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9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程母拉她到角落,小声问:“你和我家芸芸玩得好,你晓不晓得她心里有没人?”
    乔茗茗挠挠头:“嗯……没吧,我没听她说有啊。”
    程母着急得直跺脚:“那这姑娘是怎么,我也不怕跟你说家丑,她前几年就看上了知青院那个小吕。我们家里就算不愿意也得被她磨愿意了,连宅基地都申请了下来,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会帮她把房子盖好,结果就……唉,你也知道。”
    乔茗茗心想,这事儿她知道个大概,内情还真不怎么了解。
    吕原这人她也见过几次,长的不错,在知青院里比较默默无闻,但干活还算卖力。小弟说他学习好,可以说是知青里拔尖儿的人了。
    再过几年,乔茗茗心想这人大概率能趁着高考离开。
    程母还在念叨说:“不嫁就不嫁,后来我们又托人介绍几个还算上进的后生,结果她相看都不想看,人家来了她就躲,躲得附近都没有媒婆爱搭理她了。”
    她边说,边激动拍着手心:“小乔你说说,你和芸芸也才差一岁,你这都成家了,她还整天吃吃喝喝万事不愁。她是不愁,愁死我们全家了。”
    乔茗茗:“……”
    严谨点,她们差一岁十个月,四舍五入就是两岁。
    而且她是为了不和侄子侄女们一间房以及碰到个优质股所以结婚早,可芸芸在家里待着舒服,父母皆还在,啥时候结都行吧。
    程母深深叹气:“我最近又给她找了一个,今天吃晚饭的时候跟她说了,她听都不听直接跑回房间,你说说,这种条件的不抓紧人家就被其他家的抢走了!”
    乔茗茗就问了:“是谁呢?”
    程母:“黄庄的李国良,离咱们上阳村近,家里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已经成家,家里就他最小。”
    最小说明没有弟妹要养,这多好啊。
    乔茗茗一愣,轻笑一声心说巧了。
    程母又看看周围低声,轻皱着眉说:“那后生前两年抢手得很呢,可他说不想早结婚,怎么的也得再过个三四年,所以没啥人上门。但他爹娘去年接连走了,走得着急,走前就盼着小儿子成家,所以今年有媒婆上门,他态度松动不少……我家连虎和他是好兄弟,小乔你说说,这是不是再好不过的条件了!”
    乔茗茗忙点头。
    确实好,对于女方来说这人家里兄弟姐妹虽多,但是皆已成家。
    他还有好的工作,体面又赚钱,说不准过两年还能分到房子。
    可这些吧,都不及人品重要,得先搞清楚为人咋样吧。
    程母又抓着她手小声道:“为人可以不错,对父母孝顺,也不是个闷木头。我们村和黄庄近,两个村的孩子们是什么德性大家心里都有数,我家连虎和他玩得好,不行的话也不可能坑妹妹。”
    乔茗茗:“这倒是,所以您想让我劝劝芸芸?”
    程母点头。这后生太好了,她是千万得帮闺女抓住的。
    乔茗茗纠结,说实话她不是很想插手旁人的感情之事。
    万一将来不好,你是有责任还是没责任?
    乔茗茗没有应下,只道:“我会找个机会和芸芸说的。”
    她只能把程母的意思传达给程芸芸,究竟想不想相看,要不要相看还得她自己决定。
    程母只以为乔茗茗这是答应了,于是松口气。她闺女现在谁的话都不爱听,只听小乔的话。
    乔茗茗离开,回家时夜已深。
    洗个澡,睡觉前把这事儿随口提了提,宁渝嗯两声,没说话。
    乔茗茗也没指望他发表什么意见,她心里琢磨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这位小李司机让她想起运输问题,往后她们村的山柚油和山葵做大了,是走公路还是走铁路呢……
    带着疑问,夫妻俩进入睡眠。
    第二天,乔茗茗早早起来,跟车去公社。
    三辆驴车都套好了,驴车上放满了一筐筐的油茶籽。
    她和周队长以及小弟分别坐在三辆驴车上,听着沉重的车轮声,慢慢朝着公社而去。
    “呦,今年的量可更多啊!”
    榨油坊还是由去年的叶书达管着,他抽着烟走出来,耳边还夹着一根。
    见周队长下车,便把烟给他。
    周队长接过笑笑道:“这还是一部分,明天还有一批呢。”
    叶书达拿起油茶籽瞧了瞧,不禁点点头:“今年伺候的也更好吧,品相非常不错。”
    周队长:“是嘞,所以你可得帮我搞好点,我们全村忙碌一整年,可指着你这最后的一哆嗦呢。”
    叶书达笑笑:“咱们啥关系,能搞肯定是帮你往最好的去搞。”
    说着,就对里头的两个人喊:“哎,来帮把手,一起把几车东西抬进去。”
    话音刚落,出来两个大约五十来岁的人,周队长见乔茗茗好奇就介绍说:“他们榨油坊的老师傅,黑衣服的姓张,蓝衣服的姓王,两个人当年都是我们这里顶有名的董氏榨油坊的榨油师傅。”
    叶书达深吸口烟,然后把烟头夹在手指上,也用力搬起一个竹筐说:“可不是我们这里顶儿有名,那是整个绵山都顶儿有名!”
