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也只能这样了。
    先整理出土布,土布是村民们自己织的,不少人家都有织,几乎所有人家里的床单被单用的都是土布,因为布票挺难搞。
    不远的大兴村更是好些婶子都会织,甚至还会染呢。
    大兴村出来的土布都特别受欢迎,芦纹,井字纹的布料都是抢手货。可惜这个没法量产,加上如今都得下地,织布的时间少,所以织出来的布大多都是给自家和亲戚家用的。
    上阳村里就有不少婶子是从大兴村中嫁过来的,所以他们给乔茗茗家的都是对于自己而言,颇为珍贵的土布料。
    宁渝心中一叹,拿起两匹花色不错的布放在一边,道:“剩下的都放你那里吧,过几天再去县里一趟,把剩下的寄回去。”
    乔茗茗点点头:“家里小孩多,不要说岁数小一点的,就是荣军这种大孩子,他都没穿过几次新衣服。”
    因为大人总有旧衣服腾出来,大人的衣服改改小孩儿就能穿了。
    等到荣军荣书穿不了后,就把衣服腾出来给荣峰,甚至荣萱也穿过不少用哥哥们的旧衣服改的衣服。
    如今大些,孩子也懂事了,每年倒也会扯扯布料给每人做两件新衣,免得孩子眼馋其他人心里不得劲,再多是没有了。
    就是生活过得不错的乔茗茗,在乡下这两年除了生孩子那下赵琼花寄了件厚大衣来,她好似就没做过新衣服。
    吃的东西易得,穿的布料却难寻。
    除此之外,他们还收获了许多红糖,这可是用甘蔗熬出来的红糖。
    村里有种甘蔗,每年交完任务后,剩下的甘蔗自然是村里人自己分。
    乔茗茗不爱要这玩意儿,宁渝嫌麻烦,衡衡不爱吃。
    他就是会吃喜欢吃,这么个小人儿也吃不了多少。
    于是他们家每年都没要,乔茗茗是嫌弃甘蔗糖分高还难咬,每咬一口,总是会担心自己牙被崩坏了,冬天里她宁愿吃梨。
    宁渝这人有点穷讲究,反正他受不了嘴里嚼几口又吐出来的这种食用方式。
    可是村里其他人都爱要,这可是做红糖的上好材料。
    乔茗茗望着眼前这好几大块红糖,决定留一半下来,往后是驱寒还是煮蛋酒都能用。
    剩下的塞空间里去了,这次一塞完,空间里恐怕又得满一半。
    之后又塞了两瓶的米酒,好几斤小米,甚至还有山楂糕。
    山楂糕并非糕点,而是用山上野山楂和糖以及南瓜熬出来的山楂糕,吃的时候酸酸甜甜的,光是想到这个都能分泌口水。
    乔茗茗整理的同时也时不时往自己嘴巴里塞一个,她塞了两斤的山楂糕到铁盒子里,又塞了瓜子和一些村民们自己采了自己晾晒干的金银花。
    这些东西就留着自己吃了,乔茗茗每次上火时都得泡杯金银花来喝喝。
    最后就是肉这些,腊肉可以寄回去,新鲜的肉放在空间里的慢慢吃。
    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夫妻二人合力将这些东西整理完毕。
    一部分寄回首都,一部分留下自己吃,再拿出一部分来送给隔壁的杨姨夫妻。
    衡衡终于玩得满身是汗的回来,回来后乔茗茗就迫不及待地推他去洗澡了。
    “你真是不怕着凉,着凉了你就得喝药,我让你杨奶奶给你开最苦的药!”
    衡衡抱住乔茗茗,仰头道:“我们是去帮孟姐姐放羊了。”
    乔茗茗拖着他去拿衣服:“也就是说你还干了件好事呗。”
    衡衡点头,眼睛眨啊眨:“对呀,所以我能不能奖励自己明天去摸田螺!”
    乔茗茗差点绊倒在地上!
    宁渝正在喝水,更是差点喷出来!
    嘿,不得了了这个小孩儿,为了去摸田螺都能这么拐弯抹角了!
    乔茗茗忍不住笑出声:“四月的田螺有啥好摸的,肉又不够肥。”
    衡衡皱眉,抓抓头发:“可是,可是大牛他们都是四月摸的,而且去年爸爸也说,秧苗插下去后可以摸田螺。”
    乔茗茗惊讶,瞅了宁渝两眼,见宁渝隐晦地点头后就知道此言不假,于是笑笑:“你还记得你爸去年的话呢。”
    衡衡得意,下巴一扬:“我当然记得啦!”
    乔茗茗表情一变,轻轻捏住他耳朵,做出气鼓鼓的模样:“你怎么就不记得,我和你说过好几次不准跑得满身是汗,即使跑了也得回来换身衣服才行。”
    “啊啊啊!”衡衡捂着耳朵,跑开,“不敢了不敢了,我去洗澡。”
    跑出门时,差点把端着几根腊肠进来的乔小弟撞倒。
    乔小弟迅速一闪躲开:“你这孩子,这么用力跑啥啊,真是……”
    乔茗茗走过去,把碗接过来:“腊肠啊,你这是谁给的?”
