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会儿整个公社只有一家豆腐磨坊,每次豆腐刚端出来时便被抢光,可见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再者,村里很多人也爱去买豆腐,但因为离得远,去三回许是只有一回才能买得到,那还不如他们自己开一个。毕竟他们村也有种黄豆,产量还不算小。
    周队长像抚摸孩子般,温柔地抚摸着三头驴,先是检查口腔鼻子驴蹄等等,看看有没有溃烂之处。再检查附送的药粉,瞧瞧有没有附送足量。
    老周头没眼看:“我滴娘嘞,对你儿子都没这么亲的。快些送到牛棚去吧,这三头驴就让那小两口看着!”
    这话一出,围在一起热闹的村民们哈哈大笑。
    周志才捧着碗蹲在自家门口:“队长啊,你再这么看下去,你家平安就得冒醋劲儿啦!”
    “去去去!”周队长笑着赶人,“都吃饭去,这几日大伙加把劲,田里活干完趁手把豆腐坊给盖起来!”
    “行嘞!我家妞妞和狗子昨儿就说想吃豆腐了……”
    大伙顿时干劲十足,劳碌一生不就是为了吃穿二字吗。
    老周头布满皱纹的脸上也舒展出笑容来,赶着三头驴往旧牛棚而去。
    “哼哼哼~”
    他小声的哼着曲儿,心说还是他这头老姜辣。
    刚刚大家伙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豆腐坊上了,半点没注意到他后头还有半句话。
    三头驴就让小两口照顾了,别的不说,往后猪圈活不重的时候,小乔就可以留在家里上工。
    几分钟后。
    乔茗茗也是这么想的!
    她惊喜地看着这三头温顺的驴,眼中的温情与刚刚的周队长不相上下!
    “快进来快进来,驴棚早就修好了!”乔茗茗摸摸驴头,拉着其中的一头往里头走。
    翻修过后的驴棚不算宽敞,但住下三头驴却是绰绰有余。
    乔茗茗拍着胸脯保证:“舅爷你放心,我会喂驴,保准把这三头驴给喂好!”
    自从知道自己这儿要来三头驴后,她就做了许多功课,毫不客气的说,她现在绝对算半个养驴专家……吧。
    宁渝“噗嗤”一声忍不住笑出声,没意外地收到乔茗茗的一记白眼。
    老周头不信小年轻的这些话,只说:“千万别逞能,有任何问题来找我就成。”
    乔茗茗:“……好吧。”
    她的那些熬了好几天,列出来的科学喂养计划通通没派上用场,因为老周头自有自己的喂法。
    老周头说:“喂多少精料草料你得听我的,这个药放多少千万不能马虎。这头一个星期,你还得注意三头驴吃不吃,吃了多少,拉出来的大便怎么样,还有没有咳嗽流眼泪流鼻涕。哦对了,还有精气神儿方面也得观察。”
    乔茗茗点头,拿着纸笔一一记下。
    隔壁的杨希仁被吸引过来,瞧了一会儿笑笑说:“看这样子,得加点黄芪和刺五加,磨成粉了掺着饲料一起喂给它们吃。”
    话音刚落,老周头立刻对乔茗茗说:“听杨大夫的,往后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又不在村里,你就听杨大夫她的。”
    乔茗茗:“行吧。”
    老周头见她听话,放心离开。
    这年代的许多大夫似乎都是全能的,杨希仁对兽医方面也颇有涉猎,她很喜欢这对小两口,于是便帮着乔茗茗,把三头驴检查一番再走。
    她边走边说:“这三头驴还不错,平常多留意点,不会有啥事的。好好养着吧,不过你得当心它们的蹄子,进驴棚时得让宁渝陪着你。”
    驴发起疯来也是危险的,特别是这姑娘身上还怀着孕。
    乔茗茗送她出门:“谢谢杨大夫,我晓得了。”
    等杨希仁走远后,乔茗茗才回屋。
    只见她端着饭碗,搬把竹椅,“哐”一声放在离驴棚五米远开外的桂花树底下,边吃饭,边盯着三头驴吃饭。
    宁渝:“……”
    “妈妈在干嘛呀?”
    他抽抽嘴角:“妈妈她在做一件神奇的事情。”
    “神奇的事儿?”小孩儿眼睛亮起,“哇塞,是和驴一起用餐吗?”
    “……倒也没那么夸张。”
    —
    自从有了这三头驴,乔茗茗每天不需要再定点去猪圈上班了。
    她清晨六点半起来,自己还没吃早饭,就先给驴吃早饭。
    驴能吃啥?
