2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半小时很快到达,志斌叔他们依依不舍地下了火车,然后四人就把目光聚集在乔茗茗的身上。
    ……绵山市只有她来过。
    乔茗茗认命地提着行李:“走,快中午了,咱们先找招待所,然后再吃个饭。”
    肚子饿得呱呱响,事儿可以先放一边,但饭不能不吃呢。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志斌叔等人理解不了,但还是乖乖跟着乔茗茗走。既然要靠着人家,就要有靠着人家的自觉,别瞎提什么意见。
    乔茗茗虽只来过这里一次,但对这一片地儿还是挺熟悉的。
    当时她和宁渝满大街找收购站,收购站里的练习题都被两人一扫而空了,自然也就把绵山市区摸得差不多了。
    从火车站出来,不需要坐车,只要走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招待所。
    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不小,而且里头的环境还不错。
    也应该如此,毕竟外地人首选就是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这招待所就相当于市区门面,哪里能破破烂烂的呢。
    来到招待所,给出介绍信后上楼,为了省钱他们要了三间房。
    志斌叔和周平安一间,苹果夫妻一间,乔茗茗单独一间。
    其实是想要两间的,男女分开住,奈何招待所里的床是小型双人床,睡两个人可以,三个大男人就太勉强了。
    安置完行李,一行人到楼下的国营饭店中吃饭。
    到达饭店,点了菜,志斌叔说:“这段时间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候,从前若是在这时候去县里的国营饭店吃饭,能吃到白面条就算很不错的了,像是荤菜和包子想都别想。”
    周平安等人对那几年的印象还算深刻,乔茗茗就不懂了:“那三年过后,咱们这里还能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三年指58年那三年,乔茗茗从前在翻看原主记忆时就发现原主对这三年很抗拒,记忆里都灰扑扑的,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她捂着饥饿的肚子坐在门框边,仰头听着邻居说有些地方出现吃人的事儿的场景。
    周平安点点头:“有两年收成不太好,我们这里也常吃地瓜糊弄肚子。”
    那时候天天吃地瓜,差点吃吐了。时不时还得去山上采野菜,这时候的野菜是比较嫩比较好吃的时候。采太多了就要晒,晒干留着平常没菜的时候吃。
    不过说吃不饱也太勉强,吃还是能吃饱的,就是吃不好。精细粮没有,油水也没有,哪里像现在吃得这么好。
    现在村里小孩都胖乎乎的,甚至有些馋嘴的大人都长得一副圆滚模样。
    志斌叔几人颇为感慨,吃着红烧排骨的时候,心里想着当年的野菜。
    别人都是画饼充饥,他们此时竟然来了个吃着饼想饥……哦罪过罪过,满天神佛注意注意,他们并不怀念野菜,还是排骨和米饭好吃啊,以后请让他们多多吃排骨。
    国营饭店手艺不错,排骨烧得恰到好处,米饭也蒸得暄软无比。
    吃过午饭,乔茗茗提议睡个午觉养养精神,然而被志斌叔几人拒绝了。
    “哪里就要养精神了,我们精神好着呢!”志斌叔这么说,“今天啥事没干,闲的还有点儿难受。”
    周平安道:“小乔你累不,你要是累我们就休息休息。”
    志斌叔一想,也忙点头。
    乔茗茗笑笑:“我睡一上午了哪里能累,是怕你们累了。不过既然都不需要休息的话咱们就走吧,趁着这会儿午休时间,去纺织厂,我电话里和江进宝约好了这几天见面,他这几天都会在纺织厂。”
    江进宝就是江桂芬她堂哥,乔茗茗这段时间和他有联系,处得还不错,最起码他会帮忙介绍认识的供销社主任和乔茗茗见见了。
    一行人乘坐公交车前去纺织厂,路上志斌叔几人对公交车又爆发出强烈的好奇。
    大约十分钟几人就到达了纺织厂。在门口门卫处登记过后,门口门卫便去里头通知江进宝,不出五分钟江进宝便匆匆跑出来。
    “你们可真快,我还想着你们怎么也要过两天才能到。”江进宝笑笑,“要不要进去坐坐,或者你们时间紧,咱们直接去?”
    乔茗茗:“可以直接去吗?”
    “走吧,可以。”江进宝说,乔茗茗的意思就是想直接去了,“你打电话来后我就和两位主任提了提这事儿,他们这个点一般都会待在供销社中,所以说你们来得还挺巧。”
    早晨进货盘账,中午休息,下午就会清点仓库,江进宝这种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后勤部工作者哪里会摸不清楚他们的作息习惯。
    江进宝深觉得乔茗茗可交,不管是私交还是利益来往都很不错,这个小忙还是愿意帮帮的,能落个人情正好。
    和两位供销社主任的交谈很顺利,因为这两年上阳村的山柚油就陆陆续续登上报纸,最近一次还是在一个月前呢,那时候村里正在种植山柚油,乔茗茗在记者来后特意邀请了记者去山上瞧瞧他们的复合茶园。
    啥是复合茶园,就是种植好多种经济作物,除了油茶树粉防己千斤拔外,还有丹参、柴胡和半夏。
    宁渝甚至想种着豆科植物,今年栽种的油茶树就预备套种豆科植物。
    这种植物固氮又增强肥力,而且一年就成熟,经济效益多少能得到些回报吧。
    嗯,比起中药材聊胜于无。
    当天来的两位记者可不曾见过这种茶园,经过乔茗茗的一番介绍后惊讶得瞪直了眼,连忙掏出本子来飞速记下乔茗茗所说的话。
    等他们回去后的第二天,这篇关于“上阳村科学油茶园”的文章就在绵山市报上刊登。
    绵山市报嘛,受众还挺广的,几乎每个单位每天都会订一份报纸,就连收购站也订。别看收购站破破烂烂听着寒碜,但里头的油水可不小呢,工作人员才不爱看别人的二手报纸,必须每天订一份。
    收购站知道,供销社自然也知道。
    于是对把山柚油打出名声的几人说,这两单生意顺利实在意料之内的。
    “合作愉快。”
    第二单生意谈完后,握握手,乔茗茗笑笑轻松道:“合作愉快,往后多多关照,若是可以的话往后多多介绍几个订单给我们。”
    “哈哈,你们上阳村还能吃得下?”
