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田埂上的人纷纷道,然后大家就注意到自行车的后头还有一个人。
    谁呢?
    正想问呢,就见小宋骑着自行车已经走远了。
    有人嘀咕:“瞧着怎么像那个董老三?”
    “这人来咱村干啥?”
    “董老三也是可惜了,他家那榨油坊还在,他就是少爷命。”
    “啥少爷不少爷的,他这性子身份越高没准闯的祸越大。前几年把人腿打断了,不仅把家底都掏空了赔人家,还搞得自己有家不能回,工作也不顺心……”
    大家都慨乎言之,要不怎么都说世事无常呢。
    话头扯着扯着就扯歪了,没人再去关心董老三来村里到底是干啥。
    小宋先是去送凤英婶子家的信。
    董老三也没从他车上下来,沿路观察着上阳村的一切。
    “啧啧,是我眼皮子浅,瞧瞧这房子盖的哪里像是乡下?”他兀自感慨,“大概数的数,房子新建起来的就有七八家。”
    这还没算没建好的房子呢,而且一水的砖头房,交错有致的小院落实在不错。
    凤英婶子在家,小宋直接把信给她。
    拐弯去乔茗茗家的路上随口道:“这凤英婶子的三儿子是在部队里的,不管有事没事,他们家的信得先送才行。”
    接着又沿路说了说其他人家。
    他是东奔西跑的邮递员,看过不少热闹,谁家的事儿都晓得点。
    小宋机灵,本来前段时间就要带董老三来上阳村的,奈何董老爷子忽然生病,他只能成天守在家里伺候着。
    老人生病可难受了,都一个月喽,直到这会儿才好全乎。
    这段时间,小宋也就把董老三心里的意思问出个七七八八来。
    “照我说,小叔您在这里待着也不错,确实,榨油就那么一段时间。但您还会看管那些庄稼啊,您伺候大豆花生都伺候得老好了,油茶树难道还不行?”
    要不怎么说一样东西做得精,和它相关的都得多了解了解呢。
    董老三榨油厉害,他在伺候油料作物这方面也不错。
    人家有一手好木工,给他工具和木料,就能把榨油坊里头的东西给你挨个搞出来。
    反正和榨油有关的,他都研究得透透的。
    沿着小路,骑向旧牛棚。
    如今谁看见旧牛棚还能说句旧牛棚呢,现在的旧牛棚已经没了当年的模样了。
    房子住进人后就有了人气,加上乔茗茗和宁渝每年都或多或少的再修缮,又新建了几间房屋,把院子搞得平平坦坦,把臭橘种成篱笆模样。篱笆外还有攀爬着的凌霄花,篱笆里是各种月季,颜色各异好看极了。
    董老三猛地意识到,自行车自从靠近上阳村后好像都没怎么抖了,村里的路更是无比的平坦。
    “因为村里有修路,所以说村里有钱啊。”没钱的村子压根没法修路,有那闲工夫和那闲钱多买两块肉吃都来不及呢。
    小宋这般说,他骑着自行车像阵风一样到达了乔茗茗家门口。
    “小乔姐,宁渝哥,在家么?”
    “在呢!”
    乔茗茗正在屋里和宁渝研究着做网兜,听到声音就踢踢宁渝:“开门吧。”
    肯定是宁渝的信。
    宁渝随手把网兜挂她头上,乔茗茗瞪他,人家笑笑就快步出去了。
    “小宋啊,要不要进来坐会儿?”宁渝边走边问。
    来到门口,见到小宋后头还坐着人。
    董老三上下打量了一下宁渝,立即亲切地笑了笑:“你好,我叫董重华。”
    宁渝点头,心里奇怪,琢磨着这人难道自己认识?
    紧接着,董老三又说:“不过旁人都喊我董老三,你也跟着喊就是。”
    哦!
    这么一说宁渝就懂了,公社榨油坊里的董老三嘛!
    他笑了笑,握手:“您好。”
    然后接过小宋手里的信,转头喊:“茗茗出来。”
    “干啥嘛?”
    “你先出来。”
    乔茗茗趿拉着拖鞋,从屋里的小榻上下来出去。
    上周她说想在屋里放个小榻,这样平常想躺躺就不要换了衣服躺床上了。
    于是宁渝就找竹子去做了个小榻,就放在屋里原本放火炉做饭的地方。
    靠着窗户,光线好又没太阳,午间躺在这个竹榻上眯一会儿特别好。
    她出来,宁渝介绍:“这是叶叔说的董三叔。”
    乔茗茗眨眨眼,刚刚她听到董老三时是没反应过来的,可和叶叔一起提,她就懂了。
    她恍然,而后露出笑容来:“呦!董三叔,您快里头坐!这么大老远来累了吧,真真是麻烦您了,最近天气是有点热,您先坐下歇歇,我给您盛碗绿豆汤去!”