    吃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苜蓿青草,豆渣豆饼,甚至还吃芦苇秸秆。
    它们吃的东西很省心,驴棚中隔离出一个小间来,放的都是他们的饲料。
    接着喂水,每天只要喂三四回,天热的时候多喂一回。
    这些事干完,便把驴放出去,开始整理驴棚。乔茗茗受不了家里有异味,所以回回整的格外干净。
    驴属于驯化动物,一般情况下很温顺,只会在家附近溜达溜达。
    当太阳升起,阳光照耀到院子中时,她便把三头驴挨个赶回驴棚,舅爷在几分钟后会来牵驴去干活。
    而她呢,收拾收拾去猪圈。
    猪圈中也有活干啊,她得做猪饭。
    阳光灼灼,猪圈处于风口,周边又有河水流动,温度还算凉快。
    最近几日周苹果的情绪不大好,一整天下来就没见她怎么笑过。
    特别是今日,笑没有话还少。
    乔茗茗思虑片刻,走到她身边,低声问:“你咋啦,发生啥事了吗?”
    周苹果摇摇头,勉强一笑:“没啥事啊。”
    说完她迅速转移话题,“对了,你昨天问我的事儿我回家问了我爹,他说我们这里的山上有三条溪,龙虎窟里一条,竹山边一条,山神庙边上也有一条。源头都一样,分成三岔了。”
    乔茗茗确实被吸引了注意力,忙问:“三条小溪离得远吗?”
    周苹果琢磨片刻:“好像,不大远,我记得我两年前还去过山神庙边上的那条,离龙虎窟还挺近的。”
    她怪好奇:“你问这个干啥?”
    “呃……”乔茗茗咬着嘴唇,有些纠结,思量几秒,道,“你还记得咱们赶集那天,有个婶子说发现了水生山葵吗?”
    “想起来了,你想去挖?这会儿估计晚了,那玉兰婶子保准刚回家就跑山上去了。”
    “不不不,我是想说,有那个条件,能不能自己种几个吃呢?”
    “种!”周苹果忽然大声,紧接着赶紧左看右看,捂住嘴巴,把乔茗茗拉到一个视野开阔之处,小声问,“小乔,你是不是有啥种山葵的办法。”
    不等乔茗茗回答,她又惊奇地自言自语说:“是了是了,我给忘了。队长好像提过,说你家那位是种地专家!”
    乔茗茗尴尬笑笑:“也不算是……”
    “哎,那都不重要!”
    周苹果在这瞬间仿佛又“活”了,意兴盎然说:“我们真没试过水里种呢,也不要种几个吃了,咱们合伙好不好,都说人多力量大,你出法子,我出力气,然后我再拿去卖,钱咱们一块儿分!”
    她心里顿时乐起来,嘿!要是真能种成,少说也能挣个几十块吧。
    乔茗茗就等她这句话:“好。”
    老周头大老远的,见这两姑娘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像是怕被人听到一样,见到他来竟然还停下来,一个望天一个看地,指着花边的牛粪说好看……
    他用犀利的眼神盯着她们看了一会儿,差点让乔茗茗梦回高中窗外趴着的班主任。
    见他一走远,两人又头凑着头,热火朝天的讨论着种种细节。
    乔茗茗:“肯定是要把溪流用石头垒成一级一级的,最好搞成梯田的样子。”
    “这有什么说法不?”
    “……因为溪流不够平缓吧?”乔茗茗哪里晓得,她记忆中,日本优质山葵就是这样种的呀。
    “嗯,你说的有道理。”
    乔茗茗赧然:“算了,还是考察过地形再说吧,我让宁渝去瞧瞧。”
    苹果这么相信她,她反而不大好意思。
    “成!啥时候去,我喊我爹给你家那位带路!”
    啥时候去?
    明儿就去!
    月亮久违的从云层中出现,皎洁明亮,仿佛给地面盖上一层银纱。
    昨儿是公社集会,乔茗茗托舅爷买了两个水壶,今儿把其中一个洗洗给宁渝明天用。
    她叮嘱:“你别要强,山里头周三叔肯定比你熟,你要听人家的。”
    宁渝无奈:“放心吧,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知道。”
    乔茗茗幽幽叹气:“可惜了,我不能去。”
    “没事,回来我给你画图好不好,山葵要是不能种,咱就试试别的,总之肯定给你摸索出一条致富大路来,给你盖上冲水卫生间。”宁渝安慰她。
    “呸呸呸。”乔茗茗赶快捂住他的嘴,“你别说丧气话,肯定行!野生的都出现了,种植绝对没问题。”
    这又不是没有先例的东西,人小……日本那儿种得挺好的。
    同一时间,周家。
    周苹果在给她爹做思想工作,她是好说歹说,甚至拿入赘事情逼着说,她爹终于同意。
    “我就想不明白了,”周苹果嗓子冒烟,喝口水道,“赚钱的道摆在你面前,你非不走,非要苦着过一辈子。”
    “胡说,我不苦!”
    “是是是,你每天有白米饭配咸菜就不苦了,你晓得人家有钱人过的是啥日子吗?”
    周苹果掰着手指头:“白米饭也就算了,人家那是隔三差五的吃肉,天天得喝牛奶,房间里有厕所,厕所里没有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