    “能啊,再过三年,全省的订单我们都能吃得下。”她肯定道。
    乔茗茗这话并没在开玩笑,今年除了他们村子种植油茶树,公社中其他大队,甚至隔壁几个公社也开始种植。
    山柚油的产业在此时初具规模,似乎才能称得上“产业”二字。
    她也是如此深刻感受到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百姓,当他们拧成一股绳同使一股劲时力量会有多大!
    无数的油茶树被栽种在这片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地上,虽然数目庞大没法再嫁接,但有其他中药材等作物提供进账,它们就只需等待雨露与阳光,三年后便能给整个屏北县带来巨大的收益。
    也将使得屏北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供销社时阳光正好,生意谈完后已经日落西山。
    乔茗茗望着天边那火红的晚霞,不禁好奇,三年后,六年后,甚至九年后的上阳村、阳里公社和屏北县会是什么样呢?
    她坚信,自己到时候不论在哪儿,不论在做什么,或许都会回来看看。
    因为发展中也有她的一份心血。
    前三天几人都在各个供销社中穿梭,第四日休整,第五日找上曾经来视察过的李主任。
    李主任当天在商务局办公室接待了他们一行人,在场的还有负责广交会的张连云。
    张连云拿出几张文件:“你们申请人先填,填完后咱们再说。”
    申请人是志斌叔,志斌叔先是看看乔茗茗,乔茗茗点点头了他才提笔填写。
    张连云注意到了这细节。这几年上阳村可谓是“异军突起”,才多久啊就把山柚油卖到这种程度。要是他们没找来,自己这边都要去亲自见见了。
    山柚油不仅在国内有市场,在国外更有市场,而广交会无疑就是十分好的对外窗口。
    文件好几张,周志斌写的时候张连云就在和乔茗茗谈谈话。
    能看得出来这群人中暂时还是这位乔同志做主。她从前是有背景的下放人员,平反后和丈夫依旧住在上阳村,在张连云看来这位无疑是有大格局的同志。
    他笑笑说:“你们别紧张,每天来咱们这里办事的人都有挺多的,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
    “不紧张不紧张。”志斌叔忙说,说完又低头一笔一划地写字。
    他字很好看,明显带着风骨,就是力透纸背恨不得“入纸三分”,而且写得慢,像是害怕写快了就写错字。
    乔茗茗放松身体问:“张主任,那我们啥时候能参加呢?”
    张连云沉思片刻:“今年赶不及,加急走流程都赶不及。再说你们没存货,得明年才行。”
    乔茗茗身体微微坐直,打听:“明年……明年的会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举办,您知道么?”
    这不是什么保密的事,张连云告知道:“粗步定在明年的十月份,你们时间算比较充分。”
    充分归充分,可乔茗茗依稀记得,今年恢复高考,然后第一届考试是在冬天。
    也就是说,明年那时候,自己如果能考上大学的话会在学校里读书。
    还是刚开学没两月的那种。
    村里时间充分,她时间却紧得要命。这是自己努力好几年的成果,不管如何,到时候她必须得跟去。
    张连云之后又特别细心地交代了注意事项。说了住宿难,有条件自己带张帆布床,实在不行还能睡在走廊上。
    说了日常生活用品可以不用带,因为这些皆由地方统一配送,三餐食物同样如此。
    还说头发得理短,指甲得剪短,指甲缝里更是不能有脏东西……
    “至于仓库和展位那些就都是我们要考虑的事儿了。”他又笑笑说,“不过你放心,我们将尽最大能力帮咱们市的产业争取。”
    乔茗茗把这些注意事项认真记下,终于,志斌叔满头大汗地把这几张表格都给填写完毕。
    表格填完,红章一盖。
    张连云:“我留两份,你们拿走两份,一份自己留底,一份交给县里。”
    乔茗茗接过,看着上头“申请予以通过”这几个字,一直极力保持镇静的她,眼眶也不受控制的微红了。
    来这儿几年来着?自己73年来这儿的,如今77,快四年了。
    举全村之力努力四年,才有这番成果,哪里能让人平静呢。
    乔茗茗怀揣两张重要纸张,出了门后苹果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供销社去,愣是花了三块钱和两张糖票,买了两斤糖果,又忍着白眼磨到一个塑料袋,回到招待所后,把这两份文件仔细用塑料袋装好。
    她拿着塑料袋看,直愣愣地看,半天了才惊喜转头:“小乔,我们成功了对不对?”
    当年天方夜谭的想法,在此刻实现。
    第132章 夫妻坦白
    这次来绵山时间较为宽裕, 乔茗茗又到收购站里逛了几圈,可惜再没买到丛书。
    收购站的工作人员透露道:“这种书最近还挺多人来问的,难不成是又有什么变化了?”
    乔茗茗只能笑笑摇头,胡诌说:“我哪里晓得呢, 我是帮高中老师买的。说是这书上的练习题多, 买来抄给学生做。”
    工作人员面上恍然大悟:“没了没了, 你如果实在需要就去书店找找,不过书店怕是也没有丛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