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谁曾想小许他媳妇做了,送来时茗茗和他都不敢接,结果人家硬塞,还特高兴道:“拿回去吧,然后衡衡和彰彰吃粥时就撒点肉松去,这样小孩儿才有营养!”
    最后呢,还有闲在家里没事干的人帮你提行李,大包小包的送到火车站去。
    宁渝就特别奇怪,把行李放好后忍不住问她:“你这几天是做了什么拯救全楼人的事儿吗?还是说给每家每户分了100块钱?再要不然就是答应给他们盖房子?”
    乔茗茗无语:“去,什么乱七八糟的。”
    宁渝纳闷:“能这么对你,除了你救了他们的命外,要不然就是给了钱,再要不然就是分了房,否则哪有这么多东西送来?”
    命,钱,房以及工作,是如今不少人最看重的东西对吧。
    工作就不必说了,能分到房子的几乎都是院里的双职工,人家自有渠道安排子女进院或者进厂。
    那么就只有命钱房,虽然很离谱,但宁渝觉得他家茗茗不能以常理论之,什么离谱的事儿都能干出来。
    乔茗茗醉醉的:“哪有像你说得那样,哄你闺女睡觉吧,这孩子一路都喊困。”
    秀婶儿送得这么贵重是因为人家还想着找自己换山柚油。
    江桂芬呢,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在聊天时不经意把村里每年能收多少粮食的话透露了些出来,人家上心了,也想着找乔茗茗多换点红薯粉啊大白米啊,以及红糖来吃吃。
    而其他人呢,也想多换点油,山柚油没有也没关系,花生油豆油都行。反正得知上阳村有榨油坊后,就总觉得村子里肯定不缺油吃。
    更多的还是因为利益,很多时候利益才是最牢固的。
    又是几个小时的火车。早晨八点上车,中午时才到达县城。
    雪花未停,纷纷扬扬地飘落。
    来接的车还未到,乔茗茗等人就先去国营饭店要碗面,然后边吃边等。
    吃饭的点过了,国营饭店里也没什么菜,所以面条就是最简单的阳春面。
    乔茗茗边喝着热乎乎的汤边道:“汤底像是用猪骨头熬出来的,虽然淡,但喝着有肉味。”
    宁渝笑笑:“这家饭店每天都会找肉铺大叔要猪头骨,猪头骨油多嘛,熬了后就做面条。冬天的时候还会做肉冻,你去问问,估计厨房里还有肉冻。”
    乔茗茗还真就去问了,然后花了半毛钱,拿到一盘子肉冻。
    肉冻晶莹剔透,上头淋了酱,咸甜口的,吃着还不错。
    孔老师肠胃不大好,不能吃这么冰冷的东西,可柳婉他们几个年轻人也一对一对的合起来两人要一盘。
    惹得这厨房里的掌厨大师傅怪纳闷的,这是打哪里晓得他这里有肉冻啊,自己也没对外说啊,这都是熟人来才给,而且还得打包带走才行的。
    宁渝笑笑,低声道:“肉铺大叔偷偷说的,这两住隔壁,说天气一冷,每天都能见这位师傅家里吃肉冻。”
    乔茗茗:“……”
    真是,还说她很会交朋友,她觉得宁渝才会交朋友。
    上到老下到小,不管是杀猪的还是卖肉的,就没有他不熟悉说不上话的。人家竟然还愿意掏心掏肺的跟他说秘密。
    吃完饭车到了,是大队拖拉机。
    就说现在买辆拖拉机麻不麻烦,好几个月前就说要买,结果直到上个月才买到。
    这辆拖拉机开回来的时候着实在公社里引起了不少震动,谁家大队有能力有财力自个儿买拖拉机呀?
