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苹果凑到她耳边说:“讲究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找个庄稼人。他就是工,除了厨子就是司机最受婶子们待见了。”
    乔茗茗轻呼:“那他不得被媒婆抢晕了。”
    周苹果直点头:“好多媒婆都给他说亲呢,但是他偏没看上谁,我爹从前老嘀咕要是女婿是他嫁过去也成。”
    乔茗茗:“……”
    善变的男人。
    “那他跟你相差大不?”她又问。
    周苹果:“不大,他跟我同岁,我们初中是同学,人家会读书考上高中了嘛,难怪总说读书改变命运。从前读书的时候压根没听进去这句话,如今想来自己那时候就是个傻的。”
    话音刚落,苹果挨了她娘一脚踹。
    苹果娘咬牙小声说:“你都要结婚了,这些话就别说,更是千万不能在小唐面前说。”
    周苹果奇怪:“这有什么好不能说的,你们总说这人好……唔。”
    乔茗茗伸手捂住她的嘴巴,微笑:“婶子这也是为你好,你就听听人家的话。”
    你妈身体可不大好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还是不要气人家为好。
    周苹果讪讪,不说话了。
    苹果娘立刻冲乔茗茗笑笑,深觉得自己闺女和人家一比就是太不懂事儿了。
    没忍住,对着闺女翻个白眼。
    说话间,舅爷朝着她们大声道:“哎,小李也去县城,你们先坐小李的车去,我在后头慢慢赶着,这样也能更快些。”
    行呗,比起坐驴车,当然是坐货车更舒服更快了。
    于是她们三人就搬着一箩筐的菌菇,爬上货车的后斗。
    货车很快开动,也开得又快又稳。
    不一会儿,她们到达县城,此时太阳已经升起,但空气中还是透着一股凉意。
    乔茗茗跟着周苹果母女去收购站,对于这一筐的香菇和平菇能卖多少钱她很是好奇。
    收购站里有不少人,粗粗看一看,卖什么的都有,不过卖得最多的还是鸡蛋。
    难怪在农村里好些人都喊母鸡叫鸡蛋银行呢,听着相当形象。
    这时候这里的鸡蛋五毛钱一斤,乔茗茗记得首都里有时得八毛六,听着便宜,但是和眼下的工资一对比还是算贵的。
    收购站收鸡蛋也是按照这个价格收,压根不存在差价问题,卖鸡蛋的人拿到钱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兴冲冲的赶往供销社去买其他的东西。
    接着还有拉着草药来收购站的、捧着一壶蜂蜜来的……很快就轮到了周苹果母女。
    乔茗茗瞬间打起精神,直探着头往里看。
    工作人员:“菇啊?稍等一下我来称斤。”
    周苹果点点头:“有平菇和香菇,我们都装一起了。”
    工作人员从柜台里走出来,门边就放着一杆秤。
    他又招呼另外一个工作人员一起上手称,说道:“今天平菇两毛八,香菇四毛二一斤,你这里……我得给你三块三,你自己来瞧瞧。”
    苹果娘忙凑过去瞧,脸上露出笑容:“对的对的,我家里称也差不多。”
    工作人员把香菇和平菇倒走,又把竹筐还给苹果妈,说:“你这香菇是自己种的吧,有这个技术还不错,瞧瞧看能不能把老发香菇也琢磨出来,香菇算不上值钱,但老发香菇是真值。”
    周苹果就问:“老发香菇怎么做?”
    工作人员笑出声:“那我哪里知道,我要是知道不得自己去做了吗。”
    乔茗茗也问:“那有人来卖过吗?”
    工作人员:“没有,供销社今天新来了一批老发香菇,我也是听供销社的同志说的,说是收购价就五块六一斤呢。”
    旁边围观的人说:“好似是江省那边来的,每年没产出几斤,过年想买都买不着,这玩意儿比肉还贵,但是泡发一下,不管拿去做啥都够香。”
    “哦,泡发的水还可以留着,拿去炖东西吃贼好吃。”这人又补充说。
    乔茗茗挠挠头,她想起来了,自己当初在首都时买过干香菇,确实贵。
    可是,你自家种的香菇是种不出来那味道的,而且也种不了那么多。
    估计得像山葵一样,在山上给它创造一个自然生长的环境,然后再规模种植才行。
    这就是她的知识盲区了,乔茗茗决定回去后问问宁渝。
    卖完菇,一行人赶去供销社。
    供销社里确实有老发香菇在售卖,但却许多人在抢着买,没半小时就见底了。
    大伙纷纷抱怨:“怎么那就这么少,还有没呀有的话就摆出来吧。”
    店员皱眉:“没呢,早就被抢一波了,冬天要到了大家都想买,就那么点货哪里够卖的?”
    乔茗茗进门,走到一位买到老发香菇的顾客面前,对她笑笑道:“婶儿,你能不能把菇给我看一眼,我看看就还你。”
    “咋啦?”