    当时绵山谁不说董家的油好,如今提起来人们只叹气一声,唏嘘非常。
    乔茗茗点点头,和小弟一起上手帮忙,搬着油茶籽进入榨油坊。
    刚进入这,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
    今天,她许是要在这里待上一天。
    第60章 小乔榨油
    榨油坊不大, 东西多,但里面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乔茗茗进去后能看到一箱箱的花生,这是各个大队送来榨油的。
    也对,屏北县当地人除了猪油外吃的就是花生油, 榨油坊除花生外再没别的原材料也正常, 他们村的油茶籽算是例外。
    叶书达道:“同志你们坐吧, 如果有什么问题就问老张或者老王。”
    乔茗茗点点头,拉着小弟坐下。
    周队长还有其他事,需要去开会。不过这次会就在公社中, 今天傍晚他们估计还会一起回村中。
    叶书达也把烟头扔了,撸起袖子开始忙。
    只见他们把油茶籽倒到一个大大的簸箕上仔细检查, 看样子他们是想瞧瞧有无霉变的油茶籽。
    小弟偷偷道:“姐, 我们要不要去帮忙?”
    人家活干得热火朝天,而他们姐弟却坐在这里观看,好像有点不大好。
    乔茗茗小声:“周叔说了,看看就成, 咱们可别碰。”
    这里头不仅有他们村的油茶籽, 还有旁人的花生粒,做的又是吃的东西, 还都是昂贵的油,所以千万别动手。
    万一出了事算谁的?乔茗茗身份实在是特殊,周队长这也是为她们姐弟考虑。
    乔小弟“哦”了一声,乔茗茗拍拍他手臂, 他就掏出本子来把一个步骤记录下来。
    榨油没有什么关键技术,全靠老师傅自己的手感与经验。
    张、王两位老师傅都各自带着两位徒弟, 这会儿他们几人把油茶籽全都挑选好后, 就把乔茗茗提前烤好的三筐茶籽倒入一个大大的石头磨盘上。
    其余的油茶籽自然还得拿去烤, 这步骤可十分重要,湿度大的油茶籽少说要烤十个小时以上,湿度小的只需烤四五个小时便成。
    因为乔茗茗今天得留在这儿看榨油,所以昨天才临时先烤三筐,要不然她就得明后天再来了。
    其实她也想试试他们村里自己烤的油茶籽怎么样,会不会合格。
    叶书达道:“不错,这样也能用。”
    台词是,好没有好到哪里去,但称不上是普通和差,勉强算是中上游水平。
    乔茗茗对于这个结果就很满意了,第一次做嘛,手生没关系,做几次就熟。
    这里没有粉碎机,只能用磨盘把茶油籽给磨成粉末状。
    乔茗茗很是好奇,注意看了一下发现这石磨盘竟然是用水力去转动的。
    她赶紧又拍拍小弟,对着那个水磨盘使了使眼色:“快画一画,画一画!画仔细些!”
    乔小弟看两眼,皱着脸:“姐啊,我平常是什么成绩你还不知道吗。”
    这玩意儿他怎么画?
    乔茗茗嫌弃地“啧”了一声,看小弟两眼都不知该说出什么话,挥挥手:“哎呀算了算了,我来吧!”
    她接过本子和笔,站起身稍稍凑近一下,发现这个水磨盘体积还挺大。
    旁边类似于水车一样的东西,大大的磨盘上有两个被木棍牵引着的滚石在不停地滚动。
    叶书达笑笑:“同志,你能看得懂?”
    乔茗茗谦虚:“看不懂就画下来,到时候去问会懂的人嘛。”
    这个水磨盘的原理其实还算简单,她瞧两眼琢磨两下便明白了。
    叶书达快嘴道:“你们年轻人有文化,这个水磨盘还是……”
    他忽然急刹车,是反应过来似的,急忙改口:“还是这两年才做起来的,从前都是用驴用牛呢。”
    乔茗茗像是没听懂,只说:“用水力驱动确实更省力。”
    她没多问什么,低头继续画,这让叶书达不禁松口气。
    这水磨盘,这压饼机,包括这榨油的工具等等东西,算是董家的孙子搞出来的。
    叶书达心想那小孩儿有点厉害,年纪才多大啊,应该还没15岁吧,就搞出了这些来。
    听说在学校里成绩也是一等一的,往后说不准会成啥样呢。
    董家虽然被那去海岛的女婿连累了,但好歹没被定性躲了过去。他们家从前榨油坊开得大,但也做了不少好事,在县城里低调待着没人会翻他们旧事。
    这小子身份还算清白,董家私底下努努力过几年被推送上省城的大学也不是没可能。
    叶书达在那儿想事情,乔茗茗已经把整个水磨盘给画好了。
    她上辈子学过几年画画,虽然许久没动过笔水平下降得厉害,但画个清晰图纸的能力还是有的。
    画完,又把本子扔给小弟,叮嘱说:“千万要认真记,一个步骤都不能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