    公社能有几辆拖拉机就不错了,大队有拖拉机的是少之又少。
    有了拖拉机后能干的事情就很多,比如说山上运木头,比如说运公粮去公社县城……
    而且这次买拖拉机的时候还顺带买了几辆农用机器,都是耕地的,虽然和后世那种能一边耕地一边播种的比不上,但上阳村的田野还算平坦,有了这个耕地机,村里农时时也会轻松许多。
    不过有了拖拉机后,除正事外也不敢多用,因为这玩意儿烧油,烧得厉害。
    在村里人看来这就是烧钱,从前还想着往后去县城赶集时可以坐拖拉机了,结果一听说现在的油价后,都纷纷表示还是坐驴车吧,坐了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今年拖拉机是因为送油到县里,这才方便了乔茗茗等人。
    开车的是周主任的大儿子周平安,这个职位不是看在周主任的面子上给他的,而是村里压根没几个人会开车,满打满算,包括乔茗茗和宁渝都只有五个人,其中周平安开得最好。
    路上,周平安道:“这批山柚油是送到县政府去的,姜书记说明年如果产量上来,市里他就能再去打个招呼了。”
    宁渝就说:“能,我们嫁接的那批明年就能结果,产量估计能翻倍。”
    乔茗茗:“平安哥你跟主任说一声,最近要是有纺织厂的电话别挂了。”
    “啊,市里纺织厂?”
    “对。”乔茗茗说着就把橙子和山柚油的事儿给提了嘴,具体还是要跟周主任说。
    周平安啧啧称奇:“要不怎么村里人都把小乔你喊做财神爷呢,你咋出门一趟就能搞到一笔大生意。若换成我,我上车后怕是都不敢和人家搭话。”
    乔茗茗谦虚摆摆手:“一般啦,你管他穿得好不好是不是大领导,反正生意没成的话下了这个车门谁也不认识谁,大胆点开口就是。”
    有的时候,别把自己看得太轻,也别看得太重,你觉得不好意思的丢脸事儿,说不准人家转身就给忘了。
    做生意,胆小脸皮薄怎么做呢。
    有拖拉机,回家就快很多,而且棚子支了起来,雪花不会飘到脸上。
    从县城回家才一个小时,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顶上飘着炊烟。
    炉子是热的,屋里是暖和的。一看就是乔小弟晓得今天姐姐姐夫要回来,所以从早烧到晚,就怕他们回来冷到。
    宁渝哼哧哼哧把重得要命的行李搬回屋,衡衡牵着彰彰在后头跟着,两个小孩儿像企鹅,边走边打闹。
    乔茗茗则推开衡衡的房门,果不其然,乔小弟躺在被窝里,手上拿着一本不晓得是从哪儿搞来的小说,正聚精会神看着呢!
    乔小弟被这推门声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地把书本藏到被窝里。
    等看到是他姐后,松了口气,直接趴下了缓了缓才说:“姐啊,你差点吓死我。”
    乔茗茗嘴角抽了抽:“你这是看啥呢,从早上到现在就没起来吧,身上还穿着睡衣。”
    乔小弟急忙把书塞到被褥底下,讨好地笑了笑:“书……就是一般的书。”
    乔茗茗哪里会不知道,指定是国外的什么名著。
    乔小弟特喜欢看这种名著小说,可如今这些书被称为禁书也不为过,要是被发现还得闹出什么事端来,他就总爱来她这里偷偷看。
    其实他从前在首都就喜欢看,有次被老娘发现了,老娘吓得直接一巴掌摔过去,然后塞火炉里给烧了个干净,也不敢跟家里其他人说这事儿,这小子还为此偷偷哭过。
    乔茗茗倒是没觉得这有什么,书嘛,多读读总是没错的。
    瞅了眼姐姐那一脸“我晓得你在干啥”的了然模样,乔小弟讪讪地把书又拿了出来,然后忙道:“昨天小宋来了,说是有人寄东西来,结果你们一直没拿,他就帮忙带来。”
    岔开话题啊,乔茗茗也顺势岔开,问:“什么东西?”