    说着就引人进来,然后跑出厨房旁的水缸里把隔水湃着的绿豆汤端出来。
    董老三都有点懵了。
    怎么这么自然熟呢?
    宁渝忍住笑,今天董老三就是没打算同意来上阳村榨油坊做事,都得被他家茗茗强留在上阳村做事。
    乔茗茗端着绿豆汤出来,还招呼小宋进来:“别急着走啊,也不差那么一时半会儿。”
    “不了不了……”
    小宋心想他去山羊岭再送封信,到时候又重新回来把董三叔接走就好。
    乔茗茗啧啧两声:“哎呀,别客气!这大热天的,喝点绿豆汤消消暑吧。”
    说完,愣是把人拉了进来。
    家里有几个待客用的杯子,杯子里倒了大半杯绿豆汤。
    绿豆汤已经把绿豆沙炖出来了,还放了蜂蜜进去,又放在冰冰凉的山泉水里冰过,这会儿喝着确实能把身体里的暑热驱散,整个人都舒服了好多。
    董老三摸不清这人套路,干脆也不客气,特别认真地享用起来。
    “嗯,好喝,真好喝。”他喟叹。
    乔茗茗笑眯眯:“好喝就对了,您往后还能常喝。您不晓得,我们村里绿豆种的多,都是自己家留着吃的。每到暑热天,家家户户都炖绿豆汤,到时候您一路从村头走到村尾,能吃得肚子滚圆。”
    董老三:“……”
    等等,这话听着不对劲。
    他虽然心里决定来了,但啥时候说出口答应要来的话啦?
    紧接着乔茗茗话音一转,恳切道:“我们村如今山柚油发展到现在,就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加入其中。要不然我们最关键一步被卡脖子,出油率始终没办法提高……”
    她叹气:“出油率不是小事,您是值得我们花大代价请来的。原本还想亲自上门拜访,谁知您先来了,这是我们不对。”
    董老三微驼的背渐渐直了起来。
    他还能被人当人才呢?
    这话比说要给他什么房子什么粮食还让他高兴!
    第96章 生活的花
    乔茗茗一套话说下来, 董老三没矫情也没拿乔,他本身就是个爽快人,于是这次也很爽快的点头同意。
    这种性格乔茗茗喜欢,她就特爱跟这种人相处办事儿!
    她反正是最受不了心里藏着事儿磨磨唧唧不肯说非要人去猜的, 明明是几句话的事儿非要你忙活个一两天。
    于是乔茗茗也不跟人家来虚的, 直接摆出福利:“您算技术方面的人才, 我们村特重视这一方面,所以一套小院子肯定是有的,您户口不在村里, 口粮没法分,但是工资是有, 每个月十二元不算多, 可到时候榨油坊有自己的一套工分,年底山柚油卖了,您直接按照工分去参与分成。”
    董老三心里琢磨了一下,真别说, 这个12块听着不高, 但那是因为榨油坊并非月月都开工。
    一年干下来不会累,反倒是轻松极了, 要累也就累榨油的那一两个月。
    同样,工分没多少,但他都把去年上阳村卖的山柚油产量打听清楚了。自个儿怎么说也能分个大几十块吧?
    这么一加起来,确实比自己在县城里替这家那家当临时工来的强。
    毕竟这也算一份正经工作, 只要上阳村榨油坊没有倒,他就能干到死。
    乔茗茗笑笑:“同时呢, 还有福利。别看我们是小作坊, 但是福利可不一定就会比县城里的那些大厂子差。米粮油肉糖肯定是有的, 到时候您的小院子旁也会划分几分菜地,您自个儿再养几只鸡,这不比县城强吗?”
    强啊!肯定强!
    这么一算,其实他日常不要花多少钱,那一个月的工资都是纯攒着的。
    自己在县城里那是死皮赖脸跟着爹活,也就是他爹有退休金,哥姐又有补贴,要不然他指定不能这么混日子。
    乔茗茗说完待遇,又说义务。
    她笑容变得有些腼腆,道:“榨油坊可以给您管着,村里呢,也会指几个小子姑娘给您打下手,您得帮我把他们带出来。”
    这董老三懂。
    “独木不成林嘛!”他摆摆手,“我知道的,榨油坊光靠一个人也不成,当年我家也是老师傅带小徒弟,一代一代带出来。”
    他是个心很宽很大的人,半点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
    乔茗茗投桃报李,赧然道:“您也别担心,我们村里人都知恩,您给他们一分,他们能还你三分。”
    这话董老三没听懂,但旁边的小宋眼神却有点意味深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