    “没咋,就是好奇这菇。”
    这位婶儿从袋里拿出一个来,乔茗茗接过仔细瞧瞧,说:“品相真不错。”
    香菇盖上有裂纹,这都可以叫做花菇了。这种菇组织紧密,而且营养物质上据说会稍微更高一点,口感也会更滑嫩。
    而且香菇盖的厚度也不错,边缘处是向内卷的而非直直的。
    直直的说明是熟过了头,味道可就大大降低了。
    至于说香菇的香味儿,都不需要她刻意去闻,这会儿供销社内就满是香菇香。
    那味儿,确实勾人。
    县城里家里有点闲钱的应该都会买,做肉丸做饺子做包子甚至炖菜时放些进去,味道上升一大截。
    乔茗茗心思转了好几个弯,脸上不显,笑了笑把香菇递回去:“谢谢婶儿啊。”
    “没事没事。”这人点点头离开。
    此刻周苹果母女在逛着供销社,买好几样东西后,周苹果说:“我和我娘去一下肉铺,小乔你是在跟我们去还是先到路口等叔公。”
    是的,这会儿老周头估计还没到县城呢。
    乔茗茗:“没事儿,你们去,我在供销社看看吧。”
    周苹果挥挥手:“成,你待会儿来肉铺找我们也行,没看到我们的话就到路口等着。”
    乔茗茗点头,等她们离开后,就走到柜台前,这里的墙上放着布料。
    这时候的布料多是黑蓝绿三种颜色,再就是白了,不过白色绿色可都比较贵。
    其余的稀有色,比如说红布那些,那就更贵了,而且还难买。
    当年乔茗茗结婚的时候就穿了件红风衣,当时宁渝搞到这件衣服时她一眼就爱上了!
    布料是托人买的,款式是他自己画的,制作是找一位老裁缝做的。
    我的天,乔茗茗在上辈子也没穿过这么合自己胃口的衣服。
    如今这件衣服还在她空间里放着呢,后来她又寻摸了几尺红布料来做,可惜都没有那件衣服那么有感觉。
    不过也正常,那个布料太难找,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其他的。虽然都是红色,但上手摸着就不一样。
    基础的布料都不同了,加上她这不太成熟的制衣技术,哪里还能做出那个感觉呢?
    乔茗茗掏出布票和钱,随意买了一匹绿色的布。把这匹布放在袋子的最下面,又买了好几卷的卫生纸和几块手电筒电池把布料挡住,营造出一种她买了许多东西的感觉。
    买完,她去肉铺。
    肉铺前没看到苹果母女俩的身影,乔茗茗于是就买块猪肝和骨头,匆匆前往路口。
    舅爷刚好赶着驴车慢悠悠到来:“苹果娘俩呢,还没买完?”
    乔茗茗伸着手跳上车板:“快啦快啦,您再等等。”
    舅爷瞅了眼她袋里那露出来的骨头,哼哼说道:“肉铺那小王总坑你,你也爱上赶着给人家坑,买这没有半两肉的骨头干啥,花三分钱我都嫌贵。”
    乔茗茗可怜巴巴:“铺上没肉了呗。”
    今天又不是赶集,也没逢年过节的,肉铺上的肉量可不多,基本上七点钟之后就全没,瘦肉都买不着的。
    刚好骨头和下水都不要肉票,不买这些买啥呢对吧。
    她也想割两块五花吃吃的。
    舅爷故作无事地敲敲烟杆,手朝她一伸,乔茗茗眼睛顿时就亮了。
    她立刻掏出钱和两张肉票来,激动地塞到舅爷手中,咧开嘴嘿嘿笑。
    舅爷哼笑一声:“等着吧!”
    说完,他背着手慢悠悠的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那方向,显然就是第一次他带乔茗茗来县城时找人买肉的方向。
    苹果母女也不知在买些什么,许久了还未回来。
    快过了20分钟,舅爷拎着个袋子慢悠悠走来了,把袋子放在她旁边:“刚好买完。”
    乔茗茗笑嘻嘻:“舅爷你真好!”
    老周头嘴角得意一翘,很快又放平,特别矜持地上车:“你这孩子嘴里的好话一箩筐,谁在你嘴里都是好的。”
    乔茗茗斩钉截铁:“可舅爷你最好!”
    老周头:“……”
    他摸出烟袋,美美的抽起烟来。
    谁不喜欢嘴甜的后辈呢,他家儿女孙辈甚至重孙辈的好几张嘴巴加起来,都没乔茗茗的嘴巴来得甜。
    这姑娘会来事儿,还懂得感恩。
    去年冬天知道他腿寒,就给他做了护着膝盖的棉垫,过年那会儿又送了他一件棉马甲。
    那时候这姑娘还怀着孕呢,能抽空给他做衣服这可比他几个孙子孙女都孝顺。
    人家也会认真听你老人说话,半点不跟他那听他讲古就跑的倒霉儿子一个样。
    乔茗茗是万万不知道舅爷心里竟然是这么想的,周队长还常跟她吐槽呢,说让她别太惯着舅爷了,不然他往后能把一件事给你重复讲三四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