    乔小弟指了指衡衡的桌子:“就是那个。”
    乔茗茗走过去看,是首都谢善文寄来的,她没随便开,问宁渝:“寄来的啥啊?”
    宁渝还在整理东西呢,喊道:“相机吧,我让他有废旧相机就帮忙搞……”
    “什么!”
    乔茗茗吓一哆嗦,转头只见乔小弟忽然蹦起来,跳下床惊喜道:“相机!”
    “对啊,相机!”乔茗茗眼睛一瞪,东西往怀里一揣就走了。
    死孩子,把你姐我汗都给吓出来。
    乔小弟连忙穿鞋子跟上去,然后围着他姐夫转啊转,殷勤得过分,恨不得捏肩捶背:“姐夫,你啥时候修啊。”
    “……没空。”
    于是,宁渝把被套褪下来,他立刻道:“我洗。”
    彰彰喊饿宁渝去做饭,他积极道:“我做。”
    连铲雪打扫卫生这种活都包揽了,就为了给他姐夫创造空闲时间。
    乔茗茗原本以为他就是想玩玩相机,谁晓得这玩意儿还真成了他往后的吃饭工具。
    第108章 孙子小舅
    衡衡总觉得他小舅有点奇怪。
    小舅是懒人, 突然这么勤快他这小孩儿都察觉出不对劲了。
    于是偷偷问妈妈:“小舅怎么了,是想给爸爸当孙子吗?”
    乔茗茗差点一口水喷出来,震惊:“这话怎么说?”
    你不能这么想,这么想辈分乱了, 你小舅反倒成你儿子了!
    衡衡就仰头, 脆生生道:“周三爷爷说的, 周三爷爷他说:这俩孙子眼儿巴巴的跟着我,老子劈柴火他也劈,老子喝水他还端, 老子屙屎撒尿他都要守在茅坑口递纸……唔唔。”
    乔茗茗忙捂住他嘴巴,这小屁孩, 哪里越来的这么多话啊。
    这明显是说苹果舅舅的, 腊八那天苹果的舅舅上门,想缠着周三叔要点钱过年呢。
    周三叔和周三婶是啥人啊,那两口子都是属貔貅的,家里只有进钱没有出钱。
    从前是因为周三婶的身体也不好, 需要省钱看病买药。
    而且还有个重要原因, 就是他们膝下只有一个苹果。
    在乔茗茗看来独生女并没有什么,但在当下这种年代, 即使两口子并未重男轻女,但随着年龄慢慢上升,总会想着养老的事儿。
    招赘也不能减轻他们无人养老的恐慌,甚至还担心招来的赘婿对闺女不好。
    所以谁来借钱都不行, 包括自己的两个舅子和他们一家。
    如今苹果嫁在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达, 还生了个随自家姓的孙儿后, 两口子倒是手松不少。
    但再手松, 也只是对这个孙儿手松,对苹果这闺女甚至都紧巴巴的。所以两个舅子想从周三叔夫妻手里借钱,非得在周三叔家里当上几回孙子才行。
    乔茗茗幽幽低头看着满脸稚嫩的儿子,心说这小子太能看热闹了……
    衡衡心里怕是琢磨着,苹果舅舅这么对周三爷爷是在当孙子,而自家小舅这样,也是想当爸爸的孙子。
    在村里,谁也不会防着这么大的孩子,甚至还能跟他说几句“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和别人说不出口,又憋在心里难受的话。
    也不晓得这些村民们知不知道,这孩子有点早慧,连三岁之前的事儿多多少少还记得些呢。恐怕村里这些人的热闹,无心说过的话,都在他肚子里装着。
    瞧瞧,周三叔说的话,他就能完整的复述出来,说得这么伶俐,好似一字不差。
    乔茗茗就跑去跟宁渝说这事儿了,“这孩子的教育得抓紧,不能再让他这么东家奔西家跑的玩儿下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