    乔小弟摆摆手:“卓寻雁家里寄来的,说是她奶奶做的腊肠,还是辣口的。她晓得二姐你爱吃,就托我给带来。”
    乔茗茗眼睛一亮,辣口的!
    她走到水缸边道:“这姑娘家里可真会寄东西来,那你先帮我把鱼拎给她两头,我昨晚还听他说想吃酸辣鱼汤呢。”
    乔小弟:“行。”
    用绳子拎着两头活鱼,乔小弟又匆匆跑回了知青院。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如今的乔茗茗就是没有下地干活,恐怕都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她甚至拿起锄头,撸起裤脚,下了田去插秧时都有人推她回家歇着去。
    乔茗茗也不是个爱吃苦的人,更没有什么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既然大伙都让她不要干,那她就不干了,回家歇着也挺好的。
    可乔茗茗又是个歇不下来的,他就是没下地干活,也能给自己找出些事来忙活。
    歇了两天后,就爬去山上瞧瞧山葵,又拐个弯看看油茶树。
    有时候去公社找周主任说话,商量商量一些事儿。有时候找苹果聊天,有时候找芸芸做腌菜。
    甚至还去给有事的知青代了几节课,体验一把当小学老师的感觉。
    反正她东边跑一下,西边跳一下,好像干的事情比在田里劳作的人还要多!
    唬得村民们一愣一愣的,都说:小乔还真是个停不下来的性子。
    宁渝怪好奇的:“歇着还不好?”
    乔茗茗又开始捣鼓着给那座已经建成的房子整理东西了,说:“好呀,你不知道,我这样压根不会累。天天呆在家里,又没人陪着我说话,我无聊死了。”
    要是给她架手机,别说手机了,就是给她几本小说,不拘是金庸还是琼瑶,她都会乖乖呆在家里,可以一整个月不出门。
    宁渝失笑:“那后天咱们去县城吧,把东西寄回首都去。”
    乔茗茗诧异:“你不是在捣鼓果树吗?”
    宁渝说想在村里种些橙子和桃子,志斌叔和村里人立即同意,甚至特积极地跑去隔壁山羊岭买树苗。
    最近几天,村里不少人都把山给清完了,一座山头种橙子,另一座山头种桃子。
    这里的气候适合橙子和桃子的生长,往后村里吃水果也能方便好多。
    乔茗茗怪奇怪的是,程芸芸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匆匆跑来找她,说了一些话。
    说:桃子一定要多种!
    说:桃子最好要用隔壁余水县的树苗。
    说:桃子不能只用农家肥,还要用肥料。市里人爱吃,过几年说不准有市里人来收购。
    呃……
    怎么说呢,乔茗茗觉得这姑娘是半点心眼都没有的,她都不好意思去套她的话,可她自己都能把话秃噜个七七八八。
    桃子和橙子本来是打算种同样数量的,如今程芸芸说桃子种多点,乔茗茗也就建议宁渝把桃子种多点。
    至于树苗嘛,本来还在余水县和隔壁和省的树苗之间纠结,差点都决定各买一半了,如今也听她的建议都换成余水县的树苗。
    而肥料,志斌叔是觉得这些东西种出来反正也大部分是自己吃,卖是卖不了多少钱。
    其实他这想法也正确,按照现在来说,橙子和桃子本来就卖不了多少钱的。
    甚至都没人收购,平常时候供销社里压根没卖,旺季都少见,只有在市里百货大楼才能买得到。
    所以,在如今化肥比较紧俏的时候,志斌叔觉得用用农家肥就好了,化肥完全可以省。
    可程芸芸这位重生人士都这么说了,那么就完全不能省。
    别人劝说没啥用,但乔茗茗去劝说,那是一劝一个准。
    只可怜了程芸芸,她此时此刻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有点冲动。
    因为好些事儿志斌叔压根没透露出来呢,她都知道,不是很奇怪吗?
    她心中惶惶,吃不饱睡不好,每天都等待着乔茗茗来问她。
    只是等啊等,两天都过去了,还是没等到人。
    第90章 宁渝去市
    乔茗茗哪能去找她, 她还指望着这心大的姑娘哪天再从嘴巴里透露出些什么来呢。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乔茗茗此刻在县城,正大包小包地把东西给家里寄去。
    今天除了来县城寄东西外,还有个很重要的事儿要办, 那就是宁渝得去趟绵山市。
    为啥?
    报道呗。
    前两天, 首都的谢善文发来电报说孔老师已经坐车去了绵山, 今天是肯定会到达的。
    孔老师到了,同样也参加工作的宁渝自然也得到。
    于是宁渝背着个小包,寄完包裹后直接顺路去往火车站。
    乔茗茗在火车站门前跟他告别, 没啥舍不得的情绪,绵山这么近呢, 坐火车下午就会到达。他也最多在绵山驻留两日, 然后就会带着老师一行人回来。
    但显然,宁渝